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盆腔炎性疾病是指盆腔内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及阴道等受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如果盆腔炎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炎症,引起盆腔粘连、盆腔积液、盆腔脓肿等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
及时有效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并预防后遗症的形成至关重要。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疗效备受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穴位贴敷与中药治疗的原理,以及其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该治疗方法的信息。
1.2 穴位贴敷与中药治疗的原理穴位贴敷与中药治疗的原理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穴位贴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敷药物或贴敷热敷来实现调理人体气血运行的目的。
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时,穴位贴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引起的水肿和疼痛,加速病灶的愈合和恢复。
穴位贴敷还能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并减少疾病的复发。
中药治疗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激活气血等作用。
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中药能够清热解毒、祛湿消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对炎症的根源进行调理,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中药的药效渗透途径多样,可以在体内多个部位发挥治疗作用,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全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穴位贴敷与中药治疗相结合,可以互相增效,达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综合效果。
穴位贴敷通过局部刺激调节气血,中药治疗通过内部调理阴阳,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康复情况。
穴位贴敷与中药治疗的原理相结合,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穴位贴敷与中药的配合治疗穴位贴敷与中药的配合治疗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V ol.(12) No.21 -126- 中西医学·外妇骨伤•妇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Advances in TCM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姬莉丽(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山东菏泽,274000)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21-0126-证型:GBD【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高发于已婚育龄妇女,趋于年轻化,属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记载,可归属于“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症”“带下病”等病证范畴。
另外SPID缠绵难愈,病情反复,可导致异位妊娠、不孕等,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危害。
近年来,多数中医医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
经行或产后失于调养、气血耗伤,正气未复之时,外邪乘机内侵于冲任胞宫而致病。
对于SPID西医的常规治疗药物是抗菌药物。
但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增加耐药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药物难以直达病灶产生充分疗效,极易导致该病复发。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对SPID的治疗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离子导入、针灸、理疗、穴位注射、静脉注射等方法[1],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可以提高SPID患者的自身免疫力,通过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软化盆腔粘连组织,降低SPID的复发率,且目前中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故现对SPID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治疗;综述【Abstract】SPID is more common in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hich tends to be younger, it is a common disease in gynecology clinic. There is no record of this disease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it can be classified as "woman's abdominal pain", "dysmenorrhea", "infertility", "daixia disease" (带下病) and other diseases. Additional SPID lingering painless and repeated illness can cause ectopic pregnancy, infertility, etc., for wo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bring great harm to the quality of life. In recent years, most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believe tha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is deficient root and excessive superficial. During the period of recuperation or postpartum, when the vital qi is not recovered, the external evil spirit invades the Chongren and causes the disease.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or SPID in western medicine is antimicrobial. However, long-term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ends to increase the side effects such as drug resistance, and because the drugs are difficult to direct the production of lesions and exert full efficacy,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TCM i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e are extensive and in-depth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SPID, there are mainly inter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retention enema, ion introduction, acupuncture, physiotherapy, point inject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other methods, which have achieved very good clinical effec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 there is no drug resistance, moreover, it can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SPID patients by improving pelvic blood circulation, softening pelvic adhesion tissue and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PID, at present, there is a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ID in TCM therapy.【Keywords】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hinese traditional treatment; Summar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21.049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高发于已婚育龄妇女,趋于年轻化,属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研究进展

位 居下焦 , 易遭 受湿邪侵 袭 , 湿浊下 注 , 带脉失 约而致病 ; 肾
[ o o l  ̄ 类号] R 2 7 1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9 5 1 X{ 2 0 1 3 ) 0 3 — 0 1 0 3 — 0 2
盆腔炎性 疾病后遗症 是女性 多发病 、 常见病 之一 , 具 有
瘀汤, 寒湿凝滞 型选桂枝 茯苓 丸 , 痰瘀 互结选琥珀散 , 气虚 血
病程 长 、 病 情缠 绵 、 复发率 高等特点I I 。 临床根 据病变 特点及 部位 不 同 , 分 别称 为慢性 输 卵管炎 、 输 卵 管积水 、 子宫 内膜 炎、 输 卵管脓肿 、 盆腔 腹膜 炎等 。 本病 多发 生在性 活跃 期 女
性, 而 初潮前 、 绝经 后或未 婚者很少 发生1 2 1 。 中医古籍 并无 盆 腔 炎性疾病 后遗症病 名的记 载 , 后 人根据 其临床 表现特 点 , 将其归属 于“ 妇人腹 痛” 、 “ 瘾瘕 ” 、 “ 带下病 ” 、 “ 不孕 ” 等病证 范 畴, 现 代中 医又 称之为慢 性盆腔炎 。 现代医学对 于本 病 的治 疗 主要在 于杀菌 、 消炎 、 镇痛、 手 术等 治疗 , 其疗效不 尽如人 意。 在医疗实践中 , 中医治疗本病 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发病概况 研 究表明 , 盆腔 炎性 疾病 后遗症在 国内外各地均 为高发
则 水湿 内停 , 湿为 阴邪 , 其 性重浊 黏滞趋下 , 易 袭阴位 , 盆 腔
表明治疗组 、 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8 . 3 %、 9 6 . 5 %。 3 . 2 外治法 王萍萍等l 1 5 l 用 中药 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 腔炎 ,
外敷 基本 方为 : 千年健 、 追地风 、 透骨草 、 红花 、 艾叶、 乳香、 血 o . 3
苗药热熨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技术操作规范研究

苗药热熨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技术操作规范研究一、苗药热熨法概述苗药热熨法是一种结合了中药温灸和针灸的手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温热刺激和针灸的刺激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苗药热熨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盆腔部位的炎症和疼痛症状,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二、苗药热熨法治疗流程1、初诊:在对患者进行初步问诊后,医师需要对患者的体质特征、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向患者介绍苗药热熨法的治疗原理和作用。
2、准备工作:医师需要为患者准备苗药和温灸器材,并对温度进行调节,一般为温热温度。
3、洁净操作:医师需要进行洗手、消毒等操作,并对热熨器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安全。
4、热熨操作:医师将苗药置于温灸器上,使用温度适宜的热熨器对患者盆腔部位进行热熨操作,一般持续20-30分钟。
5、针灸操作:在热熨操作结束后,医师可以结合针灸操作对患者进行治疗。
主要是定位穴位,选择适宜的针刺技巧施行针灸,或采用电针等技术进行针灸治疗。
6、诊后指导:对于治疗后的患者,医师需要进行诊后指导,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起居、运动等问题,并对后续治疗方案进行安排。
三、苗药热熨法技术要点1、苗药选择:在苗药热熨法中,苗药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一般可以选择具有温热功效的中草药,如艾叶、丁香、桂枝等。
3、操作技巧:在进行热熨操作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热熨器的温度和力度,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操作。
4、安全措施:医师需要对热熨器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操作安全,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安全保护。
四、结论苗药热熨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特色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注意操作技巧和安全措施,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苗药热熨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了探讨,为中医师进行苗药热熨法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1 7 l u e— e a eA S Me t er R, a diir e a T e H r l L m i , na r C u rl t 1 h 2 t r v i l e A, .
c li m acu — sn ig e sn r c p o e e tr i s i v le n ov d i n
It2 0 ,0 1 ) 6 3 1 7 . n,0 9 2 (0 : 6 — 6 3 1
I9 eis rJY,em n E D e ju e aSrn 2 jR g t Se a , eV me lM C,t 1 t - ne o . o
t m a ea e r d c s t e r k o o v r b a r cu e i i r n lt e u e } i n n e e rl fa t r n u I s f t p s n p u a me t se p r ss r ame t o c ot me o a s wo n wi o t o o o i: e t n f p - l h t
2 0 2 :9 9 2 o . O 4. 911 9 - 0 6
( ) 3 — i ot p n J .B n ie e,0 8 3 3 : 3 h e a J 4
4 8 3.
[ 1 eis rJY。e ebr B oe ,ta f c o 3 ]R g t F l neg D,on n S e 1 ne s .E et f
关键词 : 盆腔 炎性 疾病 ; 中医药治疗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7 1 3 R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7 8 (0 2 0 — 0 8 0 10 — 4 6 2 1 )2 0 9 — 3
腹部温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型临床研究

腹部温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
瘀型临床研究
毛金香;李艳景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5
【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温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
方法: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予腹部温针灸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VAS评分均降低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部温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
症寒凝血瘀型效果较好。
【总页数】4页(P851-854)
【作者】毛金香;李艳景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913.3
【相关文献】
1.扶阳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2.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下腹部中药熨烫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3例
3.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4.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皮内针疗法干预
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5.温宫消癥方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型)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针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5例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1 4 . 0 3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4 - 0 0 4 6 — 0 2
盆腔炎性疾 病后遗症 ,又称 为慢性盆 腔炎 ,是指盆
笔者用督 脉 电针治疗 脊髓 损伤 6 2例 中,显效 1 4例 ,占
督脉温针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确切。
参考 文献
[ 1 ] 崔 晓军 , 李伊为, 陈东风 , 等.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 鼠神经干 细胞的作 用[ J j 解剖学研究 。 2 0 0 2 , 2 4 ( 3 ) : 1 8 0 - 1 8 4 . E 2 ] 吴永 刚。 韩品 , 盂维滨. 针刺对 大 鼠脊髓损 伤早期治 疗作用 的研 究[ J ] 一 海引
次治疗留针 3 0 mi n ,每 周 3次,8周为 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观察 临床疗效 。结果
灸 疗 法 治 疗 盆 腔 炎 性 疾 病 后 遗 症 效 果 满 意 ,值 得 一 临床 推 广 使 用 。
关 键 词 :温针 灸 ; 盆腔 炎性 疾 病后 遗 症 ; 中医 疗 法
对照组为痊愈 率为 8 . 5 7 %,总有 效率为 8 2 . 8 6 %,组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d0 . 0 5 ) ,说 明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
用和增加线粒 体酶种传 统 的康 复治疗手段 ,对脊 髓损伤及 其合
并症确有较好 的防治作用 。电针具有针刺 和 电刺激 的双 重治疗作用 ,既能宣 通气血 ,又起通 经络 的作 用。中 医 学认为 ,脊髓 损伤 的 主要 病机 为 督脉 受损 ,经络 闭 阻,
妇康煎剂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第37卷2222013年第3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3M ar.2013妇康煎剂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马红梅,莫智珍,马玲(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12)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eft灸doi:10.3969/j.i s sn.1004—5775.2013.03.029学科分类代码:360.1027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B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又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临床表现为小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月经前后加重,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口]。
笔者自拟妇康煎剂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人选标准旧1选取2011—08~2012—09期间我院门诊并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174例,均符合《妇产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H1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8例,治疗组96例,年龄24—46岁,平均31.4岁,病程8—32个月,平均22.3个月。
2组患者均为有性生活的女性,在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全部病例均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以及严重内、外科疾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首选青霉素800万U辅加甲硝唑0.5g 静脉滴注,17欠/d,7d为1个疗程,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同类抗生素治疗。
治疗组:自拟妇康煎剂联合针灸治疗。
妇康煎剂组方为:益母草30g、一点红15g、金樱根20g、十大功劳20g、乌药10g、银花6g、车前草10g、甘草6g,水煎分2次温服,每天1剂。
体弱者加当归丸或党参、白术、黄芪、赤芍;白带多者加泽泻、黄柏;疼痛较重者或疼痛减轻较慢者加香附、元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2 ] 徐 新春 ,张亚敏 ,张慧 清心化痰 汤结合西 药治 疗血管性痴
呆3 6例 临床 观察 [ J ] 上海 中 医药杂 志,2 0 0 8 ,4 2( 2):
[ 2 1 ] 孙 明杰,于友华 清热解毒 中药防治老年性痴 呆症之理论探 讨 [ 7 ]. 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 ,2 0 0 3 ,9( 2 ):1 7 - 1 8 . [ 2 2 ] 田金 洲 , 韩 明向 . 血管性痴呆的诊 断、 辩证及疗效判定标准[ J ] .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0 ,2 3( 5 ):1 6 - 1 7 . [ 2 3 ] 王 玉璧 ,郭蕾 . 关 于老年痴 呆病的 中 医病 因病机探 讨 [ J ] . 中华中医药学. 千 l J , 2 0 1 1 ,2 9( 4 ): 7 4 4 - 7 4 6 . [ 2 4 ] 刘 兆崇 ,陈民 . 中 医药 治疗老年痴 呆研 究进展 [ J ] 实用 中
[ 1 0 ] 于梅 , 李连涛 . 肝 气郁 与老年期痴 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 J ] .
江西 中医药 。2 0 0 7 ,3 8( 2 9 8):1 7 -1 8 .
[ 1 1 ]刘升胜 . 心神 两虚夹痰瘀 毒理论 与血 管性痴呆机理探讨 及应
用 [ T ]. 世界 中医药,2 0 1 0 ,5( 2):8 2 — 8 4 .
35 -3 7.
[ 1 3 ] 唐农 , 王庆 高 . 血管性痴呆的 中医研 究进展 [ J ] . 广西 中医药,
2 0 0 4 ,2 7( 6):1 — 2 .
[ 1 4 ]赵小红 ,许红峰 益气养血升 清法治疗血 管性痴 呆的临床 疗
效分析 [ I ]. 新 疆 中医药 , 2 0 0 8 ,2 6( 2 ):2 8 - 2 9 .
中医药杂志,2 0 0 8 ,2 3( 7):6 4 o - 6 4 1
[ 1 7 ]贾孟 辉 . 论 “ 脑 府蓄血 ”为早期 老年 痴呆 的病理基础 [ J ] .
陕西 中医,2 0 0 5 ,2 6( 1 1 ):1 2 6 3 -1 2 6 4 .
[ 8 ] 李珀 . 试论脾 胃虚衰是老年健忘肇始病机 [ J ] . 辽 宁中 医杂志 ,
2 0 0 5 。3 2( 3):2 O l 一 2 0 2 .
[ 1 8 ] 蔡建 伟 . 清毒 活血化 痰是 治疗血管性 痴呆 的基本 法则 [ J ] .
辽宁 中医药大学报 ,2 0 0 8 ,1 0( 7):3 4 - 3 5 .
[ 9]张丽,纪立金 . 中医脾 胃与老年性痴 呆发 病关 系的探讨 [ J]. 福 建中医药,2 0 0 7 ,3 8( 4):5 1 — 5 2 .
[ 1 9 ] 谢 颖桢 ,高颖,邹忆怀 . 血 管性痴 呆分期辨证及综合 治疗的 探讨 [ J ] . 北京 中医药大 学学报 ,2 0 0 1 , 2 4( 3 ):3 — 4 . [ 2 O ] 王永 炎 . 关 于提 高脑血管病 疗效难点 的思考 [ J ].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1 9 9 7 ,1 7( 3): 1 9 5 —1 9 6 ,
.
[ 1 5 ]赵厚睿 ,孔明望 . 从 痰论治 老年痴呆研 究述评 [ J ] 中华 中
医药杂志 ,2 0 1 1 ,2 6( 4):6 4 0 — 6 4 2 .
针 灸治 疗 盆廖子龙 ,雷帮林 ,杨晋冀
( 1 .广 西 中医药 大学 2 0 1 1级硕 士研 究 生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1 ; 2 .广 西 中 医药大学 附属 瑞康 医院针 灸科 ,广西 南 宁 5 3 0 0 1 1 ) [ 中图 分类号 ]R 2 7 1 . 9 1 3 . 3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 2 O l 3 ) 0 4 — 3 2 9 — 0 2 盆 腔 炎 性 疾 病 后 遗 症 既 往 称 为 慢 性 盆 腔 炎 ( C P I D),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坠痛 、腰骶部酸痛 , 带 下增 多 ,或 不孕 等 ,病 情缠 绵 ,顽 固难 愈 ,反 复 发作 … 。 针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满意 , 综 述 如下 。 1 电针疗 法 戴 承 国 选 气 海 、中极 、归 来 、子 宫 等 穴 , 中等 刺激 得气 后在 毫 针针 柄上 接 电针 ,采 用 华佗 牌 S D Z 一1 1 型 电子针 疗 仪 ( 苏 州 医 疗 用 品 厂生 产 ), 选疏 密 波 型 ( 密波频 率 为 5— 1 0 0 H z 可调 ,疏 波频 率是密波频率的 1 / 5 ,疏波时间为 5 s ,密波 时间为 1 0 s ),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留针 3 0 m i n ,总 有效 率 9 4 . 9 %。顾玉娟 取关元 、气海 、归来 、 子 宫 等 为 主 穴 ,随症 配 穴 ,针 刺 得 气 后 接 电针 , 采用 G 6 8 0 5电针仪 ,连 续波 ,中等刺激 强度 ,留 针 3 0 mi n ,未提及 频率 ,总有效 率 9 2 . 5 0 %。郭 建 芳 用 电针加 温 针 治疗 C P I D,选 用连 续 波 ,留针
江苏中医药,2 0 1 0 ,4 2( 2):3 0 .
[ 1 6 ]吕少起 . 益 智清心化 痰汤 治疗 血管性痴 呆疗效观 察 [ J]. 北 京 中医药,2 0 0 8 ,2 7( 9):7 1 2 — 7 1 3 .
[ 7 ]闫敬 来,陈燕清 . 老年痴呆病机的 中医学认识概述 [ J ] . 中华
实 用中 医药杂志 2 0 1 3 年4 4 第2 9 卷4 期 ( 总第2 4 3 期)
J OURN AL OF P RAC TI C AL T RADI T I O NAL C HI NE S E MEDI CI NE 2 0 1 3 . Vo 1 . 2 9 N o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