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沪教版中小学古诗词七年级(下)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绝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七年级(下)古诗文整理春寒(指冬天刚过,春天刚刚来临时的余寒。
此时北方多霜、雪,南方多雨。
)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①选自《简斋集》。
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
宋代诗人。
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②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③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④胭脂:一种红色颜料。
也泛指红色。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
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花的花朵凋零了。
尚未绽开的蓓蕾不吐艳了。
园林中的新花嫩叶全在寒风冷雨中萧瑟。
叫人担心害怕!那边短篱旁,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简析】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借海棠写自己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hè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词释】①甘露僧舍:甘露寺。
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
壑:山谷,山沟。
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译文】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在近旁。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无数山谷像在呼啸哀歌。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及译文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及译文春寒宋代: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宿甘露寺僧舍宋代: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译文床枕上弥漫着云气,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阵阵松涛从万壑传来,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
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涌过的波浪,一打开窗户,滚滚长江仿佛扑进了我的窗栏。
偶题宋代: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译文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春晚二首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译文晚春三月,尚未掉落的花儿落下了,但同时,又有新花争相开放。
在小小的屋檐下,每日都有燕子飞来飞去。
半夜了,杜鹃鸟还在泣血悲鸣。
不相信春天唤不回来。
浪淘沙唐代: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重点诗词字词注释文学常识和中心(填空)【范本模板】

七下重点诗词字词注释文学常识和中心江城子·密州出猎①选自《__________》。
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
___代_____家.②密州:今山东诸城。
③聊:______。
④左牵黄,右擎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牵黄,_______________。
右擎苍,______________。
黄,______.擎,____________。
苍,_____.⑤锦帽貂裘: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千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太守:此指__________。
⑧亲射虎,孙郎:______。
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__________。
⑨尚:____。
⑩霜:_____。
⑾“持节”二句:意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会:________________。
⒀天狼:星名,这里_______________。
中心:描写了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①选自《__________》。
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_____家。
②缫车:________。
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③牛衣:______________。
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中心:本词从______和______角度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画面,写了自己谢雨途中的艰辛,刻画出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太守形象,透露出人们(包括词人)对农村恢复正常生产后的______心情.蝶恋花①选自《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七年级(下):(一)春寒宋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三)偶题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四)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元·马臻天街晓色瑞烟浓, 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九)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十三)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上海语文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背诵篇目

二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背诵篇目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偶题(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晚(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至节即事(马臻)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梦江南(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宋词复习

比较关注点——四次 “落花〞
第一次:簌簌衣巾落枣花 第二次: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三次:狼籍残红
第四次:绿肥红瘦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的声音开篇,反映了一位关 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无 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表达的是一种惆怅伤感之意。
明白如话;长江水;相思别恨 绿肥红瘦;惜春;惜青春年华
复习提纲四——季节
词牌名 季节
江城子 冬季
浣溪沙 仲夏
蝶恋花
春
浣溪沙 暮春
采桑子 暮春
卜算子
/
如梦令 暮春
复习提纲五——上阕下阕的不同角度
词牌名
上阕内容
下阕内容
江城子
上阕写景,描写了出猎的雄 壮场面
浣溪沙
上阕展现了农村生产劳动繁 忙、欣欣向荣的景象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宋词 复习
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汇总
词牌名 作者 字
号或原名
选自江城子 ຫໍສະໝຸດ 轼 子瞻东坡居士《东坡乐府》
浣溪沙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东坡乐府》
蝶恋花 柳永 耆卿
三变(原名)
《乐章集》
浣溪沙 晏殊 同叔
/
《珠玉词》
采桑子 欧阳修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六一词》
卜算子 李之仪 端叔
7.以官职命名
eg?白氏长庆集?
8.以年号命名
复习提纲二——注释记诵
词牌名 江城子 浣溪沙 蝶恋花 浣溪沙 采桑子 卜算子 如梦令
需要记诵的字词 聊;黄;苍;擎;锦帽貂裘;千骑;尚;霜;会;天狼
缫车;牛衣 伫;危楼;望极;黯黯;烟光;会;拟把;疏狂;强
上海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古诗文精选(原文)

上海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古诗文精选一.古诗词赏析(共4小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本文选自代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下列对《木兰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了木兰对男女平等的强烈要求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B.“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出征准备。
C.“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中的“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是内心急切的情态。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
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木兰诗》选自,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与合称为“乐府双璧”。
(2)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回到家乡后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意在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
(一)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偶题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四)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三)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十六)卜算子
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十七)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十八)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十九)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二十)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十一)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十二)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十三)蝶恋花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