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表)

合集下载

石墨烯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石墨烯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石墨烯/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在本篇论文中,通过改进的Hummer 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

然后通过水热法把氧化石墨烯和六水硝酸铈(CeO 2•6H 2O)进行复合,得到石墨烯/氧化铈的纳米复合材料。

并通过XRD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拉曼光谱、X 射线光电能谱(XPS )以及红外光谱(IR )研究了GO-CeO 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

总体而言,这篇论文提供了一种简单,没有催化剂的水热法合成石墨烯/氧化铈复合材料,为合成其他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展现出来了很多潜在应用价值。

考虑到其小尺寸和很好的分散性,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以及遥感等。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有机污染越来越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正是环境的恶化促进了人们对于处理环境污染的研究,加大了人们对新型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的研究。

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在创造新的生产工艺、新的产品等方面有巨大潜能。

从材料的结构单元层次来说,纳米材料一般是由1~100 nm 间的粒子组成,它介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交界的过渡区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等而表现出有异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因而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2]。

Ueda 等人较早从利用太阳能的观点出发,对纳米材料的微多相光催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这些反应主要集中在光解水[3]、CO 2和N 2固化[4]、光催化降解污染物[5~7]及光催化有机合成[8]等方面。

TiO 2光催化剂作为众多性能最好、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之一 [9],它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等优点而受到大家的青睐。

但是二氧化钛因为自身的局限性[10]:在光催化领域仍然面临着量子产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发生简单复合且禁带宽度约为3.2 eV ,需在(近)紫外光下才能激发等不足,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方面的应用[11~13]。

复合 材料

复合 材料

复合材料及原材料简介一. 复合材料概论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性能优越。

一般来说,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

增强材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承力组分,特别是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主要由增强材料承担;基体的作用是将增强材料黏合成一个整体,起到均衡应力和传递应力的作用,是增强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一种复合效应,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优于单一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1.基体的性能;2.增强材料的性能;3.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按基体类型有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按增强材料类型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等;按用途不同有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是由多种组分的材料组成,许多性能优于单一组分的材料,主要有如下的特性;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好、电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热性能良好、工艺性能优良、长期耐热性。

与传统材料(如金属、木材、水泥等)相比,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许多优良性能,且其成本在不断的下降,成型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化学工业方面,电气工业,建筑工业方面,机械工业方面,体育用品方面等。

在我们的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以高聚物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因此在以下的内容中将从基体和增强材料两个方面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 复合材料基体作为复合材料基体的树脂主要可以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大类,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热固性树脂基体,其中包括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酚醛树脂。

2.1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它们的相对分子量都不高。

SMC(模压玻璃钢)燃气表箱简介

SMC(模压玻璃钢)燃气表箱简介

复合材料SMC(模压玻璃钢)燃气表箱简介一.产品简介SMC模压表箱箱体,是用SMC复合材料(片状模塑料)经高温一次模压成型。

其具有比重轻、抗腐蚀、耐老化、密封性能好,安全美观,具有全天候防护功能,能够满足室外工程项目中各种恶劣环境和场所的需要,克服了室外金属箱体的易锈蚀、寿命短和隔热保温性能差等缺陷,这种新型表箱箱体采用的SMC复合材料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为骨架,及填料、颜料,助剂组成的,SMC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材料重量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绝缘强度高、耐电弧、阻燃等优点。

且产品设计灵活,易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具体具有以下特点:●外型美观—箱体采用SMC片状模塑料经高温一次模压成型,箱体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不易刮伤。

●力学性能好—箱体由于采用SMC复合材料,轻质高强、单位密度高、孔隙率低。

●耐化学腐蚀性强--箱体采用复合材料作为原材料,能够耐水、大多数酸、碱、盐和部分有机溶剂以及紫外光的腐蚀,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所有金属配件均经过防锈处理,箱体整体室内安装使用寿命延达50年,室外安装使用寿命30年。

●介电、阻燃性能良好—箱体材料本身绝缘,高压防护性能好;加入相应的阻燃剂后,其阻燃性能可达FV0级。

●结构独特、安装维护方便—箱体采用整体或组合式结构设计,可根据需要由若干基础单元组合成多种复杂的复合单元,组合、安装、使用和维护都极为方便。

●保温性能好—箱体材料热导系数低,可有效保护箱体内设备。

●防盗性好—箱体所采用的SMC复合材料,没有回收利用价值,可免除被盗窃之忧。

SMC模压箱体主要应用于城市住宅小区、工业区,工矿企业、高层建筑等的水、电、气等能源系统以及各类设备防护中,作为能源计量或控制装置保护之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界面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界面
8
复合材料界面的控制
❖ 复合材料界面的控制是通过界面粘合状态、界面层特性的调 整及控制以使复合材料达到最佳的综合(如强度、韧性等方面) 性能。 ❖ 孤立地将界面认为是零厚度的二维面,仅考虑该面两侧的粘 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 界面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存在于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 过渡区。 ❖ 探讨界面层所需的性能,调整界面相结构,来控制复合材料 的性能。
structure and property characters of the interlayer
A. 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式多样 界面区至少包括: 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B. 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性能随厚度方向 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材料性能特征;
碳纤维非氧化处理:主要用于C/C复合、CMC、MMC复合体系。
15
碳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数量越多结合力越强。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主要有羧 基、羟基和羰基等。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与树脂之间相互作用示意图
16
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 碳纤维表面的不饱和状态的碳原子进行氧化,使 其生成含氧官能团。
9
界面残余应力
1)热残余应力 热膨胀系数的不同、环境温度的变化是多组分材料存在热残余
应力的根本原因。 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多半高温固化成型,成型温度与使用温
度有很大差别;增强纤维与基体间热膨胀系数也存在很大差异。 2)固化残余应力 环氧、酚醛、不饱和聚酯、聚酰亚胺等树脂,在固化过程中都
伴随着体积收缩。 纤维具有较高模量,树脂基体的固化收缩会在材料内部形成很
碳纤维电化学表面处理前后XPS表面化学分析结果

5.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表界面

5.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表界面

若按比强度计算,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 比强度计算 若按比强度计算,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 料不仅超过碳钢 而且可超过某些特殊合金纲 碳钢, 合金纲。 料不仅超过碳钢,而且可超过某些特殊合金纲。 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 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比 纤维复合材料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 纤维复合材料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因此具有更 复合材料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 高的比强度。 高的比强度。
复合材料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 复合材料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并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组分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组分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还可 以通过材料设计 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关 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关 联,从而获得新的性能。 从而获得新的性能。 复合材料设计:选择复合材料的组分、 复合材料设计:选择复合材料的组分、增强体 复合材料的组分 分布和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使其具有使用所要求的 分布和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使其具有使用所要求的 性能过程。 性能过程。 过程
复合材料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单层材料设计、 复合材料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单层材料设计、铺 可分为三个层次 设计 层设计、结构设计。 设计、结构设计。 设计 单层材料设计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及 单层材料设计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及 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 共配比,该层次决定单层板的性能; 共配比,该层次决定单层板的性能; 铺层设计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做出合理的安 铺层设计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做出合理的安 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 排,该层次决定层合板的性能; 该层次决定层合板的性能; 结构设计则最后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结构设计则最后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则最后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上述三个设计层次互为前提、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上述三个设计层次互为前提、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复合膜包装材料标准汇总表

复合膜包装材料标准汇总表

纸管 35 BB T 0032-2006
胶黏 36 GB 2794-1995
剂 37 GB T 2793-1995
38 GB 1707-1995
涂料 39 GB 3186-1982
40 GB T 3186-2006
41 GB T 3144-1982
42 GB T 3406-2010
溶剂
43 GB T 3407-2010 44 GB T 3728-2007
GB 3186-1982
GB T 3406-1990
GB T 3728-1997
G B/T 14937-1994
GB T 5009.60-1996
GB 47891-2008 GB 47892-2008 GB 47893-2008 GB 47894-2008 GB T 47897-2003 GB 478910-2008 GB 478915-2008 GB T 47896-1994 GB 478918-2008
注:美国联邦法规(CFR)作出要求的食品接触材料:21 CFR 第 174-190 节。 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负责监管食品接触材料,此类材料必须经过检测,确保 达到食品接触安全标准。美国联邦法规(CFR)第21章对此类材料作出具体规定,并将此类 材料视为“间接食品添加剂”。
替代版本 GB T 13217.1-1991 GB T 13217.2-1991 GB T 13217.3-1991 GB T 13217.4-1991 GB T 13217.5-1991 GB T 13217.6-1991 GB T 13217.7-1991 GB 1037- 1970 GB 1038- 1970
试 验 方 法
标准
94 GB T 10005-1998 95 GB T 26708-2011 96 GB T 28118-2011 97 GB T 21302-2007 98 QB 1231-91 99 QB 1871-1993 100 BB T 0003-1994 101 BB T 0012-2008 102 BB T 0013-2011 103 BB T 0014-2011 104 BB T 0030-200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characteriz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冲击、硬度、疲劳等,这些数据的取得必须严格遵照标准。

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试样数量每项试验不少于5个。

此检测方法适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可参考此方法进行。

拉伸拉伸试验是对尺寸符合标准的试样,在规定的试验速度下沿纵轴方向施加拉伸载荷,直至其破坏。

通过拉伸试验可获得如下材料的性能指标:式中P为最大载荷,N;b,h分别为试样的宽度和厚度,mm。

式中△L为试样破坏时标距L0内的伸长量,mm;L0为拉伸试样的测量标距,mm.拉伸弹性模量Et式中△P为载荷一形变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载荷增量,N;△L为与△P相对应的标距L0内的变形增量,mm。

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别是用单向预浸带做的复合材料通常同时测以下项目:σL:∥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σT:⊥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EL:∥纤维方向的拉伸模量;ET:⊥纤维方向的拉伸模量.应力—应变曲线记录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规律的曲线,用于求取材料的力学参数和分析材料拉伸破坏的机制.压缩对标准试样的两端施加均匀的、连续的轴向静压加载荷,直至试样破坏,以获得有关压缩性能的参数,若压缩试验中试样破坏或达最大载荷时的压缩应力为P(N),试样横截面积为F (mm2),则压缩强度σc为:由压缩试验中应力—应变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斜率,即应力与应变之比,可求出压缩弹性模量(MPa)。

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别是用单向预浸带做的复合材料通常同时测σL:∥纤维方向的压缩强度;σT:⊥纤维方向的压缩强度;EL:∥纤维方向的压缩模量;ET:上纤维方向的压缩模量。

弯曲复合材料在弯曲试验中受力状态比较复杂,拉、压、剪、挤压等力同时对试样作用,因而对成型工艺配方,试验条件等因素的敏感性较大。

CCP PBT复合材料物质安全资料表

CCP PBT复合材料物质安全资料表
CEILING
九、物理及化學性質 外觀: 固體 嗅覺閾值: Ph值:ND 易燃性(固體,氣體): 分解溫度:>300℃ 自燃溫度:>420℃ 蒸氣壓:ND 密度: 1.3-1.7 辛醇/水分配係數(log Kow):ND
氣味:無臭 熔點:225℃ 沸點/沸點範圍:>350 閃火點:>355 ℃ 測試方法: 爆炸界限:無可獲得的數據 蒸氣密度:ND 溶解度: 不溶於水 揮發速率:ND
五、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水、乾粉、泡沫、二氧化碳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無 特殊滅火程序:依B級火災處理 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穿著個人防護裝備
六、洩漏處理方法 個人應注意事項:處理時應穿著個人防護裝備 環境注意事項:包裝袋洩露會造成環境污染
清理方法:直接以掃帚清理作為回收料使用
七、安全處置與儲存方法 處置:作業時配戴防護手套,及防塵口罩,避免粉塵由口鼻吸入 儲存:應存放於乾燥及通風良好之處
八、暴露預防措施 工程控制:ND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
短時間時量平均
容許濃度
容許濃度
TWA
STEL
依無毒粉塵標準
8HR 容許量 10mg/m3
個人防護設備:
˙呼吸防護:防粉塵用防護面罩
˙手部防護:隔熱手套
˙眼睛防護:安全防護鏡
˙皮膚及身體防護:長袖工作服及安全鞋
衛生措施:工作後應徹底洗淨雙手
控制參數
最高容許 濃度
十三、廢棄處置方法 廢棄處置方法:PBT複合材料料頭外售,交由回收料廠商粉碎回收
十四、運送資料
聯合國編號: Not regulated 聯合國運輸名稱:Not regulated 運輸危害分類:Not regulated 包裝類別:SEA BULK,太空包,紙袋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特殊運送方法及注意事項:運送過程保持貨品乾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煮沸、耐冲击、阻光性
酵母类食品、医药
PET/AL/CPP
NY/PET
VM/PE
耐冲击、强韧性、遮光性、隔氧性
需巴氏消毒处理的食品、饮料等
PET/PE
NY/PE
PET/CPP/NY
耐油性、低温封口
油炸类食品
CAY
耐油性、强韧性、装潢性
冷冻食果酱、液体物、医械包装膜、洗衣粉及日化包装
PET/PET
VM/CPE
PVDC/NY/CPE
耐热性、隔氧性、耐油性、耐穿刺
畜肉加工品、火腿、鸡、腊肠等
PET/CPP
NY/CPP
PET/NY/CPP
耐热性、隔氧性、强韧性、耐水性
高温加热、食品
PET/AL/CPP
NY/AL/CPP
耐热性、遮光性、隔氧性、强韧性
高温蒸煮食品(熟肉制品)
PET/AL/CPP
NY/AL/CPP
液体物
化妆品、洗发水
BOPP/珠光膜/CPP.VM防湿性、遮光 Nhomakorabea、装潢性
膨化类食品、薯片、虾片
防湿性、遮光性、装潢性、热隔断性
膨化食品、麦片、茶叶、加工肉食、鱼干片及其它干果
BOPP/PET
VM/CPE
防湿性、遮光性、阻隔性类
PET/AL/PET/CPE
PET/AL/NY
防湿性、遮光性、强韧性、耐冲击
奶粉、咖啡、榨菜、医药包装粉剂
CPE
隔氧性、阻隔性
PET/CPE
PET/AL/CPE PET/CPP
复合材料(表)
复合材料的结构
特性
主要用途
BOPP/CPE
防湿性、密封性
方便面、饼干、洗衣粉等日化包装
BOPP/CPP
BOPP/PVDC/CPP
防湿性、耐油性、隔氧性
饼干、干燥食品、糖果
BOPP/OPP珠光膜
防湿性、光泽性
雪糕、糖果
BOPP/OPP
防湿性、遮光性
膨化食品、麦片、茶叶、陈皮等干果糖果类
NY/CP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