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八年级科学下册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学设计1(新版)浙教版

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引入课题认一认:这是什么?(出示司南图片)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战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想一想:指南针有什么用途(出示指南针实物)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茫茫大海;密密森林;漫漫沙漠)看一看:指南针真的会指方向吗?实验演示:实物展示台上多个指南针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猜一猜: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指南针由磁体做成……)二、实验探究:磁体有哪些共同的性质玩一玩:磁体能吸引哪种物质铜、铁、铝、木、塑料……周围的各种物质试一试:用磁体的不同部位去吸引回形针磁体哪几个部位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说明什么?看一看:把磁体悬挂起来,真的会指方向吗?磁体的哪些部位指示方向?指什么方向?做一做:两块磁体相互靠近时有什么现象产生?用磁体不同部位分别靠近小磁针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整理:磁体有哪些共同的性质●磁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磁性)●磁体中有两个部位磁性最强叫做磁极(magnetic pole)●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orth pole)又叫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三、实验讨论:谁是磁体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空气是磁体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吗?书本是磁体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吗?实验演示:空气中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中间隔离书本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谁是真空中磁体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磁体之间通过什么相互作用?实验演示:真空中(玻璃罩内)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引入“磁场”概念☆哪些力可能也是通过“场”来相互作用?重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用什么方法感知周围空间有“磁场”存在呢?实验演示:实物展示台上多个小磁针在放入磁体后指向改变(“磁场”性质)☆不同磁极对小磁针的作用相同吗?“磁场”有方向吗?实验演示:实物展示台上多个小磁针在放入不同磁极后指向改变不同四、实验判断:这里有磁场吗?☆组内:(用纸把条形磁体包起来)条形磁体的N、S极在哪儿?☆组间:塑料球周围有磁场吗?有怎样的磁场?☆全班:地球表面有磁场吗?有怎样的磁场?五、成果交流课题: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分大组准备后交流)六、课外拓展☆查一查:通过互联网了解“地球磁场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找一找:生活中利用磁现象的事例。
浙教版科学八下1.1指南针为什么能治方向教学教案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3.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磁化的概念.【新课引入】师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生:四大发明包括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指南针是航海时常备的导航工具.那么,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呢?在以前的小学科学里,我们已经对磁铁这类物质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谁来给大家说说?教师引导学生,罗列问题,整理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简要说明概括:1.指南针能指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具有磁性.2.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3.一个磁铁的每个部位的磁性强弱都不一样.4.用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师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究磁铁和指南针的相关问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体和磁极【实验1】让磁铁分别靠近①回形针、②铜线、③铝质1角硬币、④1元硬币、⑤木头、⑥塑料.现象:磁铁能吸引回形针、1元硬币.结论: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铁按形状可分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实验2】在磁铁两端吸引硬币,在磁铁中间部位吸引硬币.现象:磁铁两端吸引的硬币数量多,中间部位的数量少.结论:磁体的不同部位磁性是不同的.同一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我们将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我们知道了一根磁铁一定有两个磁极,那么两个磁极是否一样?如何区分和命名磁极呢?【实验3】1.用一根细线系在磁铁的中间,悬挂于空中,静止时,观察磁极的指向.2.多次转动磁铁,待静止后,观察每次磁铁的指向是否一致?(防止偶然性误差)现象:自由静置的磁铁,磁极总是指向南北方向.结论: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N极).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S极).我们将磁铁具有南北指向的这一特性称为指向性.我国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发明了指南针.【实验4】在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放上1个硬币,将另一根磁铁的一端与其连接.现象:一根磁铁时,硬币不掉落,两根磁铁连接时,硬币掉落.结论:任何一段磁体上都有N极和S极.【实验5】先将磁铁放在小车上,小车A静止,小车B根据下表要求的磁极靠近(不能接触),观察小车A的运动情况,由此判断两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课外阅读知识:磁铁断掉了会怎么样?(可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磁铁断裂后磁性的问题,在网络上经常有人争论探讨,说法不一.有的说断裂面处的磁性相反,有的说断裂面处的磁性相同.而在各种资料中很难找到相关论述.究竟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找了各种磁铁做了实验,结果表明,条形磁铁摔断后断裂面处的磁性相反(即出现异名磁极),两断裂面处是相互吸引的,很容易连在一起;而环形和饼形磁铁断裂后断裂面处是相互排斥的,很难把二者压在一起,即使使劲将它们合在一起,只要手松开,马上就会相互推开,并且其中一个会即刻反转过来,断裂面处似乎是同名磁极.对于条形(或蹄形)磁铁摔断后断裂面外的磁性是异名的容易理解,这是因为,磁铁可视为多个小磁针的规则排列(即相邻小磁针之间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连接在一起,由安培的磁性起源说——分子电流假说可知),摔断磁铁就相当于在某处将小磁针分开,分开后,两处的磁性仍然是异名磁极,即断裂处出现异名磁极,其余两端的磁性不变.环形或饼形磁铁断裂面处相互排斥的原因是:由于二者的磁极在环面或圆面上,即上下两表面是N、S极,摔断后,其磁极还在上下两表面上,因此在断裂面处的上下两处就会出现两个磁极,当将断裂面靠近时,上下两面分别对应的就是同名磁极,同名磁极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就会产生断裂面处是同名磁极的错觉.一旦将其中一块上下反转过来,就能牢牢地吸引在一起.知识点2 磁化教师提问:有没有办法让原来无磁性的铁片获得磁性?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实验6】如图甲,将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铁片的a端,观察实验现象(如图乙)?现象:回形针被铁棒吸引,说明铁片获得了磁性.结论: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讨论:如图乙所示,铁片具有磁性,则铁片的a、b端分别是什么磁极?答:a端是S极,b端是N极.【实验7】用一根磁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棒有了磁性,而且能永久保持,就成了永磁体.人造磁体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补充】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体、磁性、磁极和磁化,知道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知识点1 磁体和磁极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含铁质的物体(铁、钴、镍).2.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3.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识点2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修改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985d1d856a561253d36fb1.png)
第一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2学情分析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小学阶段中学生通过学习已获得了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本课时是本章电和磁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对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问题的探究,向学生介绍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为本章后续研究磁体作准备。
教材编写怪实验为基础,通过采用实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3重点难点重点磁极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难点磁化的概念4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学时难点难点磁化的概念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引入(一).【引入】抛出问题: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生回答】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二)介绍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司南是磁石做的,司南柄可以指南,罗盘比较重,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接着出示现代指南针,追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作用?【生回答】指南针可以用来指南北。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指南针是否可以指南北?一、观察规律: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1、不要让其它磁体靠近它。
2、多做几次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现象:让学生现场感受指南针的指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课时参考教案2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课时参考教案1.教材分析《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是选自浙教版八下年级第一章第一节。
该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描述磁化的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磁性、磁极,因此本课时内容难度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学习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回顾深化、过渡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磁体、磁性的含义及磁体上磁性强弱的分布状况;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了解磁化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探究,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得出实验结论;2.养成根据问题来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决问题的习惯;3.学会运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来判断磁体磁性强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磁铁的研究激发学习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2.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的习惯;3.通过对科学史的介绍,树立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体和磁极的概念,以及初步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本课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时,教师关键是纠正学生概念的错误或者不规范性。
磁体,学生小的时候都玩过,他们对磁体的兴趣很大。
教学时可以充分抓住学生对于磁体的兴趣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加深对磁体的认识。
4.重点难点重点:磁体及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难点:任何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利用磁极将的相互作用判断磁体磁极5.设计思路基于学生已经对磁体、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有所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纠正学生对概念的规范性表达,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提出猜想,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素养,渗透“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基于学生对磁体的了解和对磁体的兴趣,本节课以“想办法,将散落的回形针放回到烧杯”这个活动为导入,意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回顾旧知,发现问题。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磁体和磁极1.物体若具有吸物质的性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磁性。
2.具有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磁体。
3.磁体上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极。
即极和极。
二、磁极问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三、磁化1.使的过程,叫做磁化2.铁棒被磁化后,其磁性称为软磁体;钢棒被磁化后.其磁性称为硬磁体四、磁场和磁感线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使磁针偏转,我们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叫做2.磁场具有方向性。
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极的指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磁体的极。
五、地磁场1.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整个地球类似一个巨大的条形磁铁。
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作用的缘故2.地球由于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所以它有两个磁极,分别把它称作地磁的极和地磁的极,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板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并不是地理的正南、正北方向,它们之间有一个偏差角度,我们称为磁偏角。
一、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类物质(如铁屑),若能够吸引铁类物质,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2.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测物体用细线吊起,若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斥现象,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说明该物体没有磁性二、正确理解磁感线理解磁感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它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示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示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篇: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示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典型例题例1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出:“常偏东,不全南”的磁针指向,这一结论是世界首创.试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选题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磁场.解析:知道地球是个大磁体和磁偏角的存在.易发生的错误是忽视了磁偏角的存在.地球是一个大磁体,但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的偏东处,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的偏西处,放水平旋转的磁针静止后,S极的指向不是正南,而是稍偏东.例2转动指南针的罗盘时,罗盘内的小磁针,如图所示,将会如何?选题目的:本题用于考查地磁场的性质.解析:知道罗盘内磁针的指向受地磁场的控制.在地球上某个特定位置,由于受地磁场力的作用,若不受其他磁场的干扰,磁针的指向是确定的,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罗盘转动,对磁针一点影响都没有,所以只是几乎不动.比较容易犯额错误是认为磁针随罗盘转动.例3 探险队员在地球北极时,用一根细线系住小磁针的中心,用手悬吊起来,则小磁针N极将指向何处?选题目的:本题用于考查关于地球周围磁感线的知识点.解析:本题容易错误以为是成水平方向.从平常的现象直观出发,而没有去认真分析地磁场的特点及北极点这个特殊位置应具有的情况.正确的答案为:N极与水平成一夹角斜向下.例4 在图甲上标出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及地磁南、北极.分析根据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地磁的南、北极.然后利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可确定磁感线的方向.答案如图乙所示.第二篇:八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八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教学目标:、能说出磁体磁性的含义及磁体上磁性强弱的分布状况;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理解两物体相互吸引并不能说明两者都是磁体;了解磁化的概念;初步了解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1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3.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
4.了解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磁铁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等。
难点:磁化的概念。
三、教学设计[引入]观看影片(大内密探007)思考007为什么会反败为胜?……师:利用了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磁铁的知识。
[新课]师:在小学的常识里,我们已经对磁铁这类物质有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谁来给大家说说?学生回答:师:对,那么今天,今天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罗列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做说明。
概括: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2.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
3.一个磁铁的每个部位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4.用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师: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一、磁体和磁极验证学生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实验展示:让磁铁和铁块,木块,铝块,铜块,硬币(2000年的一元和铜的五角、铁的五角、铝的一角)(不同年份的制造材料是不一样的)现象:能被吸引的:铁块一元的硬币、铁的五角不能被吸引的:木块,铝块,铜块,铜的五角的硬币,一角结论(板书):1.磁体的性质能够吸引含铁、钴、镍的物质验证学生提出问题:指南针的指向实验演示:(提供小针尖、小磁针,组装指南针)用小针尖支撑的小磁针,静止在桌面上,这个小磁针就成了一个指南针。
也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指南针。
轻轻推下小磁针,观察小磁针静止后的现象。
现象:小磁针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结论(板书):2.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北面的一端叫做北极(N极)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面的一端叫做南极(S极)3.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思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最早的指南工具是司南。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课题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一学情分析
对于简单的磁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接触过,在生活中又有部分学生熟悉磁体,所以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磁体的存在,并不清楚磁体相关知识,另外对八年级学生来讲,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本课时的内容又主要以概念和规律为主,鉴于以上几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实验探究的模式展开,通过实验得出概念和规律,从而体现科学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条形磁体能否吸引不同物质的分析,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
2.学生通过在条形磁体下端悬挂回形针和观察条形磁体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指
向,知道磁体有磁极,以及磁极的命名方法
3.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4.学生通过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实验,知道磁化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探究及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规律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同学间协作的意义
2 .通过了解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有关磁的概念
2.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难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化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探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演示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 问:当磁体拿掉后,铁律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
这说明什么?
小 结: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
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
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课堂小结:有关磁的几个概念
8
*************************************
9
课堂练习:课后练习 1-2
作 业:作业本
第 新课引入:通过演示实验,让同学回答什么是:磁体、
二
磁性、磁极、磁极的
课
相互作用、磁化,放到小磁针中间,让学生
时
观察并指出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变化(多数
不再指南北;小磁针的指向和它所在位置有
关;在磁体两极附近小磁针的指向是:小磁
针的 S 极指向磁体 N 极,小磁针的 N 极指向
――出示司南的介绍,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
3
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 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 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 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 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 磁体的 N 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 N 极,再慢慢 接近吊起的 S 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小 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讲 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 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 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 性,通称为永磁体。 二、研究磁化现象 提 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 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磁化现象,并提问: 1、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 2、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 小 结: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
磁体 S 极……),再改变小磁针的位置,让学
生观察其指向在无变化,然后提出:为什么
当放入条形磁体后,小磁针的指向会发生改
变,从而引入磁场的概念和为形象表示磁场
而人为假定的一组曲线——磁感线。
5
一、磁场和磁感线 ⑴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 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⑵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 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提问:如何形象表示磁体周围空间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 弱?(多摆一些小磁针,但小磁针不可能过密怎么办? 引导学生想到让铁粉磁化使每粒磁粉变成一个小小的磁 针,通过铁粉的排列来显示磁场的大小、方向) 【演 示】:一块玻璃板上均匀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 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轻 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通过投影让学 生观察) (1)当把撒有铁屑的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铁屑将被 磁化都成了“小磁针”,为什么铁屑 的分布变化不大? (2)轻敲玻璃板的作用是什么?(使铁屑离开玻璃板可 以自由转动,最后按磁场的分布排列,从而显示磁场的 分布) 换成蹄形磁体,再做一遍。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 线
2
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 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
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小 结: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
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 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
课
课
题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课型
时
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教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 3、了解磁化的概念
目 4、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标
5、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北极就是地磁南极
重 点 难 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 点
教学过程
修正案
第 第 1 课时
一 课堂引入: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
6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 极)到磁体
的南极(S 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
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
表示磁场的强弱。
课 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时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
方向。)
进一步提问,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1
北呢? 一、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 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
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
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 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 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小 结: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 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课外知识:早在公元 2000 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 了磁现象。《吕氏春秋》中就有“磁石召铁” 的记载。今天磁体被更广泛地应用在生活和 生产中,同学们讨论一下,在你的生活中哪 些地方用到了磁体? (扬声器磁钢、冰箱门磁封、文具盒磁封……) 提 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 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 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
二、地磁场
设疑:悬挂的小磁针为什么总是有一极指向北方?
线索:
小磁针总 是有一极 指向北方
地球表面一 定有指向北 方的磁场
这磁场可 能来自于 地球自身
地球是一 个磁体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4)
7
(视频片段 3、
1、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常微偏角, 不全南也”。 2、地磁场的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存在一 个偏角。 课堂小结: 1.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空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磁场而发生的。 2.磁感受线是人们为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组曲线, 通过磁感线表示出各点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小磁 针在各点其 N 极的受力方向和小磁针静止后 N 极的指向。 3.通过演示实验应当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 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在存在;通过铁屑磁化后在 磁场的分布形象看到磁体空间磁场的分布,人们为了形 象描述磁场想到用一组曲线——磁感线)学会观察、分 析、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课后 3-4 题 作业:作业本
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 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 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 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 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 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 S,一端指北 N) 小 结: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 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 极,或称 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 称 N 极。 提 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 原理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