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图像的艺术处理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Photoshop 图像处理教学大纲第一讲:软件简介及图层概念一、 功能简介: 1、图像处理(本节重点学习)选择 ● 对象:位图 2、绘图 效果处理二、 界面介绍 1、菜单栏:窗口图像 图层 选择 滤镜 2、工具箱:(分为五部分)● 工具● 前景色/背景色—— ● 编辑模式 ● 图片预览模式 ● Image 插件 3、命令面板:三、基本概念(图层)●图层的概念新建、删除、复制●自由变换命令:“编辑”菜单——自由变换四、工具1、移动工具2、选区工具五、描边六、图像大小设置“图像”菜单——图像大小实例:1、倒影2、制作多图组合描边图第二讲:设置图片的文字描述及效果制作一、 画布设置:“图像”菜单——画布大小。
二、画笔工具:三、文字工具:四、效果制作1、图层蒙板————2、图层混合模式实例:1、用图层蒙板合成一张图2、用画布设置来制作一张带有文字描述的照片。
作用:合成图像实质:图层的某些区域透明 用法:结合画笔应用前景色决定画笔的颜色属性栏中设置笔尖大小,硬度等。
有新的文本图层生成可以通过属性栏改字体、字号、颜色等 可以编辑单个文字 栅格化后转为普通图层。
第三讲:调色及照片制作一、 “图像”调色:“图像”菜单——调整二、调整图层调色:三、寸照的制作1、 固定选区的绘制2、 “贴入”命令3、“图层复制”和“同层复制”实例:1、制作寸照2、自选一张照片来调色。
色彩平衡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去色变化作用:调整前面的所有图层有自带的图层蒙板,处理方法和图层蒙板一样。
贴入先要选择及复制贴入是指粘贴到选区里面,(就是说必须要有选区)。
ps课程设计主题

ps课程设计主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包括工具栏的使用、图层概念、色彩调整等。
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图像艺术处理的审美观念,提高对视觉元素的敏感度。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Photoshop软件,能独立完成基本的图像处理和设计任务。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意设计能力,能够运用Photoshop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实践,共同完成课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图像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设计问题,认识到图像处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与表达,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审美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基础知识:- 工具栏的使用:选择、移动、套索、魔术棒等工具的操作方法。
- 图层概念:图层的创建、删除、隐藏、锁定等基本操作。
- 色彩调整: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的调整方法。
2. 图像处理技巧:- 图像裁剪、旋转、翻转等基本操作。
- 抠图技巧:快速选择、钢笔工具、通道等抠图方法。
- 修复工具:污点修复、红眼工具、内容识别等。
3. 图像设计与应用:- 字体设计:字体选择、排版、变形等。
- 海报设计:素材选择、色彩搭配、布局设计等。
- 图像合成:运用图层蒙版、混合模式等技巧进行图像合成。
4.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Photoshop基础知识,工具栏使用。
《Illustrator图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实用文档《Illustrator图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三年制/五年制平面设计、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主干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Illustrator的常用功能绘制简单的矢量图形,能将矢量图形加工处理成新的素材,能制作一些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特效,能够制作一些基本的设计案例。
最后使学生能进行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技术插图或制版印刷设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案例教学,掌握软件功能,熟悉艺术设计思路,扩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商业案例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商业图形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可以实现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CIS设计、名片、检签、网页以及排版等。
三、参考学时108学时。
四、课程目标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在训练设计技能的同时,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使学生掌握专业辅助软件Illustrator与视觉艺术设计的关系,掌握本软件在会展设计领域的用法。
能够使用Illustrator软件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效果图设计、制作与表现及后期的输出。
(一)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程后达到熟练操作本软件及应用快捷方式的专业技能。
(二)知识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熟练掌握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法,能够灵活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如客户临时改变方案和要求),能分析、制作各类不同功能的室内外展示效果图及能会展设计常见的效果图,通过“理论—实训—设计”教学模式的实施,掌握效果图制作整个流程。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标准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建议学时:96~108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机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Photoshop 是 Adobe 公司推出的一款目前非常流行、应用非常广泛的图片处理软件。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Photoshop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用者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这使得 Photoshop 可以作为一个应用软件在所有学生中推广。
社会上各种数码冲印、数码影楼、数码海报广告的出现也直接为很好学习Photoshop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Photoshop具备非常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能很好的为动画、多媒体、网页制作等等提供经过处理制作的图片素材,图片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美观效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定位《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之前的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它之后为《Dreamweaver网页设计》、《Flash二维设计》、《3ds Max三维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在计算应用专业中起承上启下、连贯前后课程,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设置的。
鉴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重要意义和在设计中重要作用,本课程作为平面设计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拓展就业渠道。
二、课程设计理念Photoshop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 Photoshop 的使用。
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以平面图像设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说课

数码照 片后期 处理人 员
多媒体技术 专业学生主 要就业岗位
室内(外 )装饰装 潢规划 与设计
排版设 计及影 音处理
摄影摄 像和影 视制作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多媒体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框架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第一学年
总学时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3、课程1 性计算机质导论 与定位:理961 实一2 体3的专4 业核5 心6 课
2-3
简
以典型的工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学 学习情境
习 学习情境1
企业形象设计
授课内容
案例欣动赏与漫课程形介绍象设计
单 到 合计 复6
教学学时
理论教学 实训操作
2
4
以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情境。 情 学习情境2 子情境1.1 境 子情境1.2
企业形象设计
书Log籍o设计装与制帧作设计与制作
名片设计与制作
织教学内容,以
此引导学生积极
说课内容1. 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3. 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4. 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5.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6. 现有教学条件 7. 教学特色
1、五教、学教模学式设模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提 出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教
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 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
强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课程设计思路案例欣赏与课程介绍
由
周次➢
1 1-3
图像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图像什么是数字图像什么是灰度图像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图像: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
数字图像:一种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的、用离散数字(一般用整数)表示的图像。
灰度图像:在计算机领域中,灰度数字图像是每个像素只有一个采样颜色的图像。
在数字图像领域之外,“黑白图像”也表示“灰度图像”,例如灰度的照片通常叫做“黑白照片”。
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区别:模拟图像处理是利用光学、照相方法对模拟图像的处理。
(优点:速度快,一般为实时处理,理论上讲可达到光的速度,并可同时并行处理。
缺点:精度较差,灵活性差,很难有判断能力和非线性处理能力)数字图像处理(称计算机图像处理,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并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系列操作,从而达到某种预期目的的技术.(优点:精度高,内容丰富,可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处理,灵活的变通能力,一只要改变软件就可以改变处理内容)2.图像处理学包括哪几个层次各层次间有何区别和联系数字图像处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
狭义图像处理是对输入图像进行某种变换得到输出图像,是一种图像到图像的过程。
图像分析主要是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建立对图像目标的描述,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值或符号的过程。
图像理解则是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人工智能和认知理论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图像内容的含义加以理解以及对原来客观场景加以解译,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
区别和联系:狭义图像处理是低层操作,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经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构成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非图像形式的描述;图像理解是高层操作,它是对描述中抽象出来的符号进行推理,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
【原创】八上 第3课(第2课时) 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

八上第3课(第2课时)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导入新课(5分钟)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还原图像的色彩。
能够将色彩不正常的图像,调整为颜色正常的图像。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填充和变换图像的色彩。
2.展示一组学生自己绘制并上色的卡通图像,请学生思考电脑绘制卡通画的基本步骤。
二、演示给描线稿上色(15分钟)1.以某简单图形描线稿为例,快速演示如何用油漆桶工具给描线稿填色。
发送蝴蝶描线稿素材给学生。
2.布置任务:阅读教材P33动手实践1的步骤、,尝试给蝴蝶描线稿填色。
教师巡视全班,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点评。
重点指导如何用铅笔工具封闭间隙,如何使用Ctrl+Z快捷键撤销上一步的填充操作。
3.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
4.请完成速度快的同学演示运用加深工具、减淡工具对蝴蝶局部颜色进行细节处理的技术5.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3-P34的步骤、、、,进一步丰富完善蝴蝶描线稿的填色和局部调整,同时通过图像菜单的替换颜色命令,生成多彩蝴蝶。
三、实践创新1(5分钟)1.安排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教师发送蜻蜓、蜜蜂、蚂蚁、螳螂等昆虫的描线稿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一,进行填色和色彩加工2.请学生代表展评小组协作完成的填色作品,并对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交流讨论。
四、动手实践2:色彩的艺术加工(10分钟)1.演示用画笔工具对背景画面进行颜色涂抹,引导学生观察效果。
2.提问:老师是如何实现用画笔控制画面颜色而不改变画面明暗的?3.讲解画笔的颜色模式,及其在创作时的用法。
五、实践创新2(6分钟)1.安排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教师发荷花”图片给学生,学生参考教材,运用画笔工具的颜色模式,模仿莫奈《睡莲》的色彩效果,对“荷花”图片的色彩进行大胆的创作。
2.请学生代表展评小组协作完成的填色作品,并对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交流讨论。
六、总结知识,形成方法(4分钟)1.带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一起回顾本节课中用到的色彩填充与变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案基础第二版教学课件第三章图案的造型与设计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4)彩绘写生 彩绘写生即使用彩色的 颜料(如水彩、水粉、丙烯、 油画等)进行写生(见图313)。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3.写生步骤 图案写生的基本步骤,概括来说可分为四步: (1)素材选取 图案写生的题材丰富,包含植物、动物、人 物、风景等多个题材。在写生时首先要确定好写 生题材,然后选择图案写生的取材途径,如选择 面对表现对象写生或通过影像资料取材等(见图 3-14)。取材的对象要造型生动、姿态优美、纹 理清晰、富于表现力。
第三节 图案的分题材造型方法
2.植物题材图案的造型变化 (1)减少重叠 在植物题材图案中,不论主要与次要纹样, 都要交代清楚,如一朵朵花、一个个花苞、一 片片叶子、主枝与分枝等。如果重叠太多,互 相遮挡,就会使形象、结构混乱不清。如果必 须出现大面积重叠,可采用透叠的方式,打破 画面的沉闷,增加层次关系(见图3-29)。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二、图案的变化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应用。通过写生,吸取自然界中美的造型、美的结构、美的形式。 通过变化,则可以将物象进一步概括、提取、美化、加工,成为符合工艺制作要求的装 饰素材,用于图案设计。
图案变化是一个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写生素材进行主观的、有意 识的处理,使之成为装饰纹样。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主要技巧如下: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写生方法 (1)线描写生 线描写生是使用铅笔或钢笔等进行线条 勾勒,可采用中国传统画中的白描用线法, 利用线条的转折、顿挫、粗细、曲直、浓淡 等变化,生动地记录物象的结构特征并进行 细部的刻画(见图3-10)。线描写生由于工 具携带方便,所以是写生中最常用的方法。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形象归类 动物虽然种类繁多、形象复杂,但可以归纳成不同类别,每一类别的动物有相似的 形体结构。例如,飞禽类动物均为卵生,它们的身体外形都是在椭圆形的基础上产生变 化,如图3-34所示;灵长类动物的外形很接近人类,能直立行走,上下肢分工,如图335所示;食草类动物形体多为直线体块,四肢细长,头部咬肌发达,如图3-36所示; 食肉类动物形体则多为弧线形,肢短爪大,头部较小,如图3-37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图像的艺术处理
如果所获得的图片效果不好,可以使用photoshop做一些处理。
例如调整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还可以通过设置,产生一些特殊效果。
一、调整图像的色彩
打开图像,单击菜单【图像(1)】→【调整(A)】,可以调整图像的色阶、色彩平衡、亮度与对比度等,从而改变图像的效果。
例1 调整数码照片,弥补拍摄的不足,例如图
方法一: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
方法二:调整图像的曲线。
调整图像色彩平衡,使原图变化出各种效果;
二、使用仿制图章
仿制图章工具就像“复印机”,能将图像中某个区域的内容原样搬到另一个地方。
使用仿制图章工具时要先定义采样点,也就是指定待复制的图像区域。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打开图像文件,选择仿制图章工具,设置仿制图章的画笔属性,
第二步:定义采样点,按住Alt键在图像某处(如向日葵)单击。
第三步:松开Alt键,在需要仿制的地方,拖动鼠标,图案就复制上去了,
小技巧:将画笔样式与仿制图章工具一起使用,可以对仿制区域的大小、边缘等进行多种控制。
三、使用滤镜
滤镜可使所选区域图像产生特殊效果,如果没有定义选区,则对整张图像作处理;
例三:将风景照片变为水彩画。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打开图像;
第二步:单击菜单【滤镜(T)】→【模糊】→【模糊】,使照片模糊。
第三步:单击菜单【滤镜(T)】→【艺术效果】→【水彩】,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水彩画效果。
第四步:调整图像的色彩、曲线等。
试一试:
通过滤镜,制作如图的“木刻效果”、“水彩效果”等艺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