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

合集下载

物理学史教学大纲

物理学史教学大纲

物理学史教学大纲一、引言物理学史是物理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描绘了物理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原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史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量子力学等。

2、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实验发现、理论突破和科学革命。

3、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包括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理论建模等。

4、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科技革命、工业进步、环境保护等。

5、提高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包括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

三、教学内容1、古代物理学: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物理学思想,包括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人的贡献。

2、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发展,以及这些理论在工业和科技中的应用。

3、现代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这些理论对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影响。

4、物理学前沿:包括宇宙学、高能物理、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原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3、研究项目:通过研究项目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实际应用和创新精神。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物理学的各种理论和原理,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在线学习:通过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讲解的笔记、实验报告和研究项目的报告。

2、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物理学史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一.力学1. 亚里士多德:①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②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2.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以及“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两个观点;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312222123ss st t t===和12v v=得出12s vt=;再应用vat=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212s at=即2s t∝。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312222123ss st t t===;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

(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3. 牛顿:①三大定律;②万有引力定律;③光的色散与粒子性;4.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二.万有引力1. 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2.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三.电磁学1. 库仑:①库仑定律;②扭秤实验测得静电力常量;2.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元电荷量;3. 欧姆:提出欧姆定律4. 焦耳:①测定热功当量;②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③焦耳定律;5. 奥斯特:电生磁;6. 安培:①分子电流假说;②各种手则;③磁场对电流的作用7. 法拉第:①磁生电;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③制成第一台发电机;④提出场与场线的概念;四.选修部分1. 托马斯·杨:发现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2. 泊松:泊松亮斑说明光的衍射现象4.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优质课件物理学史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物理学史课件.ppt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物理学: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相对论、量 子力学、粒子物理学等物理学基础部门,每一个 基础部门,又不断地形成许多新的分支。本世纪 以来,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不断地向其他 研究领域渗透,形成一系列独立的新学科。
学习与研究物理学史的意义
• 1.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 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
物理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物理学史可以说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文科和理科 的结合。
• 其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运用于各门自然 科学。
• 第三,物理学是在新旧观念、学说和理论之间的 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 最后,应该把物理学史的研究和物理学的教学和 研究工作结合起来,把科学史的专业研究与业余 研究结合起来 。
物理学史的分期
• 1.古代物理学时期。 • 2.经典物理学时期。 • 3.现代物理学时期。
物理学的基本特点:
• 1.实验的特点。 • 2.定量的特点。 • 3.统计的特点。 • 4.守恒的特点。
物理学的几个关系
• 1.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 • 2.物理学中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4.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 • 5.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什么叫实验?
• 实验是人类有目的地在变革自然的过 程中认识自然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发 挥高度智慧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要变革、要观测、还要用到各种仪器, 但更不可缺少的是理论的指导和分析。
• 3.物理学史充满了各种哲学思想的 斗争,有许多献身于真理的科学家的 动人事迹,是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鼓舞我们献身四化 和科学事业的好教材。
五次大的综合
• 第一次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天上力学 和地上力学的综合与统一;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引言: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学科,通过了解物理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常考的一些物理学史知识点。

1.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和物理学的起源古希腊是物理学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开始思考宇宙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宇宙万物都是由数字和数学关系构成的理论,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则认为宇宙的运行规律在于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固有的目的和本质。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用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自然现象,不再仅仅依靠哲学推理。

伽利略·伽利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地球自转和物体的自由落体定律等重要理论,颠覆了当时的世界观。

3. 牛顿力学的诞生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牛顿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三个基本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力学理论成为了后来物理学研究的基石,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4. 热力学的发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热力学的发展成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詹姆斯·瓦特和萨迪·卡诺是热力学发展的关键人物。

瓦特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卡诺则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热量的能量转化有一定限制。

5. 电磁学的兴起19世纪,电磁学成为物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

迈克尔·法拉第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贡献使得电磁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法拉第的研究奠定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麦克斯韦则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

物理学史教案

物理学史教案

物理学史教案
【教案】物理学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2. 掌握物理学史中重要科学家和其研究内容。

3. 能够分析物理学史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概述
2. 牛顿力学
3. 电磁学的发展
4.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5.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
1.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概述
(1)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史
(2)物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概况
2. 牛顿力学
(1)牛顿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
(2)牛顿三大定律
(3)牛顿力学的意义
3. 电磁学的发展
(1)法拉第及其电磁感应定律
(2)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光速实验
(3)马克斯韦方程组
4.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及其不足
(2)汤姆逊发现电子
(3)卢瑟福的金箔实验
5.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1)相对论
(2)量子力学
(3)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PPT演示
3. 互动讨论
【教学评估】
1. 对物理学发展历史的理解和概述。

2. 掌握物理学史中的科学家和其研究内容。

3. 理解物理学史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教学素材】
1. 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图。

2.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演示图。

3. 电磁学发展的历程图。

4. 原子物理学的实验演示图。

5.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图解。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物态变化中的物理学史

物态变化中的物理学史

❖ 化学家安德纽斯1861年 用了比前人优越得多的 设备从事气液转变的实 验,他选用CO2作为工 作物质,作了完整的
p—v图,如图,由图可以
看出CO2气液转变的条 件和压强、温度的依赖 关系。
❖ 1877年,几乎同时由两位物理学家法国人盖勒德和瑞士人
毕克特分别用不同方法实现了氧的液化。
❖ 1883年,波兰物理学家乌罗布列夫斯基和化学家奥耳舍夫
西蒙在1927—1937年对热力学第三定律作了 改进和推广,修正后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能 斯特—西蒙表述:当温度趋近绝对零度时,凝 聚系统(固体和液体)的任何可逆等温过程,熵 的变化趋近于零。
lim(S
T 0
)T
0
(三)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自从1908年莱顿实验室实现了氦的液化以来,低温物理 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昂纳斯及其合作者对极低温下的各 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测量了10K以下的电阻变 化,发现金、银、铜等金属的电阻会减小到一个极值。
1975年和1976年分别对IPTS-68作了修订和补充,把温 度范围的下限由13.8lK扩大到0.5K。但还是出现不足之处, 主要是在实验中不断发现IPTS-68在某些温区与国际单位 制定义的热力学温度偏差甚大。
1988年国际度量街委员会推荐,第十八届国际计量大会 及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作出决议,从1990年1月1日起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采用重新修订的国际温标,这一次取 名为1990年国际温标,代号为ITS-90,取消了“实用” 二字,因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温标已经相当 接近于热力学温标。和IPTS-68相比较,100℃时偏低 0.026℃,即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已不再是100℃,而是 99.974℃。
伽利略温度计的重大缺点,就是大气压会对水柱 高度产生影响,而且温度计插入水盆里用起来很 不方便。

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

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

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教学都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学史主要研究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的演变与发展,而中学物理教学则是将物理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这种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历史文化意识。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物理学史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内涵。

物理学史记录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学生可以了解物理学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

物理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众多科学家的探索和发现,通过学习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质疑、实证、创新、协作等,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中学物理教学对物理学史的传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物理教学应当注重传承物理学史。

在传授物理学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发展和应用的。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学物理教学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

物理学史上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引入物理学史上的趣味故事和著名实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历史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学生可以了解物理学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物理学史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得出了力是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的正确结论。

2.惠更斯研究单摆振动现象发现单摆周期公式,伽利略首次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

3.焦耳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得出了焦耳定律:Q=I2 Rt
4.开尔文创立了热力学温标,把—273℃作为零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

百分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分度间隔是相等的。

5.库伦利用扭秤实验精确研究发现库仑定律:静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静电力常量:9.0×109
6.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实现,同时发现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跟光速相等。

牛顿(英):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光的微粒说
7.卡文迪许(英):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测万有引力恒量6.67×10-11
8.库仑(法):库仑定律,利用库仑扭秤测定静电力常量
9.奥斯特(丹麦):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0.安培(法):磁体的分子电流假说,电流间的相互作用
11.法拉第(英):研究电磁感应(磁生电)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首先引入了虚拟的电场线,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转磁为电”的理想
12.楞次(俄):楞次定律
13.麦克斯韦(英):电磁场理论,光的电磁说
14.赫兹(德):发现电磁波
15.惠更斯(荷兰):光的波动说
16.托马斯·扬(英):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17.爱因斯坦(德、美):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质能方程
18.汤姆生(英):发现电子
19.卢瑟福(英):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
20.玻尔(丹麦):关于原子模型的三个假设,氢光谱理论
21.贝克勒尔(法):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22.皮埃尔·居里(法)和玛丽·居里(法):发现放射性元素钋、镭
23.查德威克(英):发现中子
24.约里奥·居里(法)和伊丽芙·居里(法):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