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0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1例

F m Pa ,0 9 ( ) 3 43 5 [ 明 , 晓 斐 . 维 婷 用 于 绝 经 后 a ln 2 0 ,6 : 6—6 . 隋 周 欧
妇女取出 I UD 临床 观 察 [ ] 中 国计 划 生 育 学 杂 志 , 0 9 ( ) 3 4 J. 2 0 ,6 :6 — 35] 6 . ( 稿 只期 : 0 9 1 收 2 0 卜1 2 修 回 1 : 0 00 - 8 3期 2 1 - 11 )
f l wig me o a s [ ] p o at ih a , 0 6 ( ) 9 ol n n p u e J .J Rc rd He lh Sc u n 2 0 , 6 : — o 1 . 刘 琼 . 0 2例 绝 经 后 妇女 手 术 取 环 的 总 结 与思 考 [ ] 四 川 生 1[ 32 J. 殖 卫 生 学 院 学 报 ,0 6 ( ) 91 . 2 0 , 6 : 1 ]
E ) 0 8 4 5 : 7 — 7 .[ 敏 华 。 佳 . 6例 常 规 取 出 宫 内 节 d ,2 0 , ( ) 4 24 3 刘 万 6 育器 失 败 后 经 官 腔 镜 取 出 分 析 [ / D] 中华 妇 幼 临 床 医 学 杂 志 : JC . 电 了版 , 0 8 4 5 : 7 — 7 . 2 0 , ( ) 4 24 3 ]
[ 晓勤 , 李 陈欣 , 红 芳 . 酸 雌 二醇 配 伍 前列 甲酯 栓 在 绝 经 后 妇 万 戊
女 取 宫 内节 育 器 的 临 床 应 用 [ / D . 华 妇 幼 临 床 医 学 杂 志 : JC ] 中 电 子 版 , 0 9 5 4 : 1 6 . 2 0 , ( ) 6 2 ]
ita tr ecnrcpied vc fmeo a slwo n[ / D] nruei o tae t e i o n p ua n v e me J C .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郁卫群【摘要】目的: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残角子宫妊娠完全破裂,盆腔内见两个子宫样回声,孕囊位于腹腔内且周边无肌层包绕.1例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孕囊紧靠腹壁,部分未见明显肌层覆盖,盆腔内另见子宫声像且与宫颈相通.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早孕期,与宫颈相通的正常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外见孕囊,孕囊周边见肌层包绕.结论: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盆腔内均有一个近似正常的子宫图像,与宫颈相通,孕囊与此宫腔无关联,孕囊所在宫腔与宫颈不相通.【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2页(P432-433)【关键词】妊娠,异位;超声检查,产前【作者】郁卫群【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南通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4;R445.1残角子宫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极低,约占妊娠的1/10万[1],但一旦发生极易在中晚期造成子宫破裂,危及孕妇的生命,所以及早诊断相当重要。
目前术前诊断主要依赖超声检查,本文就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要点。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的3位患者,1例孕妇28岁,G1P0孕13.6周,1例孕妇30岁,G2P0孕17.2周,有人流史,这两例均突发下腹剧痛伴晕厥,血压下降,急诊入院检查。
1例孕妇33岁,G3P1孕10.1周,稽留流产、足月自然分娩各一次,无不适,常规产前检查就诊。
3例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无明显痛经。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o f ud r i me n t a r y h o n r nd a i p s i l a t e r a l f a l l o p i a n t u b e we r e he t p i r ma y r he t r a p y f o r t h e d i s e a s e .
海南医学2 0 1 3年5月第J ,Ma y 2 0 1 3 ,Vo 1 .2 4 ,No .1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3 . 1 0 . 0 6 3 6
Co n c l u s i o n TI l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ud r i me n t a r y h o n r p r e na g n c y i s v e y r l o w. Ea r l y d i a no g s i s a n d e a r l y t r e a m e t n t . e x c i s i o n
・
临床 经 验 ・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李 响 ( 天津市武清区人 民医院妇产科 , 天津
3 0 1 7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残角子宫 妊娠 的临床特征 、 诊 断及治疗现状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我院 2 0 0 1 — 2 0 1 1 年收 治的5 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 的临床诊治资料 。结果 1 例未破裂型患者经 B超 确诊 , 行腹腔镜手术 ; 1 例 中期妊 娠 药物引产失败经剖宫取胎 时确诊 ; 3 例自 发性破裂 患者 行开腹手术 , 术 中确诊。结论 残角子宫妊娠罕见 , 要 提 高对本病 的认识 , 及早诊断 、 及早 治疗 , 且行残角子宫及 同侧输卵管切除是主要 治疗方案 。 【 关键词 】 残角子宫妊娠 ; 诊断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7 1 4 . 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6 3 5 0 ( 2 0 1 3 ) 1 O —l 5 2 o - _ _ o 2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

29 3第6第 期 0年 月 1 5 0 卷
残角子宫妊娠 1 分析 例
孙 素 芳
( 宁省 营 口市经 济技术 开 发 区中心 医院 , 宁 营 1 15 0 ) 辽 辽 : 3 10 7
【 关键词】 角子 宫 ; 位妊 娠 ; 裂 残 异 破
【 中图分类号】R 1 . 7 1 1
残 角 子 宫妊 娠 一旦 发 生破 裂 , 腔 内 出血 严重 。 及 患 腹 危
后果 。
2 . 腔镜 5腹
在胚 胎 发育 过 程 中 , 中 肾管 中段 融 合 不 良 , 侧 副 中 副 一
肾管 发育 功能 正常 形成单 角子宫 , 而另一 侧 副 中肾管发 育 不 全而 形成 一个 无峡 部 , 无宫 颈 的残角 子宫 。 按 残 角子 宫 有无 宫 腔 及 是否 与 正 常 子宫 相 通 ,分 为 三 型 : 型 , 角子 宫 腔 与 正 常宫 腔 相 通 ; I 残 I , 相 通 ;I 型 , I型 不 II 残角 子宫 无 官腔 。 以 I 型最 多见 . I 本文 两例 患 者均 属 I 型 。 I 如果 残角 子宫 内膜 有功 能 , 则受 精卵 在单 角子 宫输 卵管 受精
1 2月 9日。检 查 : 底 脐上 二 横 指 . 1 未 开 , 宫 宫 : 3 阴道 未 见 流
血 。入 院当时 B超 示子 宫增 大 , 见一 死胎 儿 位 , 顶径 内 头 双 61e 羊水 过 多 。因 患者 腹痛 消 失 , 2 0 . m, 于 0 5年 7月 1 0日行 利 凡诺 羊 膜腔 内穿 刺 引产 。因无 宫缩 , 20 于 0 5年 7月 1 2日 予 米索 前 列醇 引产 。 0 5年 7月 1 20 3日患 者 仍 无官 缩 , 2 用 % 的催 产 素 引 产 , 药 后仍 无 规律 宫 缩 . 体 区 压 痛 . 次 B 用 宫 再 超 检 查示 : 胱后 方 见 一 子宫 影 像 , 膀 体长 59c l厚 46c . n ; . m; 宽 60c 内膜 厚 约 09 e 子 宫体 与 宫颈 相延 续 , . m, . m, 子宫 右 侧 方 见 一 死胎 儿 , 位 , 头 双顶 径 62c 胎 盘附 着 处 向 下 未 见 . m, 明确 与宫 颈相延 续 影像 。考虑 为异 位妊 娠 . 即 在连 续 硬膜 立 外 麻 醉下 行剖 腹 探查 术 ,术 中见子 宫 正 常 大小 ,右侧 附 件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残角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声像图特征。
结果: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出5例为残角子宫妊娠,3例未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62.50%。
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7例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7.50%,1例被误诊为输卵管妊娠。
经超声检查均在盆腔内探及2个子宫样回声,2例合并卵巢小囊肿,盆腔积液4例,7例在子宫右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1例在子宫左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
5例监测到胎心,3例未监测到胎心。
残角子宫肌层破裂或明显变薄,肌层厚度2~5mm。
2例妊娠囊周围宫腔与正常宫颈管相通,6例不相通。
2例患者的残角子宫破裂口较大,胎儿及附属物已从宫腔被完全挤入到腹腔中,孕囊与腹壁靠近,外周未见子宫肌层,腹盆腔内有大片游离性的暗区,孕囊右下方有较小的类似于子宫样的回声。
其余6例患者孕囊/胎儿前方肌层未发生破裂,但明显变薄,超声图像清晰,正常宫腔未见孕囊,子宫轮廓均呈不对称双角状,孕囊周围有肌层覆盖,部分与正常子宫肌层相连。
6例行腹腔镜手术将子宫残角切除,2例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残角,移除胚胎。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各异,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联合应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检查能够有效降低残角子宫妊娠的误诊、漏诊风险。
【关键词】残角子宫;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妊娠残角子宫是女性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的生殖系统畸形,所谓的残角子宫畸形指的是受精卵在残角子宫中着床并发育的一种妊娠现象[1]。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发生率很低,每10万例妊娠女性中有1例。
由于残角子宫妊娠十分罕见,所以临床较易发生漏诊、误诊,如若发生了残角子宫妊娠则极易出现子宫破裂,引发大出血、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故早期诊断残角子宫妊娠对于避免子宫破裂,改善孕妇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诊治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称为残角子宫妊娠,1994年法国Star报道发病率是1/40 000~1/10 000,也有报道为0.001%~0.0082%,而残角子宫残角部并发症则更为罕见。
且诊断极为困难,术前诊断者更少,低于5%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内处或在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称为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却占异位妊娠的20%,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G1P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38+3周,无下腹痛,未见红,无阴道流液及流血,于2009年7月23日9∶20入院。
入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 mm Hg。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率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乳房丰满,乳头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Ⅰ度,膝反射存在,无静脉曲张,脊柱无畸形。
产科检查:腹围106 cm,子宫底高度33 cm,估计胎儿4 000 g,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位RSA,胎心150次/min,胎先露臀,衔接浮,无规律性宫缩,产妇拒绝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血型B型,Rh(+);血常规:WBC 9.5×109/L,RBC 4.21×1012/L,Hb 120 g/L,HCT 37.8%,PCT 144×109/L;尿常规:蛋白(++),余未见异常。
超声示:双顶径9.3 cm,腹围36 cm,股骨长7.4 cm,羊水深度5.1 cm,诊断:单胎、臀位、晚孕。
初步诊断:38+3周妊娠G1P0,RSA,轻度子痫前期处理经过:孕妇婚后2年,第一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分析2.青岛市黄岛区东楼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266400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疑似早期宫角妊娠患者80例,均进行超声诊断,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检出率、总结超声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价值。
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中共计69例确诊为早期宫角妊娠;经超声诊断,所得结果显示68例确诊,检出率为98.55%。
早期宫角妊娠与非宫角妊娠患者在孕囊周边肌层厚度、孕囊与宫腔相通、宫角宫腔不对称等方面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早期宫角妊娠者的舒张末期流速(EDV)小于非宫角妊娠者、阻力指数(RI)则较之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相差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诊断在早期宫角妊娠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在临床中可根据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血流信号等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超声诊断;早期宫角妊娠;鉴别诊断;检出率;临床价值早期宫角妊娠主要指的是胎儿着床于输卵管口与子宫交界处子宫角部宫腔内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妊娠类型。
其位置较为特殊,容易被误诊,并且由于宫角部位汇合了子宫血管和卵巢血管,一旦发生妊娠囊破裂将会引发大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威胁[1-2]。
此外,输卵管间质部管腔窄、管短,血流较为丰富,一旦妊娠囊着床于此也极易引发大出血现象。
虽然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率均不高,但因其危害性极大,故对此需要及早加以诊断、治疗。
早期宫角妊娠一般无明显症状,价值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诊断难度[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各种妊娠类型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超声诊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此种诊断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子宫全貌与妊娠囊关系,同时还能够对妊娠囊体与宫腔的连接方式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
宫腔镜诊治Robert子宫十例成功分娩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短篇论著·宫腔镜诊治Robert子宫十例成功分娩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夏恩兰李斌韩临晓黄晓武张军彭雪冰马宁李云飞肖豫刘琳琳曲静Robert子宫是较罕见的不对称阻塞型完全中隔子宫畸形,于1970年由Robert[1]首报,故以Robert子宫命名。
在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GE)联合制定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分类方法中为完全中隔子宫的亚型(U2b亚型)[2]。
Robert子宫的宫腔内的隔板偏于宫腔一侧,将该侧宫腔完全封闭,使之成为与阴道或对侧宫腔不相通的盲腔;封闭的宫腔可积存分泌物或血液,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痛经,青春期痛经严重,成年后影响生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与附属安贞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于2005年2月至2014年5月共诊治Robert子宫10例(分别为6、3、1例),其中1例成功分娩,现报道于后。
一、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未婚4例,年龄15~19岁,平均年龄16.5岁,分别以“子宫”增大、经期腹痛、周期性腹痛、宫腔积液主诉就诊。
此4例月经周期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其中2例痛经严重。
4例患者中,1例于术前9个月行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后痛经未缓解。
4例术前均未确诊;均行宫腔镜矫形手术,其中2例腹腔镜监护(例2、例4)。
1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右侧输卵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1例术后3年因子宫腺肌病切除子宫。
见表1。
10例患者中,已婚6例,年龄24~29岁,平均年龄26.8岁;4例以原发性不孕、2例以继发性不孕为主诉就诊。
此6例中3例有痛经,其中2例痛经严重。
1例术中见右侧输卵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5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中发现为Robert子宫,行宫腔镜矫形手术,其中4例腹腔镜监护(例5、例6、例9、例10);1例因有两次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开腹剥除手术史,术中均见子宫外形正常,后因不孕症于复兴医院行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呈单角状,偏左侧见输卵管开口,右侧宫腔无膨宫液充盈,结合病史诊断为Robert子宫(右侧斜隔),后择期行B超监护下的宫腔镜矫形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0例临床分析
(作者: 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3^01/2006 ]12共收治残角子宫妊娠10
例,平均年龄28 (22〜36)岁,均为已婚妇女.其中,有1次妊娠史 1
例,2次妊娠史5例,3〜4次妊娠史4例;有剖宫史2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停经史及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其中停经 8〜
10wk者2例,11〜18wk者8例;突然出现下腹撕裂样痛伴头晕、 心慌
者5例;持续性下腹隐痛渐加重者4例;腹痛伴阴道流血1 例; 腹部可
扪及与妊娠周数相符的子宫者 2例.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旁有 包块者3
例,另5例因腹痛明显,不能触及包块.
1.3辅助检查入院后行B超检查6例,其中B超提示为宫内孕、
活胎、盆腔实性包块伴腹腔积液者2例;提示附件混合性包块伴腹腔 积
液者2例;提示宫内孕、子宫穿孔者1例;提示宫角妊娠者1者. 其余4
例因病情较重,腹穿抽出不凝血,未行 B超检查.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4误诊情况①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患者因停经10wk在外院 行
人工流产术,刮出物未见绒毛•术中出现腹痛,术后2h时患者腹痛 加重
并伴休克急转我院•入院后,腹穿抽出不凝血 2mL,误诊为子宫 穿孔急
行手术证实•②误诊为先兆流产1例,患者因停经18wk,下腹 隐痛,阴
道少量流血1d入院,B超提示为宫内孕、活胎、盆腔实性 包块、腹腔积
液,入院后给予保胎治疗 2d,患者腹痛加重,并出现 休克症状,急行
手术证实•③误诊为宫内孕合并盆腔包块 1例,患者 停经13wk时下腹隐
痛半日入院,B超检查提示为宫内孕、活胎、盆 腔实性包块、腹腔积
液,经观察治疗 2d,患者因腹痛加重,腹穿抽 出不凝血,行手术证实
•④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余6例均误诊为异 位妊娠.
1.5治疗结果均行剖腹探查术,其中,4例术中行残角子宫切除
术,4例行残角子宫及同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积血1~ 2L.病检结果均 为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2讨论
残角子宫妊娠早期多无症状,常易误诊]1-3 ] •容易造成 误
诊的原因:①对本病认识不够•由于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良,大多 数在妊
娠中期破裂,表现为腹痛及内出血,且多无阴道流血,而异位 妊娠除间
质部妊娠外,大多停经时间短,出现症状早,多有腹痛及阴 道流血•本文
10例中,有7例破裂时间为停经12〜18wk.②询问病史 不够详细,妇科
检查不细致•残角子宫妊娠未破裂前,妇科检查可触 及子宫旁有类似妊娠
子宫的包块,误诊 10例患者中,2例因腹部触 及妊娠子宫,未行妇科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检查.3例妇科检查,发现宫旁包块,未仔细分
析包块与子宫的关系,考虑异位妊娠•③过分依赖B超检查.B超的正 确
诊断受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观察是否仔细、盆腔解剖熟悉程度等诸 多因
素影响,尤其妊娠中、晚期,往往注重胎儿及附属物情况,而忽 略子宫
肌壁厚薄、完整性及于子宫颈的关系.甚至B超把残角子宫妊 娠误当为正
常妊娠,把正常子宫误诊为宫外孕包块, 妇科医师单凭B 超诊断和腹穿
抽出不凝血,不再仔细行妇科检查也是造成误诊的常见 原因•因此,对本
病的早期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早孕期应行B 超检查,若B超显
示宫内无妊娠征象,在子宫外可见妊娠囊,周围 有肌壁回声,则残角子
宫妊娠的可能性大,有条件可行腹腔镜检查 .
②人流术中未见绒毛,宫腔探查与停经月份不符,应行 B超检查及
仔细的妇科检查.③妊娠中期出现下腹痛,B超检查不仅要注意胎儿 及附
属物情况,也要注意妊娠子宫肌壁的情况及与宫颈的关系 .④思
想上重视该病,对停经时间长、有异位妊娠表现者,应仔细行妇科检 查•
残角子宫妊娠确诊后应手术切除,并将同例输卵管也切除,以免 发生输
卵管妊娠•圆韧带应固定于发育侧子宫同侧宫角部位.对无症状 残角子
宫,如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应手术切除,以免以后残角子宫妊 娠破裂,
本文有2例患者有剖宫史,而术中未行残角子宫切除致残角 子宫妊娠破
裂,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周怀君,石一复,胡娅莉,等.残角子宫妊娠32例临床分
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 40 (3): 19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9:1309-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