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医院改扩建策略探索
综合医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的探索——上海市静安区区域医疗中心改扩建工程项目为例

综合医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的探索——上海市静安区区域医疗中心改扩建工程项目为例发布时间:2021-05-14T10:48:47.65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4期作者:丁纪花[导读] 城市中老的综合医院往往存在与城市关系紧张、用地的不足、功能空间布局不合理、整体生态环境不理想、建筑没有标识性等问题。
丁纪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摘要:城市中老的综合医院往往存在与城市关系紧张、用地的不足、功能空间布局不合理、整体生态环境不理想、建筑没有标识性等问题。
如何通过改扩建在有限的内在和外在条件下,来改善医院的整体环境。
本文通过上海市静安区区域医疗中心改扩建工程项目为例,在这几个问题上做一点探索。
关键词:综合医院、静安区区域医疗中心、开放、社会环境1、工程概况上海市静安区区域医疗中心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至中华新路,西至大统路,东侧、北侧紧贴居民小区。
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内环核心区域。
隶属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总用地面积49062平方米,用地在医院现有基础上往西扩建。
项目为对整个医院进行扩建提升,拟新增床位309张,其中,增量床位包含治疗床位199张、公共卫生临床中心60张,老年护理床位50张,扩建后医院总床位为978张。
项目拆除建筑面积7927.23㎡,保留建筑面积64482.49㎡,新建建筑面积103905.51㎡,其中,新建地上建筑面积71886.02㎡,新建地下建筑面积32019.49㎡。
项目建成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168388.00㎡。
在西侧拆除部分零散建筑,从北至南分别新建13层的医疗综合楼、5层的公卫中心,11层的科教行政楼。
在西北角新建一栋5层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液氧站、垃圾房1层。
原食堂改造为能源中心。
2、建设目标本项目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要求建设,未来将建设成为静安区医疗能力、学科齐全、水平一流、特色鲜明的全区性的医疗中心,集医疗、急救、公共卫生、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性具有三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医疗中心。
医院改扩建设计策略初探-以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为例

医院改扩建设计策略初探-以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为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各地不断暴露出医疗卫生设施短缺、百姓就医困难等问题,各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医疗设施,其中改扩建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许多医院位于老城区内存在诸多问题,如设施老化、布局杂乱、功能用房短缺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等,完全放弃异地新建,则周边居民就医无法满足,因此这些医院急需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更新。
关键词:医院改扩建;医疗流线;规划设计;整合功能引言:医院改扩建设计和异地新建设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改扩建设计受到限制因素较多。
首先要考虑既有建筑和现有设施,其次应考虑医疗工艺流线对设计的影响,再次要考虑不同医院使用者对设计的需求有所不同,最后还要考虑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改扩建设计时应统筹考虑,从实际出发结合医院现状,既要保证医院正常运转不能停诊,又为医院的将来留有发展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保持整体发展的有序性[1]。
1.项目概况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位于宝鸡市陈仓区陈仓大道162号,2008年汶川地震,启动灾后重建,2015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6784㎡,设置床位350张。
经多年发展,医院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医疗救治所需,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020年医院启动医疗设施扩建增容,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栋地上15层地下2层的内科综合楼、一栋地上4层地下1层门诊大厅。
内科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0880㎡、门诊大厅总建筑面积7800㎡,项目完成后,医院总床位可扩增至1000床,医院医疗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医院将为陈仓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带来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建内科综合楼位于医院用地东南角的空地之上,南侧紧邻陈仓区疾控中心,北侧为北方动力社区,东侧紧邻水莲路,设计时主要考虑内部功能的布置和原有建筑功能、交通上衔接问题,同时还应考虑对北侧居住建筑日照是否遮挡。
门诊大厅位于原有门诊楼和住院楼之间,紧邻医技楼,设计主要焦点在于处理好各建筑之间的衔接和联系的问题。
城中心高密度用地综合医院设计探索——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改扩建工程

城中心高密度用地综合医院设计探索——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改扩建工程摘要:医院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在市中心,医院的发展受到用地的制约,而且建设中,原有医院要能正常运营;建成后,新老医院的功能流线依然是一个整体,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考验。
关键词:城中心、高密度、医疗街、网格模块、功能集约,共享现代医院的功能转型医院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经历生命过程及维护健康、抵抗疾病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医学、心理行为,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由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复合型转换。
周边环境及现状武汉市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用地位于江汉区姑嫂树路14号,姑嫂树路以东。
建设用地面积2350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17310平方米。
设计条件解析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2.交通便利:3.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劣势:1.用地紧张:2.环境偏小:3.停车位困难:4.原有老医院的保留:需要注意的问题:1.技术发展带来医疗模式的变更:2.私密性与职能公共性之间的矛盾:3.教会医院的文脉传承:(武汉市中心医院创办于1880年,前身为汉口天主堂医院)4.大体量建筑与城市肌理的冲突:设计策略目标:1.集约高效的功能组织:将水平交通改垂直交通,加强垂直交通的设计,完善垂直交通的便利性。
2.丰富有序的空间次序:将功能单元化,通过一个纽带将各空间串成有序的空间。
3.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提炼教会文化的符号。
4:典雅亲和的建筑形象:给使用者以关怀和体谅,表达白衣天使的人文精神。
理念●城市设计策略:文脉、土地、天际轮廓线●愿景:高效现代、绿色节能、人文人本设计●医疗模式的选择:功能区域的集约与共享设计方法总体布局●空间布局新建大楼靠近路条形设置,并将门诊,急症,医技,住院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医街贯穿所有功能。
将加速器楼完整保留,不影响院区内现有的医疗营运功能。
规划建筑周边留出环形道路,很好的解决了交通和消防的需要。
精细化医院设计——医院改扩建的设计策略

表2 上海市医院建设大修类改造项目数据统计再次,在医疗流程层面,改扩建的过程是院内医疗功能扩容、设施设备升级的过程。
如何让有限的使用空间容纳更多的医疗功能,同时确保新、老医疗功能、动线的合理高效,是每一个改扩建医院项目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
最后,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医疗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的设计不仅要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还需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疗愈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放松的工作环境,为物流运输设备预留条件”。
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在改扩建的过程中保护院区内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使新建筑与老建筑和谐共存;如何规划改扩建的时序,减少建设过程对医院正常运行的影响,以及在规划设计中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预留发展条件等。
这些都是改扩建医院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
综合以上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改扩建医院项目需要多角度、精准、定制化的设计。
2 国外优秀改扩建案例分析发达国家的医院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许多医院已经经历了多次改扩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医院先进的改扩建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分析和借鉴。
笔者通过对国外典型医院案例的研究和总结,将国外改扩建医院项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分期建设类。
该类项目在规划初期即进行整体设计并预留发展用地,根据医院发展需求,不断扩充原有院区,新、老院区通过地面连廊、地下通道等设施连接,并共享医疗资源。
该类项目的优点是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在整体的规划框架中不断迭代,完善内部功能,使院内医疗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有助于医院形成优势学科,吸引更多优秀的医生、专家前来工作,使医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美国德州达拉斯的帕克兰纪念医院(Parkland Hospital)规划建设就属于该模式。
2003 年,由于老帕克兰医院已不能满足区域就医的需求,存在医疗流线过长、病人隐私不能被保护、患者满意度较低等问题,院区亟须扩建改造。
新帕克兰医院的改扩建项目结合整个区域进行规划,提出帕克兰一、二、三期计划(图1)。
试论综合医院改扩建策划及设计方法

试论综合医院改扩建策划及设计方法综合医院改扩建是指对现有医院进行改造和扩建,以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提高医疗质量。
在综合医院改扩建的策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空间规划、功能布局、设备配置、环境设计、病房设计和细节设计等。
在综合医院改扩建中,空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需要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和现有空间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合理、流线顺畅。
将门诊区、住院区、手术区等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布置,使病人和医务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就医和工作。
在功能布局方面,需要根据医院的服务项目和医疗流程,对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
门诊区应该设立在入口处,方便患者就诊;住院区应该设立在较为安静的地方,方便患者休息和康复;手术区应该设立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方便进行手术等。
各功能区域可以通过走廊和楼梯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设备配置是综合医院改扩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根据医院的服务项目和需求,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门诊区应该配置适量的诊断设备,如X光机、B超仪等;住院区应该配置适量的监护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手术区应该配置适量的手术设备,如手术台、麻醉机等。
第四,环境设计是综合医院改扩建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医院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舒适度和卫生条件,以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和就医体验。
可以优化医院的室内光线和空气流通,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设施,减少噪音和污染源,提高医院的整体环境质量。
第五,病房设计是综合医院改扩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病房设计应该注重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病房应该设计成单人间或少人间,提供适当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提供舒适的床铺和家具,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家属的休息和陪护需要。
在综合医院改扩建的细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细节方面的问题。
医院的标识系统和导向系统应该设计清晰明了,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找到所需的功能区域;医院的卫生设施应该安全可靠,易于清洁和消毒;医院的公共空间应该设立合理的休息区域,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既有院区范围内的医院改扩建规划探索——以咸阳市中心医院为例

既有院区范围内的医院改扩建规划探索——以咸阳市中心医院为例摘要:目前,很多老院区的建设由于年代久远缺少总体规划与发展预留,经常属于优先满足医疗功能的前提下,见缝插针、随意建设的状态,导致院区人流物流交叉、环境杂乱等诸多问题。
文章以咸阳市中心医院为列,阐述了改扩建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的方法以及设计策略。
,以及在这样一个老院区内做改扩建的工程设计,在高密度高容积的情况下,必须协调好医疗功能、停车空间、绿地等多方要素,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改扩建、总体规划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咸阳市政府所属的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
由于医院建院年代较早,医院建设存在着老旧院区的普遍问题。
建设用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人民东路78号,院区总用地面积约1.8公顷。
计划新建一栋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82800平方米,新建床位1000床。
改造升级后,可使医院的日门诊量达到3000人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医院现状分析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病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床位使用率高峰已达147.18%,已经严重超标,医院急需新建建筑。
根据院区现有情况,总结归纳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功能布局不合理,医疗流程混杂。
从建院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院区基建也在不断增设,但由于缺少合理规划和组织,医院科室分布凌乱,医疗流程混杂,不利于医院全面发展。
其次,建筑格局零散,制约发展规划。
随着基建设施的增加,院区内零散建筑增多,导致与之配套的医疗流线迂回冗长,需要重新整合功能,优化梳理流线。
第三,内外环境局促,影响城市交通。
院区紧邻市中心道路,本身用地有限,建筑占地约60%,不仅内部环境局促,停车场地、绿化场地都为狭小,就诊时大量的人流车流及车辆停放更对外部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
综合分析:在这样一个老院区内做改扩建的工程设计,在高密度高容积的情况下,如何梳理好医疗功能流线,如何规划停车空间,如何腾退出尽可能多的绿化空间,是本改扩建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城市中心区医院改扩建规划设计研究

Jn2 0 u .0 9
城 中心 区 改扩 建规 划 设 计 研究 市 医院
张 晓康 杨 彩 虹 陈 晓卫 , ,
(. 1河北_ 程大学 建筑设计院 , [ 河北 邯郸 0 6 3 ;. 50 8 2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学院 , 河北 邯郸 0 6 3 ) 50 8
[ 摘 要 ] 城 市 中心 区进 行 医院 的 改 建扩 建规 划设 计 时 , 结合 环 境 , 限 制 中寻 找 突破 , 绕 功 能 需 求 , 在 要 在 围 兼顾 医疗服务 , 分步实施 , 并可持 续发展。文章结合一个实际工程 的设计 , 对此进行 了阐述 。 [ 关键 词 ] 医院 改扩 建 ; 边环 境 ; 体规 划 ; 市 中心 区 周 总 城 [ 中图分类号 ]F 9 [ 24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 3— 4 7 2 0 )2— 0 0- 2 17 97 ( 09 0 0 3 0
第2 6卷 第 2期 20 0 9年 6月
河
北工Biblioteka 程大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V0. 6 No 2 】2 .
J u n l o He e Un v ri o E g er g ( oi Si c E io ) o r a f bi ie s y t f ni ei n n Sc l c n e d i a e tn
中医院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 医 医学 , 它 出现 以来 , 体 上 经 历 了古代 的宗 教 医 学 和 经 验 术革命 等方面带来 了变革 , 从 大 医学 阶段 , 近代 的实 验 医 学 和 机 械 医学 阶 段 , 至 今 日 , 经 发 疗服务由供 给型转 向经 营性 , 时 已 医学模式 由生 物医学模 式转 向生 心 社 大
城市中心医院扩建设计浅析

城市中心医院扩建设计浅析现在我国正处在医院建设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医疗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设施、医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建设。
医院建设通常可以分为新建和改扩建两大类。
在原有医院用地内进行改扩建,难度比易地新建大得多,会受到原有建筑、原有环境条件的很多限制,而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医院更是如此,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时,除受到园区内部的条件制约,还会更多地受到城市环境、周围密集的其他建筑物的影响。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典型的城市中心医院。
医院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庆云南街10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疗综合大楼,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的首期工程,功能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门诊部分,急诊部分,手术部,住院部和地下停车场及设备用房。
地面共16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
下面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为例。
浅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改扩建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1.土地紧张,应集中布局,节约用地。
城市中心区域一般情况下建筑密度都很大。
位于闹市之中的医院也建筑密集,建设用地紧张,在原址很难扩展更多的建设用地。
如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十分靠近成都市中央商务中心区和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
医院就诊人流量很大,原有的医疗硬件条件严重供不应求,急需扩建。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面积26854平方米,原有编制床位700张,计划逐步扩展普通床位至1200床。
而按1200床的最小用地指标来推算,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现状用地仅为国家标准床均建设用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强,而且由于周边现存建筑的分隔,医院的用地边界很不规则,也增加了土地使用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医院预期的建设目标,只能是在很有限的空间内通过集中、紧凑的立体布局实现集约化发展,以节约用地,保证高品质的医疗环境。
规划时选择单体建筑最紧凑集中的方案,这样能够节约土地,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并留给绿化景观和后期发展更大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建目标
满足医院
避免影响
自身诉求 城市核心区
前
瞻
1. 布局调整
性
2. 流线衔接
3. 新旧重组
4. 环境服务改善
连
续
5. 交通梳理
性
6. 施工管理
5
改建重点一:布局调整
形成功能分区三层立体Fra bibliotek间规划整合提升
建立空中连廊,构建空中医疗走廊
成人医学区
干保区
儿童医学区
科研教学区
合并五大片区地下停车场,形成地下交通
赢得时间
人员时间 流转时间
降低差错
比人可靠 减少环节
控制成本
人力成本 库存成本
第二部分、满足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医疗,国内领先,国际同 步。使用自动导航车 + 住院药房系统 + 肿瘤配液系统
——UCSF Medical Center(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疗中心,使用了全套现代化物流系统)的CEO Mr. Mark Laret
第一部分、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使用物流传输系统(气动物流或轨道小车)+ 智能化仓储系统
16
改建重点二:流线衔接(现代物流体系)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的能效
提高效率
高效可靠 永不停歇
• 临床医学院 临床营养系 儿科学系 耳鼻咽喉学系
省部级研究基地
•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 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 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诊治中心
95个医学 专业
10个医技 科室
15个诊疗 中心
3
建筑面积扩增三倍
七万平方米
二十一万平方米
建成及在建项目八个
九五规划(外科综合楼、医
整院区流程交通结构
为增长的儿科医疗需求与
准 围产学科发展和服务提升
创造良好的条件。
恒
形成以多学科发展为 特色的集中医疗区域。
医院 需求
问题 来源
问题 描述
从“生物医学模式 ”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建 筑不再局限于提供生理健康场所
由于早期建设缺少总体规划与
发展构想,在长期运营过程中 变
暴露出诸多问题。
10
合并五大片区地下 停车场,形成地下
交通
北区地下车库网络
建成后的地下停车场 共计1000个停车位。
南区地下车库网络
11
十三五及远期布局
• 建成后的布局,联 通南北空间,整合 后勤、行政的功 能,形成后勤服务 区域,提升后勤服 务等级。
• 形成南北纵横的绿 色景观带,建造中 心花园,优化环 境。
6.9
7.97
4.3
4.96
9 6.73
9.72 7.3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出院人数 住院手术人数
35个临床 科室
医疗服务平台
9个 实验室
• 心脏介入诊治部• 日间/短程病房• 内窥镜诊治部
• 血液净化部 • 特诊部
• 准分子激光治疗部
• 放射介入诊治部• 体检中心
临床医学教育
城市核心区医院改扩建思路探讨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改扩建项目
内容概览
1 背景
2 概要
3 重点
4 小结
2
医院概况
基本情况
占地面积:7.3 万 M2 建筑面积:21 万 M2 核定床位:1773 张 开放床位:2068 张 在职员工:3729 人
专技人员:85.5%
始
生
成
拓
辉
建
长
熟
展
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医疗服 务在“质“和”量”方面提出 更高要求。
建设周期长各大功能区块缺少 统一联系
散
地块局促,功能复杂,交通混 乱
乱,安全性不高
建设周期长导致院内各区域管
线复杂且难以更新互联
杂
4
改建背景与目标
改建背景
复杂性
动态性
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医疗需 求必然导致医院形式的不同。
当医院建筑不能满足内外需求 的时候,需要通过不断的改扩
为主楼,设置门急诊、医技配套设 施、部分科研和教育用房、产房及 手术室、ICU监护病房、儿内、产科 等各专科病房等功能; • 地下三层设置为机电设备机房、地 下车库、商业配套设施等功能; • 儿科综合楼设多条连接道,地下与 地铁18号线、科教、儿外楼地库相 连,同时与医院连廊整体连接。 • 顶层设计建造急救停机坪。
1
改建重点二:流线衔接
信息流
业务流
患者流程
物链流程
优化提升医院原有流程 优化建筑功能融入整个院区
12
改建重点二:流线衔接(空中医疗街示例)
人车分流改善交通,导向明晰改善体验。
将医、教、研、行政及后勤保障等各项功能通过连廊(医疗街)予以紧密联系,在提高了医院的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大 大提升了病患就医的体验感,和各医疗区之间联系的高效性。
煌
于
于
于
于
于
50
60
80
90
21
年
年
年
年
世
代
代
代
代
纪
业务规模
门诊量居上海之首
出院人数以及住院手术 人数逐年增长
历年医院门诊量(万人)
历年出院人数及手术人数
500 400
329.32 367.89 388.11
415 15
300 10
200
100
5
0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万人)
技大楼、门诊综合楼)
十五规划(成人急诊儿科门
急诊综合楼、科技楼)
十一五规划(医疗保健综合
楼、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 心)
十二五规划(中心花园地下
停车场、儿科综合楼)
6
存在问题及改建需求
强
新华医院是全国知名 的综合性医院。
广 患者来自全国各地。 多 业务量居全国前列。
改建 对象
通过立体交通构建,改善
稳 院内及周边城市交通,调
后勤服务区
7
结构调整 五个区域相互之间既联系又独立,让不同 的患者和工作人员相对分离。
满足医院发展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优 化整合功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就诊环境。
干保区
后勤行政区 临床科研区
成人医疗区 儿童医疗区
8
以儿科综合楼建设引领医院 布局的优化
• 地下3层、地上18层,总高79米; • 地上一至八层为裙房,九至十八层
高效化的物流体系与信息体系
连廊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各区域管线将借助连廊的设备空间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且方便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平台, 这也是实现医疗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13
干保区
成人医疗区
空中医疗街 后勤运营中心
临床科研区
儿童医疗区14
改建重点二:流线衔接(现代物流体系)
“We thought this was an investment where worth marking and I think that will be proven over the coming years.The beauty of this logistic system is that the hospital is taken out of mechanicl aspect, hospital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