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睡眠障碍

合集下载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也是许多人生活中的困扰。

失眠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国医大师张震擅长从肝论治失眠,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方法,有效地帮助了许多失眠患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震国医大师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总结。

一、肝主情志,情志不畅则生病在中医理论中,肝主情志,肝气不畅则易生病。

张震认为,失眠与情志紧张、郁闷、气滞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要首先调理好患者的情志,舒缓情绪,使情志舒畅,从而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二、调理肝气,平抑情绪肝主疏泄,气机畅通,则情志平和。

张震国医大师在治疗失眠时,注重调理患者的肝气。

通过药物调理和针灸等手段,疏泄肝气,平抑情绪,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而且,他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肝气进行调理,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慢性肝郁损伤脾张震指出,长期的情绪紧张、郁闷会导致肝郁,肝郁则易伤脾。

在治疗失眠时,要重点调理患者的脾气,提高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改善失眠症状。

他通常会采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针灸等方法,全面调理患者的身体,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四、饮食调理,促进睡眠张震国医大师还特别强调了饮食调理在治疗失眠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途径,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睡眠,改善失眠症状。

在平时,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有助于促进睡眠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草药,如枸杞子、菊花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五、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规律的生活方式张震国医大师还提倡患者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规律作息对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和神经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浅谈南红梅教授从肝论治失眠

浅谈南红梅教授从肝论治失眠

4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3月 A 第 7 卷第 7 期Mar. A 2019 V ol. 7 No. 7浅谈南红梅教授从肝论治失眠李东奇1,赵冠华1,张 惠1,沈育竹1,南红梅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摘要】失眠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失眠患者经常自觉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心理压力增加,易出现情志变化,是引起失眠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情志的调节与肝脏的生理功能相关。

导师南红梅教授在临床中重视从肝论治失眠,组方用药灵活,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常将失眠分为以下几个证型,现将导师南红梅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失眠;从肝论治;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7.43.01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压力逐渐增大,由情志失常引起的失眠患者日益增多,临床发现多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约有27%的人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1]。

长期失眠会使患者感觉疲劳,精神不振,影响正常生活,或引起一些心理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2],甚至导 致各个系统疾病。

因此失眠患者应该及早的进行诊断与治疗。

1 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1.1 肝主疏泄肝在五行属木,肝主疏泄,指肝气有疏通、条达全身气机的作用,从而能促进血液的运行、调畅情志。

情志分属五脏,由心所主,心主神志的功能是以血液为物质基础,故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

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全身脏腑经络之气运行畅达,气能行血,则气血运行通畅,情志活动正常,睡眠正常。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

而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也有
很多,其中中医治疗尤为常见。

国医大师张震对失眠从肝论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下面就
来看看他的观点。

首先,张震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能够经
过自身的代谢和解毒作用,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而长期的内心焦虑、抑郁不满、情绪波
动等都会导致肝脏的功能紊乱,使得肝气郁结,从而影响睡眠。

因此,针对失眠的治疗应
该从肝的角度出发,调节肝的功能,促进肝气的畅通。

然后,张震提出了三种治疗方法,分别是针灸、中药、养生。

具体如下:
1. 针灸法:适用于早睡晚起、难以入眠、入睡后易惊醒、睡眠质量差等类型的失眠。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睡眠的目的。

推荐的穴位
有神阙穴、足三里、内关、心俞等。

2. 中药法:根据失眠的病因和证候来选择相应的中药,常用的有柴胡、丹参、枸杞子、酸枣仁、黄连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功效,可以帮助人
体恢复正常的作息规律。

3. 养生法: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避免夜晚进食刺激性
食物;适当进行锻炼,不要过度劳累或太过放纵;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总的来说,张震认为失眠的治疗应该从综合治疗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病因和证候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要注意调整作息规律,控制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才
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作者:普文静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年第01期摘要: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与肝密切相关,以肝之功能失调为病机关键。

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经多年临床科研实践,形成疏调气机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疏调气机学说,结合多种病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临床颇获疗效。

笔者通过介绍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从肝论治失眠的见解与方法,以阐述其临床思辨之精要。

关键词:失眠;不寐;从肝论治;张震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1-0002-03失眠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是指患者對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疼痛[1]。

失眠亦称不寐,属中医学“不寐”范畴。

其病名首见于《难经·第四十六难》,《黄帝内经》称“不得眠”“不得卧”。

宋·许叔微进一步阐述肝受邪扰易致不寐的发病机制,《普济本事方》中载:“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

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

重点指出了肝之功能失调引起不寐的机制,肝藏血舍魂,心主血内舍神明,若肝之阴血不足,抑或肝受邪扰,魂不归舍,影响心神安宁,神魂游荡飞扬,而出现不寐、多梦、梦游甚则梦语等病症。

[2]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当前西医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及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亦仅是针对睡眠障碍的某一阶段作用,短期效果尚可而远期疗效仍不确定,且具有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成瘾性等弊端。

[3]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独到,体现了整体观念及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原则,临床颇具疗效。

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是我国中医证候学系统研究的先驱学者之一,是全国第五批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创始人,中西医结合资深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王琪教授从肾虚肝郁论治围绝经期不寐

王琪教授从肾虚肝郁论治围绝经期不寐

王琪教授从肾虚肝郁论治围绝经期不寐摘要:目的介绍王琪教授从肾虚肝郁论治围绝经期不寐的经验。

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长。

导师王琪教授在治疗经围绝经期不寐时注重滋肾舒肝、填补精血,宁心安神。

结论:导师王琪教授从肾虚肝郁证论治围绝经期不寐取得显著的效果,为治疗围绝经期不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围绝经期肾虚肝郁不寐围绝经期综合征[1] (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系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以潮热汗出、情绪不宁、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月经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围绝经期伴发的不寐则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此病的治疗,历代医家治疗方法各异,贵州省第二批名老中医王琪教授治疗从肾虚肝郁进行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治病求因1.1肾阴亏虚为围绝经期不寐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2]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将围绝经期病位定在肾,而女性一般在40~ 60岁处于围绝经期,正好处于“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的阶段,加上女子以血为本,在经历了妊娠、生育和几十年的月经阴血损耗,进入围绝经期阶段,普遍存在阴血亏虚。

正如《灵枢?五音五味》[3]所言:“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阴血亏虚所在之脏,主要在肾。

《医效秘传?不得眠》[4]提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

”即阴虚不足以制阳,阳扰心神而致失眠。

因此,肾阴亏虚是围绝经期寐的根本。

1.2 肝火旺为围绝经期不寐之标《素问?上古天真论》[2]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其中天癸是指肾精,而任脉与冲脉的贯通与旺盛离不开肝血的滋养,特别是“冲脉”,承纳肝血,肝中所藏之血也是通过冲脉下注女子胞成为月经。

浅谈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浅谈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泻火 活 血 、 气 活 血 、 阴 活 血 、 阳活 血 等 治疗 益 滋 温
夹 杂 黑 血 块 , 腹 胀 痛 顿 消 ,漏 _ 少 , 觉 头 少 F亦 尚 晕、 气短 神 疲 、 食不 佳 ; 体 面色 仍 是苍 白 , 饮 查 脉仍 沉 细 , 已无 滞 象 。 方 如下 : 但 拟 党参 、 炙黄 芪 、 山药 、 熟 地 各 1 g 炒 白术 l g 黑 姜 、 麻 各 6 , 5, 0, 升 g 大枣 5 枚 , 贼骨 4 5 ( 乌 . g 冲服 ) 黑荆 芥 9 。 , g 服上方 1 , 3剂 各 症 均 消失 。 后于 2 0 0 3年 8月 1 5日、 0 3 9月 20 年 1 3日先后 两 次来 潮 , 经 均 为 6日, 色 暗 红 , 行 经 经
冲任虚衰, 阴血 不 足 , 肾失 养 , 使 脏 腑功 能紊 肝 致
乱, 出现 眩晕 耳 鸣 , 热 汗 出等诸 症 近 年来 , 烘 人们 在 对 围 绝经 期 的研 究 中发 现 , 脏在 围 绝 经 期 中 肝养 止血 调经 等 治疗 的 同时使 用 活 血 化瘀 治 疗 , 终 本 着 辨证 论 治 的 始
态度 , 活 的运 用各 种 治疗 方 法 , m 去 除后 , 灵 瘀 立
所起 的作 用超 过 了 肾脏 , 简论 如下 。 兹 l 对 围绝 经 期 的认 识 围绝 经 期综 合 征 发
生在绝经前后 , 一般 为 4 j岁 ~ 5 5岁 , 括 崩 漏 、 包
即停 用活血 化瘀 之 剂 特 别 应 陔灶 洲 的是活 血化 瘀 之法 要严格 、 活 的运 用 , 患 者 有暴崩 的迹象 灵 在
时 , 立 即 止 血 防 脱 , 急 则 治其 标 , 则 冶 其 应 即“ 缓
本 ” 。

最新 目前中医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论治-精品

最新 目前中医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论治-精品

目前中医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如潮热汗出、失眠多梦、烦躁心悸、月经失调等[1].本病多见于 45~55 岁的妇女,发病率高.有资料表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失眠的发生率显着增加.中医对本病的论治源远流长,现综述如下.1 中医对围绝经期失眠症认识的渊源围绝经期失眠症属中"失眠症",又称"不寐".早在《内经》中就有"不得卧""、目不瞑"之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三十六病,千变万端".温经汤方症":妇人年五十所,……当以温经汤主之."陈修园谓之"此承上节言历年血寒积结胞门之重症而出其方治也"[2].仲景所论中"至有历年"说明本病非一日所成."妇人年五十所"强调了妇女"七七"之年.《类证治载·不寐论治》言:"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之,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3]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医家经过不断临床实践和总结已经对不寐有一定认识.2 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论治2.1 心肾不济: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中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说明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的结果.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肾精肾气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围绝经期妇女正值七七,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衰少,精血不足,肾之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围绝经期妇女肾精亏虚,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故不得眠.卢苏[4]继承名医夏老经验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心-肾-子宫轴紊乱所致,临床以清心滋肾(生地、墨旱莲、女贞子、紫贝齿、莲子心、钩藤、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组成的更年冲剂)为主兼调子宫,同时亦兼顾心理精神上的调节.2.2 肝肾阴虚:女子以阴血为本,以气为用,经孕产乳耗损肝血和肾阴,女子七七前后,冲任虚损,天癸耗竭,肾气不足.正如《灵枢》所说"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雨雪,以其数脱血也",以及"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肝肾阴阳,息息相通,同盛同衰,互相制约.肝肾同源,肝血不足,疏泄失调,则肝阴虚损,肝阳上亢,阳不入阴,阴虚火旺,扰乱心神而失眠多梦.临床常以朱砂安神丸、补心丹加减.严晓丽[5]总结王翘楚经验,以益肾平肝、解郁安神法(药物组成:仙灵脾、地骨皮、柴胡、牡蛎、龙骨、钩藤、天麻、白芍、葛根、郁金、菖蒲、丹参、夜交藤、合欢皮、远志)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肝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

肝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

肝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重要的必经阶段,是机体的生殖功能从旺盛阶段逐渐减退直至最后衰竭的一个过渡时期。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经断前后诸证”,多为肾气由盛渐衰,天癸由少渐竭,冲任二脉随之衰少,导致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发,治以补肾滋肾为主。

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关系足厥阴肝经抵少腹,绕阴器,系冲任而与胞宫密切联系。

肝为藏血之脏,全身各部化生之血皆藏于肝。

肝藏血功能正常,肝血下注血海,则冲脉盛;肝主疏泄而司一身之气机,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而任脉通,血海如期充盈,任脉通畅,方可使月经如期保量地来潮。

肝与女性生理的关系妇女以血用事,血为气配,气血不能分离。

女子属阴,以血为本,血液是妇女经、孕、产、乳物质基础的源泉。

冲脉为“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二者的功能活动通过肝与妇女的经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

肝藏血功能正常,肝血下注血海而冲脉盛,疏泄功能正常,任脉才能保证蓄藏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肝气的按时疏泄使汇集于冲脉中一部分气血有时、有序、有度地输送至胞宫,从而保持了月经周期的基本恒定。

肝性刚喜条达。

肝气中和,木之枝叶伸展,根须旁达,妇女表现为精神舒畅,气机条达则血脉流通故经、孕、产、乳多一切正常。

同时与肾之封藏相对互用而使肾之功能更好发挥。

肝与妇女病理的关系肝失疏泄,藏血失职,经、带、胎、产疾患丛生。

《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因经孕产乳屡伤于血而波及于肝,使机体处于阴血相对不足的状态,七七之年精气渐衰,阴血亏虚表现更为突出而致冲、任、督三脉空虚,胞宫生理功能减退,易出现一系列疾患。

经血的异常: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致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女性的经血调节轴出现失常,经常出现月经的紊乱,直至最后的绝经。

从中医角度来讲,这一调节轴的失常与肝关系密切。

肝藏血而司血海,肝血盛,肝气平和,则全身气血流畅,血海宁静,经候如期而至,反之若肝血不足,或疏泄失常,冲任失调,则经血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 所致 。因此 , 后 世 医家 多通 过协调 阴阳来治 疗 围绝 经 期 睡眠 障碍 l _ 2 ] 。在临 床实 践 中 , 我们 发现都 市 女性 出现
睡 眠 障碍多 以生 活 压力 大 为 诱 因 。《 金匮钩玄 ・ 六郁 》 强调 : “ 气血 冲 和 , 诸 疾不 生 , ~ 有怫 郁 , 百 病生 也 。 ” 现代
脏腑 、 组织、 器官 均会 受 到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 会 出现月 经
紊 乱 或绝 经 等一 系 列不 适 症 状 , 称 为 围绝 经 期 综 合 征 。
这一 时期 , 人 体 的代 谢 和 内分 泌 功 能 , 阳失调 之本 源 。
障碍 。对 于绝经 前后 的女 性 , 年过半 百 , 肾 阴亏虚 , 不能
究 发现 , 围绝经 期女 性 的心 理表 现 主要 为焦 虑和 抑郁 状
态, 而 且 常 常 是两 者 共 存n ] 。而焦 虑 、 抑 郁 情 绪 会 直 接 影 响睡 眠 , 导致 各种 睡眠 障 碍 的 发 生 , 而 睡 眠 障 碍 发 生 时, 患者 常 表现 为对 平 素 熟悉 的 生 活 、 工 作 等 的 担 心 与
出现异 常行 为 等表 现 , 常伴有 日间精 神不 振 , 反应 迟钝 ,
体倦 乏力 , 甚 则 心烦 懊恢 , 严 重 影 响工 作 、 学 习、 生 活 和 身 心健康 。
在 生理 性绝 经 症状 开始 出现 时 , 除 了对 临床症 状 感
女 性工 作 、 生活压力较大 , 难 免出现忧郁恼怒 , 怒 则 气 上, 气机 郁 滞 , 郁而化 火 , 肝 阴 暗耗 , 风 阳升 动 , 上 扰 清
空, 多见 眩晕 、 不得 眠、 急 躁 易 怒 等 症 。肝 为 风木 之 脏 ,
体 阴而 用 阳 , 肝 阴不 足 , 阴 不 潜 阳 致 阴 阳 失 调 而 发 睡 眠
到痛 苦 以外 , 在情 绪 等 心 理 方 面 也 会 出 现相 应 的 变化 。
对 衰老 的恐 惧 , 对社 会 、 家庭 压力 的不 适 应 , 对 未 来生 活 的焦 虑 , 加 之离 开工 作 岗位 与 周 围人 交 流 的减 少 , 导致 部分 女性 出现性 情 急 躁 、 易怒 、 焦 虑 等情 绪 变 化 。有研
逐渐 走 向衰 老 , 并 处 于一 种不 稳 定 阶段 。在精 神 因素 或
躯体 因素 的影 响下容 易 出现 内环 境平 衡 失调 , 从 而引起

系列 的 临床症 状 , 其 中 以睡 眠障碍 为 主症来 就诊 的患
者 占女性 患 者 的 1 / 3左 右 。患者 表现 为人 睡 困难 、 睡 中 易醒 、 醒 后再 难 入睡 、 时 睡时 醒 或 彻 夜 不 眠 以 及 睡 眠 中
制 约肝 阳 , 肝 阳上扰 心神 , 神 不守舍 而致 夜寐不 安 ; 肝 肾
阴亏 , 肝 失 所养 , 肝失 疏泄 , 肝气 郁结 化火 故易 出现 急躁 易 怒等 情 志改变 。肾 阴精 不 足 , 肝 血 亏虚 , 则 脑髓 无 以
濡 养 而发 睡眠 障碍 。因此 , 在 围绝经 期 出现 的睡 眠障碍 多为肝 气郁 滞 、 肝 肾阴虚 , 虚火 上扰 、 肝血 不足 以养 髓所
3 .肝 失疏 泄 、 肝 阴不 足 、 肝 阳上 亢 、 肝 火 上 炎 是 发 病 之根 本 。《 灵枢 ・口问》 中有 : “ 卫 气昼 行于 阳 , 夜 半则 行 于 阴 。 阴者 主夜 , 夜 者 卧 …… 阳气 尽 , 阴气 盛 , 则 目 瞑; 阴气 尽 则 阳气 盛 , 则寤矣。 ” 即 睡 眠障 碍 是 由于 阴 阳 失 调导 致五 脏六 腑 、 卫 气运 行异 常或 脏腑 损伤 使 阴阳不
致, 为 虚实 夹杂 之证 。
结 语
焦躁 , 从 而 加重 焦虑 、 抑 郁 。因此 , 常 常 陷入一 种 恶性循
理论探 讨中 罔民阿 疗法
CHI N A’ S N AT U R 0P A TH Y _Ap r 201 5 .V o 23 l No 4
从 肝论 治 围绝 经 期 睡 眠 障 碍 ※
廖 威 孔 欣 樊 旭 。 张 秀 丽
/ 1 .解 放 军 第 4 6 3医 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4 2 、
肾藏 精 , 精血 同源 , 肝 肾 同源 。女 性 绝经为 肾精 不足 , 也
就是 激 素水平 的下降所 致 。肾精 不 足则肝 血 亏虚 , 肝 肾 阴液 互 生互 化 , 相 互影 响 , 共 同协 调 一身 之 阴阳 。因此 ,
女性 在绝 经期 前 后 , 随着 激 素水 平 的下 降 , 机体 各
围 绝 经 期 出 现 睡 眠 障 碍 的 生 理 特 点 及 心 理 变 化
厥 阴者 , 阴尽 而 阳生 , 阳春敷 布 , 则万 物 复 苏 , 故 而 一 年 之计 在 于春 , 而一 身 之 气 则始 于肝 。肝 主一 身 之 气 化 ,
气机 调 畅则一 身 之气 和 。脏腑 之气 均赖 于肝气 的条 达 。 肝又 主魂 魄 , 肝气 条达 , 则 心情舒 畅 。 2 .肝 肾 阴液之 盛衰 关乎 机体 阴 阳之平 衡 , 肝藏血、
\ 2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针 灸 学 院

【 关 键 词 】 睡 眠 障碍 ; 围绝 经 期 ; 从 肝 论 治
围绝 经期 睡 眠 障碍 是 临 床 常 见 病 证 。其 发 病 机 制
复杂 , 涉及 心 、 肝、 脾、 肾等 多 个 脏 器 。在 以往 的治 疗 中 多 以心论 治 。在 临床 工作 中我们 发现 , 女性 绝 经前 后虚 实 错综 , 症 状 变化 多 端 。文章 以肝 的生 理 功 能 为 基 础 , 提 出从 肝 论 治绝 经前 后 的睡 眠 障碍 , 供 同道参 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