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填充
3
三、诗歌赏析(5分)
9
诗歌内容理解

填充
2
10
诗歌简要赏析



填充
3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11
解释文言词语


选择
2
12
翻译文言句子


填充
4
13
分析理解内容


填充
2
14
分析综合与评价


填充
2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15
概括内容



填充
2
16
句意理解


填充
3
17
文段赏析

填充
3
18
主题感悟


填充
2
19
文题理解


填充
2
20
人物形象分析


填充
3
21
内容理解


填充
2
22
主题感悟


填充
3
23
综合运用




填充
3
六、写作(40)
24
作文

40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七年级试ຫໍສະໝຸດ 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层级
题型
分值
题号
内容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应用
欣赏评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
字音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双向细目标
考查范围 考点
考查方向 能力 类型 其 他
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基础积累、运用
识记
理解 能力
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词语的准确运用
现代诗歌
复述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诗意的理解
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及抒情方式。

联系上下文,概括诗文中主要意象(形象)的
含义、特点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 文言文
解释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

文言工具的
积累,古诗文文意理解 划分句子停顿;掌握诗文中互文句的翻译方法;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掌握意动词、被动词的翻译方法
复述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 联系上下文,推断关键语句的语言特色,分析
其深层含义;
通过找起止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插叙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指出句中运用恰当的词语,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分析 能力 通过分析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句段,概括人物形象的内涵(思想、态度、追求等)
创造 能力
评价能力
推断尾段、开头段的内涵和作用;
结合相关语段,分析从第三人称的视角间接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谈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及文中主要内容给自己的启示;
综合性学习 一、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综合考查 作文 记叙文——命题或半命题
写作能力 理解 能力
课后前五首古诗 能说出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考查诗意 名著 《童年》《昆虫记》《朝花夕拾》
考查阅读。

七年级期中语文联考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期中语文联考双向细目表
8
记叙文的概括
4


0.8
9
记叙文的理解
2


0.8
10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4


0.7
11
记叙文叙事方法作用
4


0.6
12
写景散文的概括
4


0.7
13
写景散文语言赏析
3


0.6
14
写景散文手法作用分析
2


0.7
15
写景散文的理解
2


0.8
古诗文阅读
16
课内外文言文词语理解
4


0.8
17
课内文言文翻译
2020-2021学年上期七年级联考试题语文双向细目表
板块
题号
内容
分值
认知水平
题型
预测难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应用
填空
选择
简答
作文
积累与运用
1
字音字形
4


0.8
2
词语运用
2


0.7
3
语序
2


0.8
4
文化常识
2


0.8
5
古诗文默写
8


0.8
6
名著阅读
4


0.7
7
综合性学习
8


0.6
现代文阅读
4

整理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

整理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

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七下语文综合测试卷试题双向细目表(倪娜)

七下语文综合测试卷试题双向细目表(倪娜)
七下语文综合测试试题双向细目
试卷范 试卷类型 围(课 内外) 课内 课内 选 择 题 课内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内
题号 1 2 3 4 4
5 6 7
考试内容(题目要点) 字音 字形 成语的使用 病句的判断 标点符号使用 句子排序 文学常识
难易程度 分值合 所占 分值 计 比例 易 中 难 识记 理解 运用 √ √ √ √ √ √ √ 2 2 2 2 2 2 2 √ 14 10﹪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诗歌中重点词语的作用 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 翻译文言句子 对文章情节内容的理解 侧面描写的作用 句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景物描写的方法 句子中重点词语的作用 修辞及其作用 概括文章内容 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读后感 √ √

3 2 4 √ 2 3 3 2 4 3 3 3 4 2 3 3
4 √ √ 13 √

文言 阅读

课内 阅读
√ √ √ √ √ √ √ √ √ √ √
√ √ 36.7 ﹪ √ √ √ √ √ √ 15 √ √ √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12

记叙 文阅 读
作文
课外
26
1. 请以“难忘那段时光”为题写一篇 600字以上记叙文。 2.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 作文。
诵读古代诗歌,理解基本内容
体会词语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识记重要文言词语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能梳理文章的情节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考查文章句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味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考查修辞及其作用 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能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运用古诗文 8.古诗理解默写
整体感知
9.把握诗歌情感
二、古 描绘画面 诗文阅 古诗鉴赏
读 理解文言词语 (21) 理解、迁移
10.古诗画面描绘 11.古诗赏析词句 12.文言文解词 13.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理解文言内容 14.文言语句翻译
详略安排的目的 15.语句作用分析
谈感悟
三、名 著阅读
积累运用
理解情感、对联
20.分析语句作用 21.选择结尾 22.题目含义 23.关键语段作用 24.表达情感
形成解释
25.赏析语句作用
五、作 文(40
分)
写作
26.写人要写出人物精神 26.写事要抓住细节描写 26.学会抒情
总计
2 4 3√ 4 3

原创 60%

选编 80%

选编 50%

原创 65%

选编 70%
原创
得分率
100% 85% 70%
70%
80% 90% 90% 100% 60% 75% 65% 90% 85% 90% 75% 85% 90% 65%

中难
2 2
2
22
2 2 4 2
2 2
1 2 2 2
2 2 2
3
理清思路
19.概括事件中心
品味赏析
四、现 体会主旨
代文阅 读(20
理解标题作用
分) 分析评价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试题难度:6:2:2
内容 考查能力点
分项题号及细目
多音字辨析
1.判断字音
词语理解、运用
一、基 础·运
修辞、语言表达
用(14 字形、句间逻辑
分) 关系
语意连贯
2.选填成语 3.仿写 4.修改语句 5.排序
作家作品
6.文学常识搭配
积累运用古诗文 7.古文理解默写
97% 32%
40% -20% 75% -5% 74% 24% 62% -3% 86% 16% 64% -21% 71% -4%
85%
1√ 3
40
改编 85%

选编 75%
原创 √ 原创 80%
原创
100 13 12 35 40
2 4
3 4 3 1 3
30
73
59
21 20
实际 差距
83.26% 80% 74%
-17% -5% 4%
52% -18%
94% 14% 80% -10% 80% -10% 95% -5% 89% 29% 64% -11% 44% -21% 94% 4% 87% 2% 98% 8% 51% -24% 97% 12% 27% -63%
(5 欣赏评价
分)
16.文言文谈启示 17.《论语》内容理解 18.《骆驼祥子》题目理解
分值
选择 题
2√
2√
2
填空 题
问答 题

作 试题 文 来源
原创 改编 原创
4

改编
2

2√
4

2

2

2

1√
2√2√2源自√2√2

2√
3

选编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选编 原创 改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