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共62页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粤教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重难点

《粤教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重难点—特殊句式》
1.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宾语“秋”前置于介词“以”前
2.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
状语“于城隅”置于“俟我”后
3.匪女之为美判断句。
“匪”表示判断
4.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省略句。
5.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
宾语“吾”前置于动词“与”前
6.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
状语“以嘉名”后置于动词短语“锡余”后
7.不抚壮而弃秽兮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美人”
8.非为织作迟判断句。
“非”表否定判断
9.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相”指代“你”,放在谓语“负”前
10.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11.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
“见”指代“我”,放在谓语“录”前
12.府吏见丁宁宾语前置。
“见”指代我,放在谓语“丁宁”前
13.徘徊庭树下省略句。
省略“于”
14.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状语“于庭树”后置于动词短语“自缢”
15.自挂东南枝状语后置。
状语“东南枝”后置于动词短语“自挂”
16.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状语“于台阁”后置于动词短语“仕宦”
17.窈窕艳城郭省略句。
“艳”后省略介词“于”
18.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19.何以解忧宾语前置。
“何”是“什么”的意思,应是“以何”
2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谓语前置。
应为“远人村暧暧,墟里烟依依”
2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省略句,“狗吠(于)深巷中,鸡鸣(于)桑树颠”。
粤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备课资料(粤教版高三)

粤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备课资料(粤教版高三)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转”通“辗转”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耐”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展开全文阅读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二、词性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前辟四窗,垣墙周庭9.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10.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1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13.要其何以成何以败14.遂命酒,使快弹数曲1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17.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粤教版高中语文古文知识整理学生版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见”通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女”通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女”通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33、是谁之过与“与”通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暴”通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内”通46再拜便辟“辟”通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内”通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倍”通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60不嗛,则奋击“嗛”通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69无庸,将自及“庸”通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1.必修四1.无乃尔是过与?翻译:恐怕该责备你吧?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翻译: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能施展才能则居其位,否则就不要去。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却不去搀扶,跌倒了也不扶起来,还要那辅助的人干什么呢?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搪塞的态度。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我听说国君和大夫,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7.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翻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8.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翻译:如果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就加强礼乐等文教和施行德政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顺。
9.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把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0.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翻译: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2.必修四1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翻译: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加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加多,这是为什么呢?1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1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翻译:网眼细密的渔网不放到池塘里,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翻译:砍伐按按照树木生长的季节,材木就会用不完。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用身上背着、头上顶着东西在路上干活了。
粤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古文知识复习

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______,_____。
答案:
1.恐美人之迟暮。 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__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来吾道夫先路!
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
答案:
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文学常识
屈原,字____,
名____, 战国时 期______国人。
孔雀东南飞》选自《_____》,
这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一 首长篇____诗,与《______》 合称“乐府双壁”。
1.迢迢:tiáo tiáo,遥远 的样子。 2.皎皎:jiǎo jiǎo,明亮 的样子。 3.纤纤:xiān xiān,修美 的样子。 4.擢:zhuï,举起,摆动。 5.札札:zhá,织机声。 6.杼:zhù,梭子。
7.盈盈一水间:jiàn,间 隔。 8.何时可掇:chuî,通 “辍”,停止。 9.契阔谈宴:qì,合。 10.羁鸟:jī,束缚。 11.暧暧:ài ài,昏暗, 模糊不清的样子。 12.墟里:xū,村落。
1.氓:mãng,诗中指女主 7.咎:jiù,不吉利。 人公的丈夫。 8.耽:dān,迷恋,沉溺。 2.来即我谋:走近,靠近。 9.犹可说也:tuō,通 3.愆期:qiān,错过期限。 “脱”,解脱。 4.将子无怒:qiāng,请, 10.徂尔:cú,往,到。 愿。 11.汤汤:shāngshāng,水 5.将子无怒:wù,通 势很大的样子。 “毋”,不要。 12.隰则有泮:xí pàn,隰, 6.垝垣:guǐ yuán,倒坍 低湿的地方。泮,通 的墙壁。 “畔”,边,岸。
粤教版高中语文古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整理《诗经·静女》一、通假字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
这里指代“彤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赠送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你二、虚词其:状语,形容词词头(静女其姝)于:介词,在(俟我于城隅)而:连词,承接(爱而不见)且:连词,并列(洵美且异)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三、特殊句式俟我于城隅(于城隅俟我)——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非汝之为美——判断句四、文学常识《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才有《诗经》之称。
《诗经·氓》一、通假字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感叹词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二、古今异义氓.之蚩蚩古义:指民众,百姓;男子,文中指“民”。
今义:道德败坏之人,音至于..顿丘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子.无良媒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或“你”。
今义:儿子。
秋以为..期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泣涕.连连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体.无咎言古义:指卦象,即占卦的结果。
今义:身体。
士贰.其行古义:不专一,指变了心。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士也罔极.古义:准则。
今义:程度副词。
总角之宴.古义:欢乐。
今义;宴会。
三、词类活用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不专一;使……三心二意) 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清晨;在深夜)及尔偕老.(形容词作动词,变老)四、特殊句式秋以为期(以秋为期)——宾语前置(宾语置于介词前) 《离骚》一、通假字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引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作证二、古今异义纫秋兰以为..佩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抚壮而弃秽兮
3.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肇锡余以嘉名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省略句 省略句
纫秋兰以(之)为佩
(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美好 赠送 红色的 鲜明有光 “说”通 管萧。 的样子 “悦”。 喜爱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赠送 的确, “匪”通“非”。 通“馈”, 确实。 “女”通“汝”,你。 赠送。
这里代指“荑草”
• • • • • • •
(1)通假字: 爱——薆 见——现 说——悦 女——汝 归——馈 匪——非 (2)重点实词(参照课文注释) 姝: 俟: 踟蹰: 娈: 贻: 炜: 怿: 洵: (3)重点虚词: 其: 形容词词头,无实义(静女其姝、静女 其娈) • 为:判断动词,“是”(匪女之为美) • (4)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句】 俟我于城隅 • 【判断句】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 ·卫风 ·氓
通“媸媸”,笑嘻嘻的样 民,指女主人公的丈夫。现代, 通“非”,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古义:直到,到达;今义: 买,交易, 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不是。 走近,靠近。 流氓。 无实义。 交换。 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 布代钱币。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
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说 没想到 译文: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却使我产生怨恨。淇 违反。指违背誓 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么欢乐,有说有笑是那 言,变了心。 样的开心。当年的誓言是多么的诚恳。不想现在却变了心。 违反誓言不念情,那就让这场爱情了结了吧!
古,欢乐。 )低湿的地方。 今,宴会 (xí 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 • • • • •
名词作动词,延误 匪我愆期: 名词作动词,变黄 其黄而陨: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三岁食贫: 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不专一 士贰其行: 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 名词作状语 二三其德: 夙兴夜寐:
5.特殊句式:
• • • • 匪我愆期(判断句)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 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句) 士贰其行(省略句)
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词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词之意, 另一个词弱化。这种现象叫复词偏义。)
便可白公姥 婆婆 昼夜勤作息 劳作 我有亲父母 母亲
逼迫兼弟兄 哥哥
其日牛马嘶 马
一、名词用作动词 1、仕宦于台阁 做官 2、头上玳瑁光 发光 词 二、名词用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 向东南 2、手巾掩口啼 用手巾 3、卿当日胜贵 一天天地 4、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承籍有宦官(18) (古:做官的人。古、今:宫中专门的侍官。 处分适兄意(21) (古:处理安排。今:专门的处罚决定。)
(古:他。今:人工修凿的专用沟。) 渠会永无缘(21) 便利此月内(22) (古:吉利。今:方便。) (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生人作死别(27) (古:无论如何。今:再三叮嘱。) 千万不复全(27)
古今异义
氓之蚩蚩 泣涕涟涟 将子无怒
以我贿迁
士也罔极
古:民 今:流氓 古:眼泪 今:鼻涕 古:对人的尊称 今:孩子 古:财物,指嫁妆 今:用财物买通别人,贿赂 古:标准 今:名词,顶点;副词,很
至于顿丘
三岁食贫 秋以为期 总角之宴
古:到,到达。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 另提一事。 古:多年 今:年龄 古:两个词,把……当作 今:一个词,认为 古:快乐 今:宴会
(三)古今异义 共事两三年(3)(古:一起生活。今:一起工作。)
汝岂得自由(4) (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可怜体无比(4) (古:可爱。今:值得同情与怜悯。) 槌床便大怒(5) (古:坐具,比板凳宽。今:卧具。)
(古:美好。今:命令,使。) 便严多令才(14)
自可断来信(16)(古:传信的人,媒人。今:书信。)
主谓间的助词。
古汉语里的“三”和“九”往 本义为“吃”,此处引申为“过 往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 着”。 代词,它的。 次。指多年。 自从 名词用作动词,变黄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 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古:浸湿。今:逐渐。 古:标准。 古,过错;今,爽 今:极点。 快。 不专一,有二心。指变了心。量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词用作动词,使……不专一。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 贫苦的生活。
一、动词,见面 ①相见常日稀(见面) ②黄泉下相见(见面) 二、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 ③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 自己怎样) ④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 自己怎样) 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⑤渐见愁煎迫(“被”)
见
谢家来贵门(8)
动词,辞别 动词,拒绝 动词,告诉,劝告 动词,女子出嫁 动词,依照
三、动词用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 赠送 四、形容词用作动 1、千万不复全 保全 2、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出名 五、使动用法 1、足以荣汝身 使….. 荣
词类 活用
六、意动用法 戒之慎勿忘
以……为戒
通假字
• • • • • • • 终老不复取 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 ,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韧牢固。 府吏见丁宁 同“叮咛”。 虽与府吏要 同“邀”,相约。 摧藏马悲哀 通“脏”,腑脏。 合葬华山傍 通“旁”。
吾路 将漫 上漫 下其 而修 求远 索兮 。,
《 离 骚 》 ( 节 选 屈 )
原
掌握重要字词句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 通“赐”
通“避”
通“导” 通“证”
来吾道夫先路
指九天以为正兮
2.词类活用 名→动:取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名→动:取字 名→动:结兰 动→名:佩饰
静女
• 通假字: 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
归:通“馈”,赠送。
匪:同“非”,不是。
邶风·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心里迟疑, 形容词 美丽等待, 通“薆”, 通“现”,
词头
等候。 隐藏,隐蔽。出现。
要走不走的 样子。
放在主谓之间的助词,无实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用法同“桑之 男子的通称 尚且,还。 连词,和,跟,同。 未落”。
译文: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 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啊,不要和男子沉 溺爱情。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 是不可解脱的。
通假字
氓之蚩蚩--嗤 匪我愆期—非 将子无怒--毋
于嗟女兮--吁
犹可说也--脱 隰则有泮--畔
一词多义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言 静言思之 言笑晏晏 载笑载言 其叶沃若 其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名词:预兆
助词,没有实义。
动词:说
代词,它的,指桑树 助词,无实义 你,指氓
以
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了解
凶暴 助词,无意义 就,表承接。 译文: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 代词,代 这件事。 负无余。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
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了解我 的处境,见我回来都讥笑我。我静下心来想一想, 自身感到很悲伤。
通“畔”, 边,岸。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四、语气副词,意为“本”。 (1)我自不驱卿 • 五、时态副词,意为“已”、“已经”。 (1)本自无教训 六、时态副词,意为“即” • (1)自可断来信 • 七、连词,意犹“而” (1)葳蕤自生光。 八、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 (1)好自相扶将。 “好自”即“好好地”。 (2)物物各自异。 “各自异”即“各异”
本指过失、过错, 渡过。 通“毋”,不要。 这里指延误。愆 指商量婚事。 古义:把 ……作为(看作);今义:认为。 请,愿。 你,先秦时表 期,错过期限, 尊称。 拖延期限。
译文:有个青年笑嘻嘻,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 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 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 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天定为婚期 吧!
谢
阿母谢媒人(19) 多谢后世人(33)
始适还家门(17)
适 处分适君意(21)
适得府君书(23)
副词,刚才
为仲卿母所遣(小序) 被,介词,读(wéi) 十七为君妇(2) 做,作为,成为,动词(wéi)
为
为诗云尔(小序) 非为织作迟 (2) 阿母为汝求 (4) 慎勿为妇死(29)
作,写,读(wéi) 是,动词(wéi) 替,给,介词(wèi) 为了,连词(wèi)
②渐见愁煎迫 (被)
3、举:莫令事不举 (成功)
①举言谓阿妹 (发)
②举身赴清池 (耸,纵)
4、适:①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处分适兄意 (适合) ③适得府君书(刚才) 5、尔:①为诗云尔(助词) ②君尔妾亦然(这样) (你)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6、谢:①谢家来贵门 (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 (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 (告诉)
(2)相(xiāng),副词,表示互 相、彼此
• 相见常日稀 • 六合正相应 •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