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使用剂量

合集下载

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

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

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类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现就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冠心病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1)如无禁忌予阿司匹林75〜100mg/d,不耐受患者予氯吡格雷75 mg/d[1]。

(2 )择期行冠脉支架术(PCI)者:阿司匹林100〜300 mg ,100 mg/d (长期)+氯吡格雷300〜600 mg (术前>6 h )/600 mg (术前2〜6h ),氯吡格雷75 mg/d 。

金属裸支架(BMS )至少4 周,药物洗脱支架(DES )至少6 个月[2,3]。

2.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替格瑞洛(无禁忌证、缺血中-高危者首选)180 mg 或氯吡格雷300 mg (保守治疗者)或600 mg (行PCI者)。

(2 /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替格瑞洛90 mg , 2次/d 或氯吡格雷75 mg/d 或(至少12个月),如阿司匹林禁忌,予氯吡格雷75 mg/d (长期/。

(3 /需用GPn b/川a 受体拮抗剂情况:①紧急情况或冠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②拟行PCI的高危而出血风险较低者;③未知冠脉病变者,不推荐予此类药物预处理。

3.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3]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 75〜100 mg/d (长期)。

(2)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上:①溶栓者:氯吡格雷150 mg (<75岁)或75 mg(>75岁);②行PCI者:替格瑞洛(无禁忌证首选)180 mg , 90 mg ,2 次/d 或氯吡格雷300 〜600 mg , 75 mg/d 或至少12个月;③未溶栓或未行PCI者: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2个月。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

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1/3,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4,严重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降低1/6,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重视[1]。

1.1 阿司匹林对健康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989年进行的美国男性医师健康研究(PHS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对象包括22 071例健康男性医生,其中11037例给予325 mg小剂量阿司匹林隔日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11034例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60.2个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降低总心肌梗死危险达44%。

Patrono等[2]报道,阿司匹林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6%,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0%,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5%。

200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对于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阿司匹林应考虑应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男性和女性[3]。

1.2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8 790例高血压患者参与的HOT试验结果显示[4],阿司匹林使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5%,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显示,肌酐增高亚组(>115 μmol/L)和基线血压较高(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7 mm Hg)的亚组获益更加明显,同时致命性出血和颅内出血均无明显增加。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方法:收集血脑血管疾病患者38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2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安慰剂,观察组患者予以可溶性阿司匹林500mg/d,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加用30mg/d 肠溶性阿司匹林。

结果:经过用药1 年后,观察组的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确合理地服用阿司匹林,到达有效的防治效果,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防治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抗炎药物或者解热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抗炎及抗风湿等治疗,主要发挥其解热镇痛等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提高抗血凝效果,从而避免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短暂缺血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研究表明,连续予以阿司匹林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由于高血压患者多存在血小板聚集率高以及血黏度高等,容易发生血栓,予以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已将阿司匹林作为首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

本研究探讨了阿司匹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384 例,其中,男211 例,女173 例;年龄在39-80 岁之间,平均为(55.9±6.7)岁;254 例高血压,78 例糖尿病,52 例胆固醇低于5.0mmol/L。

排除意识障碍、病情严重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并配合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

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2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安慰剂,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可溶性阿司匹林500mg/d,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加用30mg/d 肠溶性阿司匹林。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

L…
~ … 一
Jun l fC iaPecit nDrg21. ()『 o ra hn rsr i u 02 02 o po 1
益 ,规范合 理使用 小剂量 阿司 匹林非常 关键 。 现 将 阿 司 匹 林 在 临床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中 的 规 范 应
用分析如下。
上 ;② 具 有 靶 器 官 损 害 , 包 括 血 浆 肌 酐 中度 增
高 ;③ 糖 尿病 。 () 有 2 糖 尿 病 , 0 a 2患 型 4 以上 , 同 时有 心 血 管
栓作 用。
主 要 时段 , 因此 睡前 服 用 阿 司 匹林 疗 效最 佳 。此 外 ,对 于 高质 量 的肠 溶 剂 型 阿 司 匹林 ,空腹 服 用 也 有利 于 提 高药 物 的 生物 利用 度 。
4 注意选择 “ 理想”的剂 型
阿 司 匹林 有 普 通 片和 肠 溶 片2 剂 型 。普 通 种 片在 胃 内 即溶解 ,而 肠 溶 片只 在 碱 性肠 液 中缓慢 释放 并吸 收 。因此 选 择 高质 量 的肠 溶剂 型可 确保 药 物 在 胃 内 完 全 不 溶 解 , 在 肠 内 精 确 、 缓 慢 释 放 ,提 高 耐 受性 ,从 而保 护 胃黏 膜 ,最 大 限度 降
刊 上 的 这 项 研 究 称 , 该 研 究 结 果 是 通 过 1 年 0
的 重 要 I 床 试 验 , 以 及 对 1 个 国 家 的 2 3 名 l 盘 1 5 O 病 患进 行 跟 踪 研 究 后 得 出的 。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服 用 华 法 林 的 患 者 每 年 死亡 、卒 中和 脑 内 出血 的综 合 风 险 为 7 4 % . , 7 而服 用 阿 司 匹林 的 患者 则 为 7 9 % . ,这 两 个数 3

阿司匹林应用

阿司匹林应用
1
阿司匹林应用
2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效应
(75—300毫克/天)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
.
(500—3000毫克/天)中等剂量具有解热镇痛效应;
(超过4000毫克/天)大剂量则具有抗炎、 抗风湿的作用。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稳定
急性期
多种危险因素人群 阿司匹林 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3
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压影响
前瞻性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的降

压作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6.8/4.6毫米汞柱。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满意(<150/90毫米汞柱),同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肌酐水平中度增高;糖尿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19
胃肠镜检查前是否停阿司匹林?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2002年发表的指南,2008年英国肠胃病 学会等多学科联合发表的指南均建议,在胃肠镜操作过程中无 需停用阿司匹林。但是,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提前停用 阿司匹林。
.
20
胃不好是否可用阿司匹林
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阿司匹林相关胃肠道 损伤的首选药物。研究发现,PPI能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 300毫克/天)患者胃肠道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哪些人需要预防性应用PPI? 牙龈出血、痔出血如何处理? 应在不停止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进行适宜的局部 合并1项以上危险因素(年龄 >65岁、合用类固醇、消化不 处理。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得到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出血者需要停 用。 良或反流性食管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治疗、有溃疡并发症或溃疡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质 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PPI需要吃多长时间? 长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最初3个月内胃肠道副作用的 发生率最高,故建议在此期间联合应用PPI。此后随访。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

糖尿 患 者 群 也 是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高 危 人 群 , 诊 的糖 尿 初 病 患 者 23存 在 血 脂 异 常 ,/ / 12存 在 心 血 管 病 , / 13存 在 高
外 周 血 管病 、 尿 病 合 并 心 血 管病 患者 , 及 部 分 心 房 颤 动 糖 以 和 部 分瓣 膜 置换 术 后 的患 者 ; C ② VD血 栓 高 危 患 者 如 急 性 冠 状 动 脉综 合 征 ( C ) 者 , 须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 氯 吡 格 A S患 必
阿 司 匹 林 1 0mg d 氯 吡 格 雷 7 / , 吡 格 雷 与 阿 司 匹 0 / , 5mg d 氯
素 明显 增 高 。 同时 也 发 现 2型 糖 尿 病 合 并 心 血 管疾 病患 者 有 体 内血 栓 素 过 度 合 成 现 象 l 。所 以 , 床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4 ] 临 通 过 阻断 环 氧 合 酶 进 而 抑 制 血 小 板 合 成 血 栓 素 , 而 抑 制 从 血小板聚集 , 防止 血 栓 形 成 , 著 降低 心 肌 梗 死 、 梗 死 等 显 脑
上高 血 压 患者 , 只要 无 禁 忌 证 且 血 压 控 制 满 意 , 大 部 分 男 绝 性应 使用 阿 司匹林 , 女性 适 用 比例 则 略 低 于男 性 。需 要 指 而
出 的是 高血 压 患 者 合 并 其 他 危 险 因素 的 比 例 较 高 , 吸 烟 、 如
体 质 量 指数 ( MI> 2 、 血 脂 等 的 比 例 均 分 别 在 3 以 B ) 4高 o
1 规 范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的 含义 包 括 在 所 有 适 应 证 的人 群 积 极 应 用 阿 司 匹 林 , 用 临 采

哪些人该用阿司匹林

哪些人该用阿司匹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早期腰椎间盘病导致相应椎间隙变小,椎间体活动消失是病变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999年引进了德国WAL DEM AR LI N K 公司推出的保留运动功能的第三代椎间盘假体(LANK SB C ha r ite Ⅲ型),到目前已完成数十例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术,通过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此种椎间盘假体可产生近似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多方向运动,满足正常腰椎活动的需要。

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手术安全方便,术后平卧,可床上翻身,3~5日后可起床活动,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它主要适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脊柱节段不稳定者、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失败者。

目前,此种可活动的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先进治疗方法,它代表了当前腰椎间盘疾病治疗的先进水平。

近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迅速增长,位列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严重威胁人民大众的健康。

在药物预防措施中,抗栓药物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

它能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血小板的激活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终共同环节,所谓“无血栓,无事件”。

阿司匹林已被证明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效的药物,每天100毫克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3,脑梗死发生率下降1/4。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50毫克/日的获益/风险比最好,单一阿司匹林是大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血栓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应当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两药联合应用,推荐阿司匹林每天的剂量为150~300毫克,服用时间根据疾病种类、支架类型、病人状况而定,如急性期患者常需服用2~4周,后改为100毫克(75~150毫克)长期使用。

在预防大脑一过性血流减少和出现早期症状后预防脑梗塞时,每天的剂量为75~300毫克,建议每天用量为100毫克。

用阿司匹林前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用阿司匹林前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用药之道用药用阿司匹林前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云南省阜外心血管医院主管药师 钱懿轶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年龄超过120岁,它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

最早,阿司匹林作为退热止痛药广泛应用在临床,后来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它现在更多地被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

网络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过了40岁,床头需放‘救命三宝’”,其中一宝就是阿司匹林,指出胸痛和胸闷时来两片儿能救命,平时睡前吃1颗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心梗。

在有些人眼里,阿司匹林俨然一个万能的“神药”!究竟阿司匹林是不是万能的?今天我就针对阿司匹林的常见疑问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药的科学使用。

●所有4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吗?阿司匹林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在治病同时也有导致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的可能性。

因此,是否可以吃阿司匹林,需要根据用药的风险与获益进行评估后确定。

对于做过造影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外周血管疾病和做过支架、心脏搭桥手术的人,如果没有禁忌,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没有确诊过上述疾病的人,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需要由专科的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当医生评估认为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获益超过风险时,才可以遵医嘱服用。

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指南的建议,一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越多,使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就越大,需要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10年冠心病风险(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肥胖与超重、血脂紊乱、肌酐中度增高等)。

因此,并不是每一个40岁以上的人都适合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换句话说,对于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经系统体检后确认没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好处与不良反应相比并不明显,就不需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

●自觉心脏不舒服、胸闷或胸痛时可以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吗?对于既往诊断为冠心病和心梗的患者,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可以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和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显著降低死亡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使用剂量*导读:我今年64岁,近年来得了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医生让我小剂量地服用阿司匹林,为的是防止我的心脑血管发生梗塞。

但我对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拿不准。

有的药物手册上说:阿司匹林作为抗血栓的药物成人每天的用量为325—1000
毫克。

我先后去过几家不同的医院检查身体,医生都为我开过阿司匹林,但他们为我规定的服药剂量却不大一样。

有规定每天服用25毫克的,还有规定每天服用50毫克或100毫克的。

我不知道该按哪位医生的医嘱服药。

请问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每人每天服用多少为最佳剂量?服用时应注意哪些?……
有许多老年朋友都想了解这个情况。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制定出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你提到某药物手册规定此药作为抗血栓药的日用量为325—1000毫克。

医生开的处方也各不一样。

依我看,上面提到的阿司匹林的日用量均在有效的治疗剂量范围内。

不同的医生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使用同一种药物时,采用个体化用药剂量是常有的事。

这正像一个裁缝会根据不同人的身材量体裁衣一样。

虽然衣服的尺寸有差别,但都是合体的。

当然,不合格的裁缝除外。

阿司匹林是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该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无论是小剂量(每天25毫克)地服用还是较大
剂量(每日1000毫克)地服用,均能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英国学者经过对比实验发现,每日使用300毫克与每日使用1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对患者来说,预防脑卒中的效果是相同的。

小剂量地使用阿司匹林还能减少一些副作用。

根据许多临床医生的经验总结出:①有脑卒中先兆,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次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为每日650毫克,以后可改为每日325毫克;②冠心病患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梗化闭塞症等周围血管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为每日150—325毫克;③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为每日25—50毫克。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并应注意消除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临床实践证明,多数人小剂量地服用阿司匹林是安全的。

但是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人、患有体质性或后天性出血性疾病的人、高血压控制得不好的人、患有糖尿病且合并有视网膜出血的人,均不应服用阿司匹林。

此外,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还应注意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内不适、胃痛、鼻出血、齿龈出血、紫癜、荨麻疹、哮喘等。

若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就应停止服药,或减少服药剂量,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