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土壤pH和全盐的测定
土壤pH的测定方法

土壤pH的测定方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
2. 巩固pHS-3C型酸度计的使用3. 了解水土比对pH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是将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板)插入土壤悬液或浸出液中构成一原电池,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
在酸度计上测定,经过标准缓冲溶液校正后则可直接读取PH。
水土比例对PH影响较大,尤其对于石灰性土壤稀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采取较小水土比为宜,本方法规定水土比为2.5: 1。
同时酸性土壤除测定水浸土壤PH外,还应测定盐浸PH,即以1mol? L-1KCI溶液浸提土壤H+后用电位法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PH的测定。
三、主要仪器设备仪器:pHS-3C酸度计(精确到0.01PH单位):有温度补尝功能、PH电极、玻璃棒、烧杯。
试剂:过30目筛的土壤,去除CO2的水,煮沸10min后加盖冷却,立即使用。
本实验室采用去离子水,经实验证明使用去除CO2的水和去离子水的误差小于0. 02。
氯化钾溶液[c (KCI)=1 mol?匚1]:称取74.6g KCI溶于800 mL水中,用稀氢氧化钾和稀盐酸调节溶液PH为5.5~6.0稀释至1L.PH4.00(25C ),PH6.86(25C),PH9.18(25°C)标准缓冲液;四、实验步骤:1. 仪器标定。
采用两点标定(参照教材)2. 土壤水浸液PH的测定。
称取通过30目径筛的风干土壤10.0g于50mL高型烧杯中,加25mL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1 min,使土粒充分分散,放置30 min后进行测定。
将土壤上清液倒在20ml的小烧杯里,把电极插入待测液中,轻轻摇动烧杯以除去电极上的水膜,促使其快速平衡,静置片刻,按下读数开关,待读数稳定(在5s内PH变化不超过0.02)时记下PH。
放开读数开关取出电极,以水洗涤,用滤纸条吸干水分后即可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测定。
每测5~6 个样品后需用标准缓冲溶液检查定位。
土壤PH的测定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土壤PH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土壤溶液的活性酸度以pH 值表示,测定其数字,可以作为造林树种的选择林木施肥的参考。
要求同学了解电位测定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电位测定的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1)酸度计用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土壤悬液的pH 值。
2)土壤水浸pH小于7 的,同时要测1molL-1氯化钾盐浸的pH。
土壤PH大于7的用L氯化钙测定。
土水比浸提剂:枯枝落叶层及泥炭层样品用,1∶10,盐土用l∶5,其他各种土壤都用1∶。
3)土:主要指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显碱性,pH 不一定很高。
碱土: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土壤,pH 值较高,土壤显碱性。
两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质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
4)试剂:1. 标准缓冲液:在105℃烘过的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分析纯),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L,即为苯二酸氢钾溶液2. 标准缓冲液:在50℃烘过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分析纯)和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
溶于水定容至1L,即为磷酸二氢钾及磷酸氢二钠溶液。
3. 标准缓冲液:硼砂(Na2B4O710H2,分析纯)溶于水定容至1L,即硼砂溶液,此溶液的pH 易于变化,应注意保存。
4. 1molL-1 氯化钾溶液:氯化钾(KCI 化学纯)溶子水并稀释至1L。
5. 饱和氯化钾溶液:350g 氯化钾,加水1L,加热到不再溶解为止,冷却后,上部清液即饱和氯化钾溶液。
三、测定步骤1)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于50ml 高型烧杯中,加水25ml,枯枝落叶或泥炭层样品称5g,加水50ml。
用玻璃棒剧烈搅动1-2min,静置半小时,酸性土用1molL-1氯化钾浸提土壤,室内避免空气中氨或挥发性等的影响。
2)仪器校正:用与土壤浸提液pH 值接近的缓冲液校正仪器,使标准缓冲液的pH 值与仪器标度上的pH 值相一致。
土壤pH值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

土壤pH值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1、土壤pH值的测量方法:土壤pH值测量方法的选择是一个经常争论的问题。
一般来说,可在下列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1) 细泥糊状物pH值:将足够量的蒸馏水加到土壤样品中搅成很细的糊状物,放置5分钟插入,经过15-20秒后读取仪器示值。
注意在两次测量之间要充分洗涤电极。
(2) 土壤与水1:1悬浮液pH值:将20克土壤样品置于50毫升烧杯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搅动悬浮液几次,每次间隔约1小时,停止搅拌后立即浸入pH复合电极测量pH值。
(3) 水分饱和的土壤糊状物pH值: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刮勺搅动混成水分饱和的土壤糊状物,使其均匀,然后在专用的器皿中轻轻敲打糊状物,直至这种糊状物能够反射光线以及稍能流动。
当将器皿翻转过来时糊状物应能自由滑出,如有粘附可用刮刀将其刮净。
将糊状物放置1小时以上,再检查一次样品的水分饱和程度(按照上述方法)。
在放置过程中样品表面不应有游离水分出现,糊状物也不应显著变硬或失去光泽,如果样品变硬或失去光泽,应添加水重新混合,如果糊状物太潮湿则应添加一些干燥的土壤。
样品制备后,将电极插入糊状物内不断升高或降低电极的位置直至获得重现的pH读数为止。
上述三种方法都可以给出重现的结果,但对于同一样品不同方法所得数据稍有奇差异,因此在报道土壤pH值时应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2、土壤pH值的操作步骤:pH计(酸度计)校准: 赛科环保的各种pH计和电位计的使用方法不尽一致,电极的处理和仪器的使用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将待测液与标准缓冲溶液调到同一温度,并将温度补偿器调到该温度值。
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仪器时,先将电极插入与所测试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 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启动读数开关,调节定位器使读数刚好为标准液的pH值,反复几次使读数稳定。
取出电极洗净,用滤纸条吸干水分,再插入第二个标准缓冲溶液中,两标准液之间允许偏差0.1pH单位,如超过则应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液是否有问题。
[Word]土壤pH测定
![[Word]土壤pH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15b1907fd5360cbb1adb90.png)
[Word]土壤pH测定土壤pH测定+pH的化学定义是溶液中H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土壤pH是土壤酸碱度的强度指标,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
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
pH值对土壤中氮素的硝化作用和有机质的矿化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土壤pH易于测定,常用作土壤分类、利用、管理和改良的重要参考。
在盐碱土中测定pH值,可以大致了解是否含有碱金属的碳酸盐和发生碱化,作为改良和利用土壤的参考依据,同时在一系列的理化分析中,土壤pH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审查其他项目结果的一个依据。
土壤pH分水浸pH和盐浸pH,前者是用蒸馏水浸提土壤测定的pH,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碱度),后者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的pH,大体上反映土壤-1 -1 的潜在酸。
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用0.5 molLCaCl溶液,在浸提土2+2+3++壤时,其中的K或Ca即与胶体表面吸附的Al和H发生交换,使其相当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故盐浸pH较水浸pH低。
土壤pH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位法。
电位法的精确度较高。
pH误差约为0.02单位,现已成为室内测定的常规方法。
野外速测常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其精确度较差,pH误差在0.5左右。
4.1.1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4.1.1.1方法原理:利用指示剂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特性。
因而可根据指示剂显示的颜色确定溶液的pH值。
4.1.1.2主要仪器:白瓷板(或石蜡浸纸和聚乙烯薄膜);玛瑙研钵。
4.1.1.3试剂:pH4—11混合指示剂:称0.2g甲基红,0.4g溴百里酚蓝,0.8g酚酞在玛瑙研钵中混合研匀,溶于400ml95%酒精中,加蒸馏水580ml,用0.1mol/LNaOH调至pH=7(草绿色),定容至1升。
此指示剂的PH变化范围如下:pH: 4 5 6 7 8 9 10 11颜色: 红橙黄(稍带绿) 草绿绿暗蓝紫蓝紫4.1.1.4操作步骤:用角匙取少量土壤样品,放于白瓷板凹槽中,加蒸馏水1滴,再加pH混合指示剂3,5滴,以能润湿样品而稍有余为宜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土壤pH的测定方法

土壤 pH 的测定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
2.稳固 pHS-3C 型酸度计的使用3.认识水土比对 pH 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采纳电位法测定土壤PH 是将 PH 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板)插入土壤悬液或浸出液中组成一原电池,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
在酸度计上测定,经过标准缓冲溶液校订后则可直接读取 PH。
水土比率对 PH 影响较大,特别关于石灰性土壤稀释效应的影响更加明显。
以采纳较小水土比为宜,本方法例定水土比为:1。
同时酸性土壤除测定水浸土壤 PH 外,还应测定盐浸 PH,即以 1mol? L-1KCl 溶液浸提土壤 H+后用电位法测定。
三、主要仪器设施仪器: pHS-3C 酸度计(精准到 0.01PH 单位):有温度补尝功能、 PH 电极、玻璃棒、烧杯。
试剂:过 30 目筛的土壤,去除 CO2的水,煮沸 10min 后加盖冷却,立刻使用。
本实验室采纳去离子水,经实考证明使用去除CO2的水和去离子水的偏差小于0. 02。
氯化钾溶液 [ c (KCl)=1 mol?L-1]: 称取 74.6g KCl 溶于 800 mL 水中,用稀氢氧化钾和稀盐酸调理溶液 PH 为 5.5~6.0,稀释至 1L.PH4.00(25℃ ),PH6.86(25℃),PH9.18(25℃)标准缓冲液;四、实验步骤:1.仪器标定。
采纳两点标定(参照教材)2.土壤水浸液 PH 的测定。
称取经过 30 目径筛的风干土壤 10.0g 于 50mL 高型烧杯中,加 25mL 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 1 min,使土粒充足分别,搁置 30 min 后进行测定。
将土壤上清液倒在 20ml 的小烧杯里,把电极插入待测液中,轻轻摇动烧杯以除掉电极上的水膜,促进其迅速均衡,静置片晌,按下读数开关,待读数稳固(在5s 内PH 变化不超出)时记下 PH。
松开读数开关拿出电极,以水清洗,用滤纸条吸干水分后即可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测定。
实验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

实验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
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
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
1.1土壤样品的采集1.1.1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1)确定采样单元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
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
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
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
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取土。
(4)混合土样的制备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
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如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
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
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
土壤酸碱度和土壤可溶盐分析

土壤酸碱度和土壤可溶盐分析2.1 土壤PH值的测定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墓本性质之一,是土壤形成过程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指标。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中养分存在的形态和有效性,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索的有效性与土壤的PH值有关,在我们掌握足够的土壤科学知识后,是可以根据土壤的PH值相当可靠地评估土壤中养分的有效状况。
所以土壤PH值又是估计植物营养元素相对有效性的指标。
土壤PH值是土壤溜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它是土壤中最重要的一种物理化学性质,可用水处理土壤制成悬浊液进行测定。
许多西欧和前苏联学者建议测定土壤在中性盐溶液中的PH,其中最常用的是氯化钾溶液(ImolL-l),我国也有许多实验室用以测定强酸性(pH值<5. 5 =的土壤。
近年来,有些国家测定土壤在氯化钙溶液(O.OlmolL-1)中的pH。
但土壤在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钙溶液中的PH值较在水中者为低,因此,测定结果应注明,当解释结果时,要考虑这种差异。
在测定土壤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水土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水土比例愈大,PH升愈高。
国际土壤学会规定水土比为2. 5: 1,在我国例行分析中以1: 1,2.5: 1,5: 1较多,为使测定结果更接近田间的实际情况,水土比以1: 1或2.5: 1甚至饱和泥浆较好,盐土用5:1。
此外,随着坚固的玻璃电极的出现,对于一般水分含量的田间土壤也有可能进行原位的测定。
土壤PH值的测定可分为电位法和比色法两大类。
随着分析仪器的进展,比色法现在仅在田间约测时使用,目前,我国各个土壤分析实验室一般都采用电位法。
电位法有准确(0.02PH)、快速、方便等优点。
比色法不需要贵重仪器,受测量条件限制较少,便于野外测定,但准确度低(0.5PH),对于要求0.5PH单位准确度的测量仍是方便可靠的。
电位法方法原理用pH计测定土壤悬浊液PH时,常用破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用pH复合电极。
土壤PH值的测定

土壤PH测定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 1.1 方法提要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是将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土壤悬液或浸出液中,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
在酸度计上测定,经过标准溶液定值后则可直接读取pH值。
水土比例对pH值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于石灰性土壤稀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以采取小水土比为宜,本法规定土壤pH为1:1的水土比例。
同时,酸性土壤除测定水浸土壤pH值外,还应测定盐浸pH,即以1mol Lˉ1氯化钾溶液浸取土壤H 后用电位法测定。
1.2 应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pH值的测定。
1.3 主要仪器设备①酸度计;②pH玻璃电极;③饱和甘汞电极;④搅拌器。
1.4 试剂①1molLˉ1氯化钾溶液: 称取74.6ɡ氯化钾(化学纯)溶于800ml水中,用稀氢氧化钾和稀盐酸调节溶液批pH为5.5~6.0,稀释至1L;②pH4.01(25℃)标准缓冲溶液: 称取经110~120℃烘干2~3h的邻笨二甲酸氢钾10.21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③pH6.87(25℃)标准缓冲溶液: 称取经110~130℃烘干2~3h的磷酸氢二钠3.533g和磷酸二氢钾3.388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④pH9.18(25℃)标准缓冲溶液: 称取经平衡处理的硼砂(Na2B4O7·10H2O)3.800g溶于无CO2的水, 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硼砂的平衡处理: 将硼砂放在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两昼夜;⑤去除CO2的蒸馏水。
1.5 分析步骤①仪器校准: 各种pH计和电位计的使用方法不尽一致,电极的处理和仪器的使用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将待测液与标准缓冲溶液调到同一温度,并将温度补偿器调到该温度值。
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仪器时,先将电极插入与所测试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启动读数开关,调节定位器使读数刚好为标准液的pH值,反复几次使读数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酸度包括潜性酸、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 + 和活性酸溶液中的H + ,它们处于动态平衡中。
活性酸常以pH 表示( 土壤pH 值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是一种强度因素。
土壤pH 值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植物生长都起着重要作用,故又称为实际酸度或有效酸度。
本实验要求掌握土壤pH 测定的一般方法。
3.1.1 实验方法、原理土壤pH 的测定方法可分为比色法,电位法。
其中比色法有方法简便,不需贵重仪器,受测量条件限制较少,便于野外调查使用等优点,但准确度低。
电位法测定具有准确,快速,方便等优点。
但需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限制较多。
本实验采用电位法测定。
测定原理是用pH 计测定土壤悬浊液pH 时,由于玻璃电极内外溶液H+ 活度不同而产生电位差,E=0.059.1oga1/ a2 ,
a1= 玻璃电极内溶液的H+ 活度( 固定不变) ;a2= 玻璃电极外溶液的H+ 活度( 即待测液
H+ 强度) ,电位计上读数换算成pH 值后在刻度盘上直接显示读出pH 值。
3.1.2 仪器试剂pH 计、50 或100ml 烧杯、移液枪或移液管、标准缓冲溶液(pH7 和pH4 )、去离子水、0.01M CaCl 2 溶液、1M KCl 溶液
3.1.3 步骤称取10g 风干土样于50 或100ml 烧杯中。
加入50ml 去离子水,混匀。
可用玻璃棒搅拌3-5 分钟,但需注意防止污染。
静置10 分钟。
用pH 计将电极插入悬液中(上层上部),读取读数pH W 。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接着测下一个样品(没有必要将电极擦干)。
3.1.4 注意事项液土比例:液土比例影响pH 值测定结果,测定时液土比应加以固定。
为使所测pH 更接近田间的实际情况,以液土比1 :1 或 2.5 : 1 较好。
本实验采用液土比5 :1 。
提取与平衡时间:对不同土壤搅拌与放置平衡时间要求有所不同。
界面电位影响:甘汞电极与悬浊液接触会产生液接电位,影响pH 测定。
玻璃电极在悬液中的位置不同也会产生结果差异。
固常规测定中电极位置有所要求。
3.2.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土壤水溶性盐是盐碱土的一个重要属性,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
上壤中水溶性盐的分析,对了解盐分动态,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拟订改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一般包括全盐量测定,阴离子(Cl - 、SO 2- 3 、CO 2- 3 、HCO - 3 、NO - 3 ) 和阳离子(Na + 、K + 、Ca 2+ 、Mg 2+ ) 的测定,并常以离子组成作为盐碱土分类和利用改良的依据。
3.2.1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3.2.1 实验方法、原理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分水溶性盐的提取和浸出液盐分的测定两部分。
在进行土壤水溶性盐提取时应特别注意水土比例、振荡时间和提取方式,它们对盐分溶出量都有一定影响。
目前在我国采用5 :1 浸提法较为普遍。
盐分的测定主要采用电导法和烘干法,其中以电导法较简便,快速,烘干法较准确,但操作繁琐费时。
本实验采用水土比5 :1 浸提,电导法测定水溶性盐总量。
电导法测定原理是土壤水溶性盐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具有导电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因此通过测定待测液电导率的高低即可测出土壤水溶性盐含量。
3.2.2 仪器试剂250ml 三角瓶,漏斗、电导仪、电导电极。
0.01M KCl ,0.02M KCL 标准溶液。
3.2.3 操作步骤土壤水溶性盐的提取,称取过1mm 筛风干土20.00g ,置于250ml 干燥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1( 水土比5 :1) ,振荡5 分钟,过滤于干燥三角瓶中,需得到清壳滤液。
( 此
浸提液可用于分盐的测定) 。
吸取土壤浸出液30m1 ,放在50m1 小烧坏中,测量溶液温度,然后用电导仪测定,测定待测液的电导度(S t ) ,记下读数。
3.2.4 结果计算
土壤浸出液电导率EC 25 = 电导度(S t ) * 温度较正系数(f t )* 电导电极常数(K )温度较正系数(f t )见附表 1 电导电极常数(K )从电导电极上查得。
土壤全盐量可由本地区的盐分与电导率的数理统计关系方程式求得。
附表 1 25℃时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