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战策略物理中考复习第讲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编第一讲:机械运动

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编第一讲:机械运动

第一讲:机械运动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例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划破夜空的流星C.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D.火车减速进站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例2:(2019•福建)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针对练习1 .(2019•徐州)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2 .(2019•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3.(2019•黑龙江)小明操控遥控器使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是(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

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

例3(2019•广元)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一 机械运动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一 机械运动

专题一: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一)物体的简单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为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所以,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建筑物、树木等作参照物。

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公式:v=s/t。

5.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方向不变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路程都相等,或者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任一时刻速度(v)都相同。

路程的表达式:s=vt,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6.平均速度我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它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二)长度、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日暑、沙漏等,停表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1min=60s,1h=3600s。

2.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常用的工具为刻度尺。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刻度尺(1)零刻度: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

机械运动本章有四个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每个课题都包含了诸多知识点,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中考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

下面结合课程标准按照课题顺序阐述每个知识点及其要求。

每个课题精选一个典型实例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规范化的解题过程,也指出在解题时的易错点。

再给出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内容的高频知识点的真题、改编题、原创题。

这样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快速提升。

(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时间、测量工具4(正确使用刻度尺、机械停表)、估测长度,此外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误差也是该课题的知识点。

(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本课题需要学习的内容是:1.长度:(1)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长度的测量(要会用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

2.时间:(1)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时间的测量(要会用钟表、停表等测量)。

3.估测长度:知道对测量结果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

4.测量工具:当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则要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1)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4 4 / 112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梳理考点1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考点2 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v =st ,公式中的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 m/s =3.6 km/h 。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v =st ,式中s 表示总路程,t 表示总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

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

考点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 =103m 1 dm =10-1m 1 cm =10-2m 1 mm =10-3m 1 μm=10-6m 1 nm =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平行,不能歪斜;②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③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完整资料).doc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专题二 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

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ts v (4)单位:①基本单位:m/s ;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③换算关系:1m/s=3.6km/h,1m/s=100cm/s 。

3.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ts 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s t t v s t s v 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①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 v v +=时② 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 v v v v 21212+=路 可以证明:v 时≥v 路。

(作差、通分、配方) (4)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同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路程段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中考复习第一讲:机械运动

中考复习第一讲:机械运动
则该物体是 运动 的;物体的位置不变,则该
物体是静止 的。
二、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 选作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不能选
研究对象本作身为参照物。
14
参照物的选择原 (1则).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2).参照物是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参照的物体, 并不说明物体是不动的。 (3).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4).对同一物体,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以不同。 (5).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3
关于相遇的问题
例9.甲乙两人相距100米,两人相向而行,甲 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则需多 少时间才能相遇?
44
2.甲乙两辆车分别从相距5000m的A、B两 地同时出发,甲车的速度是20m/s,经 100S后相遇,求乙车的速度?
45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46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值。
V=
V1+V2 2
31
例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 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 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 动的
20
6、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 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 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 件下才可进行?

备战中考物理一轮教材章节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PPT

备战中考物理一轮教材章节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PPT

考11点6:速度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
定义: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
用时间的比,叫速度。 公式 v s
t
单位:米/秒,符号为m/s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通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12 例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 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 的位置如图所示,在选项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B)
5、2测2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时,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 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 判断,正确的是( B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6考点3:误差:_测__量__值___和_真__实__值___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 但应尽量减小。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例: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4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测,物体的 长度是_____1_._4_2___厘米。
20 3.下列对此初中《物理》课本的估测值域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 A) A.长度约为26厘米 B.质量约为2千克 C.重力约为0.2牛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
21
4、2018年10月歼20以编队飞行亮相珠海航展,完成各种高难度战术 机动,体现优越气动特性。在飞行中,飞行员相对于他驾驶的飞机是 ___静__止__(填“运动”或“静止”)的。
1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中考备战策略物理中考复习第讲机械运动

中考备战策略物理中考复习第讲机械运动

中考备战策略:物理中考复习第讲——机械运动引言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中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解题方法,对于顺利备战中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常见类型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希望能给同学们在物理中考复习中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

机械运动的定义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由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过程。

根据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可以将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方向移动的运动。

根据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等,速度随时间变化。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着一条曲线移动的运动。

根据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匀速曲线运动和变速曲线运动。

•匀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等,速度随时间变化。

机械运动的解题技巧在中考物理考试中,机械运动相关的题目常常涉及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解题技巧。

1. 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首先,我们需要熟记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例如,位移的定义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差,可以表示为Δx = x2 - x1。

速度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

加速度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a = Δv / Δt。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与机械运动相关的题目。

2. 画图辅助分析其次,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画图辅助分析。

通过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时间图或位移时间图等图形,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例如,在解答匀速直线运动相关问题时,可以画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通过图形的直线特点,可以得出物体匀速运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