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转移性肿瘤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肺转移瘤在X线胸片上一般表现为多发性结节阴影,常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

结节密度常为均匀的高密度,周围可见包膜,有时结节内可见斑点状钙化。

CT扫描CT扫描是肺转移瘤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手段,其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细节。

肺转移瘤在CT扫描上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实性结节。

结节常呈均匀高密度影像,边界清晰。

部分病例可见结节内部的坏死或出血。

磁共振成像(MRI)MRI通常用于肺转移瘤的进一步评估,尤其适用于评估脑转移的情况。

MRI可显示转移灶的精确位置、大小和形态,对于判断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和CT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全身代谢和解剖信息。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可以更准确地定位、评估病灶的代谢水平,有助于鉴别肺转移瘤和其他良性结节。

胸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可直接观察肺转移瘤,并取得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胸腔镜检查对于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和恶性程度。

诊断要点1. 肺转移瘤通常呈多发性结节状影像学表现,结节大小不一,边界清晰;2. 结节密度常为均匀高密度,周围可见包膜;3. 钙化、坏死和出血等可见于部分病例;4. CT扫描是肺转移瘤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手段;5. MRI适用于评估肺转移瘤脑转移的情况;6.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和CT可提供全身代谢和解剖信息;7. 胸腔镜检查对于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诊断在肺转移瘤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X 线胸片、CT扫描、MRI、PET-CT和胸腔镜检查等多种方式,在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肺转移瘤的性质和范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王冬富(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CT表现及转移途径。

方法 对60例原发肿瘤进行螺旋CT扫描。

结果 原发肿瘤以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喉癌、胆囊癌、肾癌、成骨肉瘤、甲状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多见。

血行性肺转移瘤31例占51%,淋巴管性肺转移5例占8%,胸膜转移15例占25%,气道转移2例占3%,混合转移7例占11%。

结论 血行性和淋巴肺转移是肿瘤主要的转移方式。

CT是肺转移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肺转移瘤;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80-01 肺转移瘤是全身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1月经病理证实肺转移瘤60例,现将CT表现、转移途径进行讨论,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3~86岁,平均59.5岁。

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肺癌12例,胃癌7例,肝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16例,肺癌12例,胃癌7例,肝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4例,喉癌3例,胆囊癌2例,肾癌2例,成骨肉瘤1例,甲状腺癌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

我院采用GE公司Light S peed8排螺旋C T常规扫描,层厚10mm,螺距0.87∶1,对单发小病灶行HRCT扫描。

1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咳血丝痰1例,25例无明显症状体征。

113 CT表现11311 血行性肺转移 肺外恶性肿瘤主要经由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到达肺。

原发肺癌主要经由肺静脉反流左心进而进入人体大循环内,亦可侵入上腔静脉及其汇流经左心而到达肺。

而结肠直肠癌细胞可绕道肝脏,经直肠静脉丛及椎骨静脉丛进入下腔静脉而流入肺部[1]。

CT表现为粟粒、单发、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轮廓清楚,以两中下肺野为著。

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

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

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
封常刚;王中彬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8)001
【摘要】肺是全身血流的必经之地,其丰富的毛细血管床是一高效过滤器,成为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

死于恶性肿瘤者20~54%有肺转移,15%肺部是唯一的转移部位。

肺转移瘤的发生,一般认为是肿瘤细胞停留在肺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分叉部位,黏附在毛细血管的内皮形成凝块,并穿过管壁进入血管外的结缔组织内,然后细胞增生,成为小的瘤体,形成转移性肿瘤。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封常刚;王中彬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辽宁,锦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王秀兰;张颖
2.肺部非同期多个肿瘤:肺部转移性肿瘤或第二个原发性肿瘤 [J], 余庆鹤
3.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J], 阮军忠;韩鸣;等
4.肺部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J], 王福海;张俊锡
5.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J], 焦小龙;曾庆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3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s of the lung〕
•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大量尸检结果显示,有20%~54%胸外恶性
肿瘤的病人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的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 或邻近器官直接侵害。以绒毛膜癌、乳腺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 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 胎癌等。
• Hemorrahg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绒毛膜癌〕Radiologic Findings
Chest radiograph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ar opacities in both lungs. HRCT scan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es with halo of ground glass attenuation in the periphery zones of both lungs. Diagnosis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history of choriocarcinoma and radiologic findings. Serum HCG level was as high as 59,100 IU/ml. Brief Review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varies with the primary tumor and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In autopsy series the most common sources of metastases to the lungs include tumors of breast, colon, kidney, uterus, prostate, head, and neck. Tumors such as choriocarcinoma, osteosarcoma, Ewing’s sarcoma, testicular tumors, melanoma and thyroid carcinoma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but because they are not as prevalent in the population, lung deposits from these tumors are encountered less frequently . Hematogenous metastases usually result in multiple, large, well-defined nodules and tend to involve mainly the lower lung zones and frequently have a peripheral distribution. On occasion, if the metastases have bled into the surrounding lung, they show ill-defined edges.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of choriocarcinoma has ranged from 5.1- 67% . The pattern of thorac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is variable, including pulmonary nodules with surrounding hemorrhage, miliary nodules, nodule or masses with arteriovenous aneurysm formation, and pulmonary or pleural metastasis with spontaneous hemothorax .

585例肺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

585例肺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
t m r r a tc nc r u a e he we e b e s a e ,l ng c nc r,e op g a a e n he u e i e c r i a e .Thes lt r odu e s ha e lc nc ra d t t rn e v x c nc r o ia y n l t pe we e s e n 8 y r e n i 8,t la y t pei 5,t l r me i s i lt e i 6,t y he mii r y n 1 he hie — d a tna yp n 5 hel mpha itst pe i 3, ng ii y n 2
Co pa a i e s u y o m a i e t r s a d pa h l g c lt pe o r m a y m r tv t d n i g ng f a u e n t o o i a y f p i r t m o so 8 a e t l o r ea t s s u r f 5 5 c s s wih pu m na y m t s a e
t e p e r lt p n 3 ,t e i f t a i n t p n 2 a d i ta r n h g n c t p n 2 c s s h l u a y ei 6 h n i r to y e i n n r b o c o e i y e i a e .Co c u i n: u mo l n l so P l —
s e t ey p c i l .Re u t : 9 c s s ( 0 ) a p a s t e m u tp e n d l y e a d t e m an p i r ie f v s ls 2 a e 5 . 9 1 p e r a h li l o u e t p n h i rma y st s o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一、背景介绍
肺转移瘤是指原发肿瘤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转移并侵入肺组
织形成的瘤块。

影像学诊断是肺转移瘤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
绍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步骤。

二、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
⒈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常用的初筛手段,可以检测到
肺部结节、肿块、阻塞等病变,但对细小转移瘤的检出率较低。

⒉CT检查:CT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能够明确肺
转移瘤的大小、形态、分布情况等,并且可以进行增强扫描,帮助
鉴别肺内结节的性质。

⒊MRI检查:MRI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于
肺转移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擅长检测小的转移病灶。

⒋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代谢和形态信息的检查方式,能够明确肺转移瘤的代谢程度,提高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

三、影像学诊断步骤
⒈了解患者病史:包括原发肿瘤种类、治疗史、症状等信息,有助于对肺转移瘤进行初步判断。

⒉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进行肺转移瘤的详细检查。

⒊影像学表现分析:通过对影像学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判断
转移瘤的数量、大小、分布、形态等特征。

⒋鉴别诊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排除其他
肺部疾病,进行肺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⒌诊断报告:将影像学所见和诊断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详细
的诊断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参考。

附件:
⒈附件1:肺转移瘤影像学示例图片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转移瘤:原发肿瘤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转移并形成的瘤块。

⒉影像学诊断: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

肺肿瘤影像学

肺肿瘤影像学

图4-12-1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右上叶肺不张与肺门肿块的下缘相连,呈反S征
2020/11/14
24
2020/11/14
25
2020/11/14
26
中心型肺癌
简述中心型肺癌的主要 X线表现:
1. 肺门区肿块或肺门角消失 2. 阻塞性肺气肿 3. 阻塞性肺炎 4. 阻塞性肺不张 5. 发生于右上叶者可出现横“S”征
肺泡上皮
2020/11/14
3
肺癌病理
大体类型 组织学类型 早期肺癌和进展期肺癌 肺癌转移
2020/11/14
4
肺癌的大体类型
在大体病理形态上,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 肺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中央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弥漫型肺癌
2020/11/14
5
中央型肺癌
是指肿瘤发生在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的 肺癌,主要为鳞状上皮癌、小细胞癌、大 细胞癌及类癌。部分腺癌也可为中央型。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三种:
2020/11/14
38
中心型肺癌
MRI表现:
1. 受累支气管呈鼠尾状或管状狭窄,甚至完全闭 塞
2. 正常肺门区支气管和肺血管为无信号结构且肺 组织也无信号,因而易于发现肺门区肿块
3. 肿块常呈分叶状,T1加权像其信号略高于肌肉, 而在T2加权像,肿块常为非均质高信号
2020/11/14
39
中心型肺癌
2020/11/14
11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人体正常支气管上皮有六种细胞:
不分化细胞 基底细胞 粘液细胞 纤毛细胞 粘液纤毛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
2020/11/14
12
组织学类型
小粘液颗粒细胞是粘液细胞的一种,被覆于大部分 的支气管粘膜上皮,具有向腺上皮和鳞状上皮分化 的特征。从支气管表面上皮的基底细胞或小粘液 颗粒细胞可以发生鳞癌、腺癌和鳞腺癌

肺癌的CT诊断

肺癌的CT诊断
一般认为该征的出现有助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肺癌近肺门侧肺血管伸入切迹内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CT表现
鳞癌(中央型、空洞、较大、胸膜侵犯) 腺癌(周围型)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肺上沟癌
肺上沟癌
多中心肺癌
肺癌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癌淋巴管播散
右上肺腺癌伴局限性气肿及毛刺
左下肺鳞癌伴毛刺
肺癌的TNM分期
正常CT解剖
肺窗位 纵隔窗 骨窗位
肺叶划分
肺叶划分
肺叶划分
肺部基本病变
肺渗出 肺实变 肺纤维化 钙化 肺不张 肺气肿 空洞及空腔 支气管扩张 结节和肿块
肺癌的影像学分类
大体病理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球型、巨块型和弥 漫型
组织学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和 未分化癌(包括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
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恶液质 肺外表现如副癌综合征等 肺外侵犯和转移的表现
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显示隐匿性病灶 术前分期、术后随访 直接冠状面扫描观察气管、支气管等 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 制定放疗计划、筛选行纵隔镜检查的病例

中央型肺癌
指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上的肺癌 其病理类型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鳞癌、
肿瘤边界比较清楚,边缘多不光整,可呈毛刷状、脐凹征、 毛糙状或有放射冠;少数病灶边缘可较光整
肿块的内部结构:可见空泡征(多见于3cm以下的肿块)、 结节征和伴有壁结节之偏心空洞
肿瘤密度:病灶较小时(直径≦2cm ),密度淡而不均匀;直 径>3mm时,密度较浓而均匀
肿瘤邻近的胸膜改变:可见胸膜凹陷征。如癌肿靠近肺叶间 胸膜,贴于胸膜面的一侧较扁平。当周围型肺癌阻塞小支气 管,癌肿的胸膜方向肺组织可出现小节段性肺炎、肺不张等
肺癌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表现】 X线: 胸部平片示:①典型的肺转移瘤表现为两肺 多发的结节或肿块影,少数为单发球形灶, 以两肺中、下野外带较多。②转移灶境界清 楚,大小不一,密度均匀,也可发生空洞或 钙化。③血供丰富的原发瘤可发生粟粒状转 移。淋巴道转移表现为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 分布的条索状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CT: CT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结节型、肿块型、 肺炎型、淋巴管炎型及粟粒播散型等。 1.结节型 结节灶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呈圆 形,边缘光整,两肺中、下野边缘部或胸膜下 多见,可发生坏死、钙化或空洞。 2.肿块型 常为孤立性病灶,边缘多光整,密度 尚均匀,较大的病灶可有分叶。
(二)肺转移性肿瘤
肺是发生转移性肿瘤(pulmonary metastasis tumors)的好发部位,其中50%~60%为女性 生殖器官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的 尸检中发现肺部转移瘤约为20%~45%,有 15%的恶性肿瘤肺部是唯一的转移部位。迟发 性肺转移瘤较为少见。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 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胸膜腔内转移和气道 转移,有的为混合性转移,以血行转移为多见。 一般为多发,以两肺中、下野的边缘部分为多 见。CT在确定有无转移瘤方面其敏感性明显高 于常规胸片。
Image 血行转移最多见。血行转移灶多出现于 肺血管末梢部位。肺淋巴道转移的方式 有两种:一是先有肺内血行转移灶,经 肺淋巴管引流到肺门淋巴结;二是先转 移到纵隔肺门淋巴结,再发展到肺内淋 巴管。
肺与纵隔淋巴转移后,可因淋巴回流障 碍引起胸腔积液。
【临床要点】 1.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为咳嗽、咳痰、咯 血和胸痛等。 2.原发瘤大多明确,有的先发现肺部转移瘤, 而后才发现原发灶。 3.如肿块较大侵犯肺门、纵隔可出现相应的临 床症状。发生胸膜转移可发生胸水和胸膜种植。 4.最常发生肺转移的原发肿瘤多为癌和肉瘤, 如绒癌、黑色素瘤、睾丸肿瘤、骨肉瘤、甲状 腺癌、乳腺癌等。
7.鉴别诊断 1)肺泡细胞癌:为多发结节,边缘模糊,密 度较低,病灶大小不一,两肺中、下野内中 带多见,化验痰中能找到癌细胞。转移瘤常 有原发病灶,且以两肺中、下野边缘部为主。 2)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前者为 两肺弥漫分布粟粒样大小一致的结节,后者 系结核杆菌少量多次侵入血液,故病灶大小 不一,分布不均,结合临床病史不难鉴别。
恶性肿瘤晚期可发生肺转移,所以在恶 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中,肺部X线检查被 列为常规。
肺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不一,多数患者因 原发肿瘤已发展至晚期而以原发肿瘤的 表现为主,常伴有恶液质。某些患者可 呼吸道毫无症状而在常规检查时发现。
转移途径主要有血行、淋巴或直接侵犯。
病理基础:
血行转移: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 后,可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 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
3.淋巴管炎型 多呈网状结节影,支气管血管束 增粗,HRCT表现典型,念珠状小叶间隔增厚 有一定特征性。常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CT表现 两肺弥漫性结节或多发球形病灶,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以中下肺野 及胸膜下区较多 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表现
4.肺炎型 多局限于一肺叶或肺段,呈肺炎样浸润, 边缘模糊,以下肺野多见。 5.粟粒播散型 呈细小粟粒样结节,直径为2~4mm, 两肺中下野较多,多见于富血管性肿瘤转移,如肾 癌、甲状腺癌等。 6.某些肺部转移瘤具有一定的特点,如钙化的转移瘤 常见于成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粟粒性结节灶多见于 甲状腺癌;炎症样浸润可见于肾透明细胞癌;头颈 部或其他部位的肉瘤常出现转移性空洞;卵巢癌或 乳腺癌常发生胸水等。
CT表现: 1、结节型:结节灶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呈圆形,边缘光 滑,两肺中、下肺野边缘部或胸膜下多见,可发生坏死、钙化 或空洞。
肿块型:常为孤立性病灶,边缘多光整,密度尚均匀,较大的 病灶可有分, HRCT表现典型,常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4、肺炎型:多局限于一肺叶或肺段,呈肺炎样浸润,边缘模 糊,以下肺野多见。 5、粟粒播散型:呈细小的粟粒样结节,直径为2-4,两肺中、 下野较多,多见于富血管性肿瘤转移,如肾癌、甲状腺癌等。 6、某些肺部转移瘤具有一定的特点,发钙化的转移瘤常见于 成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粟粒性结节灶多见于甲状腺癌;炎症样 浸润可见于肾透明细胞癌;头颈部或其他部位的肉瘤常出现转 移性空洞;卵巢癌或乳腺癌常发生胸腔积液等。
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侵入周 围淋巴管,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常发 生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隔及胸 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
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 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肺部是转移瘤最多发的部位。常见的是
No 肾癌、骨肉瘤和绒毛膜上皮癌。 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移,以
MRI: 根据肿瘤得大体形态和发布分为1多发结节、 2多发结节和3癌性淋巴管炎。MRI一般作为辅 助检查手段。对肺门周围结节,因可区分病 变和血管而有些帮助;对显示0.5cm以下结节 较困难;较大肿块、结节虽可显示,但其信 号变化与一般软组织肿瘤没什么差别。病变 表现为边缘光整得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大多 无坏死。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史。
肺转移瘤 secondary(metastatic) lung cancer
Hematogeneous spread(血行转移): 多发结节状病变, 中下肺野分布较多 单发肿块、片状阴影
Lymphatic metastasis(淋巴转移): 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纹理串珠状改变
1、血行转移
双肺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块影,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似棉球状,中下肺 野多见;少数为单发病灶。 两肺散在多发性小结节或球形阴影,以中 下肺野多见;边缘较清,密度中等。多见 于肝癌、甲状腺癌、绒癌及胰腺癌等转移。 也可呈单发或多发较大球形阴影。常见于 骨肉瘤、肾癌、精原细胞瘤、结肠癌等转 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