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调理文档

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调理文档

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调理?围绝经期为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从绝经前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和临床症状开始,至完全绝经后1年这段时期,短则2—3年,长则10余年…。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为进一步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失眠与焦虑、抑郁及体重指数等,笔者对失眠专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阿胶黄精丸防治围绝经期女性失眠取得好效果。

一般资料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专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1)符合失眠诊断标准意识清楚。

无听力、智力及沟通障碍者。

排除标准:可疑失眠,6分以上为失眠。

评分越高,失眠程度越严重。

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反映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性和变化,两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l一4级评分,最低为20分,最高为80分。

把每个题的评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人取整数得到标准分。

中国常模:焦虑评分≥50分为焦虑,抑郁评分I>53分为抑郁。

评分越高焦虑或抑郁程度越高。

资料收集方法’各项问卷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研究生完成。

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理解问卷有困难时,由调查者逐一解释,不得附带个人判断倾向。

完成后由调查者逐条检查,确认资料合格。

所以患者均用阿胶黄精丸调理,阿胶黄精丸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30粒,或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阿胶黄精丸调理取得好效果,而二者的失眠、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围绝经期女性不仅面临着生理上的变化,同时承担着家庭、工作的重担,这些生理心理压力使她们容易出现失眠症状和焦虑、抑郁等情绪。

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关键词】,围绝经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Sleep qua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leep disorder in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516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s (SDS and SAS), and Kupperman index for survey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leep quality.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1.5 software. RESULTS: The meantotal score of PSQI was 5.69±4.22, and 22% of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 showed poor sleep quality. The sleep quality of 40-44 a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45-49 and 50-55 age groups (P<0.05). The difference of sleep qual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leep quality were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vere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The physical exercise was a protection factor of sleep quality. CONCLUSION: High incidence of sleep disorder exists among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 Some efficient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sleepquality of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Keywords】 perimenopausal outpatients; sleep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摘要】目的:了解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自制的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 对516名围绝经期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PSQI总均分为5.69±4.22,有22.2%的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较差. 40~44岁组睡眠质量优于45~49岁组及50~55岁组(P<0.05). 城乡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经历重大事件、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严重为影响睡眠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 结论:围绝经期门诊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关键词】围绝经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人生的必经阶段,此阶段卵巢功能的衰退,约三分之二的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由于体内雌激素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症状.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33%~51%的围绝经期妇女存在睡眠障碍[1-2]. 但国内有关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报道甚少. 本研究对516名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403/20051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门诊就诊及咨询的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516名进行调查.1.2方法1.2.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①被调查对象一般状况及可能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 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表. 采用PSQI对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状况进行评价,PSQI由19个项目构成,内容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及日间功能7项,每项列出4个等级,按0~3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即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以PSQI得分≥8作为划分睡眠质量好与差的标准[3]. ③Zungs焦虑自评量表(Zung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SAS)和抑郁自评量表(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 SDS). 以SAS 标准分≥50和SDS标准分≥53作为判定抑郁和焦虑的标准[4]. 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按照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进行量化. 轻度:症状积分≤15分;中度:症状积分16~30分;重度:症状积分≥31分[5].1.2.2质量控制调查人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中心研究生. 调查方式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及填表要求,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对文化程度低者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人员现场对完成的每份问卷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疑问则立刻重新询问,如有错误则立即改正. 调查资料采用编码方式由专人录入计算机.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2.1一般情况发放问卷516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93.4%). 年龄(49.3±5.4)岁,其中农民188人(39.0%),工人64人(13.3%),机关干部44人(9.1%),教师42人(8.7%),医护人员12人(2.5%),个体6人(1.2%),家庭主妇60人(12.4%),职员66人(13.7%).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76人(15.8%),大专70人(14.5%),高中、中专或技校112人(23.2%),初中96人(19.9%),小学4~6年级34人(7.1%),文盲及小学1~3年级94人(19.5%).2.2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482名调查对象PSQI总均分为5.69±4.22(表1). 40~44岁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的得分低于45~49岁组及50~55岁组;40~44岁组睡眠效率得分低于50~5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40~44岁组睡眠质量最好,45~49岁组及50~55岁组睡眠质量无统计学差别.表1不同年龄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情况2.3各年龄组及城乡患者睡眠质量好、差率比较各年龄组睡眠质量有所差异,40~44岁组的睡眠质量优于45~49岁组(χ2=8.107,P<0.05)及50~55岁组(χ2=4.7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城乡睡眠质量、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表2各年龄组睡眠质量好差率比较表3城乡睡眠质量好差率比较2.4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对调查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2个有意义变量,分别为年龄、体育锻炼、经历重大事件、参加社会活动、睡眠环境、思想顾虑、抑郁、目前患有疾病、职业及工作性质、焦虑、经济压力、Kupperman评分.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在α=0.05水平最终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的变量有5个,其中经历重大事件、焦虑、抑郁、Kupperman评分为影响睡眠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表4).表4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3讨论目前,国外大多数学者多采用PSQI量表来衡量睡眠质量,PSQI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修订,以PSQI得分≥8作为划分睡眠质量好与差的标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合我国人群[6]. 本研究结果显示22.2%的围绝经期门诊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低于国外研究[1-2],可能与国外研究多以PSQI得分≥6作为划分标准有关. Kravitz等[7]调查了12 603例40~55岁的妇女(包括高加索人、美籍非洲人、中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结果显示日本妇女睡眠障碍发生率最低为28%,高加索妇女最高为40%. 因此尚不排除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发生率在不同人种间存在差异的可能.本研究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抑郁、焦虑、应激性事件、Kupperman评分为影响睡眠的危险因素. 抑郁、焦虑作为围绝经期常见的情感障碍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又可加重抑郁和焦虑症状,常常使患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本研究中Kupperman评分高者睡眠质量差,提示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与睡眠质量有关[8]. 此外,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体温调节过程、昼夜节律、应激反应等的改变,从而导致睡眠障碍[9];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以及心悸等均可导致睡眠中断,影响睡眠质量[10]. 本研究还显示40~44岁组睡眠质量优于45~49岁组及50~55岁组(P<0.05),可能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高峰以45~55岁为主有关,支持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与睡眠质量有关这一结论.关于体育锻炼对睡眠的影响尚无一致的看法. 本研究提示体育锻炼是影响睡眠的保护因素,认为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与刘连启的研究结果一致[11]. 但也有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12]. 对于二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但应注意围绝经期妇女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本人的健康状况采取合适的锻炼方式,运动量应适度,避免适得其反.综上所述,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围绝经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 对由于严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导致睡眠障碍且无禁忌症的妇女也可通过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其睡眠质量.【参考文献】[1] Bromberger JT, Cordal A, Kravitz HM,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natural menopause: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study [J]. Am J Public Health, 2001, 91(9): 1435-1442.[2] Hsu HC, Lin MH. Exploring quality of sleep and itsrelated factors among menopausal women [J]. J Nurs Res, 2005, 13(2): 153-163.[3]刘欢欢,张小远,赵静波,等.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2):2048-2050.[4]倪晓慧,王家同,谭庆荣.抑郁症共病因素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与回归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67-70.[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37.[6]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7] Kravitz HM, Ganz PA, Bromberger J, et al. Sleep difficulty in women at midlife: A community survey of sleep and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J]. Menopause, 2003, 10(1): 19-28.[8] Regestein QR, Friebely J, Shifren JL, et al. Selfreported sleep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 Menopause, 2004,11(2): 198-207.[9] Moe KE. Reproductive hormones, aging, and sleep [J]. Semin Reprod Endocrinol, 1999, 17(4): 339-348.[10] Polo KP, Erkkola R, Irjala K, et al. Climacteric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 [J]. Obstet Gynecol, 1999, 94(2): 219-224.[11]刘连启,王汝展,刘贤臣,等.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37-440.[12]冯国双,陈景武,杨秀珍.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28-331.。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围绝经期不寐症状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围绝经期不寐是指围绝经期女性在夜间出现睡眠障碍的一种症状,给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困扰。

近年来,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围绝经期不寐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雌激素替代疗法和安眠药物。

雌激素对改善不寐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雌激素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的风险。

目前雌激素替代疗法已经不再被推荐作为围绝经期不寐的首选治疗方法。

安眠药物虽然可以帮助病人入睡,但其存在成瘾性和药物依赖性,长期使用也容易导致药物耐受性。

药物治疗在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中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行为和环境的调整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行为疗法包括睡眠规律化、睡眠限制疗法、睡前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这些方法在改善围绝经期不寐的症状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需要长期坚持和自律,对患者的要求较高,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方法。

二、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建议在面对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时,建议患者首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激素水平等方面,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行为疗法、心理疗法等。

也需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帮助患者改善围绝经期不寐的症状。

三、围绝经期不寐的未来研究方向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研究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患者群体的差异、疗效评价指标的制定、剂型和用药方式的优化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化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的症状受到患者年龄、体质、病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的治疗研究可以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制定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摘要】失眠是由于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障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人生理需求,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身体及精神疾患。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失眠不仅是众多意外事故的促发因素,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促发因素,同时还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

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有关研究提示,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失眠患病率较高。

为了解本辖区内该人群失眠情况,我们于2017年5月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失眠睡眠障碍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387-02【Abstract】To study the insomnia is because of trouble falling asleep or sleep last obstacle, cause or inadequate sleep quality is poor, cannot satisfy the personal physiological demand, daytime activitie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atients a sleep disorder syndrome. Insomnia can exist independently or with other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Sleep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human needs.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somnia is not only a precipitating factor for many accidents, is also a precipitating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diabetes, malignant tumor, and earl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somnia seriously affects human health. Releva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prevalence of insomnia is high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due to changes in hormone leve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somnia in this area, we conducted a related survey in May 2017.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Key words】Insomnia; Sleep disorde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7年5月辖区内户籍女性居民,年龄45~65周岁。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围绝经期不寐已成为困扰中老年女性生活的一个普遍问题,据统计,约有50%的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了失眠症状。

由于不寐症状对女性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均会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药物治疗1.激素治疗:激素曾被认为是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的有效方法,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激素治疗在长期使用中会增加心脏病、中风、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其使用受到了限制。

2.非激素替代治疗:在围绝经期不寐的治疗中,非激素替代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血清素受体拮抗剂、神经递质拮抗剂、γ-羟基丁酸(GABA)激动剂等。

非激素替代治疗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发病率,而且不寐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二、心理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和催眠疗法是两种比较受欢迎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纠正不良的认知与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达到缓解不寐的症状。

催眠疗法则是通过让患者处于一种放松、平静、专注的状态,扰动情绪、降低焦虑、改善睡眠,从而治疗不寐的症状。

三、其他治疗方法1.睡眠环境的调节: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睡眠环境因素如光线、噪声、温度等,也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因此,调整睡眠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不寐的症状。

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也可以缓解不寐症状。

有研究表明,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围绝经期女性改善睡眠。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不寐治疗方法繁多,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睡眠环境调节和运动疗法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治疗不寐症状时,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发挥个人自我调节和护理作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样对改善不寐症状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不寐治疗研究进展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许多人都会遭遇失眠的问题。

而对于女性而言,经期失眠的问题也是很常见的。

经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精神疲惫和工作效率下降,还可
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身体问题,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经期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气血失调和肾阴不足。

因为在女性月经期间,
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等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从而导致失眠。

因此,中医治疗通常会选用滋补肾阴、补充气血为主要方法。

针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一项针对围绝经期失
眠患者的研究表明,通过针刺“睡眠穴”和“足三里穴”等关键穴位可以显著提高睡眠质
量和缩短入睡时间。

此外,中药治疗也可以针对具体个体进行调理,例如选用人参、黄芪
和当归等滋补肾阴药物来改善围绝经期失眠。

除此之外,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经期失眠的方法。

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
疗法、催眠治疗等手段可以使患者缓解情绪压力,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当然,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一些具有安神、
催眠、抗焦虑等作用的药物如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苯二氮䓬类药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失
眠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遵医嘱,以免发生药物依赖等不良反
应。

总之,围绝经期失眠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还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需要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中医药和心理治疗可以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同时在必要时也可以辅助
药物治疗。

自拟解郁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70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70例临床观察
浙 江中医杂志 2 0 1 5年 2月 第 5 O卷 第 2 期
自拟 解 郁 安 神 汤 治疗 围绝 经 期 失 眠症 7 O例 临床 观察
马 海 燕
浙江省杭 州 市清 波望 江街道 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浙江 杭 州 3 1 0 0 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键 词 围 绝 经 期 失 眠 症 解 郁 安 神 汤 临 床 观 察
个 月 ,然后 判定 疗效 。
2 . 2 对 照 组 :服 用 乌 灵 胶 囊 , 每 次 3粒 ,每 日 3次 ,
饭 后 半 小 时 服 用 。疗 程 同 上 。
结 、和 阴 阳 、降 逆 安 神 ,绿 萼 梅 疏 肝 理 气 解 郁 ,赭 石 、生地 凉 血生 血 ,一可清 营分 之 热 ,二 可 滋 枯 竭 之 肝 阴 ,当归 、白蒺 藜 以柔肝 平 肝 解 郁 ,有 助 迅 速 缓 解 症 状 。综 观 全方 ,虚 实 兼顾 , 因果 同治 ,注重 调 节 情
失 眠等 围绝 经期症 状 之 目的 。
5 参 考 文 献
[ 1 ] 赵 忠新 . 临床 睡眠 障碍 学 [ M3 . 上海 : 第二 军 医大 学 出版 社 ,
2 00 3: 23 8.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1 - 1 4
收 集 围绝 经期 失 眠症 患者 1 3 8例 ,将 所 有 患者 随 机分 为 两组 。治疗 组 7 O例 ,年龄 4 6岁 ~5 9岁 ,平 均 5 1岁 ;病 程 6个月 ~ 1 0年 。对 照 组 6 8例 ,年 龄 4 5岁

5 8岁 ,平 均 5 0 . 7岁 ;病 程 6个 月 ~ 1 O年 。 两 组 一
1 5 g ;心火 亢 旺 ,心烦 不 寐 者 ,加 黄 连 3 g ,莲 心 5 g ;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2018年第22卷第14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101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高黎妮,高林娟,吴静(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3)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的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6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53例健康围绝经期妇女为对照组。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就医情况,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存在着相当比例的不当就医行为,失眠后及时就医者1例(23. 53%);不得已才就医者52例(76.47%);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维度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维度分低于对照组(P<0. 05);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SCL-90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主动就诊率不高,个性呈内向、神经质个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睡眠质量。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18)14-101-04 D0I: 10.7619/jcmp.201814029 Study on medical visit behavior,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in perimenopausalwomen with insomniaG A O L in i,G A O L i n j u a n,W U J i n g(Wutaishan Hospital in Yangzhou City,Yangzhou,Jiangsu, 225003)A B S T R A C T;O b je c t i v e T o stu d y m e d ic a l v isit b e h a v io r,p e rso n a lity c h a ra c te r is tic s,a n d p s y­c h o lo g ic a l h e a lth statu s in 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in so m n ia.M e t h od s A t o t a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i n so m n ia we re a s stu d y gro u p,a n d53 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o u t in so m n iaw e re s e le c te d a s co n tro l g ro u p.T h e s e lf d e sig n e d q u e stio n n a ire,E y s e n c k P e rso n a lity Q u e stio n n a ire(E P Q)a n d sym ptom c h e c k lis t-90( S C L-90) w e re u se d to in v e stig a te m e d ic a l v is it so n a lity c h a ra c te r is tic s a n d m e n ta l h e a lth statu s,r e s p e c tiv e ly.R e s u lt s T h e re h a d b e e n a c o n sid e ra­b le p rop ortion o f im p ro p e r h e a lthc a re s e e k in g b e h a v io r s.A m o n g 68 p a tie n ts,16 in so m n ia p atie n tsw en t to m e d ic a l treatm en t in tim e(23.53%), 52 h a d m e d ic a l v isits w h e n T h e 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in so m n ia h a d h ig h e r n e u ro tic ism d im e n sio n sc o re a n d lo w e r in te rn a la n d in tro ve rsio n a n d e x tro v ersio n sc o re s th a n th at o f th e co n tro l gro u p(P< 0. 05 ).T h e som atizatio n,in te rp e rso n a l se n s itiv ity,d e p re ssio n,a n x ie ty,o b s e s s iv e-c o m p u ls iv e a n d terro r fa cto rs in S C L-90 w ereh ig h e r in 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in so m n ia th an that in th e co n tro l gro u p( P<0. 05) .C o n c l u­s io n T h e 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m en w ith in so m n ia h a v e lo w e r h e a lth c a r e v isits a n d p o or m e n ta l h e a lthsta tu s.T h e re a re in tro ve rted a n d n eu ro tic p e r so n a lity.H e a lth e d u c a tio n a n d tion sh o u ld b e c a rrie d out s c ie n tific a lly a n d e ffe c tiv e ly to im p ro v e c lin ic a l e ffic a c y a n d q u a lity o fs le e p.K E Y W O R D S:p e rim e n o p a u sa l w o m e n;in s o m n ia;h e a lth c a re b e h a v io r;p e rso n a lity c h a r a c­te ris tic s;m e n ta l h e a lth收稿日期:2018 -01 -20 录用日期:2018 -04 -10• 10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第22卷围绝经期指女性接近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通常情况下从45岁开始,出现卵巢功能衰退,持 续到停经后1年[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
摘要】失眠是由于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障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人生理需求,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
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身体及精神疾患。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失眠不仅是众多意外事故的促发因素,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促发因素,同时还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

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有关研究提示,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失眠患病率较高。

为了解
本辖区内该人群失眠情况,我们于2017年5月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
如下。

【关键词】失眠睡眠障碍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387-02
【Abstract】To study the insomnia is because of trouble falling asleep or sleep last obstacle, cause or inadequate sleep quality is poor, cannot satisfy the personal physiological demand, daytime activitie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atients a sleep disorder syndrome. Insomnia can exist independently or with other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Sleep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human needs.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somnia is not only a precipitating factor for many accidents, is also a precipitating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diabetes, malignant tumor, and earl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somnia seriously affects human health. Releva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prevalence of insomnia is high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due to changes in hormone leve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somnia in this area, we conducted a related survey in May 2017.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Key words】Insomnia; Sleep disorde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5月辖区内户籍女性居民,年龄45~65周岁。

1.2 方法
辖区内有16个居委,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共有户籍居民48044人,其中男22940人(47.75%),女25104人(52.25%)。

本次调查为每个工作室40人,均为女性,年龄45~65周岁(围绝经期),共计200人。

1.3 有关指标界定标准
1.3.1失眠标准:符合一项及以上者:睡眠潜伏期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
数≥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有失眠日间残留效
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委靡、嗜睡、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差、烦躁)。

1.3.2慢性失眠:上述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2.结果
共调查204人,年龄45至65岁,平均年龄56.16±5.96岁。

在过去的1年内,符合上述失眠标准者100人,占49.02%。

3.讨论
在2002年的“世界睡眠日”对全球10个国家(包括中国)进行了失眠流行情
况横断面调查,提示一般人群中失眠者占12.1%,我国45.4%的被调查者存在不
同程度的失眠,老年人失眠患病率35~45%[1]。

本次调查提示,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患病率达49.02%,高于一般人群的水平。

该人群中约一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顾杰等对上海市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提示,女性、年老、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失业、离异、抑郁或焦虑状态、合并身体疾患者更易失眠[2]。

女性高于男性,多数女性患者与月经及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及心理因素有关。

失眠对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且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3]。

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社区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失眠的健康干预[4-5]。

有关研究提示,音乐养心疗法、食疗、精神愉快、按摩头面部及足底、适当运动锻炼、积极防治有关疾病等,对防治失眠有一定效果。

我们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可以制定相应可行的干预计划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珏,刘民.失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2(7):60-62.
[2]顾杰,江孙芳,祝墡珠,等.上海市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723-727.
[3]贾庚,王树越,苗盛,等.长春市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36):6090-6092.
[4]陈静,袁春华.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266-267.
[5]周赞华,朱亚丽,应碧荷,等.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状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
学,2012,(8):73-74,81.
[6]沈佳丽,张梅光,高丽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认知水平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11):1180-1182,1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