最新规范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阿司匹林的使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状况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状况探析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查德州市及120个乡镇的4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病历调查以及电话了解的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应用阿司匹林情况。
根据患者的情况,分为规律服药组、不规律服药组、未服药组,每组患者均给予知识讲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
对比三组患者管理前、管理后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
结果管理前后,规律服药组及不规律服药组均出现显著变化,未服药组变化不明显。
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阿司匹林应用干扰因素较多,包括性别、脑血管病类型、经济水平等等。
日后应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提高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效率。
标签: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药物;二级预防本研究主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状况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查德州市及120个乡镇的4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病历调查及电话了解的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应用阿司匹林情况。
患者情况如下:男性患者为2312人,女性患者为1888人;患者年龄在5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63.12±3.56)岁;共完成随访4198例。
失访原因为患者迁居外地、外出打工。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分为规律服药组、不规律服药组、未服药组,每组患者均给予知识讲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
对比三组患者管理前、管理后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培训内容为《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2]。
另外,参与本次研究的醫生,将会采用病历调查及电话了解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询问,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
对患者给予服药指导,满3个月后进行随访1次。
原则上的调查内容为: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神经功能评分等等。
本研究还根据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将入选对象分为3组:规律服药组,坚持服药,从未间断;不规律服药组,偶尔服药,没有任何规律;未服药组,从来没有服用过阿司匹林药物。
阿司匹林的正确服法 阿司匹林用药的7个细节

阿司匹林的正确服法阿司匹林用药的7个细节目前,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帮女性预防中风,为男人保护心脏。
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心脏病和中风发生卒的双重效果,但对45岁—65岁的中年女性而言,阿司匹林能帮助女性预防中风,却不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只有那些超过65岁的女性,阿司匹林才有明显的双重预防效果。
服用后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分别降低30%和34%。
绝经期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女性,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二、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尽快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3%;如果能与早期溶栓药合用,可使死亡率下降40%~50%。
病情稳定后,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
65岁以下的心房颤动患者: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了预防脑卒中,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300毫克。
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上述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阿司匹林的有效性不如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且可导致较多的出血副作用。
三、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机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出血。
对于有活动性溃疡病的患者,可引起病情加重甚至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患者应在通过使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下降至140/90mmHg 以下时,再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否则,如果血压未得到控制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四、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还是餐后服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餐中或餐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血栓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用法与用量。
一、阿司匹林的适应症阿司匹林适用于以下情况:1. 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等轻度至中度疼痛;2. 退烧;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二、阿司匹林的用法阿司匹林有口服和外用两种常见用法。
1. 口服用法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口服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每次325-650毫克,间隔4-6小时,但每24小时总剂量不应超过4000毫克。
老年人或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减少剂量,具体应遵医嘱。
2. 外用用法将阿司匹林片倒在手掌中,加入适量水或者维生素E油调成糊状,然后涂抹于疼痛部位轻轻按摩,每次使用约5-10分钟,每天2-3次。
三、阿司匹林用量注意事项在使用阿司匹林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用量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来进行,不可自行超量使用或延长使用时间。
2. 阿司匹林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咬碎。
3. 儿童、青少年患者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是发热期间,因为可能增加患Reye综合症的风险。
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抗凝药物、利尿药等。
四、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和不良反应。
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气道收缩等。
2.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胃肠出血、消化道溃疡和肝肾损害的风险。
3. 阿司匹林不适合与酒精混合使用,因为可能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4.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禁用。
5. 存放阿司匹林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结语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根据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按照正确剂量进行口服或外用。
同时,需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

糖尿 患 者 群 也 是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高 危 人 群 , 诊 的糖 尿 初 病 患 者 23存 在 血 脂 异 常 ,/ / 12存 在 心 血 管 病 , / 13存 在 高
外 周 血 管病 、 尿 病 合 并 心 血 管病 患者 , 及 部 分 心 房 颤 动 糖 以 和 部 分瓣 膜 置换 术 后 的患 者 ; C ② VD血 栓 高 危 患 者 如 急 性 冠 状 动 脉综 合 征 ( C ) 者 , 须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 氯 吡 格 A S患 必
阿 司 匹 林 1 0mg d 氯 吡 格 雷 7 / , 吡 格 雷 与 阿 司 匹 0 / , 5mg d 氯
素 明显 增 高 。 同时 也 发 现 2型 糖 尿 病 合 并 心 血 管疾 病患 者 有 体 内血 栓 素 过 度 合 成 现 象 l 。所 以 , 床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4 ] 临 通 过 阻断 环 氧 合 酶 进 而 抑 制 血 小 板 合 成 血 栓 素 , 而 抑 制 从 血小板聚集 , 防止 血 栓 形 成 , 著 降低 心 肌 梗 死 、 梗 死 等 显 脑
上高 血 压 患者 , 只要 无 禁 忌 证 且 血 压 控 制 满 意 , 大 部 分 男 绝 性应 使用 阿 司匹林 , 女性 适 用 比例 则 略 低 于男 性 。需 要 指 而
出 的是 高血 压 患 者 合 并 其 他 危 险 因素 的 比 例 较 高 , 吸 烟 、 如
体 质 量 指数 ( MI> 2 、 血 脂 等 的 比 例 均 分 别 在 3 以 B ) 4高 o
1 规 范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的 含义 包 括 在 所 有 适 应 证 的人 群 积 极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 用 临 采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称:_____英文名称: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司匹林。
【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等。
【规格】_____mg/片【用法用量】用法:口服。
肠溶片应整片吞服。
用量:1、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
以后每天 100 200mg。
2、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 100 300mg。
3、中风的二级预防:每天 100 300mg。
4、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每天100 300mg。
5、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每天 100300mg。
6、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每天100 300mg。
7、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 100 200mg。
8、用于解热镇痛:一次 300 600mg,一日 3 次。
9、用于抗风湿:一日 3 6g,分 4 次口服。
具体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2、增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3、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时易发生。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
【禁忌】1、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禁用。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3、出血体质(如血友病患者)禁用。
4、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
5、妊娠最后三个月禁用。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时使用本品应谨慎: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共识

入 选 了 1 3 9 4 5例 患者 ,结 果 显 示 阿 司 匹林 组 患 者 萃 分析 ,结果 显示具有 卒 中或T A病 史 的受试者 服用 I P .0 ) - 1 4 d时 的病死 率 显 著 降 低 ( 别 为 9 0 分 .%和 9 4 P 抗血 小板药物 可 以显著 降低其 总病死率 ( =0 0 2 、 . %,
临床指 南
学 习提纲
பைடு நூலகம்
2 抗栓协作组 已经证实 抗凝治疗对 预防心房 纤颤患 卒 中一 级预 防中的应用提供 了新的证据 。 ( )对于 已
1熟 悉阿司 林对缺 匹 血性者 发生 卒 中有一 定作用 。欧洲房 颤试验对 过去 3 个月 经有 冠心病 的患者 ,为 了预防脑卒 中 ,应该使用小剂
TA 完成两个 大规模 的临 床试验 , 包括 国 际脑 卒 中试验 2 非 心源性缺 血性 卒 中或 一过性 脑缺血 发作 (I)
(S 和 中国急 性卒 中试 验 ( IT) CAS 。 项研 究 均在 的二级预 防 T) 两 卒 中发 病4 8h内应用 阿 司匹林 (S IT平均 用 药时 间在 2 1证 据 . 卒 中发病 后 1 CAS m 2 。S 9 h, T ̄ 是 5 h) IT研 究 一 共 J 抗栓试验 组对 2 7 随机临床对 照研究进行 了荟 8个
12 建 议 .
死 率 下降 1 %。 3
2 2 建 议 .
( )对 于 不进 行溶 栓治 疗 的急 性 缺血 性卒 中患 1
()对 于 非心 源性卒 中和T A( 1 I 即动 脉粥 样硬 化
者 , 该使 用 阿司 匹林 , 应 剂量 为 1 0 0 / 应 血栓性 、腔隙和 隐匿性 )患 者 ,建议 使用抗血小 板药 0 ~3 0 mg d, 用 2 周 后调整为 二级预 防 ,长期 用药剂 量为 7 ~ ~4 5 物 阿 司 匹林 ( 5 10 mg d , 7 ~ 5 / ) 或者 使 用 阿 司 匹林
怎样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怎样正确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用作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对防范和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
根据制剂工艺不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阿司匹林制剂主要分为普通制剂和肠溶制剂。
阿司匹林的普通制剂口服后因为水杨酸的强酸性作用刺激胃黏膜,所以一般建议饭后服用。
目前常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采用肠溶包衣制剂技术,使包裹于肠溶衣里面阿司匹林在胃的酸性条件下不被溶解出来,这样就避免了阿司匹林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同时也利于将阿司匹林传递至肠部促进其吸收,故阿司匹林肠溶制剂餐前服用更合适。
若在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因食物可以稀释或中和胃酸,降低胃的酸性,可能会使阿司匹林的肠溶外衣提前溶解;同时,食物也会延缓阿司匹林快速通过胃进入肠道,增加阿司匹林在胃部提前释放的风险。
而在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时,因为空腹状态下胃呈酸性,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会在胃中释放,不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同时能更快的通过胃到达肠部进行释放,药效发挥相对更快。
在阿司匹林制剂服用时间的选择方面,有研究显示,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降压作用,而上午服用则无此作用,说明阿司匹林服用具有生物时效性。
通常情况下,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为06:00-12:00,而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在服药后3-4h后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才服用本品,则不能起到最佳保护作用,而18:00-24: 00 是人体血小板生成的活跃时段,人体活动少,血液粘稠,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故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其抗血小板作用更有时效性。
但也有实验发现,早晨服用阿司匹林,血液中的前列环素夜间比白天水平高,而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则血液中的前列环素白天比夜间高。
因前列环素具有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夜间凝血度最高,所以在抗血小板治疗时,早晨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佳。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的选择对于阿司匹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剂量以及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时间选择,以帮助专业医学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剂量及其应用场景:1.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325毫克/天):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下,中等剂量阿司匹林可以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然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使用。
3. 高剂量阿司匹林(>1000毫克/天):高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风湿热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在这些情况下,高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
然而,高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胃肠道反应等,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疾病进行合理安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使用时间选择的原则:1. 心血管疾病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阿司匹林的长期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低风险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而没有明显的益处,因此需要个体化评估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阿司匹林的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基本治疗,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阿司匹林。
近些年来,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证据,给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奠定了基础。
规范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因此,不久前,中华医学会《中华内科杂志》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就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达成共识。
一、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变化
所谓一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经具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但是还没有发生脑血管病的个体,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2002年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对于一般个体,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并不能预防脑血管病,只有对于已经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个体使用阿司匹林才能有效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基于这一结果,过去的指南都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手段。
200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美国女性健康研究的结果,这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给40岁以上女性每天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可以明显减少卒中的发生率,其对卒中的预防效果优于对心脏病的预防效果。
这一里程碑式的循证医学研究改写了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的历史,使得阿司匹林成为特定情况下一级预防的常规手段。
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45岁以上的女性和已经存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个体应该常规使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在中国专家共识组的共识出版数月后,2006年5月,美国更新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这一新版的权威性指南,同样建议对于45岁以上的女性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中国专家共识组的建议不谋而合。
二、阿司匹林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二级预防指对已经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体预防卒中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手段是控制危险因素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目前在这个领域全球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aggrenox(阿司匹林和缓释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
在过去的指南中,建议二级预防首先选择阿司匹林,在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或无效时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近年来,由于氯吡格雷和aggrenox在二级预防中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非心源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样都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选择。
这与今年2月份美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一致。
三、阿司匹林在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地位
对心源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尤其对伴有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应该常规使用口服抗凝剂作为预防卒中再次发生的措施。
然而,临床上也有许多不能使用抗凝剂的情况,比如存在抗凝剂的禁忌证或者实验室监测困难,在此情况下,是否也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作为二级预防措施,这在目前仍有争议。
欧洲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伴有房颤的卒中病人使用阿司匹林也有卒中复发率降低的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样本量的限制,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基于这个级别不高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对于不能够使用抗凝剂的心源性卒中病人,也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手段。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意味着在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中,可以常规把阿司匹林作为一线药物,还应该强调口服抗凝剂的使用。
提高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仍是目前临床繁重的任务。
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首先考虑的是溶栓治疗,即静脉rt-PA溶栓治疗仍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线治疗。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狭窄的时间窗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能够静脉溶栓的病人很少,全球实际溶栓的病人不到缺血性卒中病人总数的1%。
在溶栓治疗之外,抗血小板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有过两项大型研究,分别是CAST和IST,这两项研究证实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复发和降低死亡率。
与其他国家指南一样,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对于不能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或者溶栓治疗24小时后应该常规使用阿司匹林。
与二级预防不同,在急性卒中治疗中并没有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
在这个时候不建议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
五、选择合适剂量的阿司匹林
这次中国专家共识除了规定在何种情形下使用阿司匹林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规范了阿司匹林的剂量。
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推荐剂量是依据国际抗栓协作组在2002年所作的荟萃分析,这项包括287项研究13万多人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发现每天75~150 mg阿司匹林是预防缺血性血管病合适的用量,低于每日75 mg是无效剂量,高于每日150 mg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而不增加疗效。
因此,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中每天使用的阿司匹林是75~150 mg。
在急性卒中的两项研究(CAST和IST)中,使用的阿司匹林剂量分别是每天160 mg和300 mg,同时参照美国和欧洲的指南,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是100~300 mg,在急性期之后1~2周,改为预防剂量。
六、弥合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的裂隙仍是指南面临的重要问题
尽管循证医学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阿司匹林使用的不规范仍是严重问题。
北京一项单中心的研究显示,临床突出的问题包括:①使用率低,在应该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不使用阿司匹林。
②剂量过低,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人使用每日50 mg以下的无效剂量。
③维持时间短,随意停用阿司匹林,使用其他不恰当的药物代替阿司匹林。
因此,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是目前的重要任务,通过循证医学教育提高阿司匹林规范使用的比例对于脑血管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的目的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