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古诗 古诗词的学习对于七年级学⽣语⽂素养和⽂化内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课本中的古诗有哪些呢?下⾯⼩编给⼤家分享⼀些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的古诗,⼤家快来跟⼩编⼀起看看吧。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课本古诗 (⼀)⼩⼉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

路⼈借问遥招⼿,怕得鱼惊不应⼈。

(⼆)⼩松 唐杜荀鹤 ⾃⼩刺头深草⾥,⽽今渐觉出蓬蒿。

时⼈不识凌云⽊,直待凌云始道⾼ (三)杂诗 唐王维 君⾃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

(五)⼜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妇⼈。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正思戎马泪盈⼱。

(六)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

亲朋⽆⼀字,⽼病有孤⾈。

戎马关⼭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五⾸ (其三) 唐⽩居易 赠君⼀法决狐疑,不⽤钻龟与祝蓍。

试⽟要烧三⽇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便死,⼀⽣真伪复谁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古寺,初⽇照⾼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光悦鸟性,潭影空⼈⼼。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光寒。

蓬⼭此去⽆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忆舍弟 杜甫 戍⿎断⼈⾏,边秋⼀雁声。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

初中必背古诗词沪教版四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沪教版四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沪教版四首
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以下是沪教版初中必背的四首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记忆:
1. 《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2. 《望岳》
- 作者:杜甫
- 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杜甫在登泰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登高望远的豪情。

3. 《春望》
- 作者:杜甫
- 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时期所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4. 《泊船瓜洲》
- 作者:王安石
- 内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四首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是初中阶段学生必背的篇章。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诗词的韵味和深意。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一、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曹操)
2.饮酒(陶渊明)
3.春望(杜甫)
4.夜雨寄北(李商隐)
5.相见欢(李煜)
6.木兰诗/木兰辞
二、七年级下册
7.次北固山下(王湾)
8.赤壁(杜牧)
9.雁门太守行(李贺)
三、八年级上册
10.黄河颂(郑振铎)
11.登飞来峰(王安石)
12.己亥杂诗(龚自珍)
13.望岳(杜甫)
1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四、八年级下册
15.社戏(鲁迅)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五、八年级下册推荐古诗词
18.望洞庭(刘禹锡)
19.赤壁赋(苏轼)
20.水调歌头(苏轼)
21.游山西村(陆游)
每首诗词的译文可以在相关的诗后找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这些古诗词是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这些诗词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因此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

以上就是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诗词的内容和意境,还要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海七年级古诗

上海七年级古诗
月夜夜雨寄北
杜甫唐李商隐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君问归期未有期,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巴山夜雨涨秋池。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别云间
陆游南宋夏完淳明
僵卧孤村不自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尚思为国戌轮台。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中庭地白树栖鸦,墙角数枝梅,
冷露无声湿桂花。凌寒独自开。
今夜月明人尽望,遥知不是雪,
不知秋思落谁家?为有暗香来。
丰乐亭游春无题
欧阳修宋鲁迅
红树青山日欲斜,万家墨面没蒿菜,
长郊草色绿无涯。敢有歌吟动地哀。
游人不管春将老,心事浩茫连广宇,
来往亭前踏落花。于无声处听惊雷。
归园田居竹枝词
陶渊明晋刘禹锡唐
万家墨面没蒿菜,杨柳青青江水平,
怜子如何不丈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知否兴风狂啸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回眸时看小於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寒食梦江南
韩翃唐皇甫松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寒食东风御柳斜。闲梦江南梅熟日,
日暮汉宫传蜡烛,夜船吹笛雨萧萧。
轻烟散入五侯家。人语驿边桥。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梅花
王建唐王安石北宋
诉衷情
陆游南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张孝祥宋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丑奴儿
辛弃疾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新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每周一诗《春夜洛城闻笛》(共32张PPT)

新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每周一诗《春夜洛城闻笛》(共32张PPT)

颈联
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
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 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 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 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 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 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 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பைடு நூலகம்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 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 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 呢?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 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迁 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 纪县。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 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他以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 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 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 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洛城:洛阳(现在河南
洛阳)
这首诗是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 引起思乡之情。题作《春夜洛城闻 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 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 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上海七上古诗

上海七上古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máng),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红梅》宋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唐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冷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读山海经》(选一)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宋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宋

宋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登拟岘台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3)杂诗 唐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 (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
钓 王维
堂前扑枣任西邻, 不为困穷宁有此? 即防远客虽多事, 已诉征求贫到骨, (六) 唐杜甫 无食无儿一妇人。

只缘恐惧转须亲。

便插疏篱却甚真。

正思戎马泪盈巾。

登岳阳楼 杜甫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
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
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朝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十四)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五)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十六)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七)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八)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十九)草书屏风
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二十)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十一)读山海经东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
心,良辰讵可待!(二十二)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为人性
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 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
同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