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破裂3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误诊早孕后发生破裂3例

大, 软, 质 活动好 , 侧 附件无 压痛 、 双 无包 块 。尿 B—h G阳性 。诊 断 : 孕。行人 C 早 工流产术 。术 中未见 绒 毛 , 嘱密 切 随访 。 入 院前 9小 时无任何诱 因突发下腹 部剧
痛 , 恶 心 、 吐 、 晕 、 门 坠 胀 感 。 查 伴 呕 头 肛 体 : 7 7 ,P 1/ , 0 分 , P T 3 . ℃ 12 分 R 2/ B
力 等 症 要 求 终 止 妊 娠 。妇 科 检 查 : 宫 稍 子
者 造成 的痛 苦及对 生命 的威胁 。但有 些 病例症状 、 征多 不典 型 , 体 以致早 期诊 断
较 为 困难 , 易 误 诊 ; 未 发 生 破 损 时 亦 常 在 多无 明显症状 , 被忽 视或 误诊 。然而 , 易
的原 因, 以提高医疗质量 。 由于异 位妊娠 可发 生在 生育 期 的任 何年龄 , 发生部 位广 泛 , 孕卵在 不 同部 位 发育 的时 间长 短 不一 , 理 过 程 不尽 相 病 同, 加上个体差 异 , 使其 在临 床表 现与 体
征上变化多样 , 而 发生误 诊。本文例 1 从
腹腔 内 出血 。临床 诊 断 : 异 位妊 娠 破 ①
裂; ②失血性休克 。立 即在硬膜外麻醉下
行 剖 腹 探 查 产 术 。 术 中 见 腹 腔 内 积 血
对未发 生破 损病 例 的诊断确 实有 一定 难 度, 需根据临床表现 、 尿妊娠试验 、 1 血 3一 h G、 C B超、 腹腔镜等资料综合分析 。 近 年来 国内外 报道 异位 妊娠 发病 率 有 明显增加 的趋 势 。如果 发生 误诊 , 可能导致误 治 , 轻则增 加 患者 的痛苦 , 重 则可危及生命 , 可见早期诊断异位妊娠 实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大出血手术室的抢救护理

发 生 ; 察 患 者 四 肢 末 端 的循 环 及 皮 肤 颜 色 , 好 患 者 的保 暖 观 做
E] 黄 合 琴 , 2 邓姝 , 琳. 节 镜 辅 助 下 微 创 治 疗 胫 骨 平 台骨 韩 关 折 2 例 围手 术 期 护 理 [] 重 庆 医 学 ,0 6 73 )1 . 7 J. 2 0 , (5 :3 [1 汪 河 培 , 帅 , 水 民 . 骨 牵 引 早 期 被 动 屈 伸 膝 关 节 治 - 3 汪 张 跟 疗 胫 骨 平 台 粉碎 性 骨 折 [] 中 医正 骨 ,0 0 1 (0 :9 J. 20 ,2 1) 3 . [ ] 王 亦 璁 主编 . 4 膝关 节 外 科 的基 础 和 临 床 [ . 京 : 民 M] 北 人
1 1 一 般 资 料 3例 患 者 均 为 女 性 , 龄 2 ~ 3 . 年 2 9岁 , 中 2 其 例 为 院外 人 流 空 吸 、 现 急 腹 症 症 状 后 急 诊 送 入 本 院 ; 出 1例 系 停 经 8 d 下 腹痛 2 来 本 院 门诊 检 查 , 9、 d B超 提 示 : 侧 残 角子 宫 左 妊 娠 伴 少 量 盆 腔 积 液 , 住 院 过 程 中 发 生 残 角子 宫 妊 娠 破 裂 。 在 3例患 者 人 手 术 室 时 均 面 色 苍 白 、 苦 貌 、 > 10次 / i, P 痛 P 0 a r nB
避免摔伤导致再次骨折 ; 后定期来院复查 。 术
参考文编 . 科 护 理 学 I ]北 京 : 民 出版 社 , l 王 骨 - . M 人
・
护理研 究 ・
残 角子 宫妊 娠破 裂大 出血 手术 室 的抢救 护理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1例

5 9
【 临床 诊 治 】
一
较 小子 宫 。宫 腔 内 有 时 可 有 内膜 线 。残 角 子 宫 往
移 动性浊 音 阳 性 ,子 宫 轮 廓 不 清 。压 痛 。未 行 妇 科 检 查 。 血 分 析 : WB 0 7 × 1 L C 2 .8 0/ ,G 8 . % , 25
R C3 4 B . 7×1 L,H 9g L 0/ B 9 / ,血 凝 电解 质 ,肾 功 能淀粉 酶均 正 常 。心 电 图示 窦 性 心 动过 速 ,轻 度 S T 段压低 。腹腔 穿刺 抽 出不 凝 血 5m 。于 2月 2 l 7日急 诊在全 麻 下行 剖腹 探 查 术 ,术 中 见腹 腔 大 量 积 血 及
加剧 ,扩散 至全 腹 ,并 放 射 至 双肩 部 ,于 1 2h前 出 现心慌 ,气 紧 ,并 呕 吐 数 次 ,均 为 胃内 容 物 ,伴 头
昏乏力 ,无 其 他 不 适 。遂 来 我 院行 彩 超 检 查 提 示 : 残 角子 宫 妊 娠 破 裂 ?一 腔 出 血 ,中期 妊 娠 死 单 胎 。 腹
术前误 诊 率 高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是 一 种 较 少 见 的异 位
妊娠 ,一旦发 生 破 裂 ,可 导 致 腹 腔 出 血 ,严 重 者 危 及 生命 。
血凝 块约 25 0ml 0 ,清除积 血后 ,发现 子宫 右角 有一 约5c ×3 c 大 小 的残 角 子 宫 ,残角 子 宫底 部 有 一 m m 约3c m大小 的 破 口,活 动 性 出血 ,破 口处 被 胎囊 覆 盖 ,胎膜 内 口破 口有一 约 3月孕死 胎 。右残 角子宫 与 正 常宫 腔 不 相 通 ,双 侧 附 件 外 观 未 见 异 常 。清 除血 凝 块及胎 囊 ,切 除 右 侧 残 角 子 宫 。 因患 者 有 生 育 要 求未 行结 扎术 。用 2号肠 线 连续缝 合 ,将 右侧 圆韧带 及 右侧输 卵 管 断 端 包埋 创 面 。手 术顺 利 ,术 后 给 予 头孢 曲松 纳 及 替 硝 唑 止 血 芳 酸 抗 感 染 止 血 ,输 悬 浮 红 细胞 血 4 u ,患者恢 复 好 ,术后 5d出 院。 出院 后 诊断 :残角 子宫 畸形 、右 侧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破 裂 、失 血性休 克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6例分析

11 . 摘 删 报 告
输 印管 。
2 讨 论
2 I 发 痛 机 制 及 误 诊 原 因
例 12 ,4岁 , 圆停 经 8削 , 求 凡 I流 产 就 诊 = 妇 科 掩 要 , 查: 子宫 如 孕 伸d大 . 硬 . 侧 附 件 区触 厦 乜 块 如 孕 5 d 质 左 0
出 血 及 休 克 , 及病 人 生 命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术 破 裂 时 岛谋 诊 危
例 33 ,4岁 , 闭停 经 2 周 , 求 引 产 人 院 查 体 : 底 平 0 要 宫 脐 , 心 】8 i ’未 做 内诊 . 3次 羊 膜 腔 内注 射 利 凡 诺 胎 4rn , a 经 引发 规 律 眭宫缩 , 续 2 h木 娩 出胎 儿 , 内 诊 检 查 发 现 宫 持 4 行
大, 质软 , 者 有 明显 分 界 , h G 阳性 . 虑 为 卵巢 肿 痛 井 二 尿 C 考
残 角 子 宫 足一 种先 天 胜生 殖 道 畸彤 , 胎 儿期 苗 勒 管 中 为
段 阿 侧 术 均 等 发 育 所 效 . 位 于 子 宫 的 一 侧 , 子 宫 紧 贴 多 与
或 打一 定 问 隔 。残 角 子 肓 受 孕 式 叮能 为 精 子 进 ^ 对侧 输
另 3倒 残 朔 子宫 破 裂 , 活 动 m 血 , t 2例 胎 儿 巳 排 ^ 腹 有 其 } _ 腔。 E 6例 均 行 残 角 子 宫切 除术 , 中 4例 同 时 切 陈 病 侧 其
宰 岛 , 1 年 来 我 院 共 收 治 7例 其 中 6 误 渗 。现 就 其 临 近 3 例 床 丧现 及 误 诊 原 因分 l 如 下 析
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疗 . 术治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残角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声像图特征。
结果: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出5例为残角子宫妊娠,3例未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62.50%。
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7例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7.50%,1例被误诊为输卵管妊娠。
经超声检查均在盆腔内探及2个子宫样回声,2例合并卵巢小囊肿,盆腔积液4例,7例在子宫右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1例在子宫左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
5例监测到胎心,3例未监测到胎心。
残角子宫肌层破裂或明显变薄,肌层厚度2~5mm。
2例妊娠囊周围宫腔与正常宫颈管相通,6例不相通。
2例患者的残角子宫破裂口较大,胎儿及附属物已从宫腔被完全挤入到腹腔中,孕囊与腹壁靠近,外周未见子宫肌层,腹盆腔内有大片游离性的暗区,孕囊右下方有较小的类似于子宫样的回声。
其余6例患者孕囊/胎儿前方肌层未发生破裂,但明显变薄,超声图像清晰,正常宫腔未见孕囊,子宫轮廓均呈不对称双角状,孕囊周围有肌层覆盖,部分与正常子宫肌层相连。
6例行腹腔镜手术将子宫残角切除,2例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残角,移除胚胎。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各异,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联合应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检查能够有效降低残角子宫妊娠的误诊、漏诊风险。
【关键词】残角子宫;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妊娠残角子宫是女性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的生殖系统畸形,所谓的残角子宫畸形指的是受精卵在残角子宫中着床并发育的一种妊娠现象[1]。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发生率很低,每10万例妊娠女性中有1例。
由于残角子宫妊娠十分罕见,所以临床较易发生漏诊、误诊,如若发生了残角子宫妊娠则极易出现子宫破裂,引发大出血、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故早期诊断残角子宫妊娠对于避免子宫破裂,改善孕妇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性腹腔妊娠1例报道

,
动。休息后 末见缓 解 , 于 医院就 诊, 遂 行
『常规检 查示 : 0 【 白细 胞 2・2×1 L 中 22 0/ , 性粒 细胞 1・ 1×1 L 红 细 胞 16 84 0/ , ・3
1 , 红蛋 白 5g 1血 小 板 2 1 0/ 0儿 血 0/ , 1 ×1
下段 缺失 则形 成一侧 为残角 子宫 , 此类 患者两个子宫并不相通 两 个 子 宫 外 侧 各
,
高度怀疑本病 : 停经 后宫体 略大 , 宫旁肿
物与停经月份相当 ; 如早孕期人 流或 中孕 期 引产失败 ; 妊娠 晚期产程 小进展 、 宫颈 硬 、 口不开, 宫 触不到羊膜囊及胎先露 ; 子 宫碘油造影表 现为单 角子宫 , 单输 卵管 ; 孕期 B型超声 示 宫旁 包块 , 胎位 于 正 胚
。
发 育不全 , 破裂较输 卵管妊 娠要 晚 , 故 多
在妊娠 1 2 6~ 0周 , 往 伴 有 严 重 的 大 出 往
型及蠕动 波 , 中下腹 部膨 隆。腹 软, 轻压
痛 , 明 显反 跳 痛 及 肌 紧 张 。移 动性 浊音 无
育 不 良 不 能 承 受 胎 儿 q 长 发 育 , 于 妊 : 常 娠妊娠中期时发生残角 自然破裂 引起 严
,
,
血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破 裂 者 , 血 均 在 出
性 , 呜 减 弱约 27 分 。莺 度贫血 肠 欠/ 貌, 皮肤 、 膜未 见 出m 点 , 肤 、 膜无 粘 皮 巩
重 内 出血 症 状 与 输 卵 管 问 质 部 妊 娠 相 似 子宫 残 角 妊 娠 临 床 较 少 见 , 角 子 宫 残
晕、 乏力 t 天余” 于 20 6月 2日急诊 , 08年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1例报告

・
临床 札 记 ・
管处有 O 5c 0 5c . m× . m大的破裂 口, 活动性 出血 , 输卵管增 粗水肿 , 双卵巢正 常。清理 出胎 儿胎盘后 检查发 现 , 此残角
子宫不与另一宫腔相 通。切除残 角子宫及 同侧输 卵管 。术 中清除腹腔积血 、 血块共 1 o l oI 。术后 7d拆线 , 口一级 6 I l 切 愈合 , 患者痊愈 出院。病理诊断 : 残角子 宫妊娠 。出院诊断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 失血性贫血 。 讨论: 残角子宫指 副中 肾管 一侧发育 正常 , 另一侧 发育
腔感染程 度及 破 口大小 等 决定 手术 方 式 。本 组 中 1
啡色液体、H< . p 60的液体, 口服美蓝引出蓝色胸液 等诊 断 。x线 多表 现 为一 侧 或 双 侧 液气 胸 或 ( ) 和 纵 隔气 肿 。早 诊 断 、 治 疗 是 抢 救成 功 的关 键 。伤 早 后 2 4h内采 取积极 治疗 措施 , 病死 率 可下 降至 9 , % 若延 误 治疗 , 病死 率可 高达 8 % L 。外 伤 性食 管 破 9 1 J
i t aaeetf0 p x a ihr isIc mb 脚 [] n h m Ig n 0cm l 1 0 o c g ap 1 J . e l m e c d t a c u il e
1 oa ado舶cSr ,o 3 l5 6 :2 - 2 T rcC riv ug2 0 ,2 ( )5 65 . h 3
裂 的治疗 遵循 简 单有效 原则 , 分保 守治 疗 、 期修 补 一 术及 食 管一期 旷 置加二期 重建 术 。 保 守 治疗 的关 键是通 畅 引流 、 正确 处理 液气胸 、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诊治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称为残角子宫妊娠,1994年法国Star报道发病率是1/40 000~1/10 000,也有报道为0.001%~0.0082%,而残角子宫残角部并发症则更为罕见。
且诊断极为困难,术前诊断者更少,低于5%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内处或在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称为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却占异位妊娠的20%,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G1P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38+3周,无下腹痛,未见红,无阴道流液及流血,于2009年7月23日9∶20入院。
入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 mm Hg。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率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乳房丰满,乳头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Ⅰ度,膝反射存在,无静脉曲张,脊柱无畸形。
产科检查:腹围106 cm,子宫底高度33 cm,估计胎儿4 000 g,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位RSA,胎心150次/min,胎先露臀,衔接浮,无规律性宫缩,产妇拒绝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血型B型,Rh(+);血常规:WBC 9.5×109/L,RBC 4.21×1012/L,Hb 120 g/L,HCT 37.8%,PCT 144×109/L;尿常规:蛋白(++),余未见异常。
超声示:双顶径9.3 cm,腹围36 cm,股骨长7.4 cm,羊水深度5.1 cm,诊断:单胎、臀位、晚孕。
初步诊断:38+3周妊娠G1P0,RSA,轻度子痫前期处理经过:孕妇婚后2年,第一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3例临床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我院12年来收治的3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例均手术探查确诊。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发病率低,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孕前及孕早期超声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手术
残角子宫是子宫发育异常的一种,为胎儿时期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
残角子宫妊娠率为0.001%〜0.0082%,临床上较为罕见,易误诊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尽早明确诊断。
现对我院3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20岁,孕1产0,停经5个月,下腹痛7 h,超声示腹水入院。
停经后常有下腹隐痛,未检查。
因未婚孕5个月时在当地医院拟行引产术,入住2h后尚未用药即突起下腹剧痛,无阴道出血,予以止痛治疗无好转,急转入我院,超声示腹腔妊娠,子宫角
部妊娠可能,胎盘异常(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胎儿前方似可见一子宫样回声,大小约 6.7 cm X3.5 cm X3.3 cm。
腹腔大量积液,肝胆脾超声无异常。
查体:BP检测不到,腹膨隆,腹肌紧张,宫体扪及不清,腹穿抽出暗红不凝血 5 ml。
血Hb 25 g/L,配血急诊全麻下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积血及血凝块共约 5 000 ml,见羊膜囊包裹胎儿完全位于腹腔内,胎盘破碎不完整,部分与大网膜黏连,部分与破裂子宫壁相连,子宫壁菲薄。
破裂残角子宫左下方为一正常子宫,两者之间不相通,右侧输卵管已离断,行残角子宫切除+右侧输卵管切除。
术后转ICU,共输红细胞16 u,血浆1 800 ml,血小板 1 u,冷沉淀5 u。
病检结果示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予以MTX化疗, 监测B-HCG 从1 993 mIU/ml 降至3.58 mIU/ml。
例2,患者,22岁,孕1产0,因停经3个月,间断性左下腹痛,晚上急诊入院。
停经2个月起反复发作下腹痛4次。
入院查体:血压
90/50 mm Hg,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子宫偏右、略大,宫体左侧触及孕3个月大小囊实性肿物,压痛阳性,腹穿抽出不凝血,以异位妊娠继发腹腔妊娠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略大,左侧为残
角子宫妊娠破裂,腹腔内有两个胎儿。
腹腔内出血约 2 000 ml。
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
例3,患者,28岁,孕2产1。
因停经74天,刮宫术后15 天, 血HCG持续阳性来院。
停经49天时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是否见绒毛组织具体不详,术后一直有少量阴道出血,伴肛门下坠,血HCG持续阳性。
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右侧可触及 5 cm X5 cm
X5 cm与子宫相连的囊实性包块,超声示:子宫右侧6 cm X5 cm >5 cm 包块,内有胎囊,入院查血HCG 68 000 mIU/ml,考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略大,右残角子宫妊娠,内有胎囊,行残角子宫及右附件切除术。
2讨论
子宫残角为先天发育畸形,由于一侧副中肾发育不全所致。
残
角子宫往往不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子宫腔沟通,但有纤维束与之相连。
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1]。
发生率占畸形子宫的5%。
Buttram按其有无宫腔及是否与正常子宫的宫腔相通而分三型: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且与外界相通 "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但与外界不相通;皿型无宫腔[2]。
临床上I型、H型因有宫腔,有内膜周期性变化,可以引起残角子宫妊娠,症状明显易诊断,而皿型因无宫腔、体积小、无内膜,不会造成残角子宫妊娠,无临床症状而不易发现,但会导致输卵管妊娠而危害患者。
妊娠机制:(1)发育侧精子、卵子外游至残角子宫内着床;(2)受精卵外游至残角子宫内着床;(3)精子至残角子宫输卵管或通过发育侧宫腔到残角子宫输卵管与同侧卵巢排出的卵受孕在残角子宫内着床。
由于残角子宫肌层输卵管较厚,血管密度大,但与正常子宫相比,大多肌层又发育不全,妊娠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下腹隐痛与不规则阴道流血。
多在16〜20周破裂,往往伴有严重的大出血,症状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相似。
由于蜕膜层薄弱,绒毛向蜕膜下生长植入肌层,易形成植入性胎盘,
偶有妊娠达足月者,分娩其亦可出现宫缩,但因不可能经阴道分娩,胎儿往往在临产后死亡。
超声显像可协助诊断。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残角子宫妊娠可能:(1)停经时间较长,且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增大,宫旁肿块与停经月份相符;(2)中期妊娠出现下腹隐痛及宫体压痛;(3)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未见绒毛及胚胎组织;(4)引产失败或宫腔操作困难;(5)晚期妊娠分娩时产程无进展,触不到胎先露部,特别是过期妊娠、臀位及死胎时;(6)超声显示胚胎或胎儿位于正常子宫外;(7)腹腔镜检查见残角子宫增大。
残角子宫妊娠在明确诊断后应及时行残角子宫切除术。
残角子宫患者常伴有泌尿系统的畸形,需做静脉肾盂造影或超声检查,以排除肾脏缺陷或肾缺如。
残角子宫妊娠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同时切除该侧输卵管,避免以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可能。
若为晚孕活胎,应先行剖宫产,然后切除残角子宫。
皿型残角子宫因无宫腔,体积小,无内膜,不会造成残角子宫妊娠,无临床症状而不易发现,但会导致输卵管妊娠。
故妇科手术中也应仔细探查,尤其在剖宫产中,如发现有残角子宫除行残角子宫切除外应同时行该侧输卵管切除术,以防日后发
生异位妊娠危害患者。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09-131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