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答案(作业)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 《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 A 新石器文化晚期2 《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 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B,承天之序3 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 D,陶寺4 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 即羲和在中间待着 这是一个历法体系 叫什么 A,五方历法体系5 远古时代 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 C,宗教6 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 B,它自身的文明7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 D,舜8 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 给人当儿子 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 B,收族9 “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 B,周人10 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 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 变成了什么 C,杀伐征服11 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武王分封12 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 B,洛阳13 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 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 D,楚14 古代有一个观念 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 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 D,闹崇鬼15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 C,忠16 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 A,君民同体关系17 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 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 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 D,众多的异族18 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 B 通婚19 本视频说看到 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 C 齐恒公尊王攘夷20 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B,统一文化21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C,商人创制22 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 A,开明性23 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 B,繁文缛节24 《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 D,无隐无犯25 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 B,物质形态26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D,各国皆有27 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 D,丧礼28 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 A,《大武》29 “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 C,军事训练30 “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 A,农闲31 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 B,野人举行32 古代的战车坐在左边的是什么 D,君子1 红山文化区域位于长江流域。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物理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详解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5.答案: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从0℃~100℃,体温计是35℃~42℃(2)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3)体温计上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无缩口(4)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离开人体(5)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不用甩,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甩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细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生物《开花和结果》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如果你在鲜花店工作,那么你最关注花的哪部分结构( D)A.花药B.花丝C.萼片D.花瓣2.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 C)A.花瓣B.雄蕊C.雌蕊D.萼片3.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C)A.花瓣B.蜜腺C.雌蕊和雄蕊D.花丝和花药4.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降低。
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是(B)。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C.阴雨,子房不能发育D.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5.花粉在散发前是生长在(B)A.柱头内B.花药内C.子房内D.胚珠内6.假如1颗花生果实里有3粒种子。
那么,这颗花生果实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B ) 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B.一个子房三个胚珠C.三个子房一个胚珠D.三个子房三个胚珠7.如果在开花之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结果是(D )A.甲、丙不结果,乙结果B.甲、乙、丙都结果C.甲、乙、丙均不结果D.甲不结果,乙、丙结果8. 一个豆荚中种子的粒数决定于(B)。
A.花中雌蕊数B.子房中胚珠数C.雌蕊中子房数D.雌蕊中柱头数9.“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这句谜语依次描述的是花生的( A )A.果皮、种皮、胚B.果皮、种皮、子叶C.果皮、种皮、种子D.种皮、果皮、胚乳10.一棵南瓜秧上生有两种花,有一种花叫“谎花”,被称作“谎花”的原因是(B)A.它是雌花,能够结瓜B.它是雄花,不能结瓜C.它的花不能吸引昆虫D.它的花靠风力来传粉二、填空题:11、花的结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其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12、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媒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昆虫传粉,如桃花、苹果花;另一种是靠风力传粉,如玉米、小麦。
《庄子·秋水》课后作业及答案

《庄子·秋水》课后作业答案
1、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庄子》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结合此篇选文谈谈对《庄子》语言风格的认识。
由《庄子·秋水》可以看出,《庄子》运用了许多排比句,使其具有宏肆有力的语言气势强化了语言的气势和说理的力度。
《庄子》往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想象丰富,境界开阔,语言风格别树一帜。
《庄子》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其寓言注重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大胆借鉴神话传说,有时用韵,颇富有诗意。
2、怎样理解文中“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的量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是没有终点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固定。
这句话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点,应当全方位、多角度。
即河外有海,天外有天。
3、仔细体会本文所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结构形式的说理效果。
通过海神和河伯的对话,借用了当时就很有名气的孔子和伯夷来让人明白永远不要自满、自得、自夸,而是要虚心好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人类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土壤学课后作业答案

土壤学课后作业第十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名词解释(1)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质,维护水和空气洁净的能力;土壤环境因子对人类及陆地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的适宜程度。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体健康所制订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含量值。
(3)土壤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等级所用的一种相对的无量纲指数,以单因子表示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为单项污染指数(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评价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等级所用的一种相对的无量纲指数。
以单因子表示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为单项污染指数(5)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污染物积累趋势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预测的调查评估工作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为什么要考虑污染物的不同暴露途径?3、国家1995年出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为几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4.简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不同PH值下污染物浓度的理由。
5.污染土壤的毒理学评价的影响因素(1)土壤性质(2)实验生物(3)摄入途径第十一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利用1、名词解释(1)物理修复以物理手段为主体的移除、覆盖、稀释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管理学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p003 前三个问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管理,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是人们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本教材定义)。
为什么需要管理主要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管理的功能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
2.如何衡量管理的好坏?可以用管理的有效性来衡量管理的好坏,有效性包括效率与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益是指目标的大程度。
有效的管理要求既讲求效益,又讲求效率。
3.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履行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并且必须遵循管理的基本过程,即必须系统地开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工作。
单纯地就计划谈计划,就组织论组织、为领导而领导、为控制而控制,是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的。
第二章管理者p026前三个问题参考答案1.管理者是干什么的?他在组织中充当什么角色?管理者是在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履行管理四大职能,并且拥有下属、负责指挥下属开展各项工作的人员。
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充当着三个方面10种角色: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决策活动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2.在一个组织中有哪几类管理者?他们的职责有什么不同?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可以按照地位以及作用两种方式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管理者的职责有所不同。
按地位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组织负有全部责任,主要侧重于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正确理解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高层所确定的大政方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公需课课后作业答案(最全)

公需课《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解读(全)总分:100及格分数:60考试剩余时间:1时59分51秒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2014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气体的构成中,(B)占比82%。
A、氯化亚氮B、二氧化碳C、氢氟碳化物D、甲烷2、为推动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而采取的国际合作和主要政策保障措施,以下(D)是采取的主要政策保障措施。
A、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B、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C、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D、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3、(B)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A、碳中和B、碳达峰C、碳减排D、碳低谷4、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D),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A、38%C、18%D、8%5、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后,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的政策做了一些新的改变,其中包括:争取到(D)年实现电力部门零碳化。
A、2022B、2025C、2030D、20356、2014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构成中,(B)占比77.7%。
A、废弃物处理B、能源活动C、工业生产活动D、农业活动7、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A)左右。
A、40%B、35%C、30%D、25%8、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C)万千瓦左右。
A、7000B、6000C、40009、2019年,水泥行业消费煤炭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A)。
A、6%B、9%C、16%D、19%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包括了(ABCD)。
A、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B、提升能源利用效率C、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D、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E、降低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的工作原则主要有(ABCE)。
《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公需课课后作业答案(最全)

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最全)总分:100及格分数:60考试剩余时间:1时59分52秒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A)是一流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最重要的标志。
A、创新能力B、企业文化C、企业家精神D、风控能力2、优秀的(B)结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A、组织B、公司治理C、薪酬制度体系D、人才竞争力3、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A)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
A、知识、创新B、知识、文化C、契约、文化D、文化、创新4、(A)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
A、资源B、企业文化C、企业家精神D、风控能力5、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连续十七年发布《世界品牌500强》,其评判依据是(A)。
A、品牌的世界影响力B、激发一线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C、完善薪酬制度体系D、提高人才竞争力6、坚持企业属性的价值创造,用(A)来促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和实现引领。
A、改革创新B、股权出售C、股权奖励D、股权期权7、(B)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和风向标。
A、“世界一流军队”B、“世界一流企业”C、“一流大学”D、“一流学科”E、“一流教育”8、(C),用指标来衡量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成效,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A、坚持企业正确的把关定向B、坚持运用科学的系统观念C、坚持务实的实践准则D、坚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一体两面”9、(B),用体系的力量来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A、坚持企业正确的把关定向B、坚持运用科学的系统观念C、坚持务实的实践准则D、坚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一体两面”10、(),用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来指导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正确答案:C、坚持动态的世界一流标准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世界一流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ABCD)。
A、创业阶段B、增长阶段C、转型阶段D、超越阶段E、突破阶段2、近年来,(ABCDE)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答案(作业) 第四章 4.2 某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1(0aT W/(m·K), T 的单位为℃。若已知通过平壁的热通量为q W/m2,平壁内表面的温度为1T。试求平壁内的温度分布。 解:由题意,根据傅立叶定律有 q=-λ·dT/dy
即 q=-λ0(1+αT)dT/dy 分离变量并积分
100(1)ddTyT
aTTqy
220
011()()2aTTTTqy
整理得 220001122()20aTTTTqy
此即温度分布方程
4.3 某燃烧炉的炉壁由500mm厚的耐火砖、380mm厚的绝热砖及250mm厚的普通砖砌成。其λ值依次为1.40 W/(m·K),0.10 W/(m·K)及0.92 W/(m·K)。传热面积A为1m2。已知耐火砖内壁温度为1000℃,普通砖外壁温度为50℃。 (1)单位面积热通量及层与层之间温度; (2)若耐火砖与绝热砖之间有一2cm的空气层,其热传导系数为0.0459 W/(m·℃)。内外壁温度仍不变,问此时单位面积热损失为多少? 解:设耐火砖、绝热砖、普通砖的热阻分别为r1、r2、r3。 (1)由题易得 r1=b=110.51.4mWmK=0.357 m2·K/W r2=3.8 m2·K/W r3=0.272·m2 K /W 所以有 课后答案(作业) q=123Trrr=214.5W/m2 由题 T1=1000℃ T2=T1-QR1 =923.4℃ T3=T1-Q(R1+R2) =108.3℃ T4=50℃ (2)由题,增加的热阻为 r’=0.436 m2·K/W
q=ΔT/(r1+r2+r3+r’) =195.3W/m2
4.4某一Φ60 mm×3mm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 W/(m·K),外包一层厚30mm的石棉后,又包一层厚为30mm的软木。石棉和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5W/(m·K)和0.04 W/(m·K)。试求 (1)如已知管内壁温度为-105℃,软木外侧温度为5℃,则每米管长的冷损失量为多少? (2)若将两层保温材料互换,互换后假设石棉外侧温度仍为5℃,则此时每米管长的冷损失量为多少? 解:设铝复合管、石棉、软木的对数平均半径分别为rm1、rm2、rm3。 由题有 rm1=330ln27mm=28.47mm
rm2=3060ln30mm=43.28mm rm3=3090ln60mm=73.99mm 课后答案(作业) (1)R/L=123112233222mmmbbbrrr =33030Km/WKm/WKm/W24528.4720.1543.2820.0473.99 =3.73×10-4K·m/W+0.735K·m/W+1.613K·m/W =2.348K·m/W Q/L=/TRL=46.84W/m
(2)R/L=123112233222mmmbbbrrr =33030Wm/KWm/KWm/K24528.4720.0443.2820.1573.99 =3.73×10-4K·m /W+2.758K·m /W+0.430K·m /W =3.189K·m /W Q/L=/TRL=34.50W/m
4.5某加热炉为一厚度为10mm的钢制圆筒,内衬厚度为250mm的耐火砖,外包一层厚度为250mm的保温材料,耐火砖、钢板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38 W/(m·K)、45 W/(m·K)和0.10 W/(m·K)。钢板的允许工作温度为400℃。已知外界大气温度为35℃,大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 W/(m2·K);炉内热气体温度为600℃,内侧对流传热系数为100 W/(m2·K)。试通过计算确定炉体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提出改进措施并说明理由。(补充条件:有效管径2.0m) 解:设由耐火砖内侧表面和保温材料外测表面的面积分别为A1和A4,耐火砖、钢筒和保温材料的对数平均面积分别为Am1 、Am2 、Am3。钢板内侧温度为T。稳态条件下,由题意得:
1231111m12m23m324111m1
600356001bbb11baaaTAAAAAAA
=
(因为钢板内侧温度较高,所以应该以内侧温度不超过400℃为合理) 有效管径R=2.0 m 带入已知条件,解得T=463.5℃>400℃ 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不合理 课后答案(作业) 改进措施: 1、提高钢板的工作温度,选用耐热钢板; 2、增加耐火砖厚度,或改用导热系数更小的耐火砖。
4.9在换热器中用冷水冷却煤油。水在直径为φ19×2mm的钢管内流动,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3490 W/(m2·K),煤油的对流传热系数为458 W/(m2·K)。换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管壁两侧均产生污垢,煤油侧和水侧的污垢热阻分别为0.000176 m2·K/W和0.00026m2·K/W,管壁的导热系数为45 W/(m·K)。试求 (1)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 (2)产生污垢后热阻增加的百分数。 解:(1)将钢管视为薄管壁 则有
1212222223211110.0021mK/WmK/WmK/W0.00026mK/W0.000176mK/W3490454582.9510mK/WssbrrK
K=338.9W/(m2·K) (2)产生污垢后增加的热阻百分比为
1212100%10.1760.26100%17.34%2.950.1760.26ssss
rrrrK
注:如不视为薄管壁,将有5%左右的数值误差。
4.11列管式换热器由19根φ19×2mm、长为1.2m的钢管组成,拟用冷水将质量流量为350kg/h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为饱和液体,要求冷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35℃。已知基于管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为700 W/(m2·K),试计算该换热器能否满足要求。 解:设换热器恰好能满足要求,则冷凝得到的液体温度为100℃。饱和水蒸气的潜热L=2258.4kJ/kg 课后答案(作业) ΔT2=85K,ΔT1=65K
2121
856574.5585lnln65mTTKKTKTT
由热量守恒可得 KAΔTm=qmL
即
22
350/2258.4/4.21700/()74.55mmqLkghkJkgAmKTWmKK
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A总=19×19mm×π×1.2m =1.36m2<4.21m2 故不满足要求。
4.13若将一外径70mm、长3m、外表温度为227℃的钢管放置于: (1)很大的红砖屋内,砖墙壁温度为27℃;
(2)截面为0.3×0.3m2的砖槽内,砖壁温度为27℃。 试求此管的辐射热损失。(假设管子两端的辐射损失可忽略不计)补充条件:钢管和砖槽的黑度分别为0.8和0.93 解:(1)Q1-2=C1-2φ1-2A(T14-T24)/1004 由题有φ1-2=1,C1-2=ε1C0,ε1=0.8
Q1-2=ε1C0 A(T14-T24)/1004 =0.8×5.67W/(m2·K4)×3m×0.07m×π×(5004K4-3004K4)/1004 =1.63×103W (2)Q1-2=C1-2φ1-2A(T14-T24)/1004 由题有φ1-2=1
C1-2=C0/[1/ε1+A1/A2(1/ε2-1)] Q1-2=C0/[1/ε1+A1/A2(1/ε2-1)] A(T14-T24)/1004 =5.67W/(m2·K4)[1/0.8+(3×0.07×π/0.3×0.3×3)(1/0.93-1)]×3m×0.07m×π×(5004K4-3004K4)/1004 =1.42×103W 课后答案(作业) 4.14一个水加热器的表面温度为80℃,表面积为2m2,房间内表面温度为20℃。将其看成一个黑体,试求因辐射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解:由题,应满足以下等式 44121212124()100CATTQ
且有φ1-2=1;A=A1;C1-2=C0×ε1 又有A1=2m2;ε1=1 所以有 4444
01121244()5.672(353293)925.04100100CATTQW
第五章
5.9 在稳态下气体A和B混合物进行稳态扩散,总压力为1.013×105Pa、温度为278K。气相主体与扩散界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m,两平面上的分压分别为PA1=1.34×104Pa和PA2=0.67×104Pa。混合物的扩散系数为1.85×10-5m2/s,试计算以下条件下组分A和B的传质通量,并对所得的结果加以分析。 (1)组分B不能穿过平面S;
(2)组分A和B都能穿过平面S。 解:(1)由题,当组分B不能穿过平面S时,可视为A的单向扩散。
pB,1=p-pA,1=87.9kPa pB,2=p-pA,2=94.6kPa
B,2B,15
B,mB2B,1
ppp0.912110Palnpp
DAB=1.85×10-5m2/s ABA,1A,242AB,mDpppN5.9610molmsRTpL
(2)由题,当组分A和B都能穿过平面S,可视为等分子反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