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
《与妻书》PPT3 图文

太上之忘情:
出自《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 往省之。王悲不字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 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 所钟,正在吾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圣 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达 到最高境界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
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 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无法做到不动 感情。
窗外月光透过稀疏的梅枝, 照射下来,就好像从筛子 的孔眼里漏出一样,月色 和梅影迷蒙相映;我和你 肩并肩,手拉手,轻声细 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 情不倾诉呢?
16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 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 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 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故唯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 寸管形容之。
即:即使 而:但是 徒:白白地 奈何:怎么办 幸:有幸 当:应该
而:连词,表转折,却 钟情:感情真挚,专注(今义:专指爱情) 所以:……的原因 率性:依本性而行,勇敢
20
◆眼成穿 “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视,眼睛都 快要破了,形容盼望得非常辛苦。
◆骨化石 古代传说:“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 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 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 妻离散,难以相见。
以:用
衷:衷情
书:书信
谓:以为
尚:还
忍:忍心
下:名词作动词,流下
舍:舍弃
竟书:写完(竟:完毕,书:写) 故:所以
察:体察
遂:就
为:给
8
第一段内容——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与妻书》PPT课件

篇章
观点 立场
谏逐 客书
逐客为过
与妻 书
牺牲吾身 与汝身之 福利,为 天下人谋 永福
表达 策略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用典 感叹句 反问句 对偶句 排比句
表达 方式
语体 选择
态度 语气
记叙 议论
书面语 措辞谦恭 有分寸
记叙 议论 抒情
书面语 饱含深情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 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5)
爱国 之情
主旨归纳:
这封书信围绕“吾至爱汝”又不得不“舍汝而死” 这一矛盾复杂的情感,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 子的挚爱之情。
《谏逐客书》《与妻书》同为“书”,却是不同的文体,一是随 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一为传寄亲人、吐露心声的书信。对象不 同,目的各异,体会二者在观点立场、表达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选 择、态度语气上的差异。
“吾至爱汝”(2) “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3)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4)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5)
“望其真有”“望其言是实”(6)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7)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8)
爱妻 之情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2)
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 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
他们都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做出了自己的人生 选择。
与妻书_林觉民(简)

革命的人生观与幸福观
第三段
• 重点词语: • • 语、与使、无宁、为、是、 而、相、禁、卒
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 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 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 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我先死, 不如你比我先死(在我之前而死),你 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 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 回答我。
爱
升 华
融 合
吾至爱汝,即 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 也。
爱 情
为何如此感人?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
• • • •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为何如此感人?
• 艺术:动人的字字句句
– – – – – 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 ——其情深挚,其理服人 肺腑之言,真切感人 多种修辞,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加强表现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至吾至爱汝极其最副词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动词竟竟日不出门全终形容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动词与与妻书给动词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跟介词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和连词吾先死留苦与汝给动词3我确实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从今天的形势来看天灾能够使人死亡盗贼能够使人死亡国家被瓜分的日子能够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能够使人死亡我们这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没有哪个地方哪个时间不能够使人死亡到那时使我眼睁睁看着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着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吗
作者写作《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是什么? 写遗书的原因: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
写遗书时的心情:悲。
第二段
• 重点词语: • 至、就、彀、老、幼、 • 充、其、所以、乐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与(yǔ)妻(qī)书(shū)。
《与(yǔ)妻(qī)书(shū)》又名《与妻诀别书》。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
谓吾忍舍汝而死。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司马青衫。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
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
无宁汝先我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
后经吾婉解。
虽不谓吾言为是。
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先死留苦与汝。
吾心不忍。
故宁请汝先死。
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
入门穿廊。
过前后厅。
又三四折。
有小厅。
厅旁一室。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
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
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
吾之逃家复归也。
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
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
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及与汝相对。
又不能启口。
且以汝之有身也。
更恐不胜悲。
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天灾可以死。
盗贼可以死。
瓜分之日可以死。
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
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
而离散不相见。
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注音版 《与妻书》全文林觉民

与妻书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wù),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suì)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chèn)心快意,几家能彀(gòu,同“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yù)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jīn)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qī)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与妻书关于对爱情的理解

与妻书关于对爱情的理解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信里满载着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伟大情怀。
在这封信中,林觉民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切爱意和眷恋之情。
他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文字之中,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对妻子的真挚情感。
以下是一些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所表达的对爱情的理解:
1. 真挚深厚的感情:林觉民在信中多次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爱,强调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连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相互扶持和理解:林觉民提到他和妻子相互扶持、理解和支持。
他认为在爱情中,双方应该相互关心、支持对方的梦想和追求,并在困难时给予彼此力量。
3. 无私奉献:林觉民在信中表达了他愿意为了革命事业而无私奉献的决心。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不仅是对个人的关爱,还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4. 永恒不变的承诺:尽管面临生死离别,林觉民在信中强调了他对妻子的爱是永恒不变的。
他承诺即使在死后,他的爱也将永远存在。
《与妻书》展示了林觉民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爱情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封信不仅是一封情书,更是一份对爱情和生命的崇高宣言。
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07《 与妻书》知识梳理

《与妻书》知识梳理一、作家、作品简介林觉民(1886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今闽侯)人。
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1907年日本留学,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
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是其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字词梳理(1)人民:和下文的“众庶”,都是百姓的意思。
(2)择:同“释”,舍弃。
(3)就:成就。
(4)五帝三王: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黔首:指平民,老百姓。
黔,黑。
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
(6)资:资助,供给(7)业:使成就霸业。
(8)意映卿卿如晤:意思如同“我凄见宇如面”。
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
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9)竟:完成。
(10)彀:同“够”。
(11)司马春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里比喻极度悲伤。
春衫,应为“青衫”。
(12)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
(13)充:扩充。
(14)与使:与其,下文“无宁”是“不如”的意思。
(15)既:已经。
(16)有身:有身孕。
(17)寸管:指笔。
(18)第:但是。
(19)抑:还是。
(20)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
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后人称其为望夫石。
与妻书、

[原文]吾之意盖谓 以汝之弱,必不能 禁失吾之悲,吾先 死留苦与汝,吾心 不忍,故宁请汝先 死吾担悲也。嗟夫! 谁知吾卒先汝而死 乎?吾真真不能忘 汝也!
[译文]我的意思是 说凭你的瘦弱身体, 一定经受不住失去 我的悲痛,我先死, 把痛苦留给你,我 内心不忍,所以宁 愿希望你先死,让 我来承担悲痛吧。 唉!谁知道我终究 比你先死呢?我实 在是不能忘记你啊!
[原文]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 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 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勇,则亦教其以父 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 甚幸!
[译文]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 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 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 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 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 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 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 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 静静过日子罢了。
• 林觉民-陈意映 这是一个发生在清末的感人故事。革命党人 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虽然是奉父命结婚,先结婚 后恋爱,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与妻书》便是 最好的证明。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消息传 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欲 跟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双亲跪下求她念在 孩子尚年幼,需要母亲照料,她才放弃自杀念头。 但过了一年多,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终日郁郁 寡欢而病死,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 份辛酸。
[原文]又迴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 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 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 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 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 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பைடு நூலகம்,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