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V带传动设计及其计算

机械设计V带传动设计及其计算
Ld ↓→V/L ↑(带单位时间内绕过带轮的次数↑ ) →寿命 ↓ a ↓
α 1↓→Femax↓
a ↑
尺寸↑→工作时
拍击、颤动
初算带长 L0
D γ D L0 2a cos 2 ( π γ) 1 ( π γ) 2 2 2 γ π γ 2a cos ( D1 D2 ) ( D2 D1 ) 2 2 2 γ 1γ cos 1 2 22
1
O1
n1 F1>F0 (紧边)
O2
Ff α2
F' f
工作时
3、带传递的有效工作力Fe a、带两边所受的力F1,F2之差即为有效拉力Fe(从 动轮上看)。
Fe=F1-F2
b、有效拉力Fe由带和轮之间接触弧上摩擦力的总和 Ff承受(接触弧段看)。
Fe=Ff
c、效拉力Fe与功率之间的关系(传递运动功率看)
★ 分类
★ 带的结构、型号和长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特点和应用
1 、优点
2 、缺点
3、 应用
二、 类 型
1、按传动原理:摩擦和啮合。 2、按带的形状:如下分类
Standard V-belt
3、按传动形式分: 开口传动 交叉传动 半交叉传动 张紧轮传动
见表5-1
三、带的结构、型号和长度
1. 普通V带 2. 平形带 3. 多楔带 4. 同步齿形带
五、承载能力确定
(受打滑和疲劳破坏两种失效形式制约 ) 1. 单根V带在特定条件下,能传递的功率P0
⑴不打滑条件下,带传递的最大载荷:
Femax (F1 qυ 2 )(1 1 1 2 ) ( σ A q υ )( 1 ) 1 μα μα e e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能量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

带传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使用带状物质来传递能量。

无论是传输动力,转动轴,还是改变速度和扭矩,带传动都可以实现。

在设计带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1. 带传动的选择带传动的种类繁多,包括平带、V带、联合带等。

在设计之前,需要根据传动功率、速度比、工作环境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带传动类型。

2. 带传动的尺寸与布局传动的尺寸和布局对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带传动的带长、带宽、带速等参数需要根据传动功率和速度比来确定;传动的布局需考虑清楚各个轴的相对位置、距离、传动角度等因素。

3. 带传动的传动比和效率传动比是指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是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传动比,以满足对输出轴转速、扭矩、功率的需求。

同时,带传动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

4. 带传动的材料选择和维护带传动的材料选择与维护对传动系统的寿命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等因素;维护包括带的张紧、润滑、保养等,以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带传动的设计安全在设计带传动系统时,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带的张紧度、安装方式、防护装置等都需要合理设计,以防止带的滑脱、断裂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6. 带传动的噪音与振动控制传动系统在工作时常常伴随着噪音和振动,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设计带传动系统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噪音和振动,例如减震装置、噪声隔离等。

7. 带传动的经济性在设计带传动系统时,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综合考虑成本、维护费用、能耗等因素,以选择最经济的传动方案。

以上是带传动设计的一些常见准则,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条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以确保设计出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带传动系统。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调试 了解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安装步骤和 调试技巧,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行。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我对带传动的类型、 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有了深入 的理解,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和实验中,我与同学积极 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越小,越容易发生打 滑。
带的类型与材料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带具有不同 的抗滑性能。
参数计算方法及实例
计算方法
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带型、带轮直径、中心距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校核计算。
实例分析
以某型号V带传动为例,介绍参数计算过程。首先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带轮直径, 然后根据中心距和张紧力要求进行设计计算,最后进行传动效率和滑动率的校核。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加 深对带传动性能评价和参数计算的理解。
3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 不断涌现,建议关注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寿命与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 高带传动的寿命和可靠性。
维护与保养
设计时应考虑方便维护和保养的 因素,如易于更换传动带和张紧
装置等。
03
带传动性能评价与参数计 算
传动效率及影响因素
传动效率定义
带传动中,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反映 了传动的能量损失情况。
张紧力
适当的张紧力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但过大的 张紧力会导致带的磨损和能量损失。
滑,起到保护其他零件的作用。常用于两轴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同的场合。

机械课程设计带传动

机械课程设计带传动

机械课程设计带传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带传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2)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3)熟悉带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带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2)能够计算带传动的基本参数;(3)能够选择合适的带传动装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带传动的定义及分类:介绍带传动的定义,分析不同类型的带传动及其特点;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带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3.带传动的主要参数:介绍带传动的基本参数,如模数、节距、宽度等;4.带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分析带传动的优缺点,举例说明其在各种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参数等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3.实验法:学生进行带传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带传动的工作过程;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带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机械基础》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带传动设计与应用》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带传动的工作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带传动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带传动的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或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带传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机械设计 第八章 带传动

机械设计 第八章 带传动
16.在多级传动中应该将带传动设定为高速级
17.带传动的速度不应过高或过低 推荐v=5~25m/s传动比同理 推荐传动比2~5
18.带传动的设计内容:确定计算功率(合理选择工况系数)----选择带型----初选小带轮直径----验算带速----计算大带轮直径并加以圆整----计算带长并从表中选取相近的带长----计算中心距及变动范围----验算小带轮包角----确定带的根数----确定带的初拉力----确定带的压轴力
第八章 带传动
1.带传动的类型: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
2.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
3.带传动最大有效拉力的影响因素:初拉力、包角、摩擦因数 成正比
4.P=(有效拉力F*速度v)/1000 因此 速度一定下 带传动传递的功率取决于有效拉力
5.带传动瞬时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绕上小带轮处
6.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小带轮上紧边拉力降至松边拉力 大带轮上松边拉力升为紧边拉力 带的弹性变形量变化 这种由于带的弹
12.带传动的有效拉力等于带传动的总摩擦力等于F1-F2(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的差值)
13.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带传动的打滑与疲劳破坏
14.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单根普通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由实验得出 查表:带型、小带轮的基准直径、小带轮转速
15.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单根普通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增量 查表:带型、传动比、小带轮转速
19.V带的张紧:一般张紧轮放在松边的内侧 使带只受单向弯曲 张紧轮靠近大带轮 直径小于小带轮的直径
7.带的应力分析:拉应力 、弯曲应力 )(小带轮上弯曲应力大于大带轮上弯曲应力)、离心拉应力
8.带每巡行一周 相当于应力变化一个周期
9.带的瞬时传动比不是恒定的 平均传动比是恒定的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设计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参数和条件,计算出V带传动所需的各种尺寸和性能指标。

V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风机、水泵、发电机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内容。

1.功率计算首先需要根据传动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功率来计算V带传动所能传输的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为:P=(T₁-T₂)×ω,其中P为功率,T₁和T₂为传动装置的转矩,ω为角速度。

根据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转矩以及效率,可以计算出传动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功率。

2.带速计算带速是指带传动时带的线速度,常用单位为m/s。

带速计算公式为:V=π×D×n,其中V为带速,D为驱动轮的直径,n为驱动轮的转速。

根据传动装置的转速和直径,可以计算出V带传动的带速。

3.力计算对于V带传动来说,力是计算中的重要指标,既要满足传动所需的驱动力,又要确保带的正常工作。

力的计算公式为:F=T×K,其中F为力,T为带的拉紧力,K为带的侧压系数。

根据带的拉紧力和侧压系数,可以计算出V带传动所需的力。

4.弯曲应力计算弯曲应力是指带在受力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对带的弯曲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σ=f×z×y,其中σ为弯曲应力,f为受力系数,z为带的截面形状系数,y为受力位置系数。

根据受力系数、带的截面形状系数和受力位置系数,可以计算出V带传动所产生的弯曲应力。

5.带长计算带长是指带传动时带的周长,常用单位为mm。

带长计算公式为:L = 2 × (C + π × (D₁ + D₂) / 2) ,其中L为带长,C为中心距,D₁和D₂为驱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

根据中心距和驱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可以计算出V带传动所需的带长。

除了以上的计算内容,还需要注意V带传动的自动对中和拼接长度等问题,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带型、带宽和驱动轮和从动轮的材料,以及进行带的张紧和对中调整。

带传动机械课程设计

带传动机械课程设计

带传动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带传动机械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工作方式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掌握带传动机械的传动比、传递功率、效率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带传动机械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带传动机械的设计与计算。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带传动机械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学生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带传动机械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机械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和知识深度为原则,设计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带传动机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带传动机械概述- 了解带传动机械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 掌握带传动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带传动机械的传动系统- 学习传动带的种类、结构和性能特点。

- 掌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3. 带传动机械的设计与计算- 学习带传动机械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 掌握功率、带速、张紧力的计算。

4. 带传动机械的安装与调试- 了解带传动机械的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 学习调试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5. 带传动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熟悉带传动机械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 学习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6. 实践操作- 设计并绘制带传动机械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 实际操作练习,包括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内容包括带传动机械的基本概念、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安装调试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

机械设计-第六章 带传动

机械设计-第六章 带传动

d1n1
60 1000
d 2 id1
m/s
普通V带 v 5 ~ 25m/s
③ 确定d2,并按照基准直径系列进行圆整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普通V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 V带传动的设计过程:
(1) 根据工作情况确定工况系数KA后,确定计算功率 (2) 根据Pc和小带轮转速n1从选型图中确定V带的型号; (3) 根据V带型号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1,检验带速v后确定大带轮的基 准直径d2=id1; (4) 确定中心距a,带长Ld,验算包角α1; ① 初定中心距a0
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A.现象:弹性滑动发生在带绕出带轮前与轮的部分接触长度上 打滑发生在带与轮的全部接触长度 B.原因:弹性滑动:带两边的拉力不同,带的弹性变形不同 打滑:过载 C.结论:弹性滑动不可避免 打滑可避免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一、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 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 2. 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Ld Ld0 a a0 (mm) 2 d d 1 180 57.3 2 1 120 a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 V带传动的设计过程:
(1) 根据工作情况确定工况系数KA后,确定计算功率 (2) 根据Pc和小带轮转速n1从选型图中确定V带的型号; (3) 根据V带型号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1,检验带速v后确定大带轮的基 准直径d2=id1; (4) 确定中心距a,带长Ld,验算包角α1; (5) 计算V带根数Z并圆整成整数;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三、普通V带传动设计
1.已知条件和设计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同步带与同步带轮选型的讨论同步带传动的介绍同步带传动早在1900年已有人研究并多次提出专利,但其实用化却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同步带是一种兼有链、齿轮、三角胶带优点的传动零件,随着二次大战后工业的发展而得到重视,于1940年由美国尤尼罗尔(Unirayal)橡胶公司首先加以开发。

1946年辛加公司把同步带用于缝纫机针和缠线管的同步传动上,取得显著效益,并被逐渐引用到其他机械传动上。

同步带传动的开发和应用,至今仅60余年,但在各方面已取得迅速进展。

(一)分类1.按用途分(1) 一般工业用同步带传动即梯形齿同步带传动(图6-1)。

它主要用于中、小功率的同步带传动,如各种仪器、计算机、轻工机械中均采用这种同步带传动。

(2) 高转矩同步带传动又称HTD带(High Torque Drive)或STPD带传动(Super Torque Positive Drive)。

由于其齿形呈圆弧状(图6-2),在我国通称为圆弧齿同步带传动。

它主要用于重型机械的传动中,如运输机械(飞机、汽车)、石油机械和机床、发电机等的传动。

图6-1 同步带传动(3) 特种规格同步带传动这是根据某种机器特殊需要而采用的特种规格同步带传动,如工业缝纫机用的、汽车发动机用的同步带传动。

(4) 特殊用途的同步带传动即为适应特殊工作环境制造的同步带。

2. 按规格制度分(1) 模数制同步带主要参数是模数m(与齿轮相同),根据不同的模数数值来确定带的型号及结构参数。

在60年代该种规格制度曾应用于日、意、苏等国,后随国际交流的需要,各国同步带规格制度逐渐统一到节距制。

目前仅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仍采用模数制。

图6-2 同步带截面形状Pb—节距ht—齿厚hs—带厚(2) 节距制即同步带的主要参数是带齿节距,按节距大小不同,相应带、轮有不同的结构尺寸。

该种规格制度目前被列为国际标准。

由于节距制来源于英、美,其计量单位为英制或经换算的公制单位。

(3) DIN米制节距DIN米制节距是德国同步带传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格制度。

其主要参数为齿节距,但标准节距数值不同于ISO节距制,计量单位为公制。

在我国,由于德国进口设备较多,故DIN米制节距同步带在我国也有应用。

随着人们对齿形应力分布的解析,开发出了传递功率更大的圆弧齿同步带(图6-3b),紧接着人们根据渐开线的展成运动,又开发出了与渐开线相近似的多圆弧齿形,使带齿和带轮能更好的啮合(图6-3c),使得同步带传动啮合性能和传动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且传动变得更平稳、同步带精确、噪音更小。

三种齿形传递能力、噪音水平、打滑扭矩的比较如图6-4。

a—梯形齿同步带b—圆弧齿同步带c—近似渐开线齿图6-3 同步带齿形的变迁图6-4 三种齿形比较(二) 同步带传动的优缺点1.工作时无滑动,有准确的传动比同步带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虽然同步带是弹性体,但由于其中承受负载的承载绳具有在拉力作用下不伸长的特性,故能保持带节距不变,使带与轮齿槽能正确啮合,实现无滑差的同步传动,获得精确的传动比。

2.传动效率高,节能效果好由于同步带作无滑动的同步传动,故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一般可达0.98。

它与三角带传动相比,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3.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同步带传动的传动比一般可达到l0左右,而且在大传动比情况下,其结构比三角带传动紧凑。

因为同步带传动是啮合传动,其带轮直径比依靠摩擦力来传递动力的三角带带轮要小得多,此外由于同步带不需要大的张紧力,使带轮轴和轴承的尺寸都可减小。

所以与三角带传动相比,在同样的传动比下,同步带传动具有较紧凑的结构。

4.维护保养方便,运转费用低由于同步带中承载绳采用伸长率很小的玻璃纤维、钢丝等材料制成,故在运转过程中带伸长很小,不需要像三角带、链传动等需经常调整张紧力。

此外,同步带在运转中也不需要任何润滑,所以维护保养很方便,运转费用比三角带、链、齿轮要低得多。

5.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尽管同步带传动与其它传动相比有以上优点,但它对安装时的中心距要求等方面极其严格,同时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三) 同步带的结构和尺寸规格1.同步带结构如图6-5所示,同步带一般由承载绳、带齿、带背和包布层组成。

工业用同步带带轮及截面形状如图6-6、图6-7所示。

图6-5 同步带结构1—带背2—承载绳3—带齿4—包布带图6-6 常用同步带轮结构a)RPP同步带b)梯形齿同步带c)圆弧齿同步带d)梯形齿双面同步带e)圆弧齿双面同步带f)交错双面齿同步带图6-7 常用同步带结构-----------道客巴巴教材教辅同步带一般传动的失效形式:1.1.2同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在同步带传动中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如下几种:(1)、同步带的承载绳断裂破坏同步带在运转过程中承载绳断裂损坏是常见的失效形式。

失效原因是带的型号过小和主动轮的直径过小,使承载绳在进入和退出带抡中承受较大的周期性的弯曲疲劳应力作用,也会产生弯曲疲劳折断(见图4-2)。

图4-2 同步带承载绳断裂损坏(2)、同步带的爬齿和跳齿根据对带爬齿和跳齿现象的分析,带的爬齿和眺齿是由于几何和力学两种因素所引起。

因此为避免产生爬齿和跳齿,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1、控制同步带所传递的圆周力,使它小于或等于由带型号所决定的许用圆周力。

2、控制带与带轮间的节距差值,使它位于允许的节距误差范围内。

3、适当增大带安装时的初拉力开。

,使带齿不易从轮齿槽中滑出。

4、提高同步带基体材料的硬度,减少带的弹性变形,可以减少爬齿现象的产生。

(3)、带齿的剪切破坏带齿在与带轮齿啮合传力过程中,在剪切和挤压应力作用下带齿表面产生裂纹此裂纹逐渐向齿根部扩展,并沿承线绳表面延件,直至整个带齿与带基体脱离,这就是带齿的剪切脱落(见图4-3)。

造成带齿剪切脱落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1、同步带与带轮问有较大的节距差,使带齿无法完全进入轮齿槽,从而产生不完全啮合状态,而使带齿在较小的接触面积上承受过大的载荷,从而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带齿剪切损坏。

2、带与带轮在围齿区内的啮合齿数过少,使啮合带齿承受过大的载荷,而产生剪切破坏。

3、同步带的基体材料强度差。

为减少带齿被剪切,首先应严格控制带与带轮间的节距误差,保证带齿与轮齿能正确啮合;其次应使带与带轮在围齿区内的啮合齿数等于或大于6,此外在选材上应采用有较高勿切韧挤压强度的材料作为带的基体材料。

图4-3 带齿的剪切破坏(4)、带齿的磨损带齿的磨损(见图4-4)包括带齿工作面及带齿齿顶因角处和齿谷底部的廓损。

造成磨损的原因是过大的张紧力和忻齿和轮齿间的啮合干涉。

因此减少带齿的磨损,应在安装时合理的调整带的张紧力;在带齿齿形设计时,选用较大的带齿齿顶圆角半径,以减少啮合时轮齿的挤压和刮削;此外应提高同步带带齿材料的耐磨性。

图4-4 带齿磨损(5)、同步带带背的龟裂(图4—5)同步带在运转一段时期后,有时在带背会产生龟裂现象,而使带失效。

同步带带背产生龟裂的原因如下,1、带基体材料的老化所引起;2、带长期工作在道低的温度下,使带背基体材料产生龟裂。

图4-5 同步带带背龟裂防止带背龟裂的方法是改进带基体材料的材质,提向材料的耐寒、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此外尽量避免同步带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工作。

1.1.4 同步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据对同步带传动失效形式的分析,可知如同步带与带轮材料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制造工艺合理,带、轮的尺寸控制严格,安装调试也正确,那么许多失效形式均可避免。

因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同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如下三种;(1)同步带的承载绳疲劳拉断;(2)同步带的打滑和跳齿;(3)同步带带齿的磨损。

因此,同步带传动的设计淮则是同步带在不打滑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保证承线绳不被拉断。

此外,在灰尘、杂质较多的工作条件下应对带齿进行耐磨性计算。

------------------百度文库圆弧形齿同步带适用范围圆弧型同步带轮适用范围:广泛(印刷、包装、机床、纺织、雕刻、标记、烟草、金融机具、电脑打印、通讯电缆、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健身器材、激光切割、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各大传动领域)。

圆弧型同步带轮材料:以45#钢、硬质铝合金为最常见,其它还可选用铸铁、铜、尼龙等其它适合加工的材料,具体的选用以客户的需求为主----------------------------------产品网同步带梯形齿与圆弧形齿的区别那位大虾知道同步齿形带梯形齿与圆弧形齿的区别,他们的个子通途是什么(分别用在什么地方)?据我所知,同步带按齿形分有很多种,如MXL,HTD,RPM等,节距也不同,齿形形状大体有梯形和圆弧,按大小分有MXL ,XL,RPM3,RPM5等,前者带轮及同步带容易加工,后者可用于高速转动,噪音较小。

大功率、高速的传动一般选用圆弧齿的,齿的应力小,梯形齿适用于低速小功率传动影响同步带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梯形齿同步带多边形的边长, 由于梯形齿同步带传动中齿顶不与带轮槽接触, 带齿构成直边产生多边形效应, 而双圆弧齿同步带齿顶与齿槽接触, 部分减少圆弧齿同步带带齿形成的多边形边长, 大大降低了多边形效应, 使圆弧齿同步带传动精度、传动噪声、冲击振动小于梯形齿同步带。

另外补充:梯形同步带出现较早,圆弧齿同步带出现较晚。

中间的差别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从受力和寿命上来说,应该是圆弧齿的效果好----------------------中国CAD机械论坛圆弧齿同步带与梯形齿同步带的区别影响同步带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梯形齿同步带多边形的边长, 由于梯形齿同步带传动中齿顶不与带轮槽接触, 带齿构成直边产生多边形效应, 而双圆弧齿同步带齿顶与齿槽接触, 部分减少圆弧齿同步带带齿形成的多边形边长, 大大降低了多边形效应, 使圆弧齿同步带传动精度、传动噪声、冲击振动小于梯形齿同步带。

-------------------------百度知道梯形齿与双圆弧齿同步带传动精度分析⑴从表中可以看出, 带长的变化对速度波动的影响不大, 但由此可以得出双圆弧齿同步带的传动精度, 运动平稳性远远高于梯形齿同步带。

⑵带传动的动载荷带速与从动轮速度的变化, 引起传动系统产生附加的动载荷。

同时, 当带齿与带轮啮合过程中, 带与轮受到冲击产生振动与噪声, 也加剧了带齿的磨损。

⑶计算结果见表。

梯形齿同步带最大加速度为双圆弧齿同步带3.05倍, 而由此产生的动载荷、噪声、冲击磨损要比双圆弧齿同步带大。

⑷带长对带的运动性能的影响同链传动一样, 当紧边带长为带节距的整数倍时, 且主动轮、从动轮齿数相等, 速度波动为零。

紧边带长越接近节距的整数倍, 速度波动越小, 产生的冲击和噪声越小。

⑸结论影响同步带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多边形的边长, 由于梯形齿同步带传动中齿顶不与带轮槽接触, 带齿构成直边产生多边形效应, 而双圆弧齿顶与齿槽接触, 部分减少带齿形成的多边形边长, 大大降低了多边形效应, 使其传动精度、传动噪声、冲击振动小于梯形齿同步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