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能源汽车投放量全球第一
新能源的探索与反思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
回望当初的客家渔村,已经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中,代之以眼前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
4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深圳快速崛起,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与深圳同时起步的深圳汽车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产业链企业上千家,成为国内汽车供应链产业新高地。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不断发展、前进。
截至2020年9月,深圳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量为44.2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机动车总保有量的12.6%,位居全国第一!连续6年新能源电动物流车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运营纯电动巡游车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光鲜数字的背后,是所有招商同仁都为之好奇的新能源汽车“深圳模式”。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是产业链培育的典型案例,小编通过解码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以供各地在产业链培育、产业招商方面借鉴。
深圳如何从0实现了公交车、出租车、城市物流的全面电动化,并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适度重型化”战略转型下的汽车梦深圳的汽车梦“与生俱来”,可追溯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2003年6月,深圳提出“适度重型化”战略,明确了深圳要调整产业结构。
当时的深圳,已经形成“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以轻工业、加工装配为主的轻型化工业体系。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深圳产业结构暴露出产业集中度较低、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对新兴产业发展潮流承接不足以及基础产业过于薄弱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长期压抑的汽车消费得以释放,多年汽车销量持续多年“井喷式”增长,汽车时代到来。
汽车产业的集成度高、牵引作用大、产业链长,备受深圳政府关注。
同时,可以结合原有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带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因此,在“适度重型化”战略下,汽车被列为新的产业发展重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有许多地方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以下是一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
个重要基地。
特斯拉在上海建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Shanghai),生产电动汽车。
此外,一些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
商和研发机构也在上海设有生产基地。
2.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城市。
一些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比亚迪(BYD)、北汽新能源等,
在北京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3.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点地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Geely)总部位于杭州,并在当地设有新能
源汽车的生产基地。
4.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拥有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包括
南京金龙客车有限公司等。
此外,特斯拉也在南京附近的无锡
建有超级工厂。
5.深圳:深圳是中国南方的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深
圳有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是一些电池技术公司的总部所在
地。
6.长沙: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有一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相关
企业设有生产基地。
比如,长沙是小鹏汽车(XPeng Motors)的总部所在地。
这只是中国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一小部分。
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投资,预计未来将会涌现更多的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销售排行

新能源销售排行1. 特斯拉(Tesla)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
他们研发和生产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销售量稳定增长。
特斯拉的汽车以其高性能、长续航里程和创新设计而闻名。
同时,该公司还开发了电池储能系统,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2. 丰田(Toyota)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
丰田生产一系列混合动力汽车,如普锐斯(Prius),以及全电动汽车,如新款RAV4和Mirai,这些车型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畅销。
3. 日产(Nissan)日产是另一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表现出色的公司。
他们的电动汽车型号,如LEAF,成为世界上首款量产电动汽车。
日产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e-POWER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电动机和发动机,提供更高的能源效率和续航里程。
4. 比亚迪(BYD)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比亚迪是该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他们生产并销售一系列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包括e5、汉等。
比亚迪还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产品。
5. 华为(Huawei)华为是一家知名的通信技术公司,近年来也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领域。
他们开发了电池储能系统,并与多个电动汽车生产商合作,为他们的车辆提供电池技术支持。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销售也逐渐增长。
6. 宝马(BMW)宝马是德国的豪华汽车制造商,近年来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型号,如i3和i8等,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7. 现代(Hyundai)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有着良好的销售表现。
他们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型号,如IONIQ,深受消费者欢迎,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8. 雷诺(Renault)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雷诺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他们的电动汽车型号,如ZOE,在欧洲市场销售良好,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扩大销售网络。
专题21广东省乡土地理(原卷版)

2024年地理中考专题复习——广东省乡土地理一、选择题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省茂名市视察工作。
读图完成各小题。
1.茂名市()A.濒临东海B.与江门市相邻C.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D.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2.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
2019年8月,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
图8为广东省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3.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A.光热充足B.人口众多C.交通便利D.海域辽阔4.在渔业生产中,“ 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B.寒潮C.干旱D.台风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图。
读图,完成各小题。
5.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B.②地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C.铁路干线③是京广线D.该区多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6.粤港澳大湾区的这种“双城打工人”主要依赖于()A.丰富的信息B.精确的导航C.便捷的交通D.发达的旅游7.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不包括()A.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B.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地的发展C.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业发展D.国家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
如图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地市比例图。
据此,完成各小题。
全国十大新能源车行业排名

全国十大新能源车行业排名在地球能源日趋紧张,汽油价格不断飙升的时下,人们在选购车辆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环保节能的车型。
新能源车从出现至今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为顺应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潮流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品牌排名的关注,本小编根据市场多年的反馈、消费者的认知度、国内各大品牌近年来的发展现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状态等各种因素统计出新能源汽车排名最新报告。
同时,本报告还从规模、质量、销量、研发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经营时间、返修率、信誉度等方面相对客观、公正地评估目前行业的名牌。
排名报告正文如下:NO1:陆地方舟(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亚洲名优品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深圳市陆地方舟电动车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拥有纯电动乘用车标准和自主品牌企业,也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高效变频纯电动汽车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2001年起,该企业在默默中“十年磨一剑”,如今已完全自主拥有“高效变频电驱动系统集成技术”和“DSP电驱动控制系统集成”2项核心技术。
同时,拥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动汽车整车关键电子辅助系统配套系列专有技术,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研发能力最强、掌握核心技术最多、技术转化成果最广的企业之一。
目前,该企业在广东深圳、广西柳州、江苏如皋、佛山高明都已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越南、老挝各有一个合作股分公司,拥有纯电动汽车专用生产线,电动汽车检测线和电动车专用试车场等,具备年产2万辆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能力,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都不可小觑。
陆地方舟的车型种类繁多,包括电动小轿车、电动SUV、电动MPV、电动巡逻车、电动货车、电动观光车等等,该企业自主产权的高性能变频纯电动汽车更是备受国内际市场追捧,早在2007年就率先打开了国际市场,产品畅销欧美。
陆地方舟三相交流电机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让国内众多车企头疼不已,装配三相交流电机的普通车型经交流逆变功率便可瞬间达到20千瓦,最大爬坡度可以达到45%,高配置车型的最大功率更是可以达到60千瓦,澎湃的动力可以让车子瞬间提速到140km/h的时速,完全可以媲美一台燃油汽车。
哪些新能源车上深圳牌

哪些新能源车上深圳牌
深圳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城市之一,拥有大量新能源车辆上牌。
以下是深圳市上牌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些情况。
1.电动汽车(EV):深圳市上牌了大量的纯电动汽车,如特斯拉Model S、Model 3、Model X,它们具有零排放和零尾气排放的优势,对减少空气污染和减少碳排放有很大的帮助。
2.混合动力汽车(HEV):在深圳市,混合动力汽车也非常受欢迎。
丰田普锐斯、本田雅阁混合动力、福特蒙迪欧混合动力等品牌的车型在深圳市上牌较为常见。
这些车辆既可以通过内燃机驱动,又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具有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排放。
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深圳市的上牌数量也不少。
比如宝马i8插电式混合动力、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等,这些车辆可以在电池电量耗尽后切换到传统燃油动力,满足用户的长途驾驶需求。
4.燃料电池汽车(FCV):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上牌的一种选择。
例如,丰田Mirai燃料电池车在深圳市上牌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为燃料,通过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运行,不产生任何尾气排放,具有很高的环保性能。
总的来说,深圳市上牌的新能源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这些车辆的
上牌数量较大,推动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这也是深圳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所作出的重要努力。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万方数据
●特区研究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入。深圳新能源汽车自发展之初就确定了“示范推 广与产业发展并举”的战略目标,以大规模推广新 能源汽车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新能源汽 车应用。尤其重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 广应用,截至目前,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数量接近 4000辆,同时制定了2015年全市公交车50%置换 为新能源公交车,2020年全部置换为新能源公交车
的目标。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 到有,初步形成涵盖从整车到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 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体系,较为完善的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体系及技术标 准体系,以支持研发和购车补助等财政政策为主的 政策保障体系。在产品定位方面,形成了以公交车等 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为突破口,以乘用车为重点发展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路径。 随着比亚迪“秦”、上汽E50等一批全新开发 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相继投放市场,2014年第一季 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8倍和1.6 倍,二季度同比增长2.7倍和2.9倍,三季度同比增 长3.9倍和3.8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加速增长态势 明显。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紧跟国际新能源汽 车的发展步伐,在公共交通等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 车规模全球领先,但在乘用车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
我国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城市的环境容量难以 承受,对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燃油汽车,仍未建 立相应的环境使用成本机制,大大压缩了使用新能 源汽车的比较成本优势。就深圳公交而言,使用燃油 公交车每年可获得9一11万元的中央燃油补贴,8年 寿命期共可获得超过80万元的中央补贴;而一辆纯 电动公交车8年寿命期较传统燃油车减少二氧化碳 580吨、一氧化碳34吨、氮氧化和物5吨、碳氢化合 物2吨,仅获得50万元一次性购车补贴,对减少环 境危害的贡献未得到相应奖励。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一、上海上海作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一直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2015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万辆以上。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实施了包括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上海市政府还与各大汽车企业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上海已经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汽车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上海还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方便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北京北京作为我国首都,一直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北京市政府多次出台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以上。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推出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限行限购等措施。
北京市政府还与多家汽车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北京已经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汽车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北京还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方便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
三、深圳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一直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2017年,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20万辆以上。
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经实施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通道等措施。
深圳市政府还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深圳已经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深圳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方便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新能源汽车投放量全球第一
2014-03-21 13:10:46 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浏览71次
在经济发达城市中,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在空气污染成因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以缓解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成为众多两会人大代表议案内容。
公众的关注将让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提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培育新能源产业群的“深圳模式”支持下,深圳新能源汽车累计投放量达6 3 6 3辆,位居全球第一。
相关企业有望抢滩新能源经济,成为深圳的新名片。
去年深圳空气质量全国前十
两会代表热议的环境问题,也是深圳以发展与环保齐头并进取得的奇迹之一。
3月8
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公布了2013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深圳作为唯一当年G D P超过万亿的城市上榜,位列第七名。
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一线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与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不无关系。
据统计,目前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60万辆,机动车PM 2.5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及60%,机动车尾气已成为深圳市大气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在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6倍的情况下,深圳机动车排污总量仅增加了2倍。
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6363辆
从深圳市民切身感受来说,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PM 2.5的频频“爆表”,近年深圳感受到的蓝天白云反而相对更多一些。
据统计,深圳灰霾天气从2004年突破100天后,2012年首次重新降到并至今保持100天以下。
空气质量和环境的好转,得益于深圳政府一直将机动车节能减排作为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向。
在《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市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6363辆。
其中,公交行业推广新能源汽车3900辆(新能源公交车3050辆,纯电动出租车850辆),占全市公交、出租车总数的12.6%。
投放量不仅领先全国,同时也居全球首位。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新以两个“最”,来总结深圳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发展最早、投入最大”,张景新对此表示:“深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
据介绍,早在十多年前,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路就已基本确立。
200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车”的五洲龙混合动力客车商业化试运营在深圳成功启动,总共25辆、首批7辆并联型混合动力客车示范线路正式商业运用,正式拉开了深圳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序幕。
深圳从启动中国第一批新能源公交商业示范线路,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次投放2011辆新能源车,时至今日,深圳已经成为全球投放新能源客车最多、拥有新能源公交线路最多的城市。
新能源产业前景
深圳将在十年内投800亿
在坪山建设新能源汽车城
单车运行里程最高已超过20万公里,累计运行里程超过3亿公里,近十年的稳定商业化运营,为深圳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市交委透露,深圳市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推广新能源公交车7000辆,新能源公交大巴占公交车辆总数的50%以上,推广纯电动出租车3000辆,纯电动出租车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20%。
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深圳巴士集团董事长李永生曾算账说,该集团自2009年起到现在共有2000多辆新能源车,相比同规格柴油动力车预计今年可节约燃油消耗1900万升,按照柴油单价每升8元计算,相当于省了1.52亿元。
而在社会效益方面,张景新也算了一笔账:公交大巴采用混合动力的技术后节油25%,采用电动技术后更可以达到零排放,深圳目前保有的新能源汽车每年可节约替代燃油5万吨标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
业内预计,环境治理将给中国带来新能源经济。
在有着“新能源汽车之都”之称的深圳,坐拥主场之利的深圳本土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也引发产业群聚效应,拥有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龙头企业五洲龙、比亚迪,和无数生产电池、电机、电控、材料等配套各环节的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产
业规模自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100%,2012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根据《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在坪山新区规划13.5平方公里,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深圳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800亿元,将基地打造成集生产、制造、研发于一体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城。
实现2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6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产能规模。
届时,依托产业规模优势和成熟运作经验,深圳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深圳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