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11T14:46:56.8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作者:王丽君朱伟群晏桂华梁攀侯雁茹

[导读]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女性对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湘南学院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退化,容易出现关节疼痛、情绪失常、皮肤萎缩、抑郁症等症状,且容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给女性的家庭、生活、工作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引起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性激素水平失调就会引发一系列症状。所以,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女性对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帮助广大妇女安全渡过围绝经期。

【关键词】性激素水平;围绝经期妇女;分析

Abstract:perimenopausal women ovarian function degradation,prone to joint pain,mood disorders,skin atrophy,depression symptoms,and easily lea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hypertension,osteoporosis and other diseases,redu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to Women's family,life,and work has caused tremendous problems. Cause women to perimenopausal syndrome,the leading cause of sex hormones related to hormone imbalance level will trigger a series of symptoms. So,for the hormonal changes characteristic perimenopausal women should take timely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majority of women perimenopausal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attention,help the majority of women safely through perimenopause.

Keyword:sex hormone levels;perimenopausal women;Analysis

围绝经期指的是妇女从45岁开始到停经后1年这段时期,在这期间妇女的生理代谢系统及体内性激素均会发生较大变化[1]。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大部分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情绪焦虑、失眠等症状,且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缺钙、焦虑症、抑郁症疾病,对女性的正常生活造成交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多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观察发现,绝经后妇女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绝经前妇女,绝经前妇女促乳素、雌激素、雄性激素水平高于绝经后妇女,说明性激素变化情况有规律可寻。为避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应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及时明确诊断,并根据性激素变化情况选择合理、安全的治疗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2]。本文就围绝经后妇女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综述,现将综述内容报道如下。

1 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症状、容易引发的疾病

女性在进入45岁以后,就会出现月经紊乱,有停经或闭经症状,主要与卵巢功能退化、手术或病理引起的卵巢病变有关。容易出现潮热、躯体不适、焦虑、烦躁、性欲降低、情绪失常等症状,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退化,加上手术或子宫病变的影响,就会引发病理反应。卵巢具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雌激素可以维持内分泌平衡。卵巢功能退化或损伤后分泌雌激素的能力降低,就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一系列疾病。常见的疾病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焦虑症、冠心病、高血压等,心理改变是围绝经期妇女突出表现,长期精神紧张就会引起微血管障碍,形成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所以,针对有突出症状的围绝经女性要提高重视,尽早检查,明确诊断,阻止病理改变持续恶化。

2 性激素相关内容及作用

女性性激素包括促乳素、雌激素、卵泡雌激素、孕酮、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减弱是卵巢功能退化的标志。在绝经期前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会刺激卵泡大量分泌雌二醇,引起下丘脑-垂体病变。雌二醇水平与SOD水平成长比,围绝经期女性的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围绝经期前,所以围绝经期女性容易衰老。在绝经期后女性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不能在肝肾组织、肌肉等部位进行转化,使内分泌紊乱。在围绝经期女性体内还是有孕酮分泌,但是随着卵泡发育的停止,孕酮水平也随之下降,偶有来自肾上腺分泌的孕酮,通过孕酮水平测试可以了解卵巢功能是不是完全衰退。雄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绝经后雄激素含量会明显降低,由肾上腺分泌。雌激素分泌减少后循环中的游离雄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女性有毛发增多症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具有促使排卵,增加孕激素、卵泡激素、雌激素分泌的作用。黄体生成素升高可以提示妇女处于绝经期,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提示有垂体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卵巢功能减退等疾病。卵泡雌激素有脑垂体分泌,是女性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激素,其水平越高,说明卵巢功能越好。卵泡雌激素水平长期低于正常水平水说明有垂体功能障碍,其水平持续升高说明有卵巢早衰症状。

3 围绝经期女性的性激素变化规律

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会逐渐退化,卵巢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也会不断减少,就会打乱机体的性激素平衡,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症状,并引发骨质疏松,甚至导致患者心、脑血管出现病变。相关的研究也证实,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不断下降,降低了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疾病[3]。卵巢功能衰退是引起绝经的主要原因,性激素分泌减少就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减少,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是自主神经出现应激反应,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围绝经期妇女机体中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变化看作是卵巢功能出现衰退的信号,并可能引发患者机体的代谢变化,诱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是因为在围绝经期,卵巢排卵会逐渐停止,因此其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的分泌量也会持续降低,从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活动造成严重影响[4]。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相较于绝经前,绝经后妇女机体中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泌乳素水、雌二醇水平、睾酮水平则显著降低。在卵巢衰退早期,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分泌会持续性增高,但是黄体生成素水平仍然能够维持正常水平;而当卵泡不再成熟时,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增高就会引发黄体生成素水平的上升。由此可见,虽然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会出现升高,但是升高程度并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生育期相比,大约是生育期的3倍;而黄体生成素水平与生育期相比,大约是生育期的6倍[5]。性激素水平紊乱与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情绪焦虑、失眠等症状有密切关系,但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和雌激素的减少程度及速度一致[6]。根据临床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长期观察结果显示,显示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围绝经期临床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态、个体体质、社会环境、健康状态、精神因素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治疗当中应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从而延缓泌尿生殖器萎缩,并预防骨质疏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围绝经期

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57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分析,对调查进行总结。结果本研究757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有560例,发生率为73.98%;患者年龄、月经情况、居住城市、职业、工作环境、婚姻情况、婚姻质量、精神创伤、孕产次、是否饮酒、初潮年龄、居住环境等因素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围绝经妇女的保健工作,对其进行心理指导,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围绝经期症状;影响因素 围绝经期在医学上主要是指妇女从生育期逐渐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时期,以永久性停经为特征,通常发生在40~60岁阶段[1],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常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导致内分泌、自主交感神经、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出现系一系列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2],主要以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头晕、失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3-5],严重影响着广大中年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的影响因素,本单位对757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到本单位门诊就诊的757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有56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0±3.2)岁,均无严重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1. 2 调查方法对757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一对一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婚姻质量、是否饮酒、孕产次、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有无情感创伤、月经情况等。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本研究757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有560例,发生率为7 3.98%,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0±3.2)岁,其中,40~44岁61例(10.89%),45~49岁207例(36.96%),50~54岁201例(35.89%),55~60岁91例(16.25%);职业:工人218例(38.93%),干部231例(41.25%),农民111例(19.82%)。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精选资料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

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

儿童单纯性肥胖内分泌变化

儿童单纯性肥胖内分泌变化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饮食过多,热量过剩引起的。以5~7岁,11~12岁为两个高峰,男女无明显差别。现对30例肥胖儿内分泌变化的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进行内分泌激素的检测:采用r计数器和美国的DPC药盒,依次检测生长激素(GH),泌乳素(PUL),甲状腺素(T3T4)皮质醇(HC)睾铜(T)雌二醇(E2)等。 诊断标准:肥胖度≤20%为超重,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100%以上为极度肥胖。检测的30例肥胖儿(男16例,女14例),中度肥胖占20%,重度肥胖占305,极度肥胖占50%。 2 内分泌检测结果及讨论 2.1 男性激素肥胖男孩血清睾酮减低,血清雌二醇增加,被检测的16例男孩中,雌激素明显升高,睾铜处于正常低值,这是由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减少,在脂肪组织里,睾酮向雌二醇,雌烯酮向雌酮发生转换所引起。肥胖男孩虽然血清睾酮素低下,但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睾酮上升,所以即使肥胖继续下去,将来也不会发生性功能低下的临床症状。又因雌激素的受体发生异常,对雌激素有抵抗的作用,所以虽然雌激素的水平增高,但并不出现女性化特征。 2.2 胰岛素(INS) 肥胖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被检测的30例中,胰岛素明显升高。在60 U/ml左右。发生机理如下:热量摄取过多→体质量增加→胰岛B素受体发生改变,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胰岛B细胞肥大和增殖→高胰岛素血症。 3 儿童单纯肥胖的治疗 3.1 饮食疗法幼儿学童期肥胖,60 cal/(kg•d),三大营养素中主要限制糖质;青春期肥胖症每日热量要在500~1500 cal,要给低糖质(50%),高蛋白质(20%)正常脂肪(30%)的食物。另外,进食速度不宜过快,睡前2 h不能进食。 3.2 运动疗法要鼓励患儿参加一定量的运动,每天坚持2 h以上,增加能量的消耗,运动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生理反应和减低胰岛素的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使体质量至少不再继续增加。 3.3 医院治疗肥胖程度超过100%的严重肥胖者和肥胖度在50%以上有进一步恶化者,伴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变化者均应入院治疗。 3.4 心理疗法要经常进行心理咨询,向患儿说明肥胖的危害,鼓励他们使体质量逐渐减少,但一定要做到不防碍儿童的生活,不给本人及家庭带来痛苦,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有哪些变化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有哪些变化? 比较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分别检测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性激素6项指标[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和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明显上 P<0.05),FSH明显下降(P<0.05);LH、PRL、P、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补肾法治疗总有效率达78%,治疗有效组血清E2、FSH治疗前、后变化明显(P<0.05),而无效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FSH较治疗前变化明显,说明血清E2、FSH 的变化可能与疗效密切相关。 更年期综合征是严重困扰中老年女性健康的问题,更年期最早的变化就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其中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E2)]的减少是更年期最重要的变化。用阿胶黄精丸滋阴补肾法是中医常用的治法,特别在与肾阴虚相关的更年期综合征运用广泛,症状改善明显。虽然目前对于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测定研究较多,但却缺乏对于治疗更 年期综合征以后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我们以肾阴虚证妇女为观察对象,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

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0激素(FSH)>10 IU/L]肾阴虚证妇女58例,参照《中医诊断学》(2001年) ¨肾阴虚标准确诊。入选者年龄为43—58岁。其中,月经正常者7例(12.07%),月经紊乱者l3例(22.4l%),绝经38例(65.52%)。患者就诊前无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史,无各种感染、严重心脏疾病、糖尿病、皮肤病、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慢性贫血病史,妇科检查排除卵巢及子宫等生殖器官病变,心电图常规检查提示正常。本研究以此5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 二、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内服方以阿胶黄精丸为基础方。每2周复诊1次,记录症状,l2周为1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Kupperman评分法,将症状评分为潮热盗汗4分、头痛头昏2分、腰酸膝软2分、失眠多梦2分、关 节疼痛1分、疲乏1分、耳鸣耳聋1分、咽干口燥1分、齿松发脱1分。每种症状按无、轻、中、重程度,分别0~3分乘以症状评分计算。(1)显效:潮热盗汗,头痛头昏,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关节疼痛,疲乏,耳鸣耳聋,咽干口燥,齿松发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80%;(2)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50%以上;(3)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水平。因本研究例数有限,故将显效和有效合并分析。

女性健康与中医养生

女性健康与中医养生 如果您脸上长痘,面无光华;如果您睡眠不好,有黑眼圈;如果您手脚寒凉,腰酸痛经;如果您体态臃肿,渴望健康——请您学习中医养生,懂得这样得道理;女三十五岁,肾气渐衰;善补者滋阴潜阳;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离气则死,气离血则亡;心平气与,血清颜清;美在其外,健在其内。把人补瘦,勿把人泻瘦,饿瘦。我今天给大家谈一谈中医养生,着重得多讲一讲女性问题,也就就是女性得养生,中医养生它就是一个古老得话课,但就是真正了解它得人并不就是太多,什么叫养生,简单得说:养生就就是养护生命,那如何养护生命呢?现在社会上关于保健得课题不少,但就是真正能够把天地人瞧成一体,把人作为自然得一个组成部分来瞧待养生得并不多,在某些方面存在了很多得误区,比方说我前两天听讲,全国妇女每年所消耗得化妆品大概就是四千个亿。这四千个亿给妇女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衰老得加剧。因为现在化妆品里边很少没有激素、没有汞、没有铅得,所以,经常使用化妆品得人,皮肤得毛孔都就是粗得。当您不用化妆品,人得气色还就是白里透粉得时候,这才就是真正健康得美。什么叫气色?在内有气,在外才有色。内无气,色从哪来?在四十年代得时候,英国得女性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岁。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她们用了大量得化妆品,化妆品里如果没有铅与汞,人得脸,不会白。但就是,人得皮肤它也与人其它机制就是一样得,它有吸收能力得,慢慢形成了铅、汞中毒。所以当时得英国妇女得平均年龄就就是四十岁左右。现在,在西方已经开始用自然疗法了。我英国得一个学生她就是做精油护理得,她讲它们精油就是出不了口得,因为天然得生产得那一点连英国人都不够。那么,西方与港澳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把西方得垃圾送到了我们国内,这就就是蓬勃兴起得美容院。这之所以敢那么讲,因为我得养生第一批吸纳得就就是全国得这些美容队伍。那么,我得这些学生现在几乎都不再做了。因为,她们都不用。因为她们回顾到以前感觉到很羞愧,觉得就就是从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得变化与症状 【摘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就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得时期[1]。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与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上述一系列症状得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与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与症状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就是正常得生理变化 时期。北美绝经协会(NAMS)中说围绝经期指自绝经前2-8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得症状。英国PRODIGY(英国NHS指南)中说围绝经期指自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潮热症状),至末次月经后12个月。卵巢为女性得性腺, 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与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为卵 巢得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最终,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得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 功能衰竭。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妇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与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

抑郁或烦躁、失眠等。现将围绝经期雌激素得变化与症状,以及处理综述如下。 1 雌激素得变化 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卵巢功 能衰竭[2],卵巢功能衰退得最早征象就是卵泡对FSH(促卵泡生成素)敏感性降低。抑制素就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得一种多肽激素,它得生理作用就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得产生,包括FSH得合成与分泌。绝经后妇女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得标志。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此期抑制素浓度下降,而FSH水平升高。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很大,由于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分泌过多,甚至可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因此整个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而就是有一过性得升高,后期,卵泡逐渐停止生长发育,直至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才迅速下降。但妇女循环中仍有低水平雌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与来自卵巢得雄烯二酮经周围组织中芳香化酶转化得雌酮。绝经后妇女循环中,雌激素以雌酮(E1)为主,其高于雌二醇(E2)。 2 症状 围绝经期就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得过 渡时期,一般自45~55岁开始,平均持续4-5年。绝经年龄与就是否曾服用避孕药、营养、地区、环境、吸烟等因素有关,

应激神经内分泌反应介绍

应激神经内分泌反应介绍: 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强烈兴奋,多数应激反应为生理生化变化与外部表现皆与这两个系统的强烈兴奋有关。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该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主要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介导一系列的代谢和心血管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扰乱作用等。这些作用促使机体紧急动员,处于唤起(arousal)状态,有利于应付各种变化的环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强烈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引起耗能和组织分解、血管痉挛、组织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 应激时HPA轴兴奋的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激素(CRH)和ACTH,CRH 刺激ACTH的分泌进而增加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它是HPA轴激活的关键环节。CRH另一重要功能是调控应激时情绪行为反应。应激时HPA轴兴奋的外周效应: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迅速增加,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GC升高是应激时血糖增加的重要机制,它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的脂肪动员起容许作用;GC 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并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这些因子和溶酶体酶对细胞的损伤;GC还是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正常反应性的必需因素,GC不足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明显降低,严重时可致循环衰竭。 慢性应激时GC的持续增加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GC持续增高对免疫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生长发育的延缓,性腺轴的抑制以及一系列代谢改变,如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等。

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1606816.html, 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要点 作者:李梅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3期 【摘要】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导 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而影响健康。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可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为老年健康打下基础。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妇女期望寿命的延长,如何预防和减少妇女围绝经期的各种健康问题,减少她们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妇女保健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可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为老年健康打下基础[1]。本文结合自身从事社区保健工作的经历, 谈谈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要点。 1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要点 1.1 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社区医生要充分认识在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妇女和她们的丈夫、子女了解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常见症状和保健措施。使家庭、社会对她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些鼓励[2]。帮助妇女 认识到围绝经期是人生途中必然经历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要树立信心,掌握规律,泰然处之,加强自我保健,顺利过渡到老年期。 1.2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指导此期妇女饮食安排要注意低热能、低脂肪、低糖、粗细搭配、多样化。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奶制品,避免油腻、高脂肪、高糖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宜控制,如蛋黄、动物内脏、鳗鱼、肉皮、猪蹄等,多食新鲜蔬菜和含糖较少的水果,以及蘑菇、木耳、海带等,注意搭配粗粮,每天少于6克盐,忌服烈性酒,少吃刺激性调味品,控制体重[3]。 1.3 个人卫生指导 1.3.1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的强度和方式以适合自己的体能为宜,避免过分剧烈的 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跳舞和网球等。

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知识

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 妇产科严珍华 妇女保健工作,是全民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女有经、孕、产、乳的特点。除注意一般卫生外,还须重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疾病的发生。 中医妇女保健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对妇女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妊娠的诊断和妊娠用药原则等均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最早的药物学文献《神农本草经》,论述了不少妇产科的常用药物,如“当归”主妇人漏下绝子。“紫石英”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漏芦”主下乳汁等等。 一、中医妇女保健要则 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妇女在经、孕、产、乳期间,易耗阴血,使机体处于血不足而气偏有余的状态。此时,机体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以及冲、任、督、带损伤的病理变化,从而引起经、带、胎、产诸病。因此,中医妇女保健护理,重在气血调护、脏腑功能调护、情志调护与饮食调护。

(一)气血调护气血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血为妇女之本,血赖气行。稍有感触,即可导致气血失调为患。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而产生经、带、胎、产诸疾。因此,调理气血在妇女保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病主要在气者,根据气虚、气陷、气郁、气逆之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护理重点,虚者补之,陷者举之,郁者散之、行之,逆者降之、平之。病主要在血者,根据血虚、血瘀、血寒、血热之分,分别运用补、消、温、清四法。 (二)脏腑功能调护由于妇女经、孕、产、乳数伤于血,使阴血不足,阳气偏盛,易导致肾、肝、脾脏腑功能失常。因此在妇女保健中,宜依据辩证施护原则,正确运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等法则,调整与恢复妇女机体的功能。凡肾阴不足者,宜滋肾养阴,肾阳不足者,宜温肾补肾。凡肝失条达,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肝郁化火者,宜舒肝清热。肝失濡养,宜滋阴养肝。肝阳上亢者,宜养血柔肝,育阴潜阳。凡脾胃虚弱,化生之源不足者,宜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脾胃不和,胃气上逆者,当辨其寒热,或清热降逆,或温中降逆。五脏安和,则经脉流畅,可保身体无虞。 (三)情志调护妇女诸病与情志密切相关。尤其是过度的忧、怒、悲、恐,可导致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百病丛生。故妇女保健,应特别重视精神护理,经常观察病人情志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说理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方法。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通过谈心、释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脏腑、气血功能恢复。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内分泌变化观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内分泌变化观察 作者:谭子强, 陈莉莉, TAN Ziqiang, CHEN Lili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吉首,416000 刊名: 中外医疗 英文刊名: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年,卷(期):2011,30(8) 参考文献(5条) 1.马曼华.王旭东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诊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 2.关冰中国医药指南 2007 3.乐杰妇产科学 2006 4.胡亚林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6(19) 5.宋淑钦综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38例[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 2009(1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周淑红.徐鸿绪.张燕珊.冯咏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SH、LH、TSTO检测的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11,17(18) 2.黄亚珍.沈宗姬.胡建铭.庄朝晖.奚玲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及基因4G5G多态性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0,20(4) 3.杨喜珍3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证临床治疗妊娠结果分析[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 4.林春红多囊卵巢综合症16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4) 5.任立新.裘雅芬.王吉陵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36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07(23) 6.查艺军.马丽马丽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症经验浅谈[期刊论文]-中医临床研究2011,03(8) 7.刘雪连.黄伟玲.廖婧文.杨淑英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T、E2、FSH、LH、PRL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 8.隋明凤.Sui Mingfeng两种方法比较治疗9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1,30(7) 9.方俊英.FANG Jun-ying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2(4) 10.朱志俏.陈术.ZHU Zhiqiao.CHEN Shu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55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实用全科医学20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e11606816.html,/Periodical_hgzy201108008.aspx

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围绝经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减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睡眠质量下降、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为其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91(2011)04(a)-0000-00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1]。由于此期的妇女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问题 1.1 骨质疏松由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月经多发生了改变,月经紊乱,周期不规则,有的甚至出现了绝经。而绝经的妇女骨质的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供不应求,因此,就导致了女性在骨骼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可以看到,此期的妇女身体逐渐萎缩,身材也逐渐变得矮小,此外,此期的妇女

还特别容易发生骨折,给围绝经期的妇女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据了解,约25%的围绝经期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2]。 1.2 睡眠质量下降由于围绝经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的 下降,还可以出现睡眠质量的下降。大多数妇女反映自己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有的甚至无法入睡,发生失眠,需要借助安眠药才可以。除此之外,夜间盗汗也是常发生的事情。常常在半夜醒来时发现全身汗湿,枕头上也有汗湿的痕迹,这严重影响了其睡眠质量,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失眠的发生。 1.3 压力性尿失禁大多数围绝经期妇女,尤其是曾经有经阴道分娩经历的女性,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即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或是腹部收到压力时,尿液会不自主地流出。这不仅给妇女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还使其在心里方面有很大的压力。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的低落, 使尿道及膀胱三角区黏膜 静脉丛变细, 血液供应减少, 黏膜上皮层退化,阴道和膀胱的上皮组织张力减低,盆底肌肉萎缩[3]。 1.4 心里变化由于家庭、社会、经济、个人性格等原因,围绝经期妇女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容易焦虑、抑郁,脾气也变得很暴躁,常常会因为小事大发雷霆,对周围的事物也失去了兴趣,整天闷闷不乐,感情也非常脆弱,容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强烈兴奋,多数应激反应为生理生化变化与外部表现皆与这两个系统的强烈兴奋有关。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该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主要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介导一系列的代谢和心血管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扰乱作用等。这些作用促使机体紧急动员,处于唤起(arousal)状态,有利于应付各种变化的环境。但强烈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引起耗能和组织分解、血管痉挛、组织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应激时HPA轴兴奋的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激素(CRH)和ACTH,CRH刺激ACTH 的分泌进而增加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它是HPA轴激活的关键环节。CRH另一重要功能是调控应激时情绪行为反应。应激时HPA轴兴奋的外周效应: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迅速增加,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GC升高是应激时血糖增加的重要机制,它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的脂肪动员起容许作用;GC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并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这些因子和溶酶体酶对细胞的损伤;GC还是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正常反应性的必需因素,GC不足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明显降低,严重时可致循环衰竭。慢性应激时GC的持续增加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GC持续增高对免疫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生长发育的延缓,性腺轴的抑制以及一系列代谢改变,如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等。

600例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情况分析

600例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情况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的具体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方法: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共6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得出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1.84±2.18)分,高于对照组的(66.82±3.17)分,因此,干预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后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帮助患者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结论:通过全方面地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具体情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情,大幅度消除其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标签:围绝经期;妇女;措施;生活质量;情况分析 绝经是妇女生命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需要经过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本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共6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的具体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共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入院标准:均签署同意决策书,且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证,并无其他药物使用史,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干预组300例,年龄37~61岁,初潮年龄(15.2±1.2)岁,绝经年龄(49.2±2.1)岁;对照组300例,年龄35~81岁,初潮年龄(13.2±2.8)岁,绝经年龄(47.6±1.9)岁;其中自然绝经511例,卵巢切除33例,子宫切除30例,其他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教会围绝经期妇女计算自身体重指数,需要定期测腰围、体重、腹围、身高;②医护人员需对围绝经期进行常规药物指导,合理规范用药。 干预组:实施改良护理,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对于相关知识知晓度低的妇女,需要派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宣教,积极普及保健知识,加强患者自主就医性;同时,针对那些高层次(绝经知识知晓度高),护理人员需耐心劝导,帮助她们减压,配合医师后期治疗;②行为干预:第一,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确保患者能够安稳地度过困难期;第二,需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看做观察组;另择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将其看做对照组。使用自编的围绝经期妇女心理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并观察两组被测试人员的心理变化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继而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两组人员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变化的跟踪观察,观察两组中接受测试者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发现两组被测试者在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躯体化因子以及强迫症状因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两组中接受测试者的心理测试结果,可以发现两组被测试者在年龄和经济状态这两个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精神状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帮助自己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 标签: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综合征也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种比较剧烈的因性激素变化或者性激素减少所导致的症候群[1]。妇女绝经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的或者因手术导致的卵巢功能衰竭等原因。这种症候群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通常为雌性激素减少引起相应的器官或者组织的退化。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使他们陷入痛苦的阴影中。为此,本文着重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看做观察组;另择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将其看做对照组。对照组成员都是身体健康的妇女,年龄集中在41~55岁,无其他病史。观察组中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年龄集中在40~56岁,都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1.2 方法 使用自编的围绝经期妇女心理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并观察两组被测试人员的心理变化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继而得出结论[2]。围绝经期妇女心理调查表测试的内容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健康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护理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29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辩证健康教育。结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加了解更年期生理变化,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更年期综合征生活质量病状调理预防 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指妇女一生中自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一般在45~55岁。此期中,卵巢功能逐渐退化,并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易导致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植物神经紊乱,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1]。如何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的症状,目前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使更年期妇女进入幸福晚年的重要环节。 我科对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运用中医知识结合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1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29例患者,年龄43-59岁,平均(49±6.0)岁。病程0.5~4.5年,平均( 2.72±1.51)年。文化程度:大学6例,高中12例,初中5例,小学4

例,文盲2例。 1.2方法常规的西医健康教育外,同时进行与更年期综合征有关的中医知识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2健康教育 2.1评估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谈,初步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理缺陷、心理、生活习惯及家庭背景及病情的轻重等。同时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一般资料,运用辨证分析(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确定证型评估患者。 2.2让患者认识、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主要症状。 2.3心理疏导 2.3.1使患者认识到,身心健康必须要重视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 2.3.2讲解更年期生理,端正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2.4饮食调护指导饮食护理得当,则脾胃得养。在教育过程中,和患者一起制订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中医推崇的辨证择食,根据不同身体素质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饮食。选择食物时,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才能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则脾胃得养。 2.5作息指导 2.5.1运动更年期的女性应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改善体内代谢。运动也可以给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11T14:46:56.8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作者:王丽君朱伟群晏桂华梁攀侯雁茹 [导读]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女性对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湘南学院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退化,容易出现关节疼痛、情绪失常、皮肤萎缩、抑郁症等症状,且容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给女性的家庭、生活、工作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引起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性激素水平失调就会引发一系列症状。所以,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女性对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帮助广大妇女安全渡过围绝经期。 【关键词】性激素水平;围绝经期妇女;分析 Abstract:perimenopausal women ovarian function degradation,prone to joint pain,mood disorders,skin atrophy,depression symptoms,and easily lea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hypertension,osteoporosis and other diseases,redu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to Women's family,life,and work has caused tremendous problems. Cause women to perimenopausal syndrome,the leading cause of sex hormones related to hormone imbalance level will trigger a series of symptoms. So,for the hormonal changes characteristic perimenopausal women should take timely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majority of women perimenopausal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attention,help the majority of women safely through perimenopause. Keyword:sex hormone levels;perimenopausal women;Analysis 围绝经期指的是妇女从45岁开始到停经后1年这段时期,在这期间妇女的生理代谢系统及体内性激素均会发生较大变化[1]。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大部分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情绪焦虑、失眠等症状,且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缺钙、焦虑症、抑郁症疾病,对女性的正常生活造成交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多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观察发现,绝经后妇女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绝经前妇女,绝经前妇女促乳素、雌激素、雄性激素水平高于绝经后妇女,说明性激素变化情况有规律可寻。为避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应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及时明确诊断,并根据性激素变化情况选择合理、安全的治疗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2]。本文就围绝经后妇女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综述,现将综述内容报道如下。 1 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症状、容易引发的疾病 女性在进入45岁以后,就会出现月经紊乱,有停经或闭经症状,主要与卵巢功能退化、手术或病理引起的卵巢病变有关。容易出现潮热、躯体不适、焦虑、烦躁、性欲降低、情绪失常等症状,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退化,加上手术或子宫病变的影响,就会引发病理反应。卵巢具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雌激素可以维持内分泌平衡。卵巢功能退化或损伤后分泌雌激素的能力降低,就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一系列疾病。常见的疾病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焦虑症、冠心病、高血压等,心理改变是围绝经期妇女突出表现,长期精神紧张就会引起微血管障碍,形成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所以,针对有突出症状的围绝经女性要提高重视,尽早检查,明确诊断,阻止病理改变持续恶化。 2 性激素相关内容及作用 女性性激素包括促乳素、雌激素、卵泡雌激素、孕酮、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减弱是卵巢功能退化的标志。在绝经期前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会刺激卵泡大量分泌雌二醇,引起下丘脑-垂体病变。雌二醇水平与SOD水平成长比,围绝经期女性的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围绝经期前,所以围绝经期女性容易衰老。在绝经期后女性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不能在肝肾组织、肌肉等部位进行转化,使内分泌紊乱。在围绝经期女性体内还是有孕酮分泌,但是随着卵泡发育的停止,孕酮水平也随之下降,偶有来自肾上腺分泌的孕酮,通过孕酮水平测试可以了解卵巢功能是不是完全衰退。雄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绝经后雄激素含量会明显降低,由肾上腺分泌。雌激素分泌减少后循环中的游离雄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女性有毛发增多症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具有促使排卵,增加孕激素、卵泡激素、雌激素分泌的作用。黄体生成素升高可以提示妇女处于绝经期,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提示有垂体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卵巢功能减退等疾病。卵泡雌激素有脑垂体分泌,是女性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激素,其水平越高,说明卵巢功能越好。卵泡雌激素水平长期低于正常水平水说明有垂体功能障碍,其水平持续升高说明有卵巢早衰症状。 3 围绝经期女性的性激素变化规律 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会逐渐退化,卵巢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也会不断减少,就会打乱机体的性激素平衡,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症状,并引发骨质疏松,甚至导致患者心、脑血管出现病变。相关的研究也证实,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不断下降,降低了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疾病[3]。卵巢功能衰退是引起绝经的主要原因,性激素分泌减少就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减少,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是自主神经出现应激反应,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围绝经期妇女机体中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变化看作是卵巢功能出现衰退的信号,并可能引发患者机体的代谢变化,诱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是因为在围绝经期,卵巢排卵会逐渐停止,因此其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的分泌量也会持续降低,从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活动造成严重影响[4]。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相较于绝经前,绝经后妇女机体中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泌乳素水、雌二醇水平、睾酮水平则显著降低。在卵巢衰退早期,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分泌会持续性增高,但是黄体生成素水平仍然能够维持正常水平;而当卵泡不再成熟时,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增高就会引发黄体生成素水平的上升。由此可见,虽然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会出现升高,但是升高程度并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生育期相比,大约是生育期的3倍;而黄体生成素水平与生育期相比,大约是生育期的6倍[5]。性激素水平紊乱与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情绪焦虑、失眠等症状有密切关系,但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和雌激素的减少程度及速度一致[6]。根据临床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长期观察结果显示,显示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围绝经期临床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态、个体体质、社会环境、健康状态、精神因素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治疗当中应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从而延缓泌尿生殖器萎缩,并预防骨质疏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围绝经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