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 沪教版 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土,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2.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
……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有动,……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怎样使人们不挨饿呢?袁隆平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
袁隆平回到学校,借书买书,读书抄书,开始了他的科学实践。
他从旱粮作物起步,研究来研究去,收效甚微。
从1964年起,他转向研究水稻。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面积为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0%。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
这就是说,进行水稻的科学研究还具有世界意义。
袁隆平还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一-杂交水稻。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巳进行研究。
1926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种的优势现象。
1962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
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和中断了研究。
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⒈这几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1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稿沪教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它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教学目标:结合本文,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增强学生的相关知识量2、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让同学们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主义精神和同帝国主义顽强抗争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通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并把握其中的细节描写,发现有生疏的字词要借助工具书。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1、说教法:这篇课文对所有的中国人都具有可读性,针对中学生,这篇小说不单单是让他们读,而更是让他们吃透,所以要运用能够激发他们热情和创新的方法。
本文主要以指导式、启发式、讨论交流式方法教学,使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深入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表各自的意见,互相交流,以便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适当的增加一些声音和图片,使本来生硬的课文立刻生动化,有时课文的某些环节只靠口述并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感,这时多媒体就起了补充作用,所以本文会针对不同部分、情节的讲解而穿插一些声音和图画,是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导入新课:以最可爱的人为中心,来对同学们进行提问,让他们自由发言,一方面能带动他们参与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此导入新课。
第二:介绍课文相关背景:《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
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作者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抗美援朝期间,他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发人深思的题目,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题答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魏巍2. 文章中提到的“最可爱的人”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亲人B. 朋友C. 军人D. 教师3. 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最可爱的人”的特点?A. 无私奉献B. 勇敢坚强C. 贪图享乐D. 忠诚正直4. 文章中提到的“最可爱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A. 平时的生活中B.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C. 享受成功和荣誉时D. 独自工作时5. 文章中提到的“最可爱的人”在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A. 领导者B. 服务者C. 旁观者D. 批评者二、填空题6. 文章中提到,在_________面前,最可爱的人总是勇于担当,不惧牺牲。
7. 作者通过_________的例子,展示了最可爱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8. 文章中强调,最可爱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具有_________的品质。
9.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最可爱的人展现出的是_________的精神风貌。
10. 文章中提到,最可爱的人常常是那些在_________默默付出的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文章中提到的“最可爱的人”的三个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1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最可爱的人”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13. 阅读以下案例:在一次突发的自然灾害中,许多军人和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与救援工作,救助了大量受灾群众。
请分析这些军人和志愿者的行为如何体现了“最可爱的人”的特质。
参考答案:1. D2. C3. C4. B5. B6. 困难和挑战7. 军人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8. 无私奉献、勇敢坚强、忠诚正直9. 勇敢坚强10. 社会各个角落11. “最可爱的人”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无私奉献、勇敢坚强、忠诚正直。
12. 在当代社会中,“最可爱的人”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榜样作用。
他们的行为激励着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于担当,同时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课内现代文复习05《谁是最可爱的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解析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整体感知:本文是作者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
文章写的是1950一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在最艰苦的阶段时,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这篇通讯同时具有新闻性和鲜明的文学性,故事性强、情感充沛,综合运用了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散文的直抒胸隐和诗歌的语言表达,可读性很强。
正因为其突出的文学性特征,使这篇通讯的新闻性随时间淡化之后,其文体归类为文学体裁中的散文,成为一篇流传后世的不朽的当代文学经典。
作者善于把镜头聚焦在人物形象闪烁耀眼的光芒的瞬间,展示他们的内在美。
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他从众多的英雄事例中精选了五个事例,最终保留了三个典型事例,从对人民爱、对敌人恨、对祖国忠三个角度展现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如同三个特写镜头,强化和宣染了人物的光彩形象和精神品格。
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得文章既能客观呈现新闻所需的事实,又能以“我”的口吻陈述观点、展开议论、抒发情感、做出评价。
其中“我”的观点、评价和情感首尾呼应,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的中心思想能鲜明地呈现出来;而作者和转述的事实中也饱含着感情,使得文章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1、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和赞扬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以下问题:①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开门见山,抒写自己在朝鲜的感受,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高度概括和赞扬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抒发了作者对战士无比敬仰、无比热爱的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第7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时练习0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7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ún朴()èn倒()bāi断()biē闷()fù灭()谦xùn()2对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指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B.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形容奋勇杀敌的痛快心情)C.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D.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觉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疫情不再死灰复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1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沪教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数学目的1 了解新闻通讯。
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 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 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 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隔膜,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应以情为先导。
可通过追溯“抗美援朝”的历史,动之以情,消减隔膜。
三个典型事例是课文的基础,也是本课重点,应首先处理,从而使学生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区分,体会选择典型事例的方法。
对不同事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叙,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的写法,是本课难点,应在学生理解事例之后处理。
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复述等多种方式,由感知开始逐步加深领会。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 以情导入。
2 三个典型事例及其选择。
教学过程导入、解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是最可爱的人呢?《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采写志愿军战士的一篇通讯。
这场战争已过去四十多年了。
我们在历史课上学过这段历史,有些同学还读过一些回忆录,谁来简略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归纳:正如同学们所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燃烧弹、细菌弹已落到东北大地。
朝鲜人民处在存亡关头,刚刚诞生的共和国受到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受到严重损害。
中国人民志愿军承担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
他们中有在大西南追剿残敌、土匪,征尘未洗的解放军指战员,有刚刚分到土地的翻身农民,还有工人、学生、干部……。
为了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介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魏巍同志采写了这篇通讯。
通讯以一个设问句“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标题,用三个典型事例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作者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他是一位长期生活在部队中的颇负盛名的优秀作家。
他的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书写都无误的一项是( )A.坚韧.(rěn) 淳朴偏安一隅.(yú) 谦逊.(xùn)B.战役覆灭峰拥.(yōng) 犁耙C.高粱掰开朝鲜.(xiǎn) 什.(shí)物D.豁亮憋闷.(mēn) 锲而不舍胸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天色越来越暗,我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影在晃动。
B.爷爷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永垂不朽....。
C.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小姑娘。
D.这件见义勇为的好事给王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①抒情②议论③描写④说明⑤记叙(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2)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3)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5)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4.课文共写了几个事例?请你给每个事例拟定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5.读材料,写感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2.体会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学习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陶冶情操。
2.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法、质疑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视频片段)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场景,受阅战士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昂扬的精神状态,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新时代军人的可敬、可爱。
那么,70年前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可爱呢?今天,我们就从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来了解他们美好的心灵,感受他们博大的胸怀,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
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作品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长诗《黎明的风景》,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其中《东方》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并于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抗美援朝期间,魏巍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国后,他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一
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成绩评定
温故一、A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小题3分,共18分)
知新1、chún朴()2、èn倒()3、bāi断()4、 biē闷()5、fù灭()6、谦xùn()
课堂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练习7、A课文第5段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议论B描写抒情C记叙描写D抒情议论
8、B对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
..奔流着(指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B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
..,越觉着打得解恨。
”(形容奋勇杀敌的痛快心情)C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好像说又没有说)
D朋友,你是否意识
..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觉察)
9、C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设问,明确提出“我们
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
精神。
)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
可爱。
(比喻,突出了马玉祥“淳朴”气质。
)
课外三、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练习10、A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____,著有长篇小说《_____》,著名通讯集《______》。
11、A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到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______,他们的意志是______,他们的气质是________,他们
的胸怀是________。
12、B本文选取了3个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
第1个事例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的______精神,第2个事例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的_____精神,
第3个事例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的_______精神。
奥赛四、阅读30分
链接课文1-3段(合并为一段,并标出句序)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
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
②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
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③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④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⑤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
吗?⑥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
有丰富细致的感情。
⑦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到我
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他们
的气质是那样的,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
13、B(8分)这段文字共7个句子,用“//”线分出层次,并简要说明各层次主要内容。
①②③④⑤⑥⑦———————————————————、—————————————
———————————————————、————————————————————
————————————。
14、(4分)第2句中的“重要经历”指的是_________。
15、B(6分)文段中“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称谓,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6、B(12分)第⑦句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赞美志愿甲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感情炽烈,气势豪迈。
从语段来看,作者是针对有些人认为志愿军战士是___、____的看法来说的;从全文看,它又与后文的3个典型事例_____,讴歌了志愿军战士高尚的精神品质。
订正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