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4分) (共8题;共34分)1. (12分) (2017七下·大石桥期末) 文言诗文填空。
诗词默写填空。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2) 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 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8)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滥芋充数口干舌燥头晕目炫剽悍B . 黄粱美梦甜言密语鞠躬尽瘁矍铄C . 泱泱不乐眼花僚乱迫不急待斑澜D . 面面俱到明知故犯喧宾夺主窥伺3. (3分) (2020九上·交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B . 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徒以有先生(仅仅)C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稍微) 生以乡人子谒余(拜见)D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奋激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拔)4. (3分)下列加下划线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攥紧(zuàn)倘若(tǎng)拖累(lěi)乞丐(gài)B . 星宿(xiù)间或(jiàn)糟蹋(tà)忌讳(huì)C . 解元(xiè)乱蓬蓬(péng)咸亨(hēng)恭维(gōng)D . 带挈(qì)附和(hè)别墅(yě)纯粹(cuì)5. (3分) (2017七下·福州期中)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简直微不足道。
沪教版七下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汉字注音:(4分)- 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sǒu),目光shūn suō(伸展),没有一点颓唐(tuí táng)的样子。
我顿时感到kōng jìng(空境)不安起来。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A. 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沧桑(cāng sāng)B. 稀释(shì jiào)C. 炽热(chì rè)D. 漫步(màn bù)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2分)A. 那一轮明月就像一面镜子,挂在夜空中。
B.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静静地卧在那里。
C.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就像一条丝带。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5分)① 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丽和小明一起到公园赏花。
公园里的花儿五颜六色,芬芳迷人。
② 小丽看着盛开的花朵,不禁感叹道:“这些花儿真美啊!”③ 小明笑着回答:“是啊,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
”④ 正在这时,一位老爷爷走过来,对小丽和小明说:“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花儿为什么会这么美吗?”⑤ 小丽和小明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⑥ 老爷爷微笑着说:“这是因为这些花儿在春天里得到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才能茁壮成长。
”⑦ 小丽和小明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花儿的美是源于大自然的馈赠。
⑧ 从此,小丽和小明更加珍惜大自然,也更加热爱生活。
(1)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2分)(2)小丽和小明为什么感叹花儿美?(2分)(3)老爷爷告诉小丽和小明花儿美的原因是什么?(3分)(4)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沪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尚(chóng)拘束(jū)竭力(jié)B. 璀璨(cuǐcàn)炽热(chì)恣意(zì)C. 狂妄(kuángwàng)拼搏(pīnbó)纯粹(chún)D. 轰鸣(hōngmíng)崭新(zhǎnxīn)憎恨(zēngh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次拔河比赛,以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他的演讲富有感染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旅行不得不推迟。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狂热狂喜B. 精湛精巧C. 突破突飞猛进D. 轻松轻快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宛如柳絮飞舞。
B. 他的眼神犀利,如同鹰隼。
C. 小明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像一座宝库。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微笑着,眼中闪烁着智慧、坚定和勇气。
B.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C. 雨中的花坛,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小明热爱学习,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好像一个大玉盘。
B. 雨中的柳树,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
C. 晨曦中的花朵,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D.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B. 雪花飘飘,宛如柳絮飞舞。
C. 他的声音洪亮,震耳欲聋。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像一座宝库。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难道我们解决不了吗?B. 他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上海市黄浦区-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25分)(一)默写(10分)1. 枕中云气千峰近, 。
(《宿甘露寺僧舍》)2..........,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3. , 莫言迁客似沙沉。
(《浪淘沙(其八)》)4.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5. 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二)阅读下文, 完成6—8题(7分)陋室铭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6.本篇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人名), “子云亭”中“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人名)。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托物言志, 以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 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 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 生活闲适, “陋室”就不陋。
(三)阅读下文, 完成9—11题(8分)田子为相田子①为相, 三年归休②, 得金百镒③, 奉其母。
母曰: “子安得此金?”对曰: “所受俸禄也。
”母曰: “为相三年, 不食乎?治官如此, 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 尽力致诚。
不义之物, 不入于馆④。
为人臣不忠, 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 走出, 造朝还金, 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 说其义, 即舍田子罪, 令复为相, 以金赐其母。
《诗》曰: “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 岁半
开始学琴
①
②
往返银川学琴
辛酸痛苦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③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感激
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 进的路上。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试卷第 5页,共 7页
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
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
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 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 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注释]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quán):眼睛下边两
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8.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9.“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中的“约”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10.“笑”是“不苦口的良药”的理由是:
(1)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
⑰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 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⑱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 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一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第一部分文言文(28分)(一)默写(8分)1.千淘万漉虽辛苦,。
(《浪淘沙》其八)2.,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3.中庭地白树栖鸦,。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4.三月残花落更开,。
(《春晚二首》选一)(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香远益.清()(2)宜乎众.矣()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一句道出了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思就是说像作者一样具有莲般品质的人太多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更①渡一遭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②杀生之名,乃炽火③使.釜水百沸④,横筱⑤为桥。
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
”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⑥,仅能一渡。
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注释】①更:再,重复。
②当:担当,承担。
③炽火:把炉火烧的很旺。
④百沸:(水)沸腾。
⑤筱:细竹子。
⑥爬沙:本指蟹行,这里指鳖行。
意思是艰难地爬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欲烹而食.之()(2)乃炽火使.釜水百沸()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测试)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一颗小桃树》——《平凹散文》——贾平凹。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集》一俄国普希金。
C.《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意地利茨威格。
D.《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A.诘责(jí)篡改(cuàn)催枯拉朽筋疲力尽B.溃退(kuì)匿名(nì)眼花缭乱正襟危坐C.镌刻(juān)教诲(huì)振聋发聩诚惶诚恐D.翘首(qiáo)浩瀚(hàn)殚精竭虑杳无消息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yì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苍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倔强(______)不屑(______)yì站(______)(2)文中含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______)A.停止,不再使用B.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C.荒芜,衰败D.残疾(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排比和 _______ 的修辞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 以下哪一组词语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A. 青出于蓝- B. 黑白分明- C. 红红火火- D. 风和日丽2.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去玩吧”她邀请道。
- B. “你们做得很好!”老师奖励说。
- C. “我今天不去了”她病倒了。
- D. “明天我们要早上六点起床”爸爸提醒我们。
3.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爸爸拿出了一本《百家姓》(一见如故)的书。
- B. 弟弟从小就是个淘气鬼,整天不争气(急于求成)。
- C. 妈妈告诉我,在人类的长河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美丽(望子成龙)的传说。
- D. 张老师正在和同学们认真(迎新生)课本任务。
4.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地陷- B. 提填- C. 吞吐- D. 谜谜5. 问句:“你星期六干什么?”的回答可能是:- A. 我喜欢唱歌。
- B. 我买了一本新书。
- C. 我星期五玩出去过夜的。
- D. 葡萄紫糖红的。
...二、阅读理解(共25分)短文1(1)春天来了,大自然焕发出新的生机,你是否去过郊外呢?如果有,你一定留意到了各种色彩鲜艳的花朵。
你是否经常临摹花卉画呢?如果没有,那么,我要推荐给你一本《花卉画》,它是一本关于画花的书。
(2)这本书的作者是小野田秀彦,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
在书中,他教会了我们很多画花的技巧。
他说,要画好花卉,首先要真切地观察花朵上的细节,再用铅笔简单地勾画出轮廓。
接下来,再用丰富的色彩给花朵上色,使画面更加生动。
除此之外,作者还给出了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画花的时间、画面的布局等等。
这本书还附有很多精美的花卉图片,可以供我们欣赏和研究。
(3)在这本书中,不仅有画花的技巧,还有小野田秀彦的人生哲理。
他告诉我们要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25分)(一)默写(10分)1.枕中云气千峰近,。
(《宿甘露寺僧舍》)2. ,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3.,莫言迁客似沙沉。
(《浪淘沙(其八)》)4.中庭地白树栖鸦,。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5.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7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本篇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人名),“子云亭”中“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人名)。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田子为相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
②归休:休假回家。
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
一镒合二十两。
④馆:房舍,这里指"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田子愧惭,走.出()⑵说.其义()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为.相三年,不食.乎?11.阅读全文,你认为田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2分)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5分)无人机成“斩污”利器①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群众的“心肺之患”,也成为群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热线举报案件处理情况,2013年涉及大气污染的举报占到受理总数的73%。
②大气污染这么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污染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匮乏。
怎么及时发现大气污染,如何取证?违法企业和环境执法人员打“游击”,怎么应对?③从2013年11月起,环保部门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新手段进行环境监察执法,主要用于对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排污、脱硫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直接检查。
④无人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能搭载多种遥感传感器。
无人机用于监督执法,比常规手段更为独立,不受各方面的干扰,可以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实情况。
⑤不受空间与地形条件制约,企业的大气污染物偷排偷放和脱硫设施停运现象一览无余,能够实现全方位执法。
今年6月份,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监测司联合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在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地区进行了无人机执法检查行动。
经地面检查核实,共发现60多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大部分企业已由当地环保部门处理处罚,正在进行整改,效果显著。
⑥专家张大为介绍,无人机的巡航速度一般为每小时100—150公里,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在100公里以外获取的地面高分辨率视频数据实时传回指挥车,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影像资料分辨率最高能够达到0.04米,这相当于无人机可以在1000米的高空,清晰地分辨出地面上火柴盒大小的物体。
这无疑是快速高效的。
⑦接下来,无人机将如何在斩污行动中“更上一层楼”呢?环保部将尝试使用无人机搭载更丰富、更先进的遥感仪器,服务于环境执法。
在2014年6月份的执法中,无人机搭载了热红外相机对企业进行高空监测。
热红外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电磁波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热红外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反映夜晚环保设施开启情况及排放情况,为夜间和不利气象条件下执法检查拓展了新手段,为实现全天候执法打下了基础。
今后,环保部还将使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进行执法,这样可以直接分析出污染物‘种类以及浓度。
此外,环保部还将推进无人机使用的规范化,在更多地区推广使用,为将来无人机执法的常态化奠定基础。
12.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13.阅读第③--⑥段,为什么说无人机是“斩污”利器?(6分,每空2分)(1);(2);(3)。
14.第⑦段中“更上一层楼”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1);(2)(4分)15. 对第⑥段画线句的意思与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说明无人机的分辨能力强、清晰度高。
B.说明无人机获取信息非常迅速、及时。
C.体现出说明文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D.便于读者对较复杂的内容有明晰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0分)送货工①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②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
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
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
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
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
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
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③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
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
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
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
我喊他,有电梯啊。
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
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④我摁了四层。
电梯呼呼直上。
nà mèn,为什么他不肯乘电梯,却要扛着那么重的东西,走楼梯呢?真是个怪人。
⑤电梯到了四层。
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
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
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
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说去送别人家的货了。
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⑥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⑦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
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
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
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摁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
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
12层是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
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⑧暑假的时候,送货工的三轮车后,忽然多出了一个八九岁大小的男孩,那是他留在农村老家的孩子。
货多的时候,孩子跟在三轮车后面推,送完了货,小男孩就坐进三轮车里,送货工就骑得飞快,小男孩一路兴奋地惊叫着。
有时候,到我们小高层送货的时候,送货工扛着货爬楼梯,小男孩则留在楼下,眼巴巴地盯着电梯口,可是,从来没有看见他坐过电梯。
也许,是他的父亲叮嘱过他,他才一次次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⑨整个夏天,经常能看到送货工父子,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有时候,也能够听到他们快乐的笑声。
小男孩和小区的几个保安似乎混得特别熟,还有几个女清洁工,讲着和他们一样的方言,因此也显得特别亲热。
⑩我经常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想起我遥远的乡下老家。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à mèn (2分)1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人物的描写,表达效果是(4分)18.第②段中画波浪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其作用是(4分)19. 从全文看,第⑥、⑦段采用的记叙的顺序是,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4分)20.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2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文中对送货工进行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B. 送货工宁可爬楼梯也不肯和小区居民们一起乘电梯,是因为有居民厌恶他身上那股难闻的汗馊味儿。
C. 文中几次描写到送货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仅前后照应,还能让人联想到送货工忙碌工作的情形。
D. 从最后一段看,作者不仅关注送货工两父子,还关注和他们处境类似的农民工们。
三、写作(40分)22.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很棒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出现个人、学校名称,不得抄袭。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答案一、文言文(25分)(一)默写(10分)(每空2分,错一字扣1分)1.床底松声万壑哀 2. 荷尽已无擎雨盖 3.莫道谗言如浪深4.冷露无声湿桂花5.亭亭净植(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7分)6.刘禹锡(1分)杨(扬)雄(1分)7.苔藓爬上了台阶,使得台阶也显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成了绿色。
(2分)8、D(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9、⑴跑(2分)⑵通“悦”,高兴(2分)。
10、担任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吗?(关键词:为、食)(2分)11、深明大义、无私无畏、教子有方。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2分)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5分)12、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称为群众的“心肺之患”,也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1分)。
并引出下文对无人机这一斩污利器的介绍说明(1分)。
13、(1)比常规手段更为独立,不受各方面的干扰,可以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实情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