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身体重金属超标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原子量高的金属元素,例如铅、汞、镉、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工业生产、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其排放和积累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机制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我们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业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重金属,如电镀、矿石冶炼、化学制造等。
这些工业活动常常由于设备陈旧或管理不善导致废水和废气中铅、汞、镉等重金属的排放。
农业施肥:一些农用化肥和 pesticides 中含有重金属成分,比如砷和镉,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交通运输:汽车排放中的铅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土壤和水体中,尤其是在城市区域,这成为铅污染的重要来源。
垃圾焚烧:城市垃圾中的电池、电子产品等含有有害重金属,焚烧过程中会将这些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
自然源:除了人类活动,部分重金属也来自自然界,如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出汞,风化作用也会将岩石中的重金属释放到水体中。
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持续的生物积累效应与毒性作用。
不同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机制各异:神经毒性: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儿童的大脑发育。
铅的暴露可引起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等。
肾毒性:镉主要通过肾脏代谢,长期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肾小管坏死等症状。
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铅与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重金属所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可引发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生殖毒性:某些重金属如铅和汞会对生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造成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或女性不孕不育,并且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致癌性:部分重金属如砷、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致癌物。
长期接触这些元素会增加某些类型癌症的发生率,例如肺癌和膀胱癌。
重金属污染的个体与群体风险个人所遭受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以及生活方式等。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原子量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广泛应用于电池、油漆、陶瓷等行业。
长期接触铅会导致中毒,严重的情况下可引发神经系统损害、贫血、肾功能异常等疾病。
2. 汞的危害汞主要存在于水银灯、温度计、血压计等设备中。
汞蒸气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害,长期接触可引发中毒症状,如失眠、头痛、肌肉颤动等。
3. 镉的危害镉主要存在于电池、合金、染料等产品中。
长期接触镉会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肺癌等疾病。
4. 铬的危害铬主要存在于钢铁、电镀、皮革等行业中。
六价铬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长期接触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皮肤溃疡等。
二、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定期检测。
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2. 提高工作场所安全对于重金属相关行业,应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接触重金属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
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金属往往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至关重要。
对农产品、水产品等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4.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例如,使用环保型材料替代含重金属的材料,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等。
5. 加强公众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重金属危害的认识。
通过宣传活动、媒体报道等方式,普及重金属的危害知识,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结:重金属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提高工作场所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宣传。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重金属危害,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铅中会导致中毒。
铅中毒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繁殖系统造成严重伤害,特别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2. 汞的危害: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汞中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和繁殖系统受损。
特别对孕妇和婴儿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
3. 镉的危害: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镉中会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疾病。
镉还具有积累性,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4. 铬的危害: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进入环境。
长期暴露于铬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过敏和癌症等疾病。
铬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和溃疡。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源。
2. 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废气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废气处理设备,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3.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肥料。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4.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对重金属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结论重金属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暴露于重金属中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
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
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
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
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
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
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
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铜、锌等。
虽然重金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常见于水、土壤、食物、空气中。
过量摄入铅会导致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智力障碍、贫血等疾病。
2. 汞的危害汞主要存在于水产品中,如鱼、虾等。
过量摄入汞会导致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智力减退、肾脏疾病等。
3. 镉的危害镉主要存在于烟草、农产品等中。
过量摄入镉会对肾脏、骨骼、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骨质疏松、癌症等疾病。
4. 铬的危害铬主要存在于工业废水、土壤中。
过量摄入铬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哮喘、溃疡等疾病。
5. 铜和锌的危害虽然铜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量摄入铜会导致肝脏损伤、胃肠道不适等,过量摄入锌会干扰铁、铜等元素的代谢,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食品安全- 选择安全食品:尽量选择有机食品,避免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食品。
- 食物搭配合理: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减少重金属在体内的吸收。
- 食物加工处理:合理加工处理食物,如去皮、剁碎等,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摄入量。
2. 环境保护- 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控制重金属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 垃圾分类处理:正确分类处理垃圾,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和传播。
- 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避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
3.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注意防护:在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重金属的吸入和接触。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检测重金属的含量,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重金属超标对人体的危害、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重金属超标对人体的危害、超标对人体的危害有些金属元素是人体里必需的元素有些金属元素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但不管是需要的还是不需要的只要在人体里的含量超过其承受值就会引起中毒,以下谈谈几种重金属贡、镉、铅、铬、钴、钒、锑、铊、锰以及非金属砷超标后对人体的危害1)重金属汞超标汞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最大的元素。
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
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导致人中毒。
积累在体内的汞会侵入神经中枢系统,破坏脑血管,表现为四肢麻木、语言失常、视野缩小、听觉失灵等。
这些就是著名的公害病“水俣病”的典型特征(水俣病是一种尿病,首先发生在日本水俣)这是由于工厂中含汞排入河海,汞在鱼体中积存,人吃了这种鱼以至中毒,严重者致死。
)重金属镉超标镉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新生婴儿体内几乎无镉,人体中镉全部是出生后通过外界环境(例如饮水、食物、香烟)进入人体的。
镉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肾萎缩、肾炎等。
镉可取代骨骼中部分钙,引起骨骼疏松软化而痉挛,严重者引起自然骨折,另外镉还被发现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镉还能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骼和肝肾,并能引起肾功能衰竭。
重金属超标对人体的危害贡、镉、铅、铬、钴、钒、锑、铊、锰超标对人体的危害3)重金属铅超标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
被人体吸收后有慢性中毒作用。
对儿童的血铅负荷,神经行为功能进行相应研究后得出,长时期暴露于含铅环境的儿童有着反应缓慢,视觉迟钝之现像。
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对老年人会造成痴呆等。
另外还有致癌、致突变作用。
4)重金属铬超标在非污染的低层大气和天然水中均含有微量的铬,如雨水中含铬2-4微克每升,土壤中含铬约在100-500毫克每升之间。
其中六价铬的毒性纟三价铬大,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和农作物均有毒害作用。
它能降低生化过程的需氧量,从而发生内窒息,铬盐对肠胃均有剌激作用。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当我们谈论健康的时候,通常关注的是营养的摄入和运动的量。
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外部因素,比如环境污染。
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值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³的金属,包括铅、汞、镉、铬、锰等。
它们可以在各种工业和人类活动中产生,比如矿山开采、化工厂和电子垃圾处理等。
这些金属在自然界中也存在,但是在高浓度下,它们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最广泛出现在环境中的重金属之一,包括汽车废气中的铅、大气和水源中的铅以及铅制品中的铅等。
长期暴露在铅中会导致铅中毒,这会造成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和认知障碍等。
2. 汞中毒汞主要存在于水源和土壤中,它们通常通过鱼和海鲜被人们摄入。
长期汞中毒会导致脑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记忆力下降、视力损害和定向能力下降等。
3. 镉中毒镉主要存在于水源和土壤中,它们通常通过废水和废料进行排放。
长期暴露在镉中会导致肾脏损害、腓骨头损伤和贫血等。
4. 铬中毒六价铬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
长期铬暴露会导致呼吸系统和皮肤的损伤,以及可能的癌症风险。
如何预防重金属中毒?预防重金属中毒的最重要方法是避免直接接触这些物质。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高汞、高铅和高镉的食物,例如深海大鱼和底栖生物。
应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并避免使用有毒农药和化学添加剂。
2. 环境污染控制参与和支持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减少土地和水源的重金属的浓度。
减少人类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子硬件和化学产品的摄入。
3. 适当个人保护在接触可能含有重金属的物质时,应尽可能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特别注意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鞋。
改善自己的个人生活环境,保持居住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而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污染回影响人们的健康。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和砷都是有毒重金属,它们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以下将对这些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讨论。
一、铅的危害及预防:铅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包括空气、饮水、土壤和食物等。
人体摄入过多的铅会引发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儿童的认知和神经发育问题、成人的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骨骼系统疾病等。
预防铅中毒的方法包括:1. 饮水安全:饮用水中铅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家里的自来水有铅超标的情况,可以使用滤水器或者煮沸水后冷却再使用。
2.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含有大量铅的食物,如野生海产品、含铅油漆工业品等。
增加高钙和高铁食物的摄入,可以减少铅在肠道的吸收。
3. 居住环境安全:如果家里有老旧的铅水管或者墙面油漆,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减少了潜在的铅暴露风险。
4. 手卫生:在接触可能含铅物质后,要及时洗手,避免铅通过口鼻进入人体。
二、汞的危害及预防:汞是一种有毒金属,主要存在于环境中的水、空气和土壤等介质中。
人体摄入或吸入大量汞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免疫抑制、生殖系统问题等。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包括:1. 饮食安全:避免摄入含有大量汞的食物,如底层食物链中的大型鱼类和掠食性动物等。
尽量选择海产品中含汞较低的种类,如小型鱼类和贝类等。
2. 劳动防护:在接触可能含汞材料时,要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避免皮肤和呼吸道直接接触。
3. 婴幼儿护理:婴幼儿尽量不使用含汞的药品和化妆品。
对于使用温度计等含汞产品,要注意使用方法,避免破裂和口服。
4. 室内环境安全:避免使用含汞的灯泡、电池等产品,尽量选择无汞或低汞产品。
三、镉的危害及预防: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人类主要通过食物摄入镉。
镉的积累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肾脏损害、癌症等。
预防镉中毒的方法包括:1. 合理饮食:避免大量摄入含有镉的食物,如含镉丰富的海产品、谷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心身体重金属超标! 减少体内重金属的9金律
你的化学老师早就告诉过你:比重大于5的金属,就是重金属。
说到作用,它们可以存在于体内,参与部分代谢;也可以成为包装盒、护肤品、生活用品中的某种材料,为我所用……换句话说,在很多情况下,重金属与人类是可以“和平共处”,并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的。
但是,重金属一旦过量,并形成污染,就会危及到健康。
本篇文章,爱美网带你了解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与预防。
那些容易导致重金属超标的食物
1.海产品:海产品的重金属污染近年来愈发严重,其中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含量最高,其次为贝壳类。
对于鱼类来说,生活在食物链顶层的海里的鱼,体内重金属含量越高。
2.动物内脏:因为家禽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导致内体重金属积聚,比如,镉、铅等重金属残留在动物内脏(肝、肾)。
3.易拉罐饮料: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最高,是瓶装饮料的3—6倍。
4.中药:朱砂含汞,雄黄含砷,长期服用,造成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5. 使用明矾的食物:明矾含铝,油条,粉皮、粉丝,凉粉等食物需要加入明矾来制作,不宜经常食用。
10条金律减少体内重金属
当你出现骨质疏松、肌肤敏感、健忘等症状时,就要考虑,是否是重金属超标所导致的。
存在于体内的重金属,走进身体很容易,踢出身体却很难!所以,在很多专家眼里,这样的污染在体内是不可逆的。
但是,只要你掌握10条饮食金律,就会减少它存在于体内的副作用,并减少重金属在体内的量。
1.早餐:一大杯鲜牛奶
每天清晨,最好喝一大杯鲜牛奶。
多喝鲜牛奶,乳腺分泌的液体,里面还有的重金属就很低,毒素很多,含有钙,可以分解掉一部分重金属。
而且,牛奶中的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中形成保护膜,保护人体,减少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2.膳食纤维、维生素C食物:每天都要见
每天最好都要吃一些含有粗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可以尽可能多地排除重金属。
另外,不妨在配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猕猴桃、橙子等等,维生素C 可以发挥其活性作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重金属排出体外。
3.碗碟:单色调情结
很多女性喜欢选择多色彩盘碟,把餐桌“打扮”得像个艺术品。
但碗碟颜色过多,颜料用得越丰富,就证明其中的重金属含量越多。
所以,请最好家中的餐具为透明、单色,简单设计的款式!
4.吃鱼:挑部位,看个头
最好挑选小个、在浅海里生活的鱼类食用,这样的鱼受到重金属污染小。
而且,重金属在鱼体内主要聚集在内脏和头部,所以一定不要吃这两个部位。
5.不粘锅:只用涂层完好的
现在,请看看家中的不粘锅,是否有涂层脱落现象吧!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一点,但当国内涂层脱落,重金属会大量贴服在过表面,在烹饪时进入菜品种,吸入体内。
所以,专家的建议是,只用涂层完好的不粘锅,才最健康。
6.海产品:先泡再吃也不迟
无论是藻类、贝类、鱼类,在烹饪之前,都最好浸泡6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减少其中重金属的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螺蛳,经过调查发现,其中含有的铅、镉、铬、铜、汞等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所以在烹饪之前,它最好要浸泡12小时才最佳。
7.胡萝卜:每天都要吃一根
重金属汞对于肝脏的影响最大,为了缓解体内重金属对肝脏造成的伤害,请每天生吃一根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大量果胶可以与汞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其排出,还可以刺激胃肠道的循环,增强消化系统功能,保证内脏的整体健康指数。
8.看杂志:边做手膜边阅读
正是因为报刊杂志上的铅含量过重,通过翻阅,出现在手部肌肤表面,然后进入身体。
所以,建议在读书看报之时,做一个有润肤效果的手膜,上面包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保护膜,阅读时间过后,可以揭下保护膜,清洗掉手膜,这样可以避免手部肌肤与铅的接触,大大降低了重金属进入身体的几率。
9.宝宝的玩具:购买前问问是否是无铅的
一般来说,色彩鲜艳的玩具都是有铅油漆粉刷而成,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在其中加入铬元素,可增强黄色或橙色油漆的鲜亮程度。
但如此一来,经常接触此玩具的家长和小孩子都会受到重金属的袭击。
所以,在给宝宝买玩具的时候,颜色鲜亮的一定慎买。
其次,玩具一定要无铅制品才最安全。
我国城市重金属污染情况:
“镉-汞-铅-锌-铜”极严重污染型城市:铜陵、广州、株洲、湘潭、惠州、韶关
“镉”极严重污染:南京、上海、北京、芜湖、沈阳、香港、石家庄、杭州、合肥、乌鲁木齐等15个城市。
“铅-锌-铜”强度污染型:成都、金华、镇江
重金属污染数据
1200万——每年大约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
1/6——我国有1/6的耕地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污染。
36%——36%的膳食铅摄入量超过安全限量。
23.57%——国家疾控中心曾对1000余名0-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进行免费筛查,结果表明,23.57% 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认识我们体内的重金属
我们体内的重金属,一般可以用血、尿或者头发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数据标准来断定它是否已经超标。
你做过这样的检测吗?
重金属体内正常量如果超出标准……
铅:0.1毫克/升(儿童,全血);0.4毫克/升(成人,全血)
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损伤造血系统,严重时会引起贫血。
日常对于矿物质的补充,不应想补就补,根据体检结果,以及营养师的建议进行,否则会导致体内金属含量超标。
砷:24小时尿液中的砷含量应该小于100微克/升
有致癌的风险,主要损伤皮肤、粘膜和末梢神经。
:尿中小于5微克/克肌酐
损伤肾脏,严重时影响钙、磷代谢,可引起骨质疏松。
汞:尿液中的汞浓度小于4微克/克肌酐。
接触高浓度汞蒸气可引起急性汞中毒,诱发肝炎和血尿。
一般生活中的接触量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