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要)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要)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要)

提高口算能力小方法

学生计算的问题令人苦恼。每次考试都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因为计算失分呀,你们不能犯低级错误呀!但是每次阅完卷后发现出错的原因85%以上都是因为计算出了问题。计算,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和根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我先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开始!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算错误,笔算、估算及简便计算必然出错误。《课标》指出,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算,因此,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时我觉得以下几小方法可行:

一、加强算理教学,掌握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认为口算内容简单,没有必要讲解,只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事。实际上,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做口算题,往往用的是笔算法则,他们往往都是在脑子里列算式,最后口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误以为口算没有笔算快速、准确,就对口算训练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讨厌口算。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重视口算算理的教学,督促学生按口算法则进行练习,养成口算的习惯。如口算13×2,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的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2=20,3×2=6,20+6=26,即2个13就是2个10和2个3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3×2是2个13连加,即13+13=26,或是13×2,先用3×2=6,10×2=20,然后合起来就得2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何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二、加强思维训练,掌握技巧

口算内容遍布整个小学阶段,从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至六年级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的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因此,我认人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每节课都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同时,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但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经常变换口算的练习方式方法。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同,能否根据第一个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三、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是我经常用的几种口算训练方法。

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要力求使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抢答。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一名学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分组比赛。这种方法适合小学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找朋友。教师念题,与该题得数相同的座号上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或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发给不同的同学,让拿到题目的同学去找拿到相应答案的朋友。

口算接力。教师先把几组准备好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各组学生逐一上去填写得数。这种形式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中间一人出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四、在四则运算中,如果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就能很好的掌握一些计算技巧,有助于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例如:积是整百整千的:25×4=100,125×8=1000等;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1/2=0.5=50%,1/4=0.25=25%,3/8=0.375=37.5%等;含的代数式的值:2 =6.28,16 =50.24,24 =75.36等,同时教给孩子们一些技巧。9*6—9 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进相同,如果用同一标准要求他们,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而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设计口算练习题应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尖子生可出一些拔高练习题目,让尖子生吃得饱,对学困生出一些最常用、最基本的必须掌握的练习,让学困生吃得了,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这尊重了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在口算训练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口算训练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做到认真、仔细、迅速。

在口算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细心、勤思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习惯,从儿童一入学学习始,就应有目的地培养,为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训练口算,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当进行口算训练。练习内容要灵活多样,并结合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有机进行,持之以恒,使学生树立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