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的针灸治疗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髓炎是一种由牙髓感染引起的疾病,中医在治疗牙髓炎方面有以下方法:
1. 清热解毒:中医认为牙髓炎主要是由于热毒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等,可通过煎汤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2. 利湿化痰:湿热是导致牙髓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医也常采用利湿化痰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茵陈、藿香等,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3. 暖阳回阳:中医认为牙髓炎是由于牙髓受寒气侵袭导致的,因此可以采用暖阳回阳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附子、干姜、砂仁等,可以通过煎汤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4. 打通经络:中医认为牙髓炎与相关经络的阻塞有关,因此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来打通相关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牙髓炎通常是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草药煎汤、外用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同时,中医治疗牙髓炎一般适用于炎症尚未严重蔓延或病情较轻者,对于炎症已经扩散、伴有严重疼痛或者牙髓已经坏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者牙齿拔除等西医手段。
因此,
在治疗牙髓炎时,最好在中医与西医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中药熏蒸能否治疗牙髓炎

中医中药熏蒸能否治疗牙髓炎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当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显著或者患者对某些治疗方式存在顾虑时,人们往往会寻求其他替代疗法,中医中药熏蒸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中医中药熏蒸究竟能否治疗牙髓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牙髓炎的发病机制。
牙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当牙齿表面的龋坏深入到牙髓腔,细菌及其毒素就会侵入牙髓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牙髓一旦发生炎症,就会出现疼痛、肿胀、渗出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导致根尖周病变。
中医认为,牙髓炎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比如,胃火上炎、肾阴亏虚、风火上攻等都可能导致牙齿疼痛。
中药熏蒸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它通过药物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作用于患病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说,中医中药熏蒸对于牙髓炎的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熏蒸可以使药物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牙髓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而且,中药熏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整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牙髓炎的发病环境。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中药熏蒸治疗牙髓炎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牙髓炎的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单纯依靠中药熏蒸可能难以彻底清除牙髓腔内的细菌和感染物质。
其次,中药熏蒸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配方、熏蒸的时间和温度、患者的个体差异等。
此外,对于急性牙髓炎发作,疼痛剧烈的患者,中药熏蒸可能无法迅速缓解疼痛,需要结合其他应急治疗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一些关于中医中药熏蒸治疗牙髓炎的研究和案例。
一些研究表明,中药熏蒸联合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针灸等,对于牙髓炎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例如,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配方进行熏蒸,同时配合服用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剂,可以有效地缓解牙髓炎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但这些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还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针灸止牙痛范文范文

针灸止牙痛范文范文彩虹百科周一中医药学课堂,今天给大家介绍用针灸快速止牙痛取穴的方法。
牙痛是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及冠周炎等引起一个共同症状。
当急性发作时,疼痛十分剧烈。
其中,急性牙髓炎表现为间歇性的阵痛,夜间加重,病人不能明确指出患牙;急性根尖周围炎则为持续性疼痛,患牙的位置病人不能正确指出;急性冠周炎有明显的牙龈红肿1.合谷穴关于合谷穴的功效,中医叫做“面口合谷收”。
是止牙痛的常用穴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属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大肠经经过口腔和下齿龈部,故牙痛或者反复发作的牙龈炎,按按合谷穴可以收到神奇的止痛功效。
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
接着换另一手。
2.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颊车穴具有治疗口腔、脸颊部疾病的功能。
第一,颊车穴对于口眼歪斜具有特殊的疗效;第二,按摩此穴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第三,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腮腺炎、下牙痛等病症,也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
要取正坐姿势,双手的拇指、小指稍曲,中间三指伸直。
再用中间三指按压下巴颊部,主要用中指指腹压在咬肌隆起处,有酸胀感。
可以同时左右按揉(也可单侧揉按),每次按压1~3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牙痛有虚实之分,实火牙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等症状,多为胃火炽盛,可用拇指指腹重按颊车穴、合谷穴清胃泻火、理气止痛。
虚火牙痛则可见牙龈微红、微肿,甚至萎缩,且牙齿隐痛,口干不欲饮。
此时,按摩力度应稍轻,可用按揉的方式按摩颊车穴及合谷穴以引火下行、消肿止痛。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法-康嘉健康网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法-康嘉健康网
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是牙髓的炎性病变。
多因深龋未及时治疗而使细菌感染进入牙髓而引起,是造成剧烈牙痛的主要原因。
中医治疗:
(1)中药。
对风寒外袭型牙痛,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对风热内蕴型牙痛,给予薄荷连翘汤加减;对胃火炽盛型牙痛,给予清胃汤加减;对肾虚火炎型牙痛给予知柏地黄汤加减内服治疗。
另外用细辛、良姜、荜拔、白兰、花椒、冰片、胡椒等配成复方置于60%的酒精浸泡2天过滤弃渣,其酒精液棉球龋洞内具有止痛效果。
(2)针灸疗法。
体针主针合谷、平安穴(在对耳屏或口角连线的中点)配四白、迎香、人中、下关、颧髎、颊车、承浆、大迎等穴。
还可取牙痛穴(在掌侧第三、四掌骨间横纹上一寸)、合谷、颊车、下关等穴针刺以止痛。
(3)单验方。
①薄荷15克、蒺藜15克、蜂房15克、甘松6克,水煎服。
②升麻3克、细辛3克、玄参9克、石膏15克,水煎服。
③花椒、白胡椒,青盐末,调之塞龋洞或醋煎稀释含漱。
④露蜂房、白芷水煎含漱。
⑤蟾酥丸。
蟾酥粟粒大,生附子两豆大,巴豆一枚,麝香少许,研末和匀,用软馍和丸如豆大,新布包一丸咬之可治牙痛。
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

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牙痛为针灸临证多发病与常见病,中医又称“齿痛”、“牙齿痛”,认为多与手足阳明经热盛及髓气不足有关。
临证分为实证与虚证。
其实证痛多因胃火或风火所致;虚证痛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引起。
还有一牙痛,即龋齿痛,又称虫牙痛。
牙齿痛与牙龈肿痛又有区别,《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故从以上观之,临证对于牙痛,我们要看是单纯的牙齿痛,还是牙龈肿痛;是上牙痛,还是下牙痛;牙痛的同时,是否还有牙齿松动之症,只有如此,才能在临证之时精准选穴,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针灸常用的治疗牙痛的穴位很多,现对其临证选穴小结如下:(1)合谷穴《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
如果仅从经脉循行来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当仅能治疗下齿痛,但实践证明,合谷针刺治疗上齿、下齿痛皆效。
但主要治疗下齿痛。
合谷穴针刺治疗牙齿敏感症,用泻法,大多一次即可获愈。
(2)太冲穴《诸病源候论》:“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足阳明之支脉又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
”举凡齿痛大多从胃肾论治,从肝论治者实不多见。
足厥阴肝经与“目系”相连,“目系”之支脉“下行颊里环口唇”。
太冲既为肝经“原穴”,又为“输穴”,而“肝肾同源”。
实践证明:针刺太冲穴不仅有疏肝理气、通络活血之功,又有滋肾养阴、柔肝缓急之能,尚有祛风解痉、泄热消肿之用,调节经脉,引热下行,治疗牙痛,确有实效也!临证用太冲穴针刺治疗牙痛,无论上下左右牙痛,取患侧穴位,常规消毒,捻转进针0.8-1寸即可。
手法:风火牙痛用泻法;虚火牙痛,宜先泻后补,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中医如何缓解口腔疼痛

中医如何缓解口腔疼痛口腔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等。
口腔疼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饮食和说话,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生活质量。
西医通常会采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来治疗口腔疼痛,但这些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则认为口腔疼痛是身体内部失衡的表现,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可以达到缓解口腔疼痛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中医缓解口腔疼痛的方法。
一、中药治疗1、清热解毒类中药如果口腔疼痛是由于热毒引起的,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来治疗。
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板蓝根等。
这些中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方剂使用,如银翘散、五味消毒饮等。
2、滋阴降火类中药如果口腔疼痛是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如牙髓炎、牙周炎等,可以使用滋阴降火类中药来治疗。
常用的滋阴降火类中药有知母、黄柏、生地、熟地、麦冬、玄参等。
这些中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方剂使用,如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
3、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果口腔疼痛是由于血瘀引起的,如口腔创伤、口腔肿瘤等,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来治疗。
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方剂使用,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二、针灸治疗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口腔疼痛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太冲等。
针刺时,要注意消毒和操作规范,避免感染和损伤。
2、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口腔疼痛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涌泉、关元等。
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三、推拿按摩1、面部按摩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面部的穴位,如迎香、地仓、承浆等,每个穴位按摩 1-2 分钟,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口腔疼痛。
牙髓炎的针灸治疗

牙髓炎的针灸治疗
处方:合谷颊车肩井浮白完骨
操作:始针合谷、颊车,运针10分钟,牙痛未止。
继而按压经穴,肩井、完骨、浮白、天冲、曲鬓均有压痛,尤以浮白、完骨明显。
针
左肩井运针10分钟,牙痛缓解片刻,继而针浮白、完骨(左),得气后
即留针,牙痛立止。
治验:冯××,女,32岁。
1975年9月16日初诊。
左牙痛1个月,
每遇冷热或食酸甜物引起牙痛发作,尤以夜间为甚,初痛时针刺下关、颊车、合谷,或服止痛片均能止痛,近2天臼齿跳痛难忍,频合冷水以
期减轻疼痛,自服止痛片无效,故来就诊。
舌苔黄,脉滑数。
辨证为:少阳风火,治拟清泻少阳风火。
针治当次,牙痛即止。
巩固治疗5次。
10日后随访,牙痛未作。
按语:本病属中医“牙痛”范畴,系少阳风火引起手阳明经脉发
生变动,病在少阳,故始取阳明合谷、颊车,治疗无效。
通过穴位检查,表明证属少阳,故取浮白、完骨,针入痛止。
因此说辨清病经是“循经取穴”的前提,如若只知病位不知病经,则使“循经取穴”流
于形式。
中医治牙髓炎的有效方法

中医治牙髓炎的有效方法
现在不少的人患上了牙髓炎,但是却在早期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诊断,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牙髓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牙髓炎的诊断1、与深龋鉴别:它们都有较深的龋洞,但深龋无急性牙髓炎的自发性剧烈疼痛。
2、与龈乳头炎鉴别:牙龈乳头炎可有自发性剧烈疼痛,但局部牙龈红肿、压痛,甚至溢脓,而且多有食物嵌塞史。
而牙髓炎则无,牙髓炎对温度敏感,而龈乳头炎对温度的刺激则无明显反应。
3、与三叉神经痛鉴别:三叉神经痛一般在夜间不发作,温度改变亦不引起疼痛,而且多有“扳机点”,疼痛间歇期不会随病情发展而明显延长或缩短。
辅助检查:X线摄片或口腔体腔摄影以了解有无急性牙髓炎表现。
中医治疗牙髓炎单验方①细辛3克,荜拨、川椒、薄荷各6克,防风、高良姜各4.5克。
上药水煎后用药液含漱。
②荜拔、冰片各3克,共研细末。
用消毒棉花或纱布将药面包在内,置牙痛处。
针灸①上牙取合谷、下关、内庭。
下牙取合谷、颊车。
强刺激捻转泻法,每日l-2次。
②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穴。
下牙痛取承浆穴。
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穴;以指切压,逐渐用力、持续15-2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髓炎的针灸治疗
2005-01-13 17:08 【大中小】【我要纠错】
处方:合谷颊车肩井浮白完骨操作:始针合谷、颊车,运针10分钟,牙痛未止。
继而按压经穴,肩井、完骨、浮白、天冲、曲鬓均有压痛,尤以浮白、完骨明显。
针左肩井运针10分钟,牙痛缓解片刻,继而针浮白、完骨(左),得气后即留针,牙痛立止。
治验:冯××,女,32岁。
1975年9月16日初诊。
左牙痛1个月,每遇冷热或食酸甜物引起牙痛发作,尤以夜间为甚,初痛时针刺下关、颊车、合谷,或服止痛片均能止痛,近2天臼齿跳痛难忍,频合冷水以期减轻疼痛,自服止痛片无效,故来就诊。
舌苔黄,脉滑数。
辨证为:少阳风火,治拟清泻少阳风火。
针治当次,牙痛即止。
巩固治疗5次。
10日后随访,牙痛未作。
按语:本病属中医“牙痛”范畴,系少阳风火引起手阳明经脉发生变动,病在少阳,故始取阳明合谷、颊车,治疗无效。
通过穴位检查,表明证属少阳,故取浮白、完骨,针入痛止。
因此说辨清病经是“循经取穴”的前提,如若只知病位不知病经,则使“循经取穴”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