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练习3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附答案初三()班学号姓名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P2O5 (2) C + O2CO(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H2↑+ O2↑(8) H2+ O2H2O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2)Mg + HCl —MgCl2+ H2↑(3)Fe2O3 +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B CH4C CH3OHD C2H4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B NO2C N2OD N2O3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B 2 :1C 2 :32D 4 :328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3.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7.在反应A+2B=2C+D中,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
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A.2.3g B.3.6g C.4.2g D.6.5g8.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A.x=93.6B.a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a、c变化的质量比为1:110.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二、填空题11.为了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国家在燃油中添加酒精(C2H5OH)。
新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练习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一、填空题1.在4Al +3O2点燃====2Al2O3反应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每个铝原子和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108份质量的和96份质量的反应生成了204份质量的。
2.在2H2+ O2点燃====2H2O的反应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若要生成27g水,需要g氧气和g氢气才能恰好完全反应。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光淀粉 +氧气,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4.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看等号两边A.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B.各种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C.各种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D.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①原子总数 ②分子总数 ③物质总质量 ④物质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④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⑤6.今有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B.若A和C为单质,B和D为化合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若A和B各取2克使其反应,则C和D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4克D.若A和B各取2克恰好完全反应,则C和D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4克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 O2点燃====H2OB.2KClO3====2KCl + O2C.Cu + O2∆====CuO2D.Fe +H2SO4====FeSO4+ H2↑8.在反应式为2W∆====X+2Y+3Z的反应中,生成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20B.60C.80D.409.实验室分别用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最多的是A.H2O2B.KMnO4C.HgOD.H2O10.在化学反应2RO + X====2RO2中,X的化学式应为A.2O2B.O2C.4OD.RO11.电解9 g水,得到氢气、氧气的质量分别是A.2 g、7 gB.1 g、8 gC.2 g、32 gD.2 g、16 g12.在反应A+2B====C+D中,5.6 g A与7.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 g C,现要得到0.6g D,则所需要A的质量为A.5.6 gB.16.8 gC.21.9 gD.无法计算13.硫和磷的单质各A g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硫M g,得到五氧化二磷N g,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A.M=NB.M<NC.M>ND.M=N=641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共烧掉A g蜡烛,用去B g氧气,生成C g水和D g二氧化碳,反应物的总质量为W1g,生成物的总质量为W2g,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A+B=W1B.C+D=W2C.A+B=C+DD.A+C=W1+W215.在点燃条件下,2分子X与5分子氧气反应生成4分子二氧化碳和2分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下列中的A.C2H4B.C2H2C.CH4D.C2H2O三、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6.在化学方程式:a C2H6+b O2点燃====m CO2+n H2O中,各化学式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B.m=2aC.3n=aD.2b=2m+n17.在A3B4+ 4CB====3A + 4X中,确定X的化学式为A.CBB.CB2C.C2B3D.CB318.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图正确的是19.关于化学方程式2H2+ O2点燃====2H2O的读法错误的是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D.每4 g氢气跟32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 g水20.有H2、O2、N2的混合气体20 g,在密闭的容器内点火反应后,发现气体剩余2g,则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可能是A.H2 1 g O2 17 g N2 2 gB.H2 2 g O2 16 g N2 2 gC.H2 3 g O2 16 g N2 1 gD.H2 2 g O2 14 g N2 4 g21.由A、B、C三种物质各10 g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含有16 g C,8 g D和若干g A(B刚好用完)(1)生成物是A.DB.C和DC.A和DD.A、C和D(2)A和B反应时的质量比是A.10∶10B.1∶1C.2∶5D.全不对22.黑火药是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的发明之一,其爆炸时所发生的反应为:2KNO3+ 3C + S 点燃====K2S + N2↑+ 3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A.COB.NOC.SO2D.CO2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 g氢气和8 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12 g水B.3 g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 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 gC.煤燃烧后,煤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等D.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24.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 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四、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25. Al+ O2—— Al2O326. CH4+ O2点燃 CO2+ H2O27. CO2+ C高温 CO28. CO2+ Ca(OH)2—— CaCO3↓+ H2O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叙述29.用液态氢作高能燃料驱动火箭30.点燃酒精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CO2和H2O32.某碳氢化合物(C X H Y)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六、简答题33.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Mg + O2↑点燃====MgO2(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O2点燃====CO2↑34.有人说:“6 g硫和10 g氧气化合可生成16 g二氧化硫”。
精品文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一、单选题(共16题)1.镁硬度小,化学性质活泼,加热时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由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冶炼镁的原理如下:① MgCO3MgO + CO2↑② MgO+C +Cl2MgCl2 + CO ③ MgCl2Mg +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和③均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②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C.反应③中,Mg与Cl2的质量比为1:1D.镁燃烧不能用水来灭火2.现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将其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13.7g固体,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再向其中加入100g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C. 加稀盐酸反应后的中性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11.7gD. 题中得到的13.7g 固体中未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固体中碳酸氢钠质量的三分之一3.现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样品(杂质只有一种),取4.24g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2gCO2,则该杂质可能是()A. K2CO3B. BaCO3C. ZnCO3D. MgCO34.向某Mg与MgCO3固体的混合粉末中加入200g4.9%的稀H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不饱和溶液甲和气体乙,将生成的气体乙通入足量NaOH溶液,溶液质量增加2.2g。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稀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8gB.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C. 溶液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D. 原固体粉末的质量为5.4g5.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2g氢气。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Fe和CuB.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镁、硫酸铝和硫酸C. 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Zn和FeD.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镁和硫酸6.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3.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在一定条件有如下图反应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前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该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2D.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4.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181853反应后的质量/g030待测9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C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后待测的C物质的质量为0gD.参加反应的A、B、D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6.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3220010反应后质量/g0x y z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7.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练习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在化学反应X +Y =Z 中,已知10gY 和X 完全反应生成25g Z ,则参加反应的X 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A +B =C +D 中,5gA 与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C ,若要生成12gD ,则参加反应的A 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3.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 .100g 酒精和100g 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B .10g 水可以结成10g 冰C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D .敞口放置的酒精,越放越少4.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 4NO 32N 2↑+O 2↑+4______。
则______中的物质应为A .H 2B .H 2OC .H 2O 2D .HNO 3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l +2HCl =AlCl 2+H 2↑B .KMnO 4K 2MnO 4+MnO 2+O 2↑C .3CO +Fe 2O 32Fe +3CO 2D .Cu +FeSO 4=CuSO 4+Fe6.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对原子质量:H 一1;C —12;O —16;S 一32)A .S +O 2 点燃 SO 2B .2CO +O 2 点燃 2CO 2C .2H 2 +O 2 点燃 2H 2OD .CH 4 +2O 2 点燃 CO 2+2H 2O7.在—个密封容器内有X 、Y 、M 、N 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15g ; 2.10g ; 3.C ;4.B ;5.C ;6.C ;7.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物质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2、在化学反应:2X2 + 3Y2 ===2R中,用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X2Y2B.X2Y3C.X4Y5D.X3Y23、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4、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B.CaO2C.CaCO3D.CaCl25、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B.32克C.22克D.12克6、对化学方程式4P + 5O22P2O5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个磷跟5个氧气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B.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C.磷元素与氧元素结合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D.每4个磷原子可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7、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 (浓)+MnO 2MnCl 2+2X+Cl 2↑,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O 2C .H 2OD .HClO8、21世纪初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突破5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CH 4+bO 2cCO 2+dH 2O ,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 ) A.4B.5C.6D.79、一定质量的CH 4可与常见物质M 发生下图所示的循环反应,其中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 2O 中的低B .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C .反应①理论上每生成44gCO 2,同时生成18gH 2OD .总的化学表达式为:CH 4 + O 2M 一定条件CO 2 +H 2O10、已知含氢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后氢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水中,葡萄糖(C 6H 12O 6)和乙酸(CH 3COOH )组成的混合物240g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 .48gB .72gC .36gD .144g11、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A.H 2CO 3CO 2↑+H 2OB.2H 2SO 3+O 22H 2SO 4C.2HClO2HCl+O 2↑ D.CaCO 3CaO+CO 2↑12、在反应X+2Y====R+2M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且反应生成的R 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A.23∶9B.16∶9C.32∶9D.46∶913、下列实验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14、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C分析: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A、氧原子结合成氧气,说明原子可结合成分子,故A正确;B、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例如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D、1个氧气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则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2、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设该化合物质量为x,则x+3.2g=4.4g+1.8g,得出x=3.0g,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4.4g×3244+1.8g×1618=4.8g,反应前氧气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因此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2g,氢元素的质量为:1.8g×218=0.2g,氧元素的质量为:3.0g-1.2g-0.2g=1.6g,则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g12:0.2g2:1.6g16=1:2:1,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该化合物共3.0g,C元素质量为1.2g,则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g3.0g×100%=40%,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
(2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制取蓝色沉淀的反应:
;
(3)【★】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还原氧化铜:
;
(5)【★★】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镁与盐酸的放热反应:
;
(6)【★★★★★】石灰石/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石灰石/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检验鸡蛋壳、贝壳的成分;盐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盐酸除去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检验石灰石是否烧透;
;
(7)【★】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盐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
(8)【★★】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条燃烧:
;。
(9)【★】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铁生锈:
;
(10)【★★】铜生锈变成铜绿;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生成碱式碳酸铜:
;
(1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2)电解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3)【★】氢气还原三氧化钨生成钨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4)【★★】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充分燃烧:
;
(15)【★★★★】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与二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
;
(1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爆炸;点燃氢气的爆鸣气:
;
(1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煤气燃烧:
;
(18)【★】石灰石在空气中燃烧吸收煤中的硫/石灰石进行煤炭脱硫:
;
(19 【★★★★】红磷或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
;
(20)【★★】汞/水银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氧化汞的化学方程式为
(21)【★★】氧化汞在加热时生成汞与氧气;氧化汞受热分解。
(22)【★★】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工业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氢气球胀大的反应。
(25)【★★】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氢氧化钙或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2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变质;久盛石灰水的瓶壁上白膜的形成:,(27)【★】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8)【★★】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29)【★★】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燃烧:。
(30)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1)【★★★★★】过氧化氢/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双氧水制取氧气:。
(3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3)【★★★★★】高锰酸钾在加热生成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34)【★★★★★】水在通电时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水通电:。
(35)【★】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的合成反应:。
(36)【★】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氢气冶炼单晶硅:。
(3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纯碱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灭火器反应原理之一。
(38)【★★★】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小苏打中和胃酸反应;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小苏打作发泡剂的原理:。
(39)【★】在加热时镁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40)【★★★★★】在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4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2)【★★★】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时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吸热反应;。
(4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由紫色变为红色:。
(44)【★★★★★】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蕊由红色变为紫色:。
(4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46)【★★★★★】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炉用赤铁矿炼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铁锈】;。
(47)【★★★★★】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炉用磁铁矿炼铁:。
(48)【★★★★】高温下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9)【★★★★】高温下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0)【★★★★★】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酒精作燃料:。
(5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瓦斯气爆炸;天然气燃烧:。
(5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与氮气;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处理:。
(53)【★★★★★】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54)【★★★★★】高温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55)【★★】加热时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溶洞形成原理之一;水垢的形成:。
(56)【★★】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洞形成原理之一:。
(57)【★★】碳酸钾/草木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9)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60)【★】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61)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62)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3)在二氧化钛催化下、太阳光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64)【★】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5)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6)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6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68)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与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69)【★★】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
;
(70)蓝色的五水硫酸铜受热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71)【★★】蓝色的氢氧化铜受热变成黑色的氧化铜和水;氢氧化铜受热分解:
;
(72)【★★】红色的氢氧化铁受热变成红色的氧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
(73)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74)氨水受热生成氨气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75)泡沫灭火器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76)干粉灭火器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77)【★★】二氧化硫遇水变成亚硫酸(酸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78)【★★】二氧化氮遇水变成硝酸(酸雨形成)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
(79)【★★】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工业酒精燃烧:
;
(80)氢氧化钙与硫酸铵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1) 【★★】乙烯燃烧:
;
(82) 【★★】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实验室用大理石与醋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83)水垢中氢氧化镁的形成
;
(84) 【★★】醋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
(85) 实验室制取甲烷,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制取甲烷:
;
(86)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与水
;
(87)酒精制取醋酸
;
(88)丙烯燃烧
;
(89)丁烯燃烧
;
(90)丁烷燃烧
;
(91)黑火药爆炸
;
(92)【★★】硫化氢燃烧
;
(93)【★★】乙硫醇燃烧
;
(94)【★★】生石灰加水制取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95)【★★】硫化氢气体制取;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
;
(96)【★★】二氧化硫气体制取;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
(97)【★★】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
(98)【★★】甲烷高温裂解制取氢气;工业制取氢气
;
(99)【★★】甲烷与水反应制取一氧化碳与氢气;工业制取氢气
;
(100)【★★】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
(101)【★★】三氧化硫与水生成硫酸;
;
(102)【★★】金属钠与氯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
(103)【★★】甲烷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水与一氧化碳
;
(104)【★★】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与水;氯气与氢氧化钠制取漂白剂
;
(105)【★★】用碳酸氢钠中和皮肤上蘸有的浓硫酸
;
(106)【★★】用硼酸中和皮肤上蘸有的氢氧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