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中医防治 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防治  ppt课件


疏筋通络,活血化淤,兼以祛风、散寒、化湿和补益肝肾。根据 不同的临床情况采取最恰当的方案治疗颈椎病。可以采取推拿疗法、 针灸、中药内服、外治、牵引、耳针等方法治疗颈椎病。
ppt课件
3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 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 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 解症状。
ppt课件
7
针灸
处方:风池、天柱、颈夹脊、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屈 池、外关、阿是穴。

风池(胸锁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天柱、颈夹脊、 肩中俞(第七胸椎棘突连线中点)、肩外俞(第一胸椎棘 突连线中点)、肩井 (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屈 池(屈肘,当肘横纹外端与耾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外 关(腕背横纹上2寸,橈骨与尺骨之间)、阿是穴。 随症选穴:风寒湿重,配风府、合谷、列缺;气滞血瘀, 配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阴郄(腕横纹 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橈侧凹陷中);肝肾不足,配肝俞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气海(臍下1.5寸)。

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 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类 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
ppt课件 4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 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 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9


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取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 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 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 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 作用。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增强骨骼和韧带强度。
3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减轻 颈部负担。
预防与保健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应适 时调整姿势,避免颈椎长时间
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 、瑜伽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 肉紧张,增强颈椎稳定性。
不要忽视症状
如出现颈部疼痛、僵硬、 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
疗。
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先生,56岁,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近期出现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
诊断结果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治疗过程与效果
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热 敷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舒 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其他中医康复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遵循医嘱,注意操作安全。
颈椎病的护理
03
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睡觉,每隔一段时间适当休息,缓解颈部 压力。
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适当进行颈 部活动。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夏天合理使用空调,冬天可适当热敷颈部。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 要原因,长期颈部劳损、颈部外伤、 不良姿势等也是诱发因素。
病理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二、治疗方法
• 1.针灸取穴风池、天枢、颈部夹脊、肩俞、 曲池、外关、合谷、后溪,均取患侧,平 补平泻手法,可配合艾灸,每次30min,每 日1次,8-10次为1个疗程。 • 2.按摩患者取坐位,用拇指于风府、风池、 天宗、曲池、中渚等穴及颈肩部压痛点、 硬结、条索状物等处轻柔的按、揉,采用 一指禅推法,以疏通经络继而以推、拿、 滚法作用于颈肩部、背及上肢的经筋。
• ③由于患者常有手臂放射性疼痛,尽量选择健 侧手臂输液,输液时滴速不宜过快,以60滴 /min左右为宜,并注意保暖,可在患侧手臂下 垫小枕或暖水袋,以减轻疼痛。 • ④注意病人安全,防止意外受伤。下肢乏力, 行走困难者,以及眩晕严重时,应有人陪护, 病人入厕时应扶持,防止摔伤。 • ⑤为预防肌肉萎缩,应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体 能锻炼,加强营养,以补益气血,滋养筋骨。
三、护理
• 1.生活护理 安排病人住向阳房间,经常开窗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暖、温湿度适 宜,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 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对颈椎病的康复至关重 要,一般以低枕睡眠、仰卧位为最佳,俯卧 位不可取,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 应偏高;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颈椎 生理曲度变直者可在颈下垫一小枕。睡眠形 态紊乱者,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 睡眠环境,失眠者可适当口服安眠药。此外, 应加强皮肤护理。
• ①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 豆、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食疗方: 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等。忌食凉性食物 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饮。 • ②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 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食疗方: 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 ③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 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排骨汤等。 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

护理:疾病发作、症状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颈部不
可过分屈伸或旋转活动,防止眩晕而猝倒;饮食给予健脾开
胃之品。
20
护理措施
(5)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眼睑无力,视 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疼,偏头疼,头晕,枕颈 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 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 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肝阳偏亢型, 治宜养阴通络、平肝潜阳;血虚精亏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填精; 痰湿内阻型,治宜健脾畅中,祛湿化痰;心阳闭阻型,治宜温阳散 结,行气祛痰;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 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 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12
护理措施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 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①保全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
护理:注意有无头痛及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肢温的
变化等,加强巡视,以防发生意外;饮食忌肥甘厚腻之品。
21
健康指导
1.避免颈部受凉,注意体位,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 2.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 3.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中,不可过软,不宜使用高枕。
4.指导病人做颈椎操时,速度不宜过快,在 急性期不宜进行功能训练。
1
概述 [1]颈椎病(项痹): 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得相应症状和体 征。 [2]好发年龄: 多在中年以上 [3]好发部位: C5-6、C4-5、C6-7 2
病1.颈因椎的退行性变

中医颈椎病护理课件

中医颈椎病护理课件

典型案例三:张先生的颈椎病护理
症状描述
张先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感到颈 部和背部疼痛,伴有手臂无力。
诊断结果
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管狭窄。
护理方案
采用中医推拿、针灸和拔罐等方法缓解疼 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指导张先
生进行颈椎锻炼,调整劳动姿势和强度。
效果
经过1年的护理,张先生的症状得到明显 改善,但仍需继续保持颈椎锻炼和注意姿 势调整。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颈椎检查,了解颈椎状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CHAPTER

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手机,睡觉时选择合 适的枕头,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夏天合理使用空调和风 扇。
ABCD
适当运动
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颈椎操、游泳等,增强颈 部肌肉力量,缓解颈椎压力。
控制饮食中的热量和脂肪摄入: 避免过度肥胖,减轻颈椎负担。
颈椎病的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颈椎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学会放松心情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和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如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对于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可能需要手 术治疗以解除颈椎压迫。
康复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康复护理,如 颈椎锻炼、生活调养等,促进颈椎康 复。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颈椎锻炼
睡眠护理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颈椎锻炼,增强颈 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功能。
选择合适的枕头和睡眠姿势,保持颈椎的 正常生理曲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弊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中医护理方案
CONTENTS
目录
常见症候要点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难点
一、 常见的症候要点
(一) 风寒痹阻: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
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 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气滞血瘀:颈肩痛,上肢刺痛,痛有定处, 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
有晕针史、酒后、饥饿、情绪紧张时不宜进行治疗。有严重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压要慎用该治疗
(三)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 2、中药塌渍 3、拔火罐
(四)围手术期的护理
1、手术前的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 配合,术前戒烟。 (2)前路手术术前3-5天开始气管推移训练,用食指、中指及环指将 气管自右向左推或拉,使气管超过正中线,牵拉的时间5-10分钟/次, 逐渐增加至30-40分钟/次,3-4次/日,而且练习床上排大小便。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 适度。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锻炼,防肌肉萎缩。 5、遵医嘱行中药熏蒸和艾灸等治疗,注意防烫伤。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舒缓轻音 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等。
(二)各种针刺、小针刀、封闭、穴位注射等治疗 1、治疗前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告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嘱患者放松,配合医生摆放合适体位,选择穴位,暴露治疗部位。 3、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出现面色苍 白,出冷汗、心慌等不适,及时停止治疗,给予处理。 4、治疗结束后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血肿等,注意局部保暖,12小 时内避免洗澡。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 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理疗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肢体麻 木加重,告知医生,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三)饮食指导 1、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肉、胡椒、花 椒等。食疗方:当归红枣煲羊肉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 饮,多食温热茶饮。 2、气滞血瘀: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 耳等,食疗方:山楂桃仁粥等。避免煎炸、肥腻等。 3、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米仁、赤小豆等。 食疗方:冬瓜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之品。
2、手术后的护理 (1)手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进食,如进食半流质易消化食物。 (3)卧床期间预防并发症。 (4)术后功能锻炼:肢体感觉恢复后指导患者做握拳、足趾背神伸等 小关节活动,48小时做被动的直腿抬高活动,72小时指导患者主动锻 炼,以肌训练为主,如上肢手抓拿、下肢的抬高、屈伸活动等。
(三)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 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颈肩疼痛
1、了解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 疼痛评分。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疼痛情况。 4、遵医嘱行中药塌渍、中药外敷、拔火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穴 位揉药或涂药治疗。
(5)3周后,在颈部固定良好的前提下,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下床顺 序:平卧(戴好颈围)----床上坐起-----床边立-----有人协助立床-----自 己行走。保持头部中立位,防止突然转动头部发生意外。
四、健康指导
(一)体位指导 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 避免患侧卧位, 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必要时在肩背部垫软垫,进行治疗 或移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转头、摇头灯动作,卧床 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3、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 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5、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中药塌渍、中药热 淹包等治疗次数。
(二)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和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 低头,防跌倒。
4、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等治疗
(二)生活起居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 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 2、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到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肩, 不宜过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可以起 到良好的放松作用。避免颈部悬空。 5、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6、及时防治咽炎等咽部疾病。 7、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头颈部受伤。开车、乘车注 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 转。
4、遵医嘱行耳穴压豆等治疗。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佩戴颈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颈托。颈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松紧以能 放入2个手指为宜。高度为限制颈部活动,保持平视为宜。 2、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防止颈部及耳廓、下颌部 皮肤受压,必要时可在颈托内衬垫小毛巾、软布等,定时清洁颈托和 局部皮肤。 3、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一手固定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 部,扶患者坐起,将后托放置好,调节松紧度,固定粘扣。 4、患者由坐位到平卧位,,先松开粘扣,去掉后托,一手扶持前托, 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协助患者躺下,去掉前托,调节好枕头位置和 高度。 5、颈托佩戴时间一般已2-3周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