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浅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许多学生并不擅长进行文本细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为什么文本细读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此重要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通过仔细阅读每一个词语、句子,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文本细读还能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进行文本细读是比较有效的呢?下面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学,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然后再进行文本细读。
在进行文本细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辨析词语意义、理解作者表达的隐含含义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文本细读策略,比如对于叙事文可以着重在事件发展和人物情感方面进行细读,对于议论文可以重点关注作者论据和论点的表达等。
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阅读案例分析任务,让学生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文本细读,并撰写阅读分析报告;还可以进行一些阅读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深入品味文本,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文本细读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文本细读是什么?文本细读即深入细致地研读文章,从字、句、段等不同层次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以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的目的。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仔细品味每一个词语,理解每一句话,把握每一个段落,通过对细节的理解和把握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的情感、意境和风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审美情趣。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文本细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深入细致地研读文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抒发,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文本细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进一步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布置文本细读任务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章。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优秀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精读引导,让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和讨论。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深入探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价值。
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景,进行场景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深入理解和领会文章内容,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
文本细读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
可以与课堂讲授相结合,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和解析;可以与阅读问答相结合,进行阅读理解的操练和巩固;可以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进行情感表达和文学创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全方位的提高,达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
由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的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在文本细读时难以做到深入细致的阅读,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效策略: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细读的意义文本细读是指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细读的意义,即通过细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词、语言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意义。
也要告诉学生细读并不是为了解答问题而读,而是为了享受阅读和文本带来的思考和感悟。
2. 分层次进行细读在进行文本细读时,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然后可以分段进行细读,细读每一段之后再进行总结和梳理,逐段分析,最终形成整体的理解。
通过分层次进行细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题,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注重文本的语言特点在细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文本的语言特点,例如用词的巧妙、文采的飞扬、情感的表达等方面。
通过对语言特点的细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在细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
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文章描绘的环境中,感受其中的氛围和情感;通过感受作者的用词和句式,体验其中的情感和魅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可以拓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体验,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5. 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细读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理解文本内容文本细读首先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和信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所述的内容。
例如,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可以逐句剖析,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和语言的韵律,帮助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样,在阅读科技类文章时,可以注重关键词、数字、图表等信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分析文本结构文本细读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特点。
例如,在听力或阅读理解理解中,学生需要用关键句、关键词等方式找到文本的主旨,了解文章的总体意图;在阅读文学类作品时,需要理解故事情节的铺陈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情节的起伏和转折等,全面掌握文本的结构特点。
三、理解语言表达文本细读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比如采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和特殊表达方式等。
例如,在阅读名人传记时,学生可以注重名人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感情变化,学会分析他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可以注重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语气,理解其描绘对象的特征和特点。
四、提高阅读效率文本细读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快速掌握文本的信息和结构特点。
通过快速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在减少阅读时间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特点。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本细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含义,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水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1. 引言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感悟智慧、提升审美情趣。
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环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需要有能力提取、理解和运用信息。
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分析文本,挖掘其中的意义和内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文学素养的人,更有助于他们终身受益、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才能真正领略语文之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社会主体。
2. 正文2.1 文本细读的定义和目的文本细读是指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和分析,通过逐字逐句地剖析和理解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含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文本细读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阅读和表达水平。
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逻辑结构和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2 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步骤文本细读是一种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步骤:1. 精读文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首先要进行精读,即通读全文,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和主题内容。
2. 细节把握:在精读的基础上,逐段逐句进行阅读,注重把握细节信息,包括人物形象、事件经过、情节发展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一、引言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而文本细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文本细读的概念和重要性、文本细读的目标和方法、以及文本细读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细读的要点,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文本细读的概念和重要性文本细读是指对一篇文章、一段文段或一个句子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和理解,通过对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使学生能够对所阅读的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文本细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本细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细读的目标和方法文本细读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细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认真阅读,重点分析,注重细节,批判思维。
(1)认真阅读:认真阅读是文本细读的第一步。
学生要在阅读时专心致志,对每个字、每个句子甚至每个标点进行仔细地品味和体会,不能马虎从事。
(2)重点分析: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要对文本的重点进行分析。
学生要能够识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能够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
(3)注重细节:文本细读是要求学生对细节进行把握。
学生要注意把握文章中的细节内容,理解细节对于整个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4)批判思维:学生要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思维,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且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不盲从、不唯上认贵,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
下面将从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本细读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3.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分析和质疑文本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发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非常有益处。
二、文本细读的实施方法1.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在文本细读教学中,既要进行精读,深入理解每一个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同时也要进行泛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逐句逐段分析。
学生可以按照文章的段落和句子,逐段、逐句进行分析和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3. 词语解析和理解。
对于生僻词汇或者难懂词语,可以进行解析和理解,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4. 内容概括和思考问题。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思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三、文本细读的注意事项1. 注意区分重点和次要内容。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内容,不要在次要内容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2. 注重培养阅读策略。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比如理解上下文、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3. 注重与课文内容结合。
文本细读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阅读,而是要和课文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1. 引言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语文语境,感知语言的美、文学的魅力,进而提高沟通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读几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认识和思考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阅读经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人格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实现个性化、全面化的素质教育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1.2 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文本细读的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文本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反复推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文本细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优秀文章的细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文本细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表达句式,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浅谈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
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
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一个体验过程。
因此,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双重收获,他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
这些通过教师亲历亲为得来的细读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
一、什么是文本细读
通俗的讲,我们所谈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活用,甚至是一种“盗用”。
什么是文本细读?
用朱光潜在《美学》里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
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
用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
细读就是发现文本中的“朦胧”“张力”“反讽”“悖论”等等各种矛盾冲突,因为文学作品的统一并不是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是在矛盾冲突中形成的对立统一。
——美国学者莱齐
而到了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则转移至阅读教学身上。
此时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
二、为何需要文本细读
从学生视角看:
(1)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2)阅读策略亟需加强
(3)阅读质量不容乐观
从教师的视角看:
(1)“泛语文”倾向
(2)教师主体的缺位
(3)教学模式的僵化
“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把新课标中关于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联系等这些论述,理解为是关于语文本
体的论述,认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就是语文。
这是对语文的极大误解,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荒谬的。
教学模式的僵化: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拓展延伸、归纳总结
三、怎样开展文本细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关注学生体验、感知和实践过程”。
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
1、走到语言文字的背后,感悟思想内涵。
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
尤其是作者着力、用心的重点字、词、句、段,更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
如执教《孔乙己》一文时,一般老师都不会把孔乙己的手作为切入口。
但把它作为切入口,视角独特,往往能激起学生兴趣。
孔乙己的手能“写得一笔好字”,可见是一位文化人的手,但这只手却只是“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这又是多么可怜!不仅如此,孔乙己的这只手因为“好吃懒做”,只好“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乃至到了后来,“仍旧是偷”,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只好“坐着用这手”走路……由此看来,孔乙己的“手”就像一面镜子,不单映照了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的悲惨命运。
把他作为执教《孔乙己》
的切入口,就会使学生意兴盎然,对孔乙己形象的把握,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见,文本细读,能“细”到一字、一词、一句,并借助于想象、联想等还原文本,其感受愈深,体会愈真。
2、入情入境,体会其思想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要“潜心会本文,入境始与亲”,入情入境的阅读也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读者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心理图像”,即阅读还原,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其前提仍然是文本细读。
有位老师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塑造好人物形象,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了“英子到医院探望父亲”(假设其中的孩子就是英子)的电影片段。
然后请学生依据文本的内容,写好台词,扮演英子和爸爸两个角色。
学生兴趣大增,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不断修正台词,通过几个学生的扮演,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教师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理解文本是大有裨益的。
有位特级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过程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分别扮演两个骗子、皇帝、大臣和小孩子。
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学生巧妙地利用故事情节,大力塑造人物性格,把皇帝的愚蠢、大臣
的奉承、骗子的奸猾、小孩子的天真等性格特点凸显了出来。
下课了,学生依然情绪高涨,还要争着上台表演。
同样地,有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前,请同学们根据文本内容,编写课本剧。
同学发挥了聪明才智,以时间为序,设计了五场课本剧。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细节以及环境的渲染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扁鹊、蔡桓公、侍卫等人物形象,尤其是蔡桓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把一个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愿接受别人的劝诫而自趋灭亡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出来。
这样的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学习效果更是上乘。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关键词的评点、质疑问难等方法,有效地让学生沉浸文本,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走进第四个层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阅读一篇课文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意图是怎样的。
而现在所倡导的文本细读,就是要走进阅读的第四个层面,它不仅能引领学生感悟到课文的思想内涵,也能引领我们体悟语言表达的力量与魅力。
总之,文本细读是一种备课理念上的更新,王崧舟语“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
”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挖掘、敲打、
再敲打,于是课堂有了语文的气息、有了语文的味道,精彩不断。
而这一切都“功夫都在课外”,老师们,让我们在文本细读中播洒智慧,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