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严氏族谱

合集下载

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严姓源流一览

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严姓源流一览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熊侣地君主,死后被追谥为楚庄王,其子孙便以其谥号为姓,世代姓庄.史载,东汉时,因有汉明帝刘庄,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地第四个儿子,刘庄继位第二年,就改年号为永平,在位十八年,谥号为明帝.就因为这位汉明帝叫刘庄,国人就得改姓避讳了,凡是姓庄地都不能姓庄了,故下令庄姓改为严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后为严光地庄光就被奉为严姓人地始祖.“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又有些严姓人恢复了庄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姓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地,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家原来一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庄姓时期:第一世:楚庄王支子,原公,生于周襄王三十三年(东周襄王始于公元前年庚子,年应是公元前年)壬寅,官令尹赞襄国政,因父谥“庄”,遂以庄为姓,夫人赵氏,生子二:承先、承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世:承先公,字思孝,生于定王十一年(东周定王始于公元前年乙卯,十一年应是公元前年)乙丑.妣王氏,生子三:智、仁、勇.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世:智公,字远明,生于灵王十一年(东周灵王始于公元前年庚寅,十一年应是公元前年),庚子年.妣蒋氏,生子二:鸾、凤.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世:凤公,字翰音,生于景王七年(东周景王始于公元前年丁巳,七年应是公元前年)癸亥.妣张氏,生子五:房、芯、箕、斗、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世:箕公,字裘,生于敬王十四年(东周敬王始于公元前年壬午,十四年应是公元前年)乙未,妣柳氏,生子一:蹻.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六世:蹻公,生于敬王四十年(东周敬王始于公元前年壬午,四十年应是公元前年)壬戌.公有才识,尝略定滇池,会秦击楚威声咸振一时焉.生子一: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七世:美公,字明善,生于贞定王十二年(东周贞定王始于公元前年癸酉,十二年应是公元前年)甲申.妣黄氏,生子三:槐、梅、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八世:槐公,字植三,生于威烈王六年(东周威烈王始于公元前年丙辰,六年应是公元前年)辛亥,妣李氏,生子一: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九世:辛公,生於显王十六年(东周显王始于公元前年癸丑,十六年应是公元前年)戊子,事楚襄王,秉政不阿,尝作幸臣论以讽王.妣刘氏,生子二:文,武.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世:武公,字子斌,生於赧王十六年(东周赧王始于公元前年丁未,十六年应是公元前年)壬戌.妣宛氏,生子三:礼、乐、诗.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诗公,字庭训,生於赧王五十三年(东周赧王始于公元前年丁未,公元前年)己亥.妣胡氏生子六:华国、华山、华林、华章、华阳、华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华国公,字文林,生於秦始皇帝(秦始皇始于公元前年乙卯,丙寅年应是公元前年)丙寅年.妣洪氏,生子一:瑞.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瑞公,字策名,生於秦二帝三年(秦二帝始于公元前年壬辰,三年应是公元前年)甲午.妣陶氏,生子一:忌.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忌公,生於汉文帝元年(西汉文帝始于公元前年壬戌,元年应是公元前年)壬戌.公以词赋受知于梁王,名重当时,人咸称为夫子焉.妣叶氏,生子一: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助,字义兴,汉中大夫,后拜会稽守,复留为侍中,有传,妣王氏,封淑人,葬绍兴府,子一,宏道. 第世:宏道,字士毅.妣周氏,子二,九霄、九万.九万为临川令,迁豫章分宜.第世:九霄,字惟高,妣蔡氏,子一,应元.第世:应元,字景仁,妣尹氏,子三,迈、超、拔.第世:迈,字君宠,妣徐氏,子一,光.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余姚人,原姓庄,后来刘秀儿子刘庄继位,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 公元年,刘秀即位,多次延聘他,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最终他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后世人称富春山为“严陵山”,又称其富春江垂钓处为“严陵滩”,其垂钓蹲坐之石为“严子陵钓台”.后来北宋政治家范仲淹重修桐庐富春江畔严先生祠堂,并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赞语,遂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客星特指东汉隐士严光.严光后人就以客星为堂号,故严姓有客星堂.《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复引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后诗文中常用为典故.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诗:“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元张可久《寨儿令·过钓台》曲:“不恋朝章,归钓夕阳,白眼傲君王.客星犯半夜龙床,清风占七里鱼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严姓时期:第世:光,字子陵,汉处士,妣马氏、梅氏南昌尉梅福公女,子二,实、定.第世:实,字文实,汉明帝时郎官,妣倪恭人,子二,俊,字名魁,汉章帝时博士、伟.第世:伟,字名华,妣周氏,子二,和睿、和卞.和卞迁闽.第世:和睿,字叔颖,妣张氏,子三,承古为长沙令,承法、承章缺.第世:承法,字深美,妣邵氏,子三,以广、以闻、以荣.第世:以荣,字从贵,妣何氏,司马公女,子二,彦卿、彦瑞.第世:彦卿,字国明,妣全氏,子一,佃.第世:佃,字少耕,妣陈氏,子二,奇之、清之.第世:奇之,字相异,妣苏氏,子三,定邦、定国、定世.第世:定世,字治化,妣金氏,子二,名贵、名高.第世:名贵,字世卿,高州判官,妣章孺人,子二,竟恭、竟立.第世:竟恭,字仕夫,妣王夫人,子三,治平、治隆、治兴.第世:治平,字才美,义兴四年仕至支度尚书,妣徐夫人,山阴司空女,子二,恩、忠.第世:恩,字承诏,华阴令,妣毛孺人,子一,允言.第世:允言,字信臣,妣林氏,子四,希周、希孔迁山东,希孟,希颜.第世:希周,字以聪,尚书,妣党夫人,子一,缙.第世:缙,字大绅,隋文帝时吏部尚书,妣薛夫人,中丞公女,子三,自强,自威、自勇.第世:自勇,字公武,唐贞观初谏议大夫迁宏文馆学士,谥文公居丹阳,妣杨夫人,子二,善思、善慧.第世:善思,字恭接,唐则天御史,妣朱夫人,子二,浚,移居华阴,式(原字有三点水).第世:浚,字挺之,唐尚书左丞相,有传,妣裴夫人,继钱夫人,副周氏,子三,文、武、英.第世:武,字季鹰,唐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有传,妣郑氏,封燕国夫人,与公合葬湖北江陵县南多福寺前,载《湖广通志》,子孙世居荆楚,凡居湖之南北,皆公裔也.子一,依殷.第世 :依殷,字乘略,妣杨氏,生子一,元伯.第世:元伯,字善长,妣陈氏,生子一,懋.第世:懋,字九郎,妣丁、吕氏,生子一,和.第世:和,字致中,妣尹氏,生子二,安国(安国,详见《客星堂华容严氏族谱》)、安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安国,字左弼,妣吴氏,子一,广远.第世:广远,字功昭,仕马殷为评事,妣张淑人,子一,厚大.第世:厚大,字直方,妣黄氏,子三,隆、祚、达.第世:隆,十一郎,五代节度使,妣赵氏,附葬夫茔,子八,塥(塥,原谱上载为“王”旁加“鬲”,据字形改.)、珍、琳、琅、珣、环、珽、琛.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琳,字福三,氏遗,子二,大忠、大宾.第世:大宾,字见山,妣刘氏,子二,应选、应高.第世:应选,氏遗,子一,一和.第世:一和,妣谢氏,子一,华孙.第世:华孙,氏遗,子一,淑稽.第世:淑稽,任雍州掌史,氏遗,子四,忠甫、信甫、才甫、德甫.按明史洪武五年三月澧州平江徭民作乱,四子均避难逃往武昌、孝感等处本支始祖於是年卜居武昌神山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世:信甫,字仲允,号裕斋,子一,受七第世:受七,子二,文明、文用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始祖信甫公,字仲允,号裕斋,原籍姚江(现浙江宁波余姚),析居豫章,后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华容.元末明初公始卜居武昌县神山乡.信甫公是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严姓地开基始祖,也是一世祖,葬于楼房屋,现有衣冠冢于此.民籍历明及清,至民国复更武昌县为鄂城,武昌县神山乡现又更名为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镇.现在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姓都是文明公和文用公地后人,其世系字派也是从“文”字辈开始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湖北鄂州大湾严氏字辈:文志惟思,以守君光,正自生景,美世元良,承家开国,道大德方,尊师择友,学懋名扬,瞻高履厚,敦本陈常,率乃祖训,长发其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严姓起源-严姓的由来 -

严姓起源-严姓的由来 -

严姓起源|严姓的由来-江西婺源严田李氏会编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八卷。

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镇江京江严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严玉湘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青海湟中严氏族谱二卷,(清)严大伦、严大猷续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介祺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严氏世谱不分卷,(清)严鹏纂,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

江苏镇江京江严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严清越、严士榜等续修,清嘉庆九年(公元1803年)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严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镇江严氏宗谱四卷,(清)严士榛、严士枢等重修,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八修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振苏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书馆。

江西万载严氏牌谱二卷,(清)严祥拜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苏江阴严吴氏宗谱四十卷,(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恩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安徽青阳赛龙严沈氏五续世系宗谱十一卷,(清)沈起鹗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甘肃天水严氏家谱十六卷,(清)严成勋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严氏 富春堂

严氏 富春堂

严姓
堂号:富春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联:耕山世泽
钓水家声
严是庄氏避皇帝讳而改的姓《急救篇》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的楚庄王,其子孙以庄为姓,东汉时为避明帝刘庄(公元58年称帝)之讳取庄严同义之意,改姓严。

所以历史上说庄严一家。

在严姓的发展史上严子陵是值得称道的人。

严子陵,又名严光,浙江余姚人,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公元26年刘秀即位后,他隐姓埋名,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谏议大夫,他不肯受,隐居富春山耕钓自娱。

年八十七卒于家(富春山临桐江,岸上钓台,景色秀丽,人称锦峰秀岭)。

为纪念严光的清高,氏人以“富春”为堂号,以“耕山世泽、钓水家声”为堂联。

严家家谱28个字辈

严家家谱28个字辈

严家家谱28个字辈
严姓家族辈分排行表
1、湖北孝感严氏字辈:文章华国彦长发启加详福永仁恒泰诗书世泽昌。

2、湖北天门严氏字辈:人有文章士我启尔泽新义方仪子训宗纪守官诚。

3、江西寻乌严氏字辈:士立嘉光时登朝永锡之纯修能志学奕世作名儒。

4、江西南昌严氏字辈:曰廷抚昌运四海洽时雍间永长江水湛然心迹同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5、河南信阳严氏字辈:德法曾祖克兆嘉祥承先启后万事永昌正大光明保本施良忠厚传家富春久长。

6、四川三台严氏字辈:省勇先而起国郑天开文吕中光沁力知大朝庭。

7、湖南严氏一支字辈:家泽宗仁瑞洪才耀丑香以政朝纲培源开大典忠孝启贤良子必应德。

8、浙江文成严氏字辈:真朗钱荃驰出机虞球李富徐希惟士思志巨大一良公启正齐日有昌成名显宗朝可尚诗书训长列国家宾。

9、严氏富春堂一支字辈:性敏必资学万用由斯觉正道辅开先有章其文博源发嘉兴远名标锦绣高贻谋敦德泽衍庆贤豪。

10、严氏一支字辈:治万国金文登明之式政新启成子秀锡仙梦盛春。

11、山东莒县严氏字辈:立志孝文武双全。

12、山东泰安严氏字辈:怀士锡振承文茂传允勇。

13、四川邛崃严氏字辈:开光宗景祝敬慎礼少熙红家欣登一本。

14、安徽桐城严氏字辈:亭光曾德宏云仍家年立。

15、安徽怀宁严氏字辈:正应启明世宗先越大家贤良为自智。

麻城《严氏宗谱》兼祧承后现象探由

麻城《严氏宗谱》兼祧承后现象探由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1期总第414期麻城《严氏宗谱》兼祧承后现象探由曹立群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摘要:麻城严氏,自宗海公三兄弟明洪武初年从江西瓦壩迁入麻城,至修谱时民国七年,二十代人在麻城商邑繁衍生息,《严氏宗谱》为宗海公、月海公、毅公三支合谱,修撰有章有法,纵观《严氏族谱》,兼祧与承后现象出现较多,卷十三毅公一支的兼祧承后频次高居榜首,究其原因,可从人丁不盛、忌讳异性乱宗、承继与兼祧由来已久,有其特定的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动乱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四方面思考。

关键词院麻城严氏肩祧承后文学研究“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宗源流世系、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1]。

麻城《严氏宗谱》是宗海公,月海公,毅公三支的统宗统系谱,视宗海公、月海公、毅公为迁祖,明洪武二年严氏三兄弟从江西瓦壩迁入麻城。

《严氏宗谱》为民国谱,沿袭明清时期修谱惯例,有法有章,编纂合理,不妄攀援,写法朴实而不浮夸。

宗谱兼采欧苏体例,风格写实,内容上由于时代久远,资料的详细程度不一,内容有详有略。

纵观《严氏宗谱》,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严氏宗谱》中有大量兼祧、承后的记录,这些记录条数在整体族谱记载中相对分散,卷十三中则相当密集。

《严氏宗谱》中何以出现大量的兼祧、承后记录,这一点值得我们分析。

一、严氏宗族兼祧承后概况兼祧,兼为加倍,祧即古代远祖的庙的称呼,兼祧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

该男子不脱离原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俗称一子顶两门,在兄弟2门或3门只生有1个男性后代的情况下,可分别娶2房或3房妻子,以继承几门的香火。

在《严氏宗谱》的兼祧案例中,宗海公一支在十三卷中篇幅占据第一卷的三分之一,第二卷到第九卷的全部,毅公一支仅包括第一卷的三分之一,第十卷至第十四卷,同时第十一卷并无兼祧的记录。

在篇幅以及人数相差悬殊的情形下,宗海公一支兼祧案例27例,毅公一支兼挑案例47条,仅十三卷就有45条。

阳新-奉新-通山三地《严氏宗谱》小考

阳新-奉新-通山三地《严氏宗谱》小考

阳新-奉新-通山三地《严氏宗谱》小考一、奉新-阳新谱系二、通山谱系①通山谱记载:日泰公后3代来的通山,这里的“日泰公”应该是“伯泰公”。

②“胜槐公”疑为“胜槐二公”。

先祖奉新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伯泰宏策正方廷素知栉(徙武宁)从栉(复斜滩) 安栉(复斜滩) 廷珪立栉(徙瑞州)大栉(徙武宁)怀栉以信(号汉义,行念六)以道(号汉忠,行念七) 以政(早殁)慎栉(徙南京)先祖奉新一世二世 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伯泰①宏策正方孟九一胜槐②楚英(居九江德化)义(念)七 迁兴国黄颡口义八 由九江历椎水过通山 义员 迁湖广岳州黄金口楚雄(迁流阳、罗坊) 楚豪(居江右) 楚杰(迁陕西)三、两地家谱分析1、“胜槐公”从江西奉新谱上看,这里可能是指“胜槐二公”,而“胜槐”又可能是“慎怀”二字的误读。

按照“阳新-奉新”谱记载,“胜槐二公”极有可能是指“慎怀二公”(即奉新谱记载的怀栉和慎栉二公);2、假如此说成立,“慎怀二公”后辈的名字连起来便可解读为“楚汉”和“英雄豪杰忠义”。

这里说成是纯粹的巧合,也是不妥的。

要知道,阳新和通山两地的发源地均在奉新石巷。

要说巧合,那也是离奇的巧合;3、在名字中含“栉”字的堂兄弟七人中,怀栉和慎栉二公排序最后,并同为竖心旁,此处又为一巧合;4、“(通山谱)念七公由江右奉新石港兴国州妣乐氏,住至弟九世后稀利公字福奇号庭美公迁通山。

”一句正确的解读是“念七公,由江右奉新县石巷,(迁)兴国州,妣乐氏。

住到第九世,稀利公(字福奇号庭美)才迁往通山”,“江西”古称“江右”,“阳新县”古称“兴国州”;5、通山县最初可能没有确切的文字家谱,纵然有也是口传的,因此,家谱有许多错讹疏漏之处,也造成了一些地名和人名上的别字和同音字现象,如“罗坊-罗方”、“石巷-石港”。

庄龄2013-5-1。

《严氏家谱》艺文录注释

《严氏家谱》艺文录注释

《严氏家谱》艺文录注释1. 严光治诗三首锦屏山①胜地古来称阆苑,萍踪何幸此登临。

屏开野色山如锦,石转江声水自吟。

效死桓侯千古义②,长吟水部十年心。

③英雄慷慨俱陈迹,樽酒赓歌共赏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释】①锦屏山:锦屏山在四川省阆中市城南,古称阆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

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称锦屏山。

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即以锦屏山为轴心,杜甫诗句“阆中盛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即指此。

②桓侯:古谥法中,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意指最擅开疆拓土、威震敌国之人,始能以“桓”为谥。

这里暗指四川巡按使杨瞻。

杨瞻(1491—1555),明代宰相杨博之父,山西蒲坂人,字叔后,号舜原。

明正德十四年举人。

授河南扶沟知县,复除授陕西扶风县知县,拜贵州道监察御史,改大理寺评事,升右寺副四川按察司佥事。

以子博贵,封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五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祀乡贤。

明嘉靖二十二年,任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常驻顺庆、保宁二府。

修举废坠,整饬文学。

重建新建锦屏山、大佛寺、将相堂、三陈书院、玉台观、云台观、灵山寺、观音寺、怀陈馆等。

编修嘉靖《保宁府志》。

保宁府,治所在阆中,其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三县地。

清时,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十九年。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③长吟水部:《全唐诗话》:“朱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择留二十六章而推赞之。

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

【评点】本诗出自四川《保宁府志》,原著说作者系“顺庆府推官”。

该诗现被杨林由先生《阆中历代诗词选》一书收录。

本诗有深寓感激舜原杨瞻推举之意。

石桥①冒雨披山蹬,梯云到石桥。

水声鸣不尽,人迹去还遥。

严氏家谱-客家大百科

严氏家谱-客家大百科

严氏家谱-客家大百科严氏家谱一、历史来源:1.二、地望分布:2.咸丰严氏家谱族规十条3.三十二、寻根游:严氏家谱1严锡锋一、历史来源:編輯本段严氏为较晚出现的的姓氏,始见于汉代,据史料严姓有有两支:一支是与国名有关,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个严国,严国的人便有些以严为姓。

如唐尧时名士许由之友严僖,战国时期韩国名人严遂告等人,相传都是严国人的后代,不过由于出自这一系统的严酷姓队在后来的发展中并不如意,因此没有成为严姓的主体。

一支来馥郁庄氏,避讳改姓,古今绝大多数严姓人都尊奉楚庄王为祖先,而庄氏来源有二:其一,出自子姓,《姓氏考略》云:"庄氏有出于宋者,《左传》所载武庄之族是也;有出于楚者楚庄王后庄蹻是也。

"相传宋戴公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商汤裔孙子子微子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以继承商朝香火,宋戴公便是微子的直系后裔,他的名字是武庄,其子孙后代便以庄为姓。

其二,出自芈(mi)姓,以谥号为姓,据《急就章》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楚居名族姓芈,死后为谥庄,称楚庄王。

芈族的祖先可溯到黄帝,其氏系如下:黄帝轩辕氏生玄嚣(少昊)、昌意,昌意生颛顼(zhuanxu)帝颛顼帝生十一子。

第十子名称(伯服),十一子名愚。

称生老童(卷章);老童生重黎和吴回。

吴回生陆终,陆终剖妻之腹取子,得六人,名叫樊、惠连、?铿、会人、安、季连。

陆终分别赐六个儿子不同的姓氏,其中六子季连姓芈。

商末,芈季连的后裔中出了个叫鬻熊的圣人,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

周文王姬发和周武王姬昌父子先后拜他为师。

后来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分封诸侯。

武王去世后,世子姬诵继位,为周成王,他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侯,当时,楚国地处南方荆蛮一带,人口稀少,文化落后,仅为男爵,爵位在诸侯中地位最低,地盘也不大,但却是熊绎家族获得发展的新基点。

熊绎乃熊狂之子,熊丽之孙也。

熊丽即鬻熊之子。

熊绎生熊艾,艾生熊?熊?生熊胜,熊胜传位其弟熊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严姓源流一览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熊侣的君主,死后被追谥为楚庄王,其子孙便以其谥号为姓,世代姓庄。

史载,东汉时,因有汉明帝刘庄,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刘庄继位第二年,就改年号为永平,在位十八年,谥号为明帝。

就因为这位汉明帝叫刘庄,国人就得改姓避讳了,凡是姓庄的都不能姓庄了,故下令庄姓改为严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

后为严光的庄光就被奉为严姓人的始祖。

“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

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

”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又有些严姓人恢复了庄姓。

《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姓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

”,两家原来一家。

庄姓时期:
第一世:楚庄王支子,原公,生于周襄王三十三年(东周襄王始于公元前651年庚子,33年应是公元前619年)壬寅,官令尹赞襄国政,因父谥“庄”,遂以庄为姓,夫人赵氏,生子二:承先、承启。

第二世:承先公,字思孝,生于定王十一年(东周定王始于公元前606年乙卯,十一年应是公元前596年)乙丑。

妣王氏,生子三:智、仁、勇。

第三世:智公,字远明,生于灵王十一年(东周灵王始于公元前571年庚寅,十一年应是公元前561年),庚子年。

妣蒋氏,生子二:鸾、凤。

第四世:凤公,字翰音,生于景王七年(东周景王始于公元前544年丁巳,七年应是公元前538年)癸亥。

妣张氏,生子五:房、芯、箕、斗、奎。

第五世:箕公,字裘,生于敬王十四年(东周敬王始于公元前519年壬午,十四年应是公元前506年)乙未,妣柳氏,生子一:蹻。

第六世:蹻公,生于敬王四十年(东周敬王始于公元前519年壬午,四十年应是公元前479年)壬戌。

公有才识,尝略定滇池,会秦击楚威声咸振一时焉。

生子一:美。

第七世:美公,字明善,生于贞定王十二年(东周贞定王始于公元前468年癸酉,十二年应是公元前456年)甲申。

妣黄氏,生子三:槐、梅、柏。

第八世:槐公,字植三,生于威烈王六年(东周威烈王始于公元前425年丙辰,六年应是公元前419年)辛亥,妣李氏,生子一:辛。

第九世:辛公,生於显王十六年(东周显王始于公元前368年癸丑,十六年应是公元前353年)戊子,事楚襄王,秉政不阿,尝作幸臣论以讽王。

妣刘氏,生子二:文,武。

第十世:武公,字子斌,生於赧王十六年(东周赧王始于公元前314年丁未,十六年应是公元前299年)壬戌。

妣宛氏,生子三:礼、乐、诗。

第11世:诗公,字庭训,生於赧王五十三年(东周赧王始于公元前314年丁未,公元前262年)己亥。

妣胡氏生子六:华国、华山、华林、华章、华阳、华夏。

第12世:华国公,字文林,生於秦始皇帝(秦始皇始于公元前246年乙卯,丙寅年应是公元前235年)丙寅年。

妣洪氏,生子一:瑞。

第13世:瑞公,字策名,生於秦二帝三年(秦二帝始于公元前209年壬辰,三年应是公元前207年)甲午。

妣陶氏,生子一:忌。

第14世:忌公,生於汉文帝元年(西汉文帝始于公元前179年壬戌,元年应是公元前1 79年)壬戌。

公以词赋受知于梁王,名重当时,人咸称为夫子焉。

妣叶氏,生子一:助。

第15世:助,字义兴,汉中大夫,后拜会稽守,复留为侍中,有传,妣王氏,封淑人,葬绍兴府,子一,宏道。

第16世:宏道,字士毅。

妣周氏,子二,九霄、九万。

九万为临川令,迁豫章分宜。

第17世:九霄,字惟高,妣蔡氏,子一,应元。

第18世:应元,字景仁,妣尹氏,子三,迈、超、拔。

第19世:迈,字君宠,妣徐氏,子一,光。

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余姚人,原姓庄,后来刘秀儿子刘庄继位,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

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

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

公元25年,刘秀即位,多次延聘他,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最终他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

后世人称富春山为“严陵山”,又称其富春江垂钓处为“严陵滩”,其垂钓蹲坐之石为“严子陵钓台”。

后来北宋政治家范仲淹重修桐庐富春江畔严先生祠堂,并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赞语,遂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

客星特指东汉隐士严光。

严光后人就以客星为堂号,故严姓有客星堂。

《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复引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

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后诗文中常用为典故。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诗:“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元张可久《寨儿令·过钓台》曲:“不恋朝章,归钓夕阳,白眼傲君王。

客星犯半夜龙床,清风占七里鱼邦。


严姓时期:
第20世:光,字子陵,汉处士,妣马氏、梅氏南昌尉梅福公女,子二,实、定。

第21世:实,字文实,汉明帝时郎官,妣倪恭人,子二,俊,字名魁,汉章帝时博士、伟。

第22世:伟,字名华,妣周氏,子二,和睿、和卞。

和卞迁闽。

第23世:和睿,字叔颖,妣张氏,子三,承古为长沙令,承法、承章缺。

第24世:承法,字深美,妣邵氏,子三,以广、以闻、以荣。

第25世:以荣,字从贵,妣何氏,司马公女,子二,彦卿、彦瑞。

第26世:彦卿,字国明,妣全氏,子一,佃。

第27世:佃,字少耕,妣陈氏,子二,奇之、清之。

第28世:奇之,字相异,妣苏氏,子三,定邦、定国、定世。

第29世:定世,字治化,妣金氏,子二,名贵、名高。

第30世:名贵,字世卿,高州判官,妣章孺人,子二,竟恭、竟立。

第31世:竟恭,字仕夫,妣王夫人,子三,治平、治隆、治兴。

第32世:治平,字才美,义兴四年仕至支度尚书,妣徐夫人,山阴司空女,子二,恩、忠。

第33世:恩,字承诏,华阴令,妣毛孺人,子一,允言。

第34世:允言,字信臣,妣林氏,子四,希周、希孔迁山东,希孟,希颜。

第35世:希周,字以聪,尚书,妣党夫人,子一,缙。

第36世:缙,字大绅,隋文帝时吏部尚书,妣薛夫人,中丞公女,子三,自强,自威、自勇。

第37世:自勇,字公武,唐贞观初谏议大夫迁宏文馆学士,谥文公居丹阳,妣杨夫人,子二,善思、善慧。

第38世:善思,字恭接,唐则天御史,妣朱夫人,子二,浚,移居华阴,式(原字有三点水)。

第39世:浚,字挺之,唐尚书左丞相,有传,妣裴夫人,继钱夫人,副周氏,子三,文、武、英。

第40世:武,字季鹰,唐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有传,妣郑氏,封燕国夫人,与公合葬湖北江陵县南多福寺前,载《湖广通志》,子孙世居荆楚,凡居湖之南北,皆公裔也。

子一,依殷。

第41世:依殷,字乘略,妣杨氏,生子一,元伯。

第42世:元伯,字善长,妣陈氏,生子一,懋。

第43世:懋,字九郎,妣丁、吕氏,生子一,和。

第44世:和,字致中,妣尹氏,生子二,安国(安国,详见《客星堂华容严氏族谱》)、安邦。

第45世:安国,字左弼,妣吴氏,子一,广远。

第46世:广远,字功昭,仕马殷为评事,妣张淑人,子一,厚大。

第47世:厚大,字直方,妣黄氏,子三,隆、祚、达。

第48世:隆,十一郎,五代节度使,妣赵氏,附葬夫茔,子八,塥(塥,原谱上载为“王”旁加“鬲”,据字形改。

)、珍、琳、琅、珣、环、珽、琛。

第49世:琳,字福三,氏遗,子二,大忠、大宾。

第50世:大宾,字见山,妣刘氏,子二,应选、应高。

第51世:应选,氏遗,子一,一和。

第52世:一和,妣谢氏,子一,华孙。

第53世:华孙,氏遗,子一,淑稽。

第54世:淑稽,任雍州掌史,氏遗,子四,忠甫、信甫、才甫、德甫。

按明史洪武五年三月澧州平江徭民作乱,四子均避难逃往武昌、孝感等处本支始祖於是年卜居武昌神山乡。

第55世:信甫,字仲允,号裕斋,子一,受七
第56世:受七,子二,文明、文用
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始祖---信甫公,字仲允,号裕斋,原籍姚江(现浙江宁波余姚),析居豫章,后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华容。

元末明初公始卜居武昌县神山乡。

信甫公是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家大湾严姓的开基始祖,也是一世祖,葬于楼房屋,现有衣冠冢于此。

民籍历明及清,至民国复更武昌县为鄂城,武昌县神山乡现又更名为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镇。

现在湖北省鄂州葛店严姓都是文明公和文用公的后人,其世系字派也是从“文”字辈开始的。

湖北鄂州大湾严氏字辈:文志惟思,以守君光,正自生景,美世元良,承家开国,道大德方,尊师择友,学懋名扬,瞻高履厚,敦本陈常,率乃祖训,长发其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