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老少同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老少同樂(1)目標:通過社區的爺爺奶來教我們一些民間的遊戲,使孩子們知道這些民間遊戲讀起來朗朗順口,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遊戲。

準備:與社區爺爺奶奶已聯繫好。

過程:1、帶孩子看看一樓走廊的畫,讀讀這些童謠,知道這些童謠還可以做遊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來了社區的爺爺奶奶:今天他們來教我們這些遊戲,因為這些遊戲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歡,所以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我們叫他民間遊戲。

3、分組開展遊戲,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遊戲。

4、中國的民間遊戲還有很多,下次我們走出幼稚園到社區去看看還有那些遊戲和我們中國才有的東西延伸活動:與社區聯繫好豬只有二合爺爺奶奶一起遊戲,欣賞戲劇表演。

老少同樂(2)目標:1、喜歡玩中國的民間遊戲,按玩法進行梳理,。

2、遊戲中瞭解愛老敬老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體驗和老人共同遊戲的快樂。

準備:1、幼兒回家瞭解爺爺奶奶小時候喜歡的活動。

2、送給爺爺奶奶的小禮物。

3、為爺爺奶奶表演武術操。

過程:1、幼兒自由講述交流學了哪些民間遊戲,事先用符號表示出來。

2、去社區和爺爺奶奶一起做遊戲,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可以玩些什麼民間遊戲(1)按自己畫的遊戲圖示,選擇遊戲內容。

(2)選擇適合爺爺奶奶大家一起玩得有些內容,並按次序排列。

(3)這些遊戲一下在來不及做,爺爺奶奶還要教我們一些其他遊戲,選擇四種,遊戲需要些什麼東西呢?(4)將遊戲符號前後的順序串起來幫助孩子梳理歸類。

(5)學說禮貌用語。

幼兒自由談論看見老人可以說些什麼話。

(第一次已經和爺爺奶奶互相介紹過自己,做好朋友了,那麼今天再次見到,你怎麼打招呼呢)3、外出和爺爺奶奶一起做民間遊戲。

4、欣賞爺爺奶奶表演的中國戲曲,也可以嘗試模仿著跟唱幾句,我們也為他們表演自己準備的節目。

5、送上自己做的有中國特色的小禮物。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04
活动方式及方法
活动方式选择
亲子活动:适合老少同乐的互动游戏 团队拓展: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活动 文化体验:了解当地文化的活动 户外探险: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和老人的户外活动
活动方法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老少同乐游戏:通过设计适合老年人和小孩一起参与的游戏,促进他们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老少互动游戏:设计适合老年人和小孩一起参与的游戏,增进彼此了解 和互动
才艺展示:邀请老人和小孩分别进行才艺展示,如唱歌、跳舞、朗诵等
故事分享:邀请老人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或者小孩分享他们的 梦想和希望
集体照:在活动结束时,组织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活动内容和成果,感谢参与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活动内容及流程
04
活动资源及保障
06
活动总结及反思
活动背景及目标 活动方式及方法
活动效果评估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活动背景及目标
活动背景介绍
针对老少群体 的特点,设计 适宜的活动内

结合老少群体 的需求,提供 适宜的活动场
活动资源需求
场地:公园、社 区活动中心等宽 敞的场所
物资:老年人座 椅、茶水、医疗 急救箱等
人员:社会工作 人员、志愿者、 医护人员等
费用:活动经费, 用于场地租赁、 物资采购等
活动保障措施
人员保障:专业教师、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具备相关经验和能力。 物资保障:活动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等提前安排,确保数量和质量。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预案,确保活动期间的安全和秩序。 经费保障:活动经费来源清晰,预算合理,使用规范。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一、教学目标1.学会愿意帮助别人,尊重和关心老人;2.理解家庭中各个成员的作用,认识不同的角色和职责;3.学习珍惜时间,保护环境,爱护自然;4.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长者关怀学习尊重和关心老人,知道如何善待老人。

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为老人提供帮助,如递水、送物品、陪伴等。

同时,通过儿歌、绘本、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老人的艰辛和需要关怀的地方。

2.2 家庭角色认知学习家庭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理解各个角色的重要性,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

通过游戏、绘本、现实情境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贡献。

2.3 时间、环保和自然保护学习时间的概念,理解“早睡早起,身体健康”的意义,学会珍惜时间。

同时,学习环保和自然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参观、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些意义。

2.4 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学习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通过游戏、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人合作、交往。

三、教学手段3.1 绘本在学习关怀老人和理解家庭角色时,可以适当采用绘本故事,例如《暖暖的爱》、《孙悟空守护老人院》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到老人的需要。

3.2 游戏在学习时间、环保和自然保护等主题时,可通过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跳绳、丢沙包等游戏来向学生传授时间的概念;通过环保卫士等游戏来教育学生关于环保的重要性。

3.3 参观可组织学生到老人院、公园等地方参观,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4.1 介绍主题在课前介绍本次课的主题,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导入运用游戏等形式,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困扰老人们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老人解决这些问题。

4.3 学习环节分别讲授关怀老人、家庭角色、时间、环保和自然保护、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等主题,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讨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特点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预先准备好教学材料:老年人的照片、老年人常见活动的图片,例如下棋、社区舞蹈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0分钟)•让学生观看老年人的照片,引导他们谈论老年人的特点和生活。

•提问:你们家里有老人吗?你们是如何帮助他们的?2. 活动一:老年人特长展示(2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老年人的特长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担任“主持人”,介绍所选择的老年人及其特长。

•其他组员可以表演老年人的特长、展示图片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等方式展示。

•老年人可以特地参与这个教案的展示,展示自己的技能,例如唱歌、跳舞等。

3. 活动二:感受老年人的生活(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的生活常见活动,例如下棋、打牌、社区舞蹈等。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项活动进行模拟体验。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扮演老年人,其他组员以年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体验老少同乐的感觉。

•模拟结束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4. 活动三:情景剧表演(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老年人常见的情景进行表演,如老人失忆、迷路等。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增加情节和对话,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

5. 教学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老年人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们。

•提醒学生要保持尊重和关心老年人的态度,并鼓励他们多与老年人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和表演等方式,深入了解到了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需求。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表演,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助意识得到了培养。

此外,通过与老年人的接触和交流,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理解并尊重不同年龄段的人,特别是老年人。

2.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学会与老人友好相处和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与老人共享快乐的乐趣。

教学内容:1.讲解关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的知识。

2.观看有关尊老爱幼的动画或者故事。

3.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与老年人们一起进行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关于老年人生活的图片、视频或者故事书,手工制作材料。

2.实践活动准备:联系附近的养老院或者邀请孩子们的祖父母参与活动。

3.教师提前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老年人生活和需求的知识。

教学过程:1.引入主题: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关于老年人的问题,如“你们知道老年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和祖父母有哪些有趣的互动呢?”2.知识讲解:通过图片、视频或者故事,向孩子们介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3.观看尊老爱幼的动画或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和尊重老年人。

4.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与老年人们一起进行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体验老少同乐的乐趣。

5.总结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定期组织类似的活动,如拜访养老院、为老年人表演节目等。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了与老人共享快乐的乐趣。

希望孩子们能将尊老爱幼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尊重并关爱每一位老年人。

教学评估:1.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能否与老年人友好相处和交流。

2.在活动结束后,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孩子们对本次课程的理解和感受。

3.长期观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是否更加尊重和关爱老年人。

示范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教学设计:老少同乐

示范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教学设计:老少同乐

示例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教学设计:老少同乐教学目标1.通过老少同乐的互动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并帮助他人,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游戏和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幸福感。

3.了解社区老年人、小孩的生活和需求,让幼儿思考如何为他人做出贡献。

4.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幼儿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教学内容1.通过幼儿了解社区老年人、小孩的生活和需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2.让幼儿通过游戏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喜悦和成就感。

3.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会幼儿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

4.让幼儿自主思考如何为社区老年人、小孩做出贡献,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 热身游戏(10分钟)为了让幼儿进入放松状态,也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热身游戏,例如“传球游戏”、“跑圈游戏”等。

2. 链接主题(5分钟)为了让幼儿对老少同乐的主题有所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短的动画片或者图片来介绍老少同乐的主题,并要求幼儿说出自己对老少同乐的想法和感受。

实施环节1. 观察社区老年人、小孩的生活和需求(15分钟)此环节需要带领幼儿到社区中实地观察,让幼儿看到社区老年人和小孩的生活和需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同情心,让幼儿思考如何为他人做出贡献。

2. 小组互动游戏(15分钟)通过小组互动游戏,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例如组队寻找“宝藏”、将物品传递到终点等,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组互动的剪纸手工制作活动。

3. 讲述自己的故事(20分钟)此环节需要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或者家人的故事,例如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等。

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他人的生活和需求,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心声。

4. 家庭互动讨论(10分钟)家长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老少同乐的主题,并引导孩子了解家庭中的老人或者小孩在生活中的需求和困难,通过与家长的讨论,增强孩子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老少同乐,幼儿世界教案.doc

老少同乐,幼儿世界教案.doc

老少同乐,幼儿社会教案,老少同乐(1)目标:通过社区的爷爷奶来教我们一些民间的游戏,使孩子们知道这些民间游戏读起来朗朗顺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

准备:与社区爷爷奶奶已联系好。

过程: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延伸活动: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儿童动画老少同乐(2)目标:1、喜欢玩中国的民间游戏,按玩法进行梳理,。

2、游戏中了解爱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验和老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1、幼儿回家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喜欢的活动。

2、送给爷爷奶奶的小礼物。

3、为爷爷奶奶表演武术操。

过程:1、幼儿自由讲述交流学了哪些民间游戏,事先用符号表示出来。

2、去社区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可以玩些什么民间游戏(1)按自己画的游戏图示,选择游戏内容。

(2)选择适合爷爷奶奶大家一起玩得有些内容,并按次序排列。

(3)这些游戏一下在来不及做,爷爷奶奶还要教我们一些其他游戏,选择四种,游戏需要些什么东西呢?(4)将游戏符号前后的顺序串起来帮助孩子梳理归类。

(5)学说礼貌用语。

幼儿自由谈论看见老人可以说些什么话。

(第一次已经和爷爷奶奶互相介绍过自己,做好朋友了,那么今天再次见到,你怎么打招呼呢)3、外出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民间游戏。

4、欣赏爷爷奶奶表演的中国戏曲,也可以尝试模仿着跟唱几句,我们也为他们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

5、送上自己做的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

儿童识字“处女作”。

当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老少同乐》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老少同乐》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老人和小孩的共同点和差异。

2.培养幼儿的关爱之情,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年龄的人。

3.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友善的交往方式。

二、教学准备1.主题相关的图片或卡片,用于引发幼儿的兴趣。

2.一些有关老人生活的故事书籍,如《爷爷的胡须》等。

3.一些小游戏或活动,例如接力赛、拼图游戏等。

4.纸、彩笔等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一些幼儿园之外的人,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展示一些老人和小孩在一起玩耍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发展(3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老人和小孩相处的故事,如爷爷和小孩一起种花的故事。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与老人的亲密经历或观察大人与老人互动的经历。

•让幼儿自由发言,总结不同年龄段的共同点和特殊之处。

3. 操作(40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幼儿和一名老师组成。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老人”,其他幼儿则扮演小孩的角色。

•设计一系列小游戏和活动,鼓励“老人”和“小孩”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玩接力赛、拼图游戏等。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尊重和包容不同年龄的伙伴。

4. 总结(10分钟)•提醒幼儿们今天学到的关于老人和小孩相处的重要观点。

•鼓励幼儿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经历。

•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幼儿们做一个简单的展示,展示他们在游戏中的合作和互动。

四、教学反思通过《老少同乐》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对老人和小孩的共同点和差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也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年龄的人,并在小组活动中锻炼了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培养幼儿的关爱之情,并通过更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老少同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
课获奖教案
老少同乐(1)
目标:
通过社区的爷爷奶来教我们一些民间的游戏,使孩子们知道
这些民间游戏读起来朗朗顺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大人
小孩都喜欢的游戏。

准备:
与社区爷爷奶奶已联系好。

过程:
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
延伸活动:
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