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肝素凝血时间的作用的影响祥解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不同治疗时长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3.018·论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不同治疗时长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路艳辉 李娜 马卓作者单位: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时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时长分为孕早期(孕14周前)至整个妊娠期用药组(全程用药组)、孕中期(孕14周后)至整个妊娠期用药或中途停药组(部分用药组),每组50例。
分析2组抗磷脂抗体转阴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水平、血钙浓度、血浆粘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妊娠结局。
结果 2组患者治疗10d 、20d 、30d 后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全程用药组患者的TRACP 水平、血钙浓度、血浆粘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部分用药组(P <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部分用药组(P <0.05)。
全程用药组患者的早产率、胎儿丢失率14.00%、6.00%均低于部分用药组的30.00%、16.00%,足月分娩率80.00%高于部分用药组的54.00%(P <0.05),胎儿丢失孕周小于部分用药组(P <0.05),分娩孕周大于部分用药组(P <0.05),分娩出血量少于部分用药组(P <0.05),阴道分娩率30.00%高于部分用药组的12.00%,剖宫产率70.00%低于半部分用药组的88.00%(P <0.05),并发症发生率18.00%低于部分用药组的36.00%(P <0.05),出生体重高于部分用药组(P <0.05)。
结论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全程用药较部分用药更能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改善。
药物抗凝的实验报告

药物抗凝的实验报告药物抗凝的实验报告引言抗凝剂是一类可以延长凝血时间的药物,它们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药物抗凝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抗凝剂进行实验,分别是肝素、华法林和阿司匹林。
实验采用离体血液凝固实验方法,通过观察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评估不同抗凝剂的效果。
实验步骤1. 收集一定量的新鲜全血,用离心机将血液离心分离成血浆和红细胞。
2. 取一定量的血浆,分成三组,分别加入不同的抗凝剂:组一加入肝素,组二加入华法林,组三加入阿司匹林。
3. 在每组中,分别设立不同浓度的抗凝剂,以观察不同浓度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4. 使用凝血时间测定仪,记录每组血浆的凝血时间。
5. 对比不同组的凝血时间,分析不同抗凝剂的抗凝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肝素组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且随着肝素浓度的增加,凝血时间呈现逐渐延长的趋势。
2. 华法林组的凝血时间也有所延长,但相对于肝素组来说,延长的幅度较小。
3. 阿司匹林组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即阿司匹林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较小。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肝素是一种强效的抗凝剂,能够显著延长血液凝固时间。
这使得肝素在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 华法林虽然也有一定的抗凝效果,但相对于肝素来说,它的抗凝作用较弱。
因此,在选择抗凝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华法林。
3. 阿司匹林在实验中未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这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发挥抗血栓作用,而不是直接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结论本实验通过离体血液凝固实验,研究了不同药物抗凝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肝素是一种强效的抗凝剂,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明显。
华法林具有一定的抗凝效果,但相对较弱。
阿司匹林在实验中未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
β-榄香烯抗凝血作用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出血状况明显减轻。B 一榄香 烯可致使小 鼠胃肠 道 出血 , 且
与剂量成正相关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1 3月第 1 00年 7卷第 2期 M r2 1 o.7 N . a. 0 V11 o2 0
4 讨论 一 香烯 ( 一戤W ) 榄 p 聊 是从 中药温莪术 ( h o a R/m x
用不明显 ; 大剂 量阿 司 匹林可拮 抗 8 一榄香 烯 的抗 凝血 作
用。
给药 1 , 次 连续给药 l天 。 0
22 观察指标及测 定 戊 巴 比妥钠 (0 l k) . 4 n /g腹腔麻 醉 , g 眼 眶静脉丛采血 , 层析管 取血 , 血滴 于玻璃 片上 , 滴 每隔 3 0秒 用针头挑 1 , 次 直到挑出丝状物为止 , 录各组凝血时 间 , 记 取
伽me中提取 的有效抗癌成分 。莪术属活血化瘀 类 中药 , ) 榄香烯亦具有相同的活血化瘀 、 抗肿瘤的功效 。实验研究 发
烯 的抗凝血作用。总之 , 一榄香烯可有效延长凝血时间 , p 并 可引起 出血 , 具有一定 的抗凝血 作用 , 大剂量阿 司匹林可抑 制其 出血反应 。
(0 ̄k )大剂量组 (6 m / g , 司匹林小剂 量组 (0 8n g、 10 g k) 阿 2I I l)大剂量组 ( c、 g 1 k)p g , 一榄香 烯 中剂 量 +阿司 匹林 小 剂量组 , 一榄香烯 中剂量 +阿司匹林 大剂量组 。每天 口服 p
由 2 表 可见 ,一 8 榄香 烯和小剂 量阿 司匹林合用 协同作
11 实验动物 .
~
昆明种小 鼠, 雌雄兼用 , —8周龄 , 6 体重 l 8
2g 由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 中心提供。 2,
12 实验 试 剂 阿 司匹林 : 阳奥 吉娜 药业有 限公 司 , . 沈 批
常见抗凝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疗效

常见抗凝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疗效抗凝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抗凝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疗效,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1. 普通肝素(Heparin)普通肝素是一种间接性抗凝药物,常用于临床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血栓性疾病。
其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出血风险等因素个体化调整。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具体用量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普通肝素具有快速起效、短效持续时间的特点,对急性血栓病变具有明显的疗效。
2. 低分子肝素(LMWH)低分子肝素是一种通过酶解制备的肝素类药物,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分子量较低、生物利用度较高、更稳定的特点。
低分子肝素适用于临床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心肌梗死、复杂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
其用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常见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具有稳定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并减少出血风险。
3. 单向口服直接抗凝药物(DOACs)DOACs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阿哌沙班(Apixaban)、依诺沙班(Rivaroxaban)等多种药物。
与传统的抗凝药物相比,DOACs具有服用便利、疗效稳定、不需常规监测等优点。
DOACs的用量一般是固定剂量,疗效与药物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DOACs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事件、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疾病。
4. 维生素K拮抗剂(VKA)维生素K拮抗剂是一类抑制维生素K合成和活化的药物,包括华法林(Warfarin)、乌司他丁(Acenocoumarol)等。
这类药物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确保在抗凝治疗的有效范围内。
VKA适用于防治心房颤动、机械性心脏瓣膜、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疾病。
由于药物和食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使用VKA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药物的相互影响。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莫琳玲;彭丹;宋金玲;李萌;陈梅【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年(卷),期】2022(31)9【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
A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B 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C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三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治疗前和B、C两组治疗后(P<0.05)。
B、C两组治疗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P<0.05)。
A组治疗后CD4~+/CD8~+、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低于B、C 两组治疗后(P<0.05)。
A组流产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血栓前状态,同时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对降低流产率具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5页(P81-85)【作者】莫琳玲;彭丹;宋金玲;李萌;陈梅【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相关文献】1.孕前阿司匹林联合孕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栓前状态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2.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3.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4.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血栓前状态并复发性流产史孕妇的临床效果5.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的抗凝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抗凝血药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2.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抗凝血药物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
3. 探讨抗凝血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人体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现象,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出血。
然而,在某些疾病和手术过程中,血液凝固会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抗凝血药物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本实验采用体外实验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抗凝血药物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来评估其抗凝血效果。
三、实验材料1. 抗凝血药物:肝素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2. 实验动物:家兔。
3. 实验器材:注射器、试管、秒表、玻璃棒等。
4.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抗凝剂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家兔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肝素钠组、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和维生素K组。
2. 实验操作:a. 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
b. 肝素钠组:给予肝素钠注射。
c. 华法林组:给予华法林注射。
d. 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注射。
e. 维生素K组:给予维生素K注射。
3. 血液凝固时间测定:抽取家兔耳缘静脉血,加入抗凝剂,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将混合血液分别滴入试管中,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五、实验结果1. 空白对照组:血液凝固时间为10分钟。
2. 肝素钠组:血液凝固时间为5分钟。
3. 华法林组:血液凝固时间为8分钟。
4. 阿司匹林组:血液凝固时间为12分钟。
5. 维生素K组:血液凝固时间为15分钟。
六、实验分析1. 肝素钠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能够有效缩短血液凝固时间。
2.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也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但效果不如肝素钠。
3. 维生素K具有促凝血作用,与抗凝血药物作用相反。
七、实验结论1. 肝素钠是一种有效的抗凝血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也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但效果不如肝素钠。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血药物。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24h尿蛋白总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1] 韩莉莎,王琼,李丹,等.普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糖脂代谢等相关指标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6(3):224-228.[2] 王峰,路陆,林楠.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26(10):78-79.[3] 刘秀兰,陈莉云,赵晓茹,等.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22(6):69-72.[4] 张国昌.急性与陈旧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D-二聚体/FDP比值的价值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20-21.[5] 潘娟,陈霞.2型糖尿病患者FNDC5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9(3):155-159.[6] 程凤华,赵学明,邝家明,等.超声评价睡眠不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31(20):156-157.[收稿日期]2020-06-16*[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1A360005)DOI:10.16096/J.cnki.nmgyxzz.2020.52.10.032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24h尿蛋白总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魏海霞(河南省社旗县人民医院,河南社旗 473300)[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 h尿蛋白总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治的7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照年龄、孕周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常规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
比较两组凝血功能、24 h尿蛋白总量(24hU-pro)及母婴不良结局。
结果 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24hU-pro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PT、TT、APTT比对照组高,FIB、24 hU-pro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的选择对于阿司匹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剂量以及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时间选择,以帮助专业医学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剂量及其应用场景:1.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325毫克/天):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下,中等剂量阿司匹林可以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然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使用。
3. 高剂量阿司匹林(>1000毫克/天):高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风湿热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在这些情况下,高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
然而,高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胃肠道反应等,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疾病进行合理安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使用时间选择的原则:1. 心血管疾病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阿司匹林的长期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低风险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而没有明显的益处,因此需要个体化评估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肝素凝血 作用的影响
2013级药学09班 第九小组 组员:陈俊武 罗梦思 陈运锋 苏颖姿 刘丹玲
实验目的
• 研究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肝素凝血时间的影响 • 了解阿司匹林在抗凝血和防治凝血过程中的双向
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凝血作用的作用机制 • 学习测定凝血时间的方法
实验原理
• 肝素通过激活凝血酶Ⅲ和灭活多种凝血因子而延 长凝血时间。
• 阿司匹林的抗凝功能是通过抑制了血小板活性和 纤溶系统。
•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过程受前列腺素的调节,当血小板 与胶原或凝血酶原等接触后,血小板膜磷酯酶A 被激活,分解膜磷酯, 产生花生四烯酸,后者在前列腺素酶的作用下生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 化物,环内过氧化物在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素A ,血栓素 A 具有强大的血小板释放、聚集作用,它可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二磷 酸腺苷,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凝集过程。
匹林); • 肝素﹢阿司匹林大剂量组(同时腹腔注射肝素和灌胃阿司
匹林); • 给药30min后,用弯头镊子摘取一侧眼球,以毛细玻管取
达5cm的血柱,然后每隔30s折断毛细管一小段,有粘丝 状物出现为凝血,记录从摘除至出先凝丝时间(即凝血时 间)。
表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肝素凝血时间的作用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给药剂量 平均凝血时间(s) 凝血状况 正常组 肝素组 阿司匹林(小) 阿司匹林(大) 合用组(小) 合用组(大)
实验材料
• 1、动物 昆明种小鼠30只
• 2、药品 10000U/ml肝素 ,阿司匹林
• 3、器材 1ml注射器,五号针头,1ml灌胃 器,内径1ml毛细玻管,弯头眼科镊,秒表, 棉球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小鼠摘取眼球用毛细波管采血后 到 毛细波管中的血柱有粘丝状物出称重编号,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 • 正常组不给药; • 肝素组小鼠腹腔注射10000U/ml肝素0.2ml/10g; • 阿司匹林小剂量组灌胃给药(20mg/kg); • 阿司匹林大剂量组灌胃给药(150mg/kg); • 肝素﹢阿司匹林小剂量组(同时腹腔注射肝素和灌胃阿司
创新之处
本实验探讨了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肝素抗 凝血作用的影响,通过对凝血时间的测定 对阿司匹林的在抗凝血的双向作用进行了 研究。了解阿司匹林的双向作用及机制, 为临床上合理选择适当剂量的阿司匹林提 供了依据。
实验结果预测
•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延长凝血时间,但当阿 司匹林剂量较大时可促进凝血作用。肝素 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 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拮抗肝素的抗凝 血作用。
参考文献
• [1] 汪晖、吴基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药理学实验—药物对凝血时 间的作用》。
• [2] 吴铁 冯冰虹 《药理学——作用与血液系统的药物》科学出版社 • [3] 田路一.阿司匹林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天津药学,2001,12(13):
13. • [4] 关 博( 南省方城县卫生学校,473200)阿司匹林的双向作用 • [5] 潘维亮1 张淑华1 徐朝阳2 高学柱1 宗丽丽 阿司匹林和低
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凝状态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