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颁发部门:质量部文件编号:SOP--版本/修订:A/0 页码:1/3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分发部门:质量部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移液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3 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1-m3.6 纯化水。
3.7 单标线移液管。
1-m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中的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移液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移液枪校正操作规程

移液枪校正操作规程移液枪校正操作规程1. 引言移液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移液枪需要定期进行校正。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移液枪校正的操作流程,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2. 校正前准备工作2.1 确保移液枪和相关配件(如移液管、滤芯等)的清洁和完好。
2.2 预热可调移液枪校正仪和校正管。
2.3 准备一定浓度的标准液体。
3. 移液枪的体积校正3.1 装载校正液体至可调移液枪校正仪。
3.2 调节可调移液枪校正仪至目标体积。
3.3 将移液枪插入校正仪中,吸取校正液体至目标体积。
3.4 重复3.2-3.3步骤,记录各体积的读数。
3.5 根据记录的读数数据,绘制体积-读数曲线。
3.6 使用校正曲线,校正移液枪体积读数。
4. 移液枪的液体吸取和排放校正4.1 吸取一定量的校正液体至移液枪。
4.2 将移液枪的吸头部分沉入校正液体中。
4.3 慢慢推动移液枪的活塞,直到液体停止进入吸头。
4.4 读取液体的体积读数。
4.5 将液体从移液枪中排出。
4.6 重复4.1-4.5步骤,记录各体积读数。
4.7 根据记录的读数数据,绘制液体吸取-读数曲线和液体排放-读数曲线。
4.8 使用校正曲线,校正移液枪的液体吸取和排放读数。
5. 校正后操作5.1 清洁移液枪及相关配件。
5.2 将校正结果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中。
5.3 定期检查移液枪的校正状态,并重新校正。
6. 注意事项6.1 操作时,要注意防止移液枪受污染,以免影响校正结果。
6.2 移液枪校正仪的使用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操作规定。
6.3 移液枪校正液体的配置和储存要符合实验要求。
6.4 在移液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或摔落,以免影响校正精度。
7. 结束语移液枪的校正是保证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遵守本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移液枪的正常使用,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了保持校正的有效性,建议根据实验需求和移液枪使用频率,定期重复校正步骤,并对校正结果进行记录和审查。
移液器校准国标

移液器校准国标
我国关于移液器的校准标准主要参考GB/T 12810-2006《实验室移液器》和GB/T 21415-2008《实验室移液器校准方法》两个标准。
移液器的校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程校准:检查移液器在指定量程下的准确性。
通常采用标准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校准。
2.重复性校准:检查移液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多次移液的重复性。
这可以帮助确保移液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3.精确度校准:检查移液器在不同量程下的精确度。
这有助于评估移液器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准确性。
4.功能性检查:检查移液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例如活塞、阀门、吸液管等。
在进行移液器校准时,应确保以下几点:
5.校准环境:温度稳定,避免阳光直射或温度波动较大的环境。
6.校准工具:使用精确的体积测量工具,如容量瓶、移液管等。
7.校准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校准操作。
8.校准记录: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如校准溶液的体积、校准结果等。
。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一、概述移液器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移液器,包括单通道移液器和多通道移液器。
本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工作,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校准工作台面整洁,避免影响校准结果;2.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试剂和标准移液器;3. 根据移液器型号和规格,查看移液器使用说明书,了解校准方法和要求;4. 检查移液器是否干净,无损伤和污渍。
三、校准操作步骤1. 根据使用说明书的指引,使用标准试剂分别吸取不同容量的液体,并排除气泡;2. 将吸取的标准试剂转移至标准容器中,记录转移液量;3. 针对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三次校准;4. 每次校准后,检查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5. 根据校准结果,调整移液器的校准值,使其达到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
四、校准后验证1. 完成校准后,使用新标准试剂和已经校准过的移液器进行验证;2. 将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吸取并转移至标准容器中,检查转移液量与校准结果的一致性;3. 若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则移液器校准工作完成;4. 若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校准操作,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五、校准记录和报告1. 校准工作完成后,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校准值和校准结果;2. 将校准记录归档保存,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参考;3. 若出现异常情况或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移液管校验规程

移液管校验规程移液管校验规程1、检定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移液管的校验。
2、检定依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检定条件及检定用仪器设备3.1 检定条件3.1.1 进行检定的工作室,温度应为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0℃。
3.1.2 检定所用介质为纯水(蒸馏水)。
3.2检定设备3.2.1 天平:其称量误差应小于被检量器允差的1/10。
3.2.2 温度计:范围0~100℃,分度值为0.1℃。
3.2.3 有盖称量瓶。
4、检定程序4.1移液管的检定(比较法)4.1.1用已检定合格的滴定管进行比较检定。
4.1.2把已洗净的移液管垂直放置,充水高出被检分度线几毫米处,然后调弯月面至分度线,将移液管倾斜30℃,内壁与滴定管流液口接触,二者不能相对移动,当滴定管内的水流至口端不流后,等待30s后,随后将移液管移开。
4.1.3比较移液管标线体积V1和滴定管读数V2,容量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单标线吸管4.2检定点1mL以下(不包括1mL)检定总容量和总容量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 (自流液口起)。
1mL以上(包括1mL)检定点:总容量的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自流液口起);半容量~流液口(不完全流出式自零位起);总容量。
5、结论根据表1确定等级,或重新示识刻线。
6、检定周期所用玻璃量器均为用前检定。
7、记录移液管校正记录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移液管校正记录容量:使用截止日期:年月日室温:℃允差范围: 移液管校正记录编号:规格:校正日期:有效日期:校正依据:JJG196-2006 校正者复核者:。
移液管、分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QC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
责任者:QC化验员、QC主任。
规程:1.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1.1.厂名或商标1.2.标准温度(20℃)1.3.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ml1.4.准确度等级A、B或吹出式1.5.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一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
校正条件2。
1.万分之一分析天平2。
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2。
3。
干燥洁净具塞锥形小称量瓶2.4。
标定工作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2.5。
标定所用水为纯化水2.6。
标定时所用纯化水及欲校正的仪器至少须在标定室内放置3小时以上直至与室温相同才可进行校正操作.3.校正方法3。
1。
将需校正的玻璃仪器放入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过夜,倾去洗液后用饮用水反复冲洗,再用纯化水冲洗三遍,洁净后的仪器应不挂水珠,玻璃应透明清澈、无油腻。
3.2。
将需校正并编好号(可用特种笔按1、2、3、.。
顺序编号,待校正后确定该分度吸管或移液管为合格品后,再用小砂轮将编号刻在吸管标准操作规程上)的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内分别吸入纯化水并使弯月面恰在标线处,然后将水放入预先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塞好后,于分析天平上称取瓶及水的总重量,以此重量减去空瓶重,得到水的重量.测定时一般进行二次,从二次测得的平均水重计算容积。
从水的温度及水的密度表计算,就可得出分度吸管或移液管的体积。
4。
记录校正结果5.校正结果处理和校正周期••••根据上述校正方法的校正数据,查附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校正周期为三年,其中用于碱溶液的为一年。
附表1:分度吸管的允许偏差(ml)附表2:移液管的允许偏差(ml)。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等待时间 t xx S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准确度等级 A、B4.2.总则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4.3.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单标线吸管(移液管)检定规程

单标线吸管(移液管)检定规程1、说明1.1本规程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1.2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吸管的容积.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单标线吸管。
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单标线吸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4.2.4表中之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单标线吸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等待时间 t xx S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准确度等级 A、B4.2.总则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4.3.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4.4 记录与计算:由表3查得K(t),按式(1)计算出滴定管所测各段水的校正值。
△V= m*K(t)-V1 (1)式中:△V—校正值,mL;V1—滴定管的读数,mL;m—称出水的质量,g;K(t)—转换系数,由表2查得。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1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检定周期为一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6.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仪表、校验、检定、维修记录”中。
附注:1 弯液面的调定弯液面的最低点应与分度线上边缘的水平面相切,视线应与分度线在同一平面上,适当安排光线,可以使弯液面暗淡且轮廓清晰,为此应以白色背景并遮去不需要的杂光,可以在移液管定位液面以下不大于1mm处,放置一条黑色纸带在移液管壁上。
2 检定点:分度吸管:(1) 1ml以下(不包括1ml)。
检定总容量。
总容量的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自流液口起)。
(2)1ml以上(包括1ml)。
总容量。
总容量的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自流液口起)。
半容量-流液口(不完全流出式自零位起)。
单标线吸管:总容量表1:单标线吸管表2:容量吸管表3: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t(℃)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0 999.840 999.846 999.853 999.859 999.865 999.871 999.877 999.883 999.888 999.8931 999.898 999.904 999.908 999.913 999.917 999.921 999.925 999.929 999.933 999.9372 999.940 999.943 999.946 999.949 999.952 999.954 999.956 999.959 999.961 999.9623 999.964 999.966 999.967 999.968 999.969 999.970 999.971 999.971 999.972 999.9724 999.972 999.972 999.972 999.971 999.971 999.970 999.969 999.968 999.967 999.9655 999.964 999.962 999.960 999.958 999.956 999.954 999.951 999.949 999.946 999.9436 999.940 999.937 999.934 999.930 999.926 999.923 999.919 999.915 999.910 999.9067 999.901 999.897 999.892 999.887 999.882 999.877 999.871 999.866 999.880 999.8548 999.848 999.842 999.836 999.829 999.823 999.816 999.809 999.802 999.795 999.7889 999.781 999.773 999.765 999.758 999.750 999.742 999.734 999.725 999.717 999.70810 999.699 999.691 999.682 999.672 999.663 999.654 999.644 999.634 999.625 999.61511 999.605 999.595 999.584 999.574 999.563 999.553 999.542 999.531 999.520 999.50812 999.497 999.486 999.474 999.462 999.450 999.439 999.426 999.414 999.402 999.38913 999.377 999.384 999.351 999.338 999.325 999.312 999.299 999.285 999.271 999.25814 999.244 999.230 999.216 999.202 999.187 999.173 999.158 999.144 999.129 999.11415 999.099 999.084 999.069 999.053 999.038 999.022 999.006 998.991 998.975 998.95916 998.943 998.926 998.910 998.893 998.876 998.860 998.843 998.826 998.809 998.79217 998.774 998.757 998.739 998.722 998.704 998.686 998.668 998.650 998.632 998.61318 998.595 998.576 998.557 998.539 998.520 998.501 998.482 998.463 998.443 998.42419 998.404 998.385 998.365 998.345 998.325 998.305 998.285 998.265 998.244 998.22420 998.203 998.182 998.162 998.141 998.120 998.099 998.077 998.056 998.035 998.01321 997.991 997.970 997.948 997.926 997.904 997.882 997.859 997.837 997.815 997.79222 997.769 997.747 997.724 997.701 997.678 997.655 997.631 997.608 997.584 997.56123 997.537 997.513 997.490 997.466 997.442 997.417 997.393 997.396 997.344 997.32024 997.295 997.270 997.246 997.221 997.195 997.170 997.145 997.120 997.094 997.06925 997.043 997.018 996.992 996.966 996.940 996.914 996.888 996.861 996.835 996.80926 996.782 996.755 996.729 996.702 996.675 996.648 996.621 996.594 996.566 996.53927 996.511 996.484 996.456 996.428 996.401 996.373 996.344 996.316 996.288 996.26028 996.231 996.203 996.174 996.146 996.117 996.088 996.059 996.030 996.001 996.97229 995.943 995.913 995.884 995.854 995.825 995.795 995.765 995.753 995.705 995.67530 995.645 995.615 995.584 995.554 995.523 995.493 995.462 995.431 995.401 995.37031 995.339 995.307 995.276 995.245 995.214 995.182 995.151 995.119 995.087 995.05532 995.024 994.992 994.960 994.927 994.895 994.863 994.831 994.798 994.766 994.73333 994.700 994.667 994.635 994.602 994.569 994.535 994.502 994.469 994.436 994.40234 994.369 994.335 994.301 994.267 994.234 994.200 994.166 994.132 994.098 994.06335 994.029 993.994 993.960 993.925 993.891 993.856 993.821 993.786 993.751 993.71636 993.681 993.646 993.610 993.575 993.540 993.504 993.469 993.433 993.397 993.36137 993.325 993.280 993.253 993.217 993.181 993.144 993.108 993.072 993.035 992.99938 992.962 992.925 992.888 992.851 992.814 992.777 992.740 992.703 992.665 992.62839 992.591 992.553 992.516 992.478 992.440 992.402 992.364 992.326 992.288 99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