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效率记录表

合集下载

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在制药企业中,年度生产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企业实现年度销售目标、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生产过程。

为帮助制药企业更好地制定年度生产计划,以下是一个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

表格模板如下:产品名称季度1产量(单位)季度2产量(单位)季度3产量(单位)季度4产量(单位)年度总产量(单位)-产品A产品B产品C产品D产品E产品F在表格中,每个产品都有五个季度的产量栏,以及一个年度总产量栏。

你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添加或删除产品以及相应的产量栏。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时,以下几点需要考虑:1. 销售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设定每个产品在每个季度的产量目标。

确保生产计划与销售目标相匹配,避免产能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

2. 生产资源: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确保生产计划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资源浪费或过度投入。

3. 原材料供应:评估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情况,确保每个产品在每个季度的生产计划与原材料的供应能力相协调。

4. 人力资源:根据生产计划,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确保每个产品在每个季度都有足够的员工来完成生产任务。

5. 生产效率:跟踪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指标,如生产周期、产能利用率等。

在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中,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是一个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及制订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

通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制药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示例2:标题: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分析与应用导言:制药企业作为医药行业中的关键组织,需要精确规划和控制其年度生产目标。

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表格模板是一种工具,可帮助企业管理层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生产计划。

本文将分析该模板的重要性、结构及其应用案例,旨在提供对制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指导和参考。

生产工序记录表

生产工序记录表

生产工序记录表生产工序记录表是记录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所执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的重要文档。

通过记录每个工序的详细信息,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填写要求在填写生产工序记录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工序编号:每个工序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于区分不同的工序;2.工序名称:工序的简要描述,清晰明了;3.执行人:负责执行该工序的人员姓名;4.执行时间:具体执行该工序的时间,精确到分钟级别;5.操作步骤:记录该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按照实际操作顺序填写;6.操作方法:描述执行该工序的具体方法和技巧;7.注意事项:列出在执行该工序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8.质量记录:记录该工序执行过程中的质量状况,包括合格品数量、不良品数量等;9.备注:对该工序执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需要说明的事项进行备注。

样例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执行人执行时间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质量记录备注001 准备原材料张三8:00 检查原材料质量;称量原材料;准备加工设备使用天平称量原材料,确保准确;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原材料质量需符合标准要求;注意设备使用安全规范合格:100kg;不良:1kg002 原材料清洗李四9:00 使用清洁剂清洗原材料;冲洗干净;晾干选择适用的清洁剂,注意使用方法;彻底冲洗,确保无残留;晾干时间避免受伤,注意清洗剂的使用安全;确保干燥无不良总结生产工序记录表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档,它记录了生产过程中每个关键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质量记录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正确填写和使用生产工序记录表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组织和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IE生产效率管理和人员计算

IE生产效率管理和人员计算
=6000*2=12000
11
总实际工作时间
总实际工作时间是生产现场每名员工工作时间的合计
在工作时间当中,设备故障、品质不合格、发生异常等现 象所浪费的时间全部包含在内。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改善这些异常,使实际工作时间 降低。
为了掌握准确的总实际工作时间,我们现在要导入《时间 记录表》
2019年11月16日10时0分
12
时间管理 时间记录目的是掌握直接、准直接人员的工作时间
班长负 责每日
记录
2019年11月16日10时0分
工作人员(包括班长)A 550 120 130
缺勤人员
B 53 10 12
出勤人员 C=A-B 497 110 118
出勤率 D=(A-B)/A*100% 90.36 91.67 90.76
13
时间管理 车间实施全员的生产性提高
车间 基点 实施 倍率
A
根据班 组的记 录进行 统计
当月 总工 作时 间B
当月 总加 工时 间C
当月实施 基点总工
倍率
作时间
D=B/C E=A*C
生产性提 高率
F=(E-B) /E
C不变
车间对 数据统 计确认
2019年11月16日10时0分
14
总加工时间
总加工时间可以说是制造产品所必须花费的时间的合计
06年目标
日产柴BM
4
零部件
直接人员
生产效率提高的目标
修正 10%
辅助 8.6%
1.6 倍
等待 27.3%
步行 搬运
9.1%
100人

体 作
45%

34.3%
3.1

车间工时统计表

车间工时统计表

车间工时统计表
车间工时统计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员工在车间内工作时间的表格。

这种表格通常用于计算员工的工资、评估生产效率以及优化工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车间工时统计表模板,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

说明:
"日期"列用于记录员工在车间工作的日期。

"员工姓名"列用于记录参与工作的员工姓名。

"工时(小时)"列用于记录员工当天在车间内工作的小时数。

"工种"列用于记录员工的工种或职位,例如钳工、焊工、操作员等。

"工作内容"列用于简要描述员工当天的工作内容或任务。

如何使用车间工时统计表:
每天结束时,由员工或车间负责人填写当天的工时统计表。

在"日期"列中填入当天的日期。

在"员工姓名"列中填入参与工作的员工姓名。

在"工时(小时)"列中填入员工当天在车间内工作的小时数。

在"工种"列中填入员工的工种或职位。

在"工作内容"列中简要描述员工当天的工作内容或任务。

通过填写车间工时统计表,您可以轻松地了解员工在车间内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种,从而为您的生产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您可以根据需要对表格进行扩展,例如添加更多列以记录员工的工资、加班情况等。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含表格)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含表格)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1.1.规范各(M)BU对”综合效率” 、“投入工时有效率”、“有效工时产出率”三项KPI指标的统计办法﹐明确各相关数据的计算标准。

1.2.统一各(M)BU对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提高标准工时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1.3.通过此管理办法﹐全面了解产生无效工时的原因﹐找出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二、三项KPI指标的公式及其意义2.1.三项KPI指标的公式2.1.1.投入工时有效率(E1)=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管理原因而产生的无效时间。

2.1.2.有效工时产出率(E2)=产出工时/有效工时有效工时产出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

2.1.3.综合效率(E)=总产出工时/总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产出工时有效率综合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此三项KPI 指标的计算值都<100%﹔反之﹐则可能是参与计算的各项数据数据统计有误﹐需要重新修订。

2.2.相关参数的定义 2.2.1.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指的是员工的支薪工时﹐包括正常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两部分﹐也就是从人资系统导出的员工实际刷卡工时。

投入工时=正常班工时+加班工时 2.2.2.有效工时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损失工时 2.2.3. 损失工时损失工时﹕损失工时包括换线、待料﹑来料不良﹑机故﹑试样、重工、等损失的时间。

※在标准工时的制定中﹐计入到宽放时间的不计入在损失时间里面。

a--指完全依照设计数据,以最佳制造方法所能制出该产品所需的最小时间值。

b--因私事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政策宽放的时间。

c--因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所发生的无效时间。

d--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效时间。

2.2.4.产出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2.2.5.产出数量产出数量﹕产出数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可以是从SAP或SFC系统中下载的数据﹐也可以是在仓库的入库记录表中查得的数据。

生产表单管理制度

生产表单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生产过程中的表单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生产表单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表单管理工作。

三、表单分类及管理1.生产计划表生产计划表是确定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中的依据,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计划,并填写生产计划表。

相关部门应及时审阅并确认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生产工艺流程表生产工艺流程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生产部门应编制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表,包括原料准备、工艺步骤、设备使用等内容。

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参照工艺流程表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作业指导书是对具体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要求的详细描述,包括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需参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4.生产记录表生产记录表是对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工具,生产人员应按照要求填写生产记录表,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5.质量检测报告质量检测报告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质量检测人员应按照检测标准和程序进行检测,并填写质量检测报告。

相关部门应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6.其他相关表单除以上表单外,生产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其他相关表单,相关部门需根据需要编制和管理相关表单,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1.编制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各类生产表单,并确定表单编号、名称、填写要求等信息。

2.审批编制完成的生产表单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确认,确保表单内容准确、规范。

3.分发经过审批确认的生产表单应根据需要分发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使用。

4.填写生产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各类生产表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归档填写完毕的生产表单应及时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和保存,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便于查阅。

生产计数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产计数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产计数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生产计数表格:提高生产效率的利器引言:在如今的现代工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和组织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生产计数表格作为一种管理和追踪生产数据的工具,正日益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介绍生产计数表格的定义、用途及优势,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生产计数表格提高生产效率。

一、生产计数表格的定义和用途:1. 定义:生产计数表格是一种记录和展示生产数据的表格形式,包括生产数量、生产周期、被废品、设备利用率等数据。

2. 用途:a. 监控生产量:生产计数表格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记录和追踪每个工序或产品的生产数量,从而实时了解生产情况。

b. 分析生产效率:通过生产计数表格可以对比不同时间段、不同产品线的生产效率,为优化生产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c. 管理废品:生产计数表格中的废品项可帮助企业监控废品率,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废品数量过多,降低成本。

d. 设备管理:生产计数表格还可以记录设备的开机时间、计划维护时间等信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二、生产计数表格的优势:1. 数据准确性:生产计数表格可以确保生产数据准确记录,避免人工记录误差和遗漏。

2. 实时追踪:生产计数表格能够实时记录和展示生产数据,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快速做出应对和调整。

3. 数据分析:生产计数表格的数据可用于产出分析、效率评估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和制定相应策略。

4. 沟通和协作:生产计数表格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便于沟通交流和协同工作。

三、如何有效运用生产计数表格提高生产效率:1. 设定明确的指标:根据企业的生产目标和要求,确定关键的生产指标,如产量、废品率等,并在计数表格中设定相应的监控点。

2. 实施及时记录:确保生产人员及时、准确地记录生产数据,并避免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和漏项。

3. 数据分析与反馈:对生产计数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改进点,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生产计划推进表

生产计划推进表

生产计划推进表
生产计划推进表是一种用于跟踪和监控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以下列:
1.日期:表示计划执行的日期。

2.生产任务:详细描述了当天需要完成的生产任务。

3.计划产量:表示该任务预期的生产数量。

4.实际产量:表示实际完成的生产数量。

5.完成情况:描述任务完成的状态,如“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等。

6.备注:记录任何与该任务相关的特殊情况或备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计划推进表的示例:
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天的生产任务、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情况和任何相关的备注。

这有助于你监控生产的进度,并及时采取行动来应对任何延误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