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
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1. 简介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是指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可以评估项目是否达到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破坏,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改进措施。
2. 环保竣工验收的目的和意义环保竣工验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达到国家或地方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环保竣工验收是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评估,能够确保项目不仅仅是在建设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也在竣工后持续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2.2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可以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以及其对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情况。
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项目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2.3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可以评估项目是否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否对环境保护负责。
这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增强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声誉。
3. 环保竣工验收的步骤和内容环保竣工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3.1 报备和准备工作在进行环保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需要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备竣工验收申请,并制定相应的竣工验收方案。
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项目建设和环保相关的资料,以及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竣工验收的工作。
3.2 环境参数监测和样品采集分析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参数的检测,以及对相关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破坏。
3.3 相关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测试对项目中涉及环境保护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排放设施等,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行和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3.4 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系统的评估对项目中的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系统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环境监测要求,能否对环境参数进行准确监测和记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概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是指在建设项目全部或部分竣工,且投入使用前,对环境保护设施及其应用的效果进行检测、监测和评价的过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则是指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测,以确保环保设施投入运营后能够正常运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监测范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设施•大气、水、土壤质量•原辅材料质量•土地利用和造林情况•废水、废气处理率•噪声、振动等环境的监测检测方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
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是通过现场检测环境的方式进行的,并且检测结果会及时得到反馈。
现场监测的操作与方法非常繁琐,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具体的现场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水质监测•现场大气监测•现场土壤监测•现场噪声监测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指通过取样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检测。
实验室分析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于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物质成份分析、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生物分析等。
监测方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测法•比较法•统计法•模拟法•预测法其中,观测法是基本方法,其他方法是在观测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检测要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遵循以下检测要求:•监测项目分级管理,设置监测点;•符合环保法规及环保审批要求,适用相关的仪器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各级部门进行环境保护目标的评估和监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是环保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保证监测质量,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对于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单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VS
报告报送
将审核通过的验收监测报告报送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收。
07
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
验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
项目实际建成与环评文件不符,如规模、工艺、设备等 发生变化,但未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01
问题
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
03
问题
。
实施方案
环保部门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 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并报批 环评文件。
建议
加强项目环保设施建设和验收管理 ,确保达标排放。
实施方案
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建设和验收标准, 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 达标排放。
建议
加强项目环保管理,提高业主环保 意识和技能水平。
实施方案
开展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业 主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环保 管理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项目特点
该建设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工程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项 目之一。
建设过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方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废水处理、施工扬尘控制、噪声污染防治等。
落实情况
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施工扬尘控制设施、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等均按照要求建 设并运行。
废气排放监测
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检 查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
环境影响评估
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对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进行 验收,确保其符合环境保 护要求。
废水污染防治设施验收
废水处理设施
检查废水处理设施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检查设备运 行记录,确保其正常运行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加强处理力度
加强对社会公众意见的处理力度,确保每条意见都能得到及时、有效 的回应和处理。
推进公众参与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 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提升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 的积极性。
环保政策与市场机遇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和政策支持,为环保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 机遇。建设项目可以积极参与环保市场,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持续改进计划和目标
01
加强环保设施运营管 理
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制度,加 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 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02
社会公众意见处理结果反馈
汇总分析
对收集到的社会公众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分类整理出 主要问题和关注点。
制定措施
针对汇总分析出的主要问题和关注点,制定相应的处 理措施和改进方案。
公开反馈
将处理结果和改进方案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社交媒体 等途径向社会公众公开反馈,接受社会监督。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完善收集机制
05
生态恢复和绿化建设情况
生态恢复措施实施效果
01
植被恢复
项目区域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生态功能 逐步恢复。
水土保持
02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土 壤资源。
项目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得到恢复和改善。
将实际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与环评文件批复的要求进行 对比分析,评估其符合程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

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在线监测、 采样分析等。
监测结果
白水回收系统效果显著 ,VOCs处理设施运行正
常,噪声排放达标。
建议措施
优化白水回收系统,提 高资源利用率;加强
VOCs处理设施的维护和 管理。
案例三
监测项目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出水水质 、污泥处理等。
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在线监测、采样分 析等。
监测结果
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当地环境质 量,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促进 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加强设施维护
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长 期稳定运行。
持续监测
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技术创新与升级
鼓励采用更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提高设施 处理效率。
噪声监测是对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厂界和周围敏感点的噪声,包括昼间和夜间 噪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噪声标准。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总结词
监测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确 保环境安全。
VS
详细描述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是对建设项目周围土壤 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包括重金 属、石油烃等污染物,以确保土壤和地下 水的环境安全。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合理,出水 水质达标,污泥处理符合标准 。
建议措施
加强日常运营管理,确保污水 处理厂稳定运行;探索新技术
,提高处理效率。
07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竣工验收监测数据,各项环 保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排放符 合标准要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 保障。
环境影响评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概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是指,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是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规划书等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建设的情况进行检测、评价和验收,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是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有助于遏制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竣工验收的内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保护规划书的执行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保护规划书的具体执行情况•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近期及今后的监测计划现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现场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监测内容包括环境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和固废等。
环境保护设施和施工技术的验收情况•主要环保设施(如废气、废水、垃圾处理设施)的验收情况•所用技术路线、设备和工艺等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验收标准的要求环境保护成效的评价对建成后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施工技术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对项目环境保护成效进行判定,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竣工验收流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流程包括:申请验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环境保护部门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现场勘查和监测进行现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保护设施和施工技术的验收。
现场勘查一般由验收组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完成。
验收组审核通过现场勘查和监测,验收组对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验收标准进行审核,在必要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验收报告验收组向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报告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规划书的执行情况,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结果,环境保护设施和施工技术的验收情况和环境保护成效评价等内容。
颁发验收证书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颁发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证书并告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社会公众等。
竣工环保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

竣工环保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保部门对该项目的环保设施和措施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过程。
以下是一般的竣工环保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1. 准备资料:建设单位需要准备相关的环保资料,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保设计文件、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记录等。
2. 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保要求,编制验收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内容。
3. 开展验收监测:按照验收监测方案,对项目的环保设施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4. 编制验收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监测结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等内容。
5. 组织专家评审: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验收报告进行评审,确保验收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6. 环保部门审查:将验收报告和相关资料提交给环保部门进行审查。
环保部门将审查报告的内容,并可能进行现场核查。
7. 领取验收意见:经过环保部门审查通过后,建设单位可以领取竣工环保验收意见。
注意事项:1. 提前规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提前规划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确保项目竣工后能够顺利通过环保验收。
2. 遵守法规标准: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3. 完整资料准备:建设单位应妥善保存项目建设和环保设施的相关资料,以便在验收时提供。
4. 及时整改: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5. 沟通协调:建设单位应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环保要求和政策变化。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验收工作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 ,能够有效防止建设项目成为环境污 染源,推动建设单位落实环保责任, 促进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验收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01
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法律地位和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02
详细规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程序、内容、标准等
加强公众参与
在验收过程中,积极征求公众意见, 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项目环保工作 的民主决策。
未来环保工作展望
完善环保法规
强化技术支撑
不断健全环保法规体系,为建设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验 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监管与执法
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在环保工作中的主体 责任,提高建设单位环保意识和环保投入 。
05
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验收程序不规范
在部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 、不严谨的问题,导致验收效
率低下。
监测数据不足
部分项目在验收时提交的监测 数据不全面,难以准确评估项 目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设施运行不稳定
部分项目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 中存在波动,不能稳定达到设 计要求的排放标准。
公众参与不足
在验收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 较低,难以体现公众对项目环
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策与建议
规范验收程序
制定详细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收流程和标准,确保验收工作严谨、 高效。
强化监测数据要求
要求项目在验收时提供全面、准确的 监测数据,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 性。
提高环保设施运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噪声、固体废物)长兴竣测字H〔2017〕第0952号(公示文)项目名称: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一期)(不含有机食物油)委托单位: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广西长兴检测有限公司(盖章)2018年04月目录1 前言 (4)2 综述 (6)2.1验收监测依据 (6)2.2验收监测工作程序 (7)2.3验收监测内容 (8)3 建设项目周边区域环境概况 (11)3.1项目地理位置 (11)3.2自然环境概况 (11)3.3社会环境概况 (16)4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20)4.1项目工程概况 (20)4.2项目工艺流程 (35)4.3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及环保措施 (42)5 环评报告书主要结论及批复要求 (43)5.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43)5.2环评报告书批复要求 (45)6 项目验收监测标准 (48)7 验收监测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49)7.1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49)7.2验收监测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 (50)8验收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 (51)8.1声环境质量监测 (51)8.2厂界噪声监测 (52)9环境管理检查 (53)9.1“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53)9.2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管理 (53)9.3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 (53)9.4环评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54)9.5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 (55)9.6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检查 (56)9.7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情况 (56)9.8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保护方法落实情况 (56)10公众意见调查 (57)10.1公众参与调查目的 (57)10.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 (57)10.3调查时间 (57)10.4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57)10.5调查内容 (57)10.6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 (59)10.7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60)11 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61)11.1验收监测结论 (61)11.2建议 (62)11.3综合结论 (62)1 前言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1月09日成立,原为国有企业,后于2003年8月经过改制收购,于2004年6月通过首次GMP认证,是一家符合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要求的现代化、多元化产业的生产企业,其中广西盘阳河实业有限公司为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由广西盘阳河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建设年产白酒2万吨、有机食物油5000吨项目与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同一厂区,即广西凤山县凤城镇西环路1888号,原厂区主要生产片剂、冲剂等剂型药品,原生产规模为年产药总量为695吨,其中产板蓝根颗粒年产3.5万件(172.4吨)、益母草颗粒2.3万件(172.4吨)、金刚藤颗粒5.5万件(229.7吨)、咳特灵片1万件(64.8吨)及利胆排石片0.86万件(55.7吨)、白酒2万吨及有机食物油5000吨。
随着凤山县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城区范围已不能满足凤山县的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凤山县的城市规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润达制药公司及广西盘阳河实业有限公司整体迁移至凤山县特色资源产品集中加工区(凤城镇巴烈村),由于广西盘阳河实业有限公司为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因此在由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在凤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内整个项目的迁建进行备案,原厂区所在的地块变更为居住用地,项目旧厂区已于2015年底已全部停产。
迁建后项目总投资为35000万元,总占地面积61.688亩(41121.22m2),建设规模为: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2万吨及有机食物油5000吨,项目生产产能按两期进行,其中一期主要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6218吨及有机食物油5000吨,二期主要将白酒产能增加13782吨/年,和一期产能一起将白酒生产产能达到2万吨/年。
本次为一期验收,验收内容为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6218吨。
有机食物油5000吨和二期产能未验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的有关规定,该项目进行迁扩建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14年2月项目开工建设前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已由凤山县环境保护局作出处罚5万元的行政处罚,现企业已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罚款缴至凤山县国库(详见附件5),属补办环评项目。
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河南源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16年9月完成了《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016年11月17日,河池市环境保护局通过了该项目的环保审批,以“河环审〔2016〕15号”文件《关于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该项目建设。
根据“河环审〔2016〕15号”文件,“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由旧厂址凤山县凤城镇西环路迁建至凤山县特色资源产品集中加工区(凤城镇巴烈村),生产规模为: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2万吨及有机食物油5000吨,项目生产产能按两期进行,其中一期主要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6218吨及有机食物油5000吨,二期主要将白酒产能增加13782吨/年,和一期产能一起将白酒生产产能达到2万吨/年。
本次为一期验收,验收内容为年产颗粒剂3000吨,片剂10亿片,白酒6218吨,有机食物油5000吨和二期产能未验收。
根据国环规环评〔2017〕4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为完善环保手续,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广西长兴检测有限公司承担“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
受其委托,2017年09月19日~09月21日,广西长兴检测有限公司派监测人员到现场对该项目的选址、产品生产线、原材料、产品及产量、固体处理工艺、设计建设和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性的调查,并且对该项目产生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排放现状和防治效果进行了现场调查,同时对该项目四周的声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一期)(不含有机食物油)(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2 综述2.1 验收监测依据2.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2017年10月1日施行);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9、国环规环评〔2017〕4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10、《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6年);11、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2015年2月);1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办法》;13、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总站验字〔2005〕188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污染事故防范环境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2005 年12 月;14、凤山县环境保护局“凤环罚函〔2016〕7号”文件《凤山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1.2 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制药》(HJ792-2016);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 年修改单。
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2.1.3 项目相关资料1、《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一期)(不含有机食物油)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委托书》;2、《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河池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关于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技术评估意见的函》河环技函〔2016〕34号;4、河池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异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河环审〔2016〕15号;5、其它有关项目的资料。
2.2 验收监测工作程序验收监测技术工作程序见图2-1。
图2-1验收监测技术工作程序2.3 验收监测内容2.3.1 验收监测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达标情况、污染治理效果、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质量等的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批复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平及公众意见的调查,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及验收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2.3.2 验收监测范围核查项目主辅工程及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完成情况;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监测;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生产区周边敏感点公众意见调查。
2.3.3 验收监测主要内容(1)声环境质量监测;(2)厂界噪声监测;(3)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检查;(4)项目周边公众意见调查;(5)环境管理检查。
2.3.4 调查内容(1)核查工程实际内容与与环评、设计内容是否相符,是否发生变更(变更后敏感点是否发生变化);(2)调查设计、环评及批复、环保部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是否按要求落实到位;(3)调查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人员是否培训上岗,运行记录是否规范(4)是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5)核查验收监测数据噪声是否排放达标,环境敏感点(村庄、学校、饮用水源)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6)试运行期间是否存在群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
2.3.5 调查重点(1)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
(2)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3)环境保护目标受影响情况。
(4)环境保护投资落实情况。
(5)主要环境影响和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
(6)公众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
(7)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2.3.6 敏感点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定义,项目周围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项目厂界四周主要是山体及当地的农田,其中项目南面为在建的凤山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