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业务案例

法律会计评级 服务机构
信用增级机构
资金保管人
证券托管人
发行服务
增信
资金保管
证券托管
发起人 (原始权益人)
资产转让 益权
承销
发行
发行安排
委托管理 资金分配
借款人
贷款管理
服务商
承销商
原始权益人/资产服务机构 特殊目的载体(SPV) 投资人/受益人 主承销商/计划管理人 资金保管机构/托管机构 信用增级机构 评级机构 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 借款人
债权类
收益权类
受益权类
特殊目的 载体
破产 隔离
SPV
信用融资
资产证券 化的核心 要素 基础 资产 信用 增级
实质上的证 券发行人
优先/次级结构 基础资产超额抵押 内部信用增级
信用 增级
现金储备(抵押)账户 超额利差 信用触发机制(加速清偿)
外部信用增级
第三方担保 银行信用证 信用保险
资产证券 化的核心 要素 基础 资产 破产 隔离
看点:互联网金融“大数据”
Ø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 56.3%,京东销售超数万品牌、4020万种商品,囊括家电、手机、电脑、母婴、服装等13大品类。 Ø 2014年,京东市场交易额达到2602亿元,净收入达到1150亿元。 Ø 2015年8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201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截至2015年6月30日,京东第二季度交 易总额(GMV)达到1145亿元,同比大增82%,净收入则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61%,活跃用 户数和履约订单量分别达到1.18亿和3.056亿。 Ø 根据公开报道,京东金融已经打造出大数据模型体系,包括风险控制模型、量化运营模型、用户 洞察模型等。借助大数据,计划管理人可以随时查看借款人信息。但其是否会对投资人披露尚未 知。 Ø 根据公开报道,京东白条的不良率低于1% Ø 根据公开报道,6月份,京东白条交易额同比增长600%,消费金融用户同比增加700%,但具体 数据未予披露。按2014年2600亿元的交易额估计,假设其中10%的交易采用了分期,即有可能 达到260亿元。未来京东白条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Ø 根据TechWeb报道,2014年3月27日,刘强东表示,京东十年后70%的净利润将来自于金融业务。
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

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
那我就给你讲一个房贷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吧。
话说有个银行,叫阳光银行。
这个银行呢,放出去了好多好多住房贷款。
你想啊,这么多房贷在手里,虽然每个月都有稳定的还款进来,但是钱都分散在这些贷款里,不能一下子拿去干别的大事。
这时候呢,银行里有个聪明的金融专家,叫小李。
小李就想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把这些房贷资产证券化。
他先把这些房贷按照一定的标准,比如说贷款金额啦、贷款人的信用等级啦等等,分成了好几个小的资产包。
就像是把一大袋糖果按照口味分成了几个小袋子一样。
然后呢,他找了一家专门做证券化的机构,咱们就叫它魔法证券机构吧。
这个魔法证券机构就根据这些资产包,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证券。
这个证券呢,就像是一张有魔力的票,谁买了这个证券,就相当于对这些房贷资产有了一份权益。
比如说,有个投资者老王。
老王手里有点闲钱,他听说了这个房贷资产证券,就想参与一下。
他觉得房贷嘛,大多数人都会按时还款的,风险比较低,收益应该还不错。
于是他就买了一部分这种证券。
对于阳光银行来说呢,一下子就把那些分散的房贷资产变成了现金,然后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发放更多的贷款,或者去做其他的投资项目啦。
对于老王这样的投资者呢,他每个月就可以收到一部分来自那些房贷还款的收益。
当然啦,如果有个别贷款人还不上钱了,那他可能会受到一点小损失,不过总体来说,因为银行在之前筛选房贷的时候还是比较严格的,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太多。
这就是一个简单又有趣的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啦。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0d87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有望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
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该规定的部分修改内容不仅可能进一步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升级发展,也有可能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泛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试图对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的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并就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予以展示,希望能够为我司今后相关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指引。
第一篇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1.资产证券化业务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各种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进行资产转化的机构称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信贷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或信托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再由SPV根据购买下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购买基础资产支付的资金。
受托人(计划管理人)管理的基础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付投资者回报,而发起人则得到了用以进一步发展业务的资金。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资产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工具,也为广大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主要集中于与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证券公司过去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更多集中于对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
不过,根据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券商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行模式与资产范围均有了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对泛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支持票据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支持票据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一、资产证券化的实务操作1.资产选择与筛选: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现金流稳定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因此,在实施资产证券化之前,企业需要对其资产进行选择和筛选。
资产选择的关键因素包括资产的现金流、市场可交易性、风险等级等。
2.资产划转: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是资产的划转,即将资产所有权从企业划转给特殊目的主体(SPV)。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资产划转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并制定相应的文件和合同。
3.信用增级:为了提高证券产品的信用评级,资产支持票据通常采用信用增级措施,如保险单、担保、超额配资等。
通过信用增级,可以降低证券产品的风险,提高市场可接受性。
4.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发行:通过将资产划转给SPV,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证券产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结构。
然后,通过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将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二、资产支持票据的实务操作1.资产筛选与优化:资产支持票据是一种以优质债务资产为基础的票据,因此,资产筛选与优化是实施资产支持票据的关键步骤。
企业需要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较低风险的债权资产,并优化其组合结构。
2.资产划转与设置SPV:与资产证券化类似,资产支持票据的实施也需要将债权资产划转给SPV。
为了保证SPV的独立性,企业需要设置一个独立于企业的法人实体,并将债权资产划转给该实体。
3.创建债权池:债权池是指将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计划中的债权资产进行整合或汇集,形成独特的债权组合,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需求。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债权的质量和流动性。
4.票据发行与流通:资产支持票据的发行和流通是资产支持票据实务操作的核心环节。
发行机构与承销商合作,通过投资者或交易平台发行票据,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案例分析1.银行资产证券化案例:以银行贷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案例,通过将银行的贷款组合转化为证券产品,使银行能够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投资者,提高资本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你知道吗,就好比有个魔法盒子,能把各种各样的资产变成证券,在市场上交易流通。
比如说,有一家很大的企业,它有好多应收账款,这可是一笔大财富呢,但就放在那,不能马上变成现金来用。
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出马啦!他们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
这不是就像把藏在角落里的宝贝给挖出来了嘛!
就像当年的“房贷证券化”,银行把大量的房贷打包,变成了可以买卖的证券。
哇塞,这可不得了!投资者们觉得,嘿,这有赚头啊,纷纷买入。
这就像一个大派对,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咱来设想一下啊,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这些资产就可能一直“睡大觉”,多可惜啊!但有了它,就像给资产安上了翅膀,一下子就飞起来了。
而且这对企业来说,好处那可太多啦,既能快速回笼资金,又能降低风险。
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嘛!
你想想,这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变魔术一样,把普通的东西变得闪闪发光。
资产证券化就像是一个超级红娘,把资产和投资者牵到了一起,让他们共同演绎一场精彩的财富大戏。
在我看来,资产证券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它让资产活起来了,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它让那些原本沉睡的财富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咱得好好感谢这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啊!。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案例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讲个特有趣的事儿,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的案例。
就说有个小制造企业吧,叫它小M厂。
小M厂呢,给好多大客户供货,按道理这是好事儿,生意做得大嘛。
但是啊,这里面有个大麻烦。
这些大客户的付款账期可长了,小M厂的应收账款就像一座座小山堆在那儿。
这些应收账款虽然理论上是钱,但在没到手之前,小M厂想扩大生产、升级设备啥的,都觉得钱紧巴巴的。
这时候呢,资产证券化就像个超级英雄登场了。
小M厂就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起来,准备搞个资产证券化出表的大动作。
首先啊,小M厂找了个厉害的金融机构,咱们叫它大F行。
大F行那可是专业的,它仔细地看了小M厂的这些应收账款。
大F行心里琢磨着:“嗯,这些大客户虽然付款慢,但信用还是不错的,违约风险比较低。
”然后呢,大F行就开始设计这个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它把小M厂的应收账款分成好多小份儿,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一片片的。
然后,大F行对外发行这些证券,卖给那些手里有点闲钱、又想投资赚点小钱的投资者,像一些小的投资公司啊,还有那些有点钱想找个稳定收益的个人投资者。
重点来啦,怎么出表呢?这就像是小M厂要和这些应收账款“划清界限”。
大F 行在设计的时候,让这个交易结构满足了好多复杂的会计准则要求。
比如说,风险报酬已经大部分转移啦,小M厂对这些应收账款已经失去了控制之类的。
小M厂这边呢,经过这么一折腾,就成功把这些应收账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移除了。
就好像是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账面上立马清爽了很多。
而且啊,小M厂还提前拿到了钱,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了。
可以去买新的原材料,多招几个熟练工人,把生产规模扩大起来。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呢,他们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买卖。
因为那些应收账款背后的大客户信用不错,虽然不能马上拿到很多利息,但是稳稳当当的,就像把钱放在一个安全的小盒子里,慢慢等着它增值。
你看,这个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金融魔术。
小M厂从被应收账款困住,到成功解困并且拿到钱发展,大F行从中也赚了一笔手续费,投资者也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大家都皆大欢喜呢。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1. 中电科技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项目:2018年,中电科技集
团将其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光伏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由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收益权构成,投资者购买证券化产品后可以获取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这个案例是国内首次将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光伏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
2. 美国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项目:美国一家太阳能公司于2016年发行了一只价值2亿元美元的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
产品,这些债券的回报来自该公司所持有的太阳能项目收益权。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债券来分享太阳能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该项目成功吸引了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3. 德国太阳能资产证券化项目:德国一家太阳能公司在2017
年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欧元的太阳能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基于公司旗下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该证券化产品来分享太阳能电站项目的收益。
这个案例是德国首次将太阳能电站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选择。
担保公司abs资产证券化案例

担保公司abs资产证券化案例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担保公司那点事儿,特别是关于资产证券化(ABS)的一个有趣案例。
这就好比是把担保公司的资产变戏法一样,玩出了新花样,创造出了不少神奇的效果。
案例背景。
有一家挺有名气的担保公司,咱们就叫它“安心保”吧。
这家公司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给好多企业和个人都提供过担保服务。
时间一长,手里就攒下了一大堆的担保债权,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宝贝的大箱子,可这些宝贝一时半会儿还没办法直接变成现钱。
为什么要搞资产证券化呢?你想啊,“安心保”手里虽然有这么多债权,但是要把这些债权一个个去变现,那可麻烦得很呐!就好比你有一屋子的旧家具,想卖掉换钱,可一个个去找买家,那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把这些债权打包变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一下子就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来买啦!就好比把那些旧家具整合成一套精美的家居套装,吸引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步,“安心保”得先把自己手里的这些担保债权好好梳理一遍,挑出那些质量比较好、还款可能性比较大的债权,就像是从一堆水果里挑出最甜最新鲜的那些。
然后,把这些精选出来的债权打包,组成一个资产池。
这个资产池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好果子的大篮子。
第二步,找一家专业的机构来帮忙设计这个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这个机构就像是一个大厨,根据资产池里的各种“食材”,精心设计出一份美味的“金融大餐”。
比如说,把这个证券化产品分成不同的档次,有的风险低一点,收益也相对低一点,就像是主食,适合那些比较保守的投资者;有的风险高一点,收益也可能高一些,就像是辣椒,适合那些喜欢冒险、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
第三步,就是找评级机构来给这个产品打分啦!评级机构就像是美食评论家,给这份“金融大餐”评个星级。
评级越高,就说明这个产品越靠谱,投资者也就越愿意买。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这个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向市场啦!“安心保”就像一个推销员,到处宣传自己的这个好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破产隔离从两个方面提高了资产运营的效率: – (1)通过破产隔离,把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不愿或不能承 担的风险转移到愿意而且能够承担的人那里去; – (2)通过破产隔离,投资能够只承担他们愿意承担的风险, 而不是资产原始所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
• 破产隔离是通过把资产真实出售给SPV来实现的。 • 在资产证券化中,虽是以“真实出售”之名,而是行担保之实。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主要基础资产类型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种类与范围
• 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根据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可以将资产证 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 益证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费)、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
• 2、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根据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发行人和 投资者所属地域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分为境内资产证券化和离岸资 产证券化。国内融资方通过在国外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SPV)或结构化投资机构(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SIVs)在国际市场上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 国外投资者融资称为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通过境内SPV在境内市 场融资则称为境内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资产重组原理 ➢风险隔离原理 ➢信用增级原理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 资产重组原理 – 将企业中的某部分资产独立出来,经过信用增级之后, 进行出售。
• 风险隔离原理 – SPV的存在使得资产与发起人之间在法律上完全隔离,据证券化产品的属性分类。根据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属性不同, 可以分为股权型证券化、债券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二、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及意义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原始债务人 •(Obligor)
•现金流 •中介服务
•专门服务机构 •(Service)
•信托机构 •(Trust)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
• 1.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BS ( 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 )
• 2.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BS (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
• 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可预见 性资产(如公路.桥梁收费权、租约、抵押贷款等)或者资 产集合出售给(或者信托)SPV,由其通过一定的机构安 排,转化为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 销售给投资者的过程。
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 的,独立的信托实体,其经营范围有严格的法律限制,资金全部来 源于发行证券的收入。
3.实现项目资产的真实出售。 SPV成立后,与发起人签订买卖合 同,发起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出售给SPV。这一交易必须以真 实出售的方式进行,即出售后的资产在发起人破产时不作为法 定财产参与清算,资产池不列入清算范围,从而达到“破产隔 离”的目的。破产隔离使得资产池的质量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 水平分离开来,投资者就不会再受到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影响。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2012年5月22日,央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 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方面, 基础资产种类进一步扩大,包括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 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 司贷款、节能减排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文化创意产业 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汽车贷款等;另一方面,市场参 与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机构范围涵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在投资者方面,资产支持证券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扩大至非银行 机构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涵义
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 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 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专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广义资产证券化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
1)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 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2020/12/18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资本证券化概念
•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缺乏流动性,但预计可以创造 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对其风险和现金流进行结构性重 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措施,从而将其预计现金流转 化为•可出售、可流动的证券产品的过程,资产证券化过程 中产生的有价证券称为资产支持证券。 • 资产证券化流行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是将不可流动 的资•产,转化成可流动的现金流,把“未来的钱”转化成 “现•在的钱”。资产证券化和当今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具有 很大的相关性。举个例子,一个优秀的财政局局长一定要 有以下三个能力:把“未来的钱”转化成“现在的钱”, 把“小钱”转化成“大钱”,把“死钱”转化成“活钱”, 而资产证券化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了这三个“钱”之间的转 化。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整体上经历了从审 核制到备案制的发展历程。
•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2005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试点。2005年3月到2007年4月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第一 阶段,试点额度为150亿元。试点的第二阶段是2007年5月到 2008年12月,试点额度为600亿元,实际发行规模约为480亿 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暂时中 断。2012年5月,银监会和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 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
•信用评级 •(Credit Rating)
•发售证券 •(Security Issues)
•向发起人支付价款 •Payment to Sponsor
•管理资产池 •(Pool Management)
•清偿证券 •(Liquidation)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运作程序的几个步骤
1.确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目标,组成特定的资产组合,即资产池。
4.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发起人与SPV一起确定服务机构 和托管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改善发行条件“,SPV必须进 行信用增级,使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实现。信用 增级的水平是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资一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运作程序的几个步骤
5.进行发行评级,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 依据,因而构成资产证券化的又一重要环节。评级主要考虑 因素为资产的信用风险,不包括由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市场 风险.由于出售的资产都经过了信用增级,一般地,资产支持证券 的信用级别会高于发起人的信用级别。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参与主体
•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特 定目的机构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资产的托 管。
• 4、信用增级机构。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 为此要向特定目的机构收取相应费用,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 偿责任。有些证券化交易中,并不需要外部增级机构,而是采 用超额抵押等方法进行内部增级。
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 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 基础发行证券。
3)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 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 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 过程。
1)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组合多样化,降低风险
2)扩大投资规模,提高资本收益率
3)便于设计投资组合,灵活多变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三、资产证券化的一般程序
•组建资产池 •(Asset Pool)
•设立特别目的机构 •(SPV)
•资产的转移 •(True Sale)
•信用增级 •(Credit Enhancement)
• 7、证券化产品投资者,即证券化产品发行后的持有人。 • 其他服务 资产服务商:是指负责按期收取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并其转
移给SPV 或SPV 指定的信托机构的实体。 投资将银行:协调项目操作,发行证券等 受托人:由SPV 指定的、负责对资产处置服务商收取的现金流进行管
理并向投资者分配的机构。 承销商:为所发行的证券进行承销的实体。 会计师:会计、税务咨询,以及对资产组合进行尽职调查。 律师:法律咨询。
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 1968年,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发行抵押担保证 券,标志着资产证券化的问世。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发展。至今, 证券化的资产已遍及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账 •款、汽车贷款、公路收费等广泛领域。 • 根据美国债券市场协会统计,2005年美国中长期债券市 场新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达3.02万亿美元。截至2005年 第四季,美国金融资产证券市场流通在外的金额高达7.9万 亿美元(其中MBS占5.9万亿美元,ABS占2万亿美 元),占美国债券市场的31.23%。资产证券化产品已成为 美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 场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