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A. 数学方法B. 概率论C. 社会现象D. 统计方法答案:D2.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它的偏度应该是___________。
A. 0B. 1C. -1D. 2答案:A3. 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中,____________用于衡量数据集中趋势。
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B......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样本总和/样本容量2. 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联合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各自概率的乘积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样本调查,列举一些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
答案:样本调查是通过采集和分析一部分受试者或对象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等。
2. 请说明在统计学中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介绍其基本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统计方法。
基本步骤包括设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计算统计量的观察值、确定显著水平、进行假设检验、得出结论。
......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已知某班级学生的体重数据如下(单位:kg):50, 55, 60, 65, 70, 75求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答案:计算过程省略,标准差为9.432. 某商品在1月、2月、3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元、1200元和1500元,求这三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和销售额的方差。
答案:平均销售额为1233.33元,销售额的方差为13133.33五、分析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研究人员想要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了解某公司员工的满意度,问卷包括多个问题,如“您对公司的福利待遇满意程度如何?”和“您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满意程度如何?”等等。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数据集中的数值变化?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中位数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用途?A. 描述数据集的中心趋势B. 描述数据集的分散程度C. 预测未来数据D. 描述数据集的形状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参数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假设?A. 正态分布B. 随机抽样C. 独立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Null Hypothesis)通常表示什么?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假设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假设C. 研究者认为没有效应的假设D. 研究者认为有效应的假设答案:C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时间序列数据?A. 条形图B. 散点图C. 折线图D. 饼图答案:C6.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偏斜程度?A. 方差B. 标准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随机抽样答案:D8.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协方差D. 标准差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多元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因变量B. 自变量C. 交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非参数统计方法?A. 卡方检验B. 曼-惠特尼U检验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 方差分析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征。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它是一个对称分布,以均值为中心,数据点在均值两侧对称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分析的基础,常用于转换原始数据,使其适用于正态分布的假设。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它基于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提供了一个估计值的可信度。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一)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A Z 检验法B t 检验法C 2χ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A 应选择奇数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 应选择偶数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A 90%B 95.5%C 96%D 3%96%5.95%90++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C 0H 不真时拒绝0H 的概率D 0H 不真时接受0H 的概率16、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废品量相应为25件、30件、45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 )A3%1%2%5.1++ B 3%1%2%5.1⨯⨯C 453025%1%2%5.1++++D %145%230%5.125453025++++ 17、调查50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这说明( )A 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 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C 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D 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 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 )A.越大越好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A主要比例关系分析 B经济效益分析C经济速度分析 D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A 33%B 40%C 49%D 51%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A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C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E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D.超额完成了计划 E 未完成计划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ˆ= 120+0.78x,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A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D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 学年 第 学期期 末 考试试卷( 1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
2、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均值为14.5,标准差为3.7,比较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结果为( )。
3、、最小平方法的条件是( 0)()(2=-=-∑∑∧∧y y y y 最小值, )。
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少15%,则物价指数为( )。
5、某企业1996年产量为125,1997年比上年增长2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0%,则1998年比1996年增长( )。
6、在重复抽样下,要使抽样允许误差减少2/3,则样本单位数要( )。
7、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抽取由165个家庭构成的样本,其中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有101个。
用90%的置信水平构造的估计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比率的置信区间为( ) (可供选择的临界值Z 0.025=1.96、Z 0.05=1.645 Z 0.005=2.58)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 )。
9、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加权综合指数和( )。
10、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分组E 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B 平均工资C 计划完成程度D 出勤率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 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统计报表E.定期调查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A.时间方面的可比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A 二者相同B 二者不一样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等距式组距分组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粮食平均亩产量C.人均粮食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5、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幅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C. 2%×5%×8%×7% D.(2%×225%×8%×7%)-100%8、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D )A.工业生产指数 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C.居居消费价格指数 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9、某市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3类,然后在每个行业抽选200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D.等比例类型抽样10、由同一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之间的关系是( D )A.r大b也大 B.r小b也小 C.r与b同值 D.r与b同符号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统计学期考试题3(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B ) A 、数量指标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标志总量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 B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做结论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 A 、104.76% B 、4.76% C 、110% D 、10%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D ) A 、4%13%8%5%3⨯⨯⨯ B 、4%113%108%105%103⨯⨯⨯ C 、4%13%8%5%3⨯⨯⨯-1 D 、 4%113%108%105%103⨯⨯⨯-1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C )A 、下降3%B 、上升3%C 、下降2.91%D 、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D )。
A 、1B 、1/2C 、1/3D 、1/4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 B )A 、都是随机变量B 、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 、都是确定性变量D 、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9、无偏性是指( A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D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A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C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B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D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B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B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B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A )为主体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A )A Z 检验法B t 检验法C 2χ检验法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B )A 应选择奇数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 应选择偶数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C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A ) A 90% B 95.5% C 96% D3%96%5.95%90++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D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C 0H 不真时拒绝0H 的概率D 0H 不真时接受0H 的概率16、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废品量相应为25件、30件、45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 D )A 3%1%2%5.1++ B 3%1%2%5.1⨯⨯ C453025%1%2%5.1++++ D%145%230%5.125453025++++17、调查50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这说明( A )A 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 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C 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D 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 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 D )A.越大越好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 C )A主要比例关系分析 B经济效益分析C经济速度分析 D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C )A 33%B 40%C 49%D 51%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A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C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E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D.超额完成了计划 E 未完成计划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ˆ= 120+0.78x,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A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D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范畴?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性答案:D2. 以下哪个是总体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标准差答案:C3.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两个变量之间有显著关系B. 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显著关系C. 变量之间存在某种趋势D. 变量之间不存在趋势答案:B4.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家庭中孩子的数量答案:D5.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连续型随机变量?A. 考试分数B. 班级人数C. 学生的性别D. 学生的体重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给出其数学表达式。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数学表达式为:\[ P(x) = \frac{1}{\sigma\sqrt{2\pi}} e^{-\frac{(x-\mu)^2}{2\sigma^2}} \]其中,\( \mu \) 是均值,\( \sigma \) 是标准差。
2. 描述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置信区间是指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
它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范围,使得我们可以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估计的可信度。
3. 解释什么是线性回归,并简述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线性回归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预测房价、分析经济指标等。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均值 \( \bar{x} = \frac{2+4+6+8+10}{5} = 6 \)方差 \( s^2 = \frac{(2-6)^2 + (4-6)^2 + (6-6)^2 + (8-6)^2 + (10-6)^2}{5} = 8 \)标准差 \( s = \sqrt{8} \approx 2.83 \)2. 假设我们有一个总体,其均值 \( \mu = 100 \),标准差\( \sigma = 1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A q0p0
B q1p1
C q1p0
D q0p1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B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D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
B 4%
C 5% D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A上升B下降 C 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A上涨10.0% B
上涨11.1% C下跌11.1% D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环比发展速度B年距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
A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A Z检验法
B t检验法
C 2检验法
D F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A应选择奇数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D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
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应选()90% 95.5% 96% A 90% B 95.5% C 96%
D 3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表示()
AH0为真时拒绝H0的概率BH0为真时接受H0的概率
CH0不真时拒绝H0的概率DH0不真时接受H0的概率
16、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废品量相应为25件、30件、45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 A 1.5% 2% 1% B 3.5% 2% 1% 3
C 1.5% 2% 1%
D 25 30 4525 30 45 253045 1.5%2%1%
17、调查50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这说明()
A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B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
C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
D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
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
A.越大越好
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
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
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
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
A主要比例关系分析B经济效益分析
C经济速度分析D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
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
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A 33%
B 40%
C 49%
D 51%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
A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
C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
E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
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
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
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
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
D.超额完成了计划E 未完成计划
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ˆ= 120+0.78x,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y
A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D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
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
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
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
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C平均差D标准差
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对所给出的命题判断其正误,并简述你的理由)
1、若要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解某大学在校学生的通讯费用支出情况,抽样框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手机号码,也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学号。
2、方差分析法是对多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检验的统计方法。
2预览:
3、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数的影响程度越大;反之,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表示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数的影响程度越小。
4、对存在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分别写出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并分别说明根据公式中有关总量指标通常可进行哪些比重或比例分析。
2、有一研究者声称某市老年(65岁以上)人口中近两年内未进行过身体检查的人数占20%以上。
该市老年人口研究会为了检验上述结论是否可靠,随机访问了400名老人,发现其中有90人近两年内从未进行过身体检查。
根据上述资料:
(1)提出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写出代入观察数据的检验统计量(不必计算出结果);
(3)若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试写出该检验的拒绝域(用符号表示)。
五、计算题(每个小题10分,共40分)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
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提示:z0.0455 1.69,z0.0455/2 2;z0.0027/2 3,z0.0027 2.78)
2、某地区两种消费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这两种消费品的:
(1)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降低而使居民节约的金额;
(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预览:
3、已知某企业近几年的产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1)计算产量的年平均水平和年平均增长量。
(2)根据上表数据计算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并指出超过平均增长率的年份有哪些?(3)根据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预测2007年的产量是多少?
4、对X与Y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EXCEL得到如下输出结果:
(2)指出X与Y的相关方向,并说明显著性水平多大时就可认为两个变量总体的线性相关是显著
的。
预览: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1
三、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四、
1、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可计算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率等;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可计算消费率、投资率、消费与投资的比例等。
2、(1)H0:P≤20%,H1:P>20%(2)p=90/400,z
9/40 0.2931
*4040400
或z
9/40 0.20.2*0.
8400
(=1.25)
(3)(Z0.05,∞)。
五、1、
2.849
0.4, 2 0.4 0.8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8.6-0.8,8.6+0.8)即(7.8,9.4)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7.8,2000*9.4)即(15600,18800)元。
9*2.82
110.25 111 必要的样本容量:n 2
0.8
2、
3、
4、
5
X与Y呈正相关,显著性水平不低于0.017447(P值)就可认为两个变量总体的线性相关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