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应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未破裂包块型宫角妊娠临床观察

M ie it f pr s one C om bi ned i h i opros ol f eat ent of U nr w t M s t or r p e n n y Mi p itn ; sp o tl R p u e f tr s Ke r s C r u ei rg a c ; f r o e Mi r s ; u tr eu u e s o o ou
宫 角妊娠 临床上虽 少见 , 因其 胚胎着 床部位血 供十分 丰 但 富, 自发 破 裂时 出血较 多 , 重者危 及生 命 。以往 宫角妊 娠一 严 经确 诊 , 多行 经腹 手术 治疗 , 近年 陆续有 应用 腹腔 镜 、 腔镜 、 官 药物 、 介入 疗法 等 治疗 宫 角妊 娠成 功 的报 道 。本 文通 过 对 2 4 例未破裂 的包块 型 [宫角 妊娠患者 I 1 ] 临床资料 的 回顾性分 析 , 探
Co nua Ut r e na y A r e iPr g nc : CHni a c lObs r a i n e v to
S Xi o i U am n
D p r n o btt c n ye ooy Yua i epeS s i lnZ ein rvn e Y yo3 0 , hn e at t f s r s dG n clg , y oCt P o l’Hopt h j g oic, u a 4 0 C ia me O e i a y ai a P 1 5
21月4 第I 0年 第卷2 17 9 期
・ 临床探讨 ・
宫角妊娠的诊疗要点与治疗

宫角妊娠的诊疗要点与治疗
张儒英;索静;苏日娜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7)002
【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13-12,28例宫角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结果:28例宫角妊娠表现有停经史(100%)、不规则阴道出血(71.4%)、下腹痛(35.7%),腹部压痛(78.5%),宫角或附件区包块(17.8%),移动性浊音(28.5%),失血性休克6例(21.4%),超声提示宫角妊娠(75%)。
药物治疗1例成功,3例失败,改为B 超引导下清宫术。
有15例行超声或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
6例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患侧宫角部楔形切除术,4例行宫角切开取胚术。
6例剖腹探查,其中5例行患侧宫角及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宫角切开、妊娠物取出术。
结论: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
高危因素的识别,血HCG测定及经阴道超声有利于明确诊断。
对未破裂的宫角妊娠首选腹腔镜或超声监测下清宫,也可选择药物及腹腔镜保守治疗。
【总页数】3页(P176-178)
【作者】张儒英;索静;苏日娜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4
【相关文献】
1.宫角妊娠的诊疗要点与治疗
2.子宫角妊娠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
3.不典型宫角妊娠1例诊疗分析
4.宫腹腔镜联合方案对宫角妊娠患者的诊疗效果评价
5.浅谈宫角妊娠与宫颈妊娠诊疗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顾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12例

( 2008 2 03214 收稿, 93 天 刊出 )
回顾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 12 例
张春丽 王洁 何惠莉 邓素雅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 12 例经临床证实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的经阴道超声的图像特点。 结果 术前 15 例患者中 12 例经阴道超声提示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 结论 经阴道超声可以诊断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 并能做出鉴别诊断 。
21 使用仪器 超声诊断仪: GE 400 和岛津 450 等 经阴道探头, 频率 5 ~ 7 M H z。 31 使用方法 经阴道超声检查: 患者取截石位 , 经阴道探头对子宫及双侧附件行纵向及横向扫查, 必 要时可按需多切面扫查 , 记录子宫大小和子宫内膜厚 度, 观察子宫腔内有无妊娠囊或包块及其具体位置, 并 记录大小 , 同时观察盆腔有无积液。所有病例均经临 床证实。 结 果 12 例患者均有 38 ~ 50 d 不等的停经史 , 均有尿或 血H CG 阳性。来诊原因分别为: 3 例为流产前常规检 查; 5 例阴道流血, 其中 3 例合并下腹痛, 临床可疑宫 外孕; 3 例曾经经腹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 , 口服避孕 药后未见排出绒毛, 其中的1 例又行 2 次人工流产亦未 见绒毛; 1 例多次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均未能找到 妊娠囊。12 例子宫角妊娠位于左侧5 例 , 右侧 7 例。 12 例中 3 例行 2~ 3 次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 的声像图表现为: 子宫形态正常或一侧宫角向外膨出 ,
宫角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宫角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陈忠;许建娟;冯一中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0(021)006
【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宫角妊娠47例,误诊输卵管妊娠20例,误诊率为29.85%(20/67).超声、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1.03%(47/58)、100.00%和100.00%.宫腔镜、腹腔镜治疗的成功率均为100.00%,达到了剖腹手术的效果.结论宫角妊娠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宫腔镜、腹腔镜早期诊断确切,治疗微创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
【总页数】2页(P823-824)
【作者】陈忠;许建娟;冯一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214002;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214002;江苏省苏州大学医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4
【相关文献】
1.孕早中期宫角妊娠57例诊断与治疗临床分析 [J], 谭欣;彭芝兰
2.子宫角妊娠4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J], 马喆;李环;陈小敏;周卫阳;杨瑞
3.子宫角妊娠诊断与治疗分析 [J], 郭赛群;罗赛华;王丽峰;温都苏;谭春燕
4.早期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司徒桂花;张春玲;黄桂蓉
5.探讨早期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特征分析 [J], 王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吸宫术在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G a g iMe i ZJ UTa , p . 01 V 13 No 4 u n x dc o l fA r 2 0,o. 2, . a r
性 手术 活检术 ;2 经 皮穿 刺 活检 术 : 括 针 吸细 胞 () 包
学 检查 ( N 、 芯 针 穿 刺 活 检 术 ( N 及 真 空 辅 F A) 空 C B)
( 收稿 日期 : 1 — 2 1 修 回日期 : 1 — 3 1) 2 0 0 ~4 0 2 0 0 — 6 0
超声 引导吸宫术在 未破 裂型宫角妊娠治疗 中的临床应用
李茂谊 罗琴音 吴玉花
( 广西百色市人 民医院超声科 , 百色市 53 0 ) 3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吸宫术在未破裂型宫角妊娠 治疗 中的临床应 用。方法 2 6例确诊未破裂
效, 现报告如下。
确诊 : 左侧宫角妊娠 1 例 , l 右侧宫角妊娠 1 例。术 5
前常规检查血常规 、 出凝血时 间及凝血酶时间正常 ,
无 手术禁 忌证 。
12 方法 2 例 均在 B超 实时监测引导下行吸宫 . 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 6例 宫 角妊 娠患 者, 年龄 1 4 岁, 7— 2 中位年龄 2 6岁 ; 已婚 l 例 , 8 未婚 8例 ; 经
润性癌 , 其敏感性 8 % ~ 0 % , 0 1 0 特异性 8% 一 0 %, 0 10
标本不满意率 0—1% 。 目前用 于 C B的穿刺 活检枪 7 N 价格较贵 , 穿刺 针一 次性使 用 ( 单价 30 支 )患者 0 , 不易接受 。Ma m t e取活 检定 位更 准确 , m om o 获取 的组 织 量更多 , 对较小病灶更 能完全切 除 , 免穿刺枪 多次 避
开展宫腔镜工作总结报告

开展宫腔镜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腔和附件,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我院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宫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手术技术成熟。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技术培训,我院的医生们在宫腔镜手术技术上已经非常
成熟。
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宫腔镜,准确地观察子宫腔和附件的情况,并进行精细的操作。
这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二、术前评估严谨。
在进行宫腔镜手术之前,我们会对患者进行严谨的术前评估。
通过详细的病史
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三、手术安全可控。
在宫腔镜手术中,我们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可控。
在手术
过程中,我们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术后管理到位。
在宫腔镜手术之后,我们会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后管理。
我们会关注患者的恢
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我院在开展宫腔镜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
断提高宫腔镜手术的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宫腔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医学诊疗技术 ·2122020年 第29期
(p<0.05)。表明入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解,有助于患者了解手术进程及效果,增强痊愈信心,同时使患者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不利于手术并加以规避,对手术效果起积极作用;饮食调整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维持营养均衡,可缩短康复进程,缓解生理不适。通过并发症预见性护理,表2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证实预见性护理有实际应用价值。相关资料显示,预见性护理属于前瞻性护理,可根据患者疾病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针对性改善,可合理规避诱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避免延长康复时间,改善病情转归[4]。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此结论,同时发现预见性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正面意义。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并发症预防及术后恢复情况有正面意义,临床价值高。参考文献:[1]傅静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69-3071.[2]傅红珠,余莉梅,陈颖,等.预见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0,49(4):603-605+609.[3]周晖,白守民,林仲秋.《2019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9):1002-1009.
[4]张洪,张闻熙,陈继明,等.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单孔腹腔镜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22-2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发病后病情十分危险的远期并发症,发病几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病,将会并发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症状,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1]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妊娠的
几率明显升高,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这一问题引起了临床医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2]近年来,内镜微创技术在妇科发展迅速,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致3次终止妊娠失败1例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致3次终止妊娠失败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畸形;子宫;妊娠,异位;流产,人工;治疗失败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临床较常见有输卵管妊娠[1],也可见腹腔妊娠等报告。
由于临床检测手段的提高,大部分异位娠在未破裂前可得到正确诊断[2],获得及时有效处理,终止妊娠。
残角子宫妊娠较少见,由于子宫结构特殊,常因处理不彻底而不能终止妊娠。
本组1例残角子宫妊娠,3次终止妊娠失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33岁,因停经4+月,院外3次终止妊娠失败入院。
入院后追问病史,患者于停经40+d时就诊于某诊所行药物流产,服药后第3天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未排出“肉样组织”,该诊所嘱患者“继续观察流血情况”,5 d后流血渐减少并停止,患者未再就诊。
此后,患者一直未来月经,以后腹部渐膨隆,于停止4+月时遂再次就诊于该诊所,B超检查发现胎儿存活,当即给予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引产,术后20 h出现规律宫缩及少量阴道流血,持续6 h后宫缩渐缓解,胎儿未排出,引产失败,在相距第一次引产72 h后该诊所再次行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引产,此次引产后未出现规律宫缩,仅于羊膜腔注药20 h后,出现不规律的腹痛,最终此次引产仍失败,故就诊于我院。
平素月经正常,无痛经,于2年前平产一孩。
入院后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脉搏、呼吸及心率正常。
腹部检查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偏左丰满,右侧相对空虚;双合诊:子宫如孕4+月大、软,子宫轮廓清楚,子宫右下方似可扪及5 cm×6 cm×5 cm肿块,与宫颈相连,稍软,无压痛,疑为子宫。
B超检查:胎儿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无胎心,并提示妊娠子宫右下方有一实性肿块与正常子宫大小相符,且与子宫颈相连,考虑系正常子宫,初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
诊断:残角子宫妊娠致引产失败。
2 方法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做了充分术前准备,拟行剖宫取胎术及残角子宫切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 临床研究 •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史、GCS评分、吸烟史、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长期卧床史等。
其中,年龄分为≥60岁及<60岁两组进行比较;GCS评分分为>8分及≤8分两组进行比较;长期卧床史分为≥1个月及<1个月两组进行比较。
1.2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GCS评分、吸烟史、长期卧床史等与肺部感染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而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GCS评分、吸烟史、长期卧床史等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2。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项目总数肺部感染数感染率(%)P值 年龄(岁)≥601855127.6<0.05<601673822.7糖尿病史是1024342.2<0.05否2505823.2GCS评分(分)>8分2734315.8<0.05≤8795164.5 吸烟史是1979347.2<0.05否1554428.3 长期卧床史(月)≥1个1036765.0<0.05<1个2494819.3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项目β值SE值OR值P值年龄0.83 2.37 4.91<0.05 GCS评分 3.72 2.589.31<0.05吸烟史 2.97 1.33 5.58<0.05长期卧床史 1.34 1.98 6.64<0.05 3 讨 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GCS评分、吸烟史、长期卧床史等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逐渐退化,胸廓弹性逐步下降,加上免疫力的缺失,所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本研究统计发现,不少高龄男性患者长期吸烟,支气管黏膜水肿,同样使黏膜清除力减退而造成肺部感染。
严重脑梗死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GCS评分在8分以下者称为深昏迷。
此类患者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等防御反射能力减退甚至消失,造成痰液排出障碍,以及口腔分泌物的误吸,使得细菌在呼吸道或肺部聚集,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3]。
长期卧床患者,肺下部循环不良,易导致坠积性肺炎[4-5]。
另外,长期卧床状态可使胃食管松弛,造成的反流也是诱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6]。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多因素所致,肺部感染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总体预后情况以及远期病死率。
了解其危险因素,早期采取有效手段干预,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1] 门中华.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053-2055.[2] 郑勒玲,戴百章,李梅华,等.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33-734. [3] 戴轶伟,季燕.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16,22(21):4316-4318.[4] 费晓云,胡必杰,陈雪华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73 -2575.[5] 刘向欣,耿贺梅,张淑青.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839-2841. [6] 杜静,瞿萍,高宗良.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21-23.宫角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处于宫角部,孕囊在子宫腔侧边大于1 cm的位置,并且周围包饶厚度未超过5 mm的肌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主要发病因素与输卵管近端粘连、输卵管切除术、残角子宫等密切相关,在妊娠过程中,容易出现公交破裂,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1-2]。
临床上常用治疗措施是使用腹腔镜起辅助性的指导作用,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宫腔镜治疗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进行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应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骆春丽 刘 红 彭占东(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2000)【摘要】目的 研究宫腔镜治疗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于其中10例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10例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 对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使用不同措施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患者,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例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措施更优;且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对于患者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B超;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6-0154-02• 临床研究 •155糖尿病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质量减轻的三多一少症,临床首要治疗方法为注射胰岛素,短时间内快速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1]。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王 莉(营口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 115000)【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给予对照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者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级别无明显差距(P >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一般、良好、差的占比分别为34.69%、61.22%、4.08%,对照组分别为28.57%、48.98%、22.45%,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0.05);以及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为81.63%,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0.05)。
总结 采用全程教育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组我效能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健康管理;糖尿病;自我效能;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6-0155-02分组,对于其中10例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10例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4~37岁,平均年龄(32.01±0.59)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36岁,平均年龄(31.02±1.22)岁。
本次研究选择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类型上等方面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在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获取研究选择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
入选标准:均符合未破裂型子宫妊娠角的诊断标准;选择患者在停经之后,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或者是腹痛情况;均经B 超或宫腔镜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
排除标准:对本次治疗方式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合并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的患者;既往存在精神异常病史,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诊治,使用腹腔镜对患者宫腔进行观察,确定为宫角妊娠患者,使用双极电凝器以及超声刀实施宫角剖开取胎术,同时实施宫角楔形切除术或者将患者病变部位的宫角以及输卵管切除。
1.2.2 观察组:使用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前使用宫颈扩张棒,保证进行手术治疗时,宫颈扩张至11号,然后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灌流液,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手术治疗之前先使用宫腔镜对宫腔形态、胚胎物质存留情况以及宫角肌层厚度进行大致了解,根据患者胚胎物质的体积以及与宫壁粘连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手术完成之后,重新使用宫腔镜对患者宫腔内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已经清理干净,若未清除干净,进行二次手术。
1.3 观察指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临床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且进行1次手术将宫腔完全清理干净,评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进行2次手术将宫腔内清理干净,临床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评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出现进一步加重,评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疗效相关指标表示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χ2用于验证组间差异性。
P <0.05即判定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差异性比较:见表1。
对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使用不同措施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患者,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例,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措施更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104(40)5(50)1(10)9(90)对照组102(20)4(40)4(40)6(60)χ212.035P<0.053 讨 论宫角妊娠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病理性妊娠,患者出现宫角妊娠后,容易使胚胎绒毛造成局部肌层以及血管侵蚀,突破着床部位,使机体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
使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手术操作复杂,延长治疗时间,导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增加,造成的危害较大使用宫腔镜对患者诊治,直接对宫腔具体情况进行观察,显像清晰,同时对于子宫肌壁与妊娠物的粘连程度进行了解,根据其粘连程度,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