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实验作业.
建筑结构试验第一、二次网上作业

建筑结构试验第一次网上作业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 C)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 真型试验B. 模型试验C. 静力试验D. 动力试验2. 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 D )项是不对的。
A. 模型的制作相对容易,节省材料、时间和人力B. 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C. 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 模型试验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一切特征3. 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 A)项是不对的。
A. 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B. 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C. 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 模型试验仅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指定特征4. 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 D)。
A. 真型试验B. 模型试验C. 静力试验D. 动力试验5. ( C )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 真型试验B. 模型试验C. 静力试验D. 动力试验6. 按试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 A )。
A. 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B. 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C.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D. 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7. 下列各项,( 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 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B. 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C. 预制构件的性能检验D. 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8. 下列选项中,( D)项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 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B. 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C. 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D. 鉴定服役结构的可靠性9. 下列各项,( 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建筑结构作业解答

1.已知某矩形截面梁b ×h =250 mm ×500mm ,由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 =88.13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采用HRB335级, 试求所需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
解:查表得:f c =9.6N/mm2,f t =1.1N/mm2,; f y =300N/mm2;ξb =0.55;截面有效高度h 。
=500-40=460mm1.直接公式求解X 根据基本公式可推导出求解X 的公式如下:2.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将x 代入下式,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为:3.验算条件最小配筋率经过计算比较取ρ min =0.2%A S=704mm2 由以上验算,截面符合适要求。
4.选配钢筋选用2Φ18+1Φ16(A s=710mm2) 一排钢筋所需要的最小宽度为: b min =4×25+2×18+1×16=152mm <250mmmm 25346055.0mm 882506.90.188130000246046020b 2c 1200=⨯=<=⨯⨯⨯--=--=h bf Mh h x ξα2yc 1s mm 704300882506.90.1=⨯⨯⨯==f bxf A α<=⨯⨯=ρ2minmm 250500250002.0bh2.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80kN·m,梁的截面尺寸b×h=200×450mm,采用C25级混凝土,HRB400级钢筋。
试确定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
【解】查表得f c=11.9 N/mm2,f t=1.27 N/mm2,f y=360 N/mm2,α1=1.0,ξb=0.5181.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0假设纵向受力钢筋为单层,则h0=h-35=450-35=415mm2.计算x,并判断是否为超筋梁==91.0mm<=0.518×415=215.0mm不属超筋梁。
建筑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1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 道试题,共60 分。
)1.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B. 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C. 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工序复杂、周期较长、受季节气候影响大D. 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抗裂性差2. 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设计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是()。
A. 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 极限抗拉强度C. 屈服强度D. 比例极限3. 混凝土的强度以()为特征值。
A.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B.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C. 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D.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4. 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
A. 安全性B. 适用性C. 耐久性D. 经济性5.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确定。
A. 圆柱体抗压强度标准B.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C. 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6. 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A. 地震B. 风荷载C. 地基不均匀沉降D. 温度变化7. 下列各项中()达到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A. 轴心受压柱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性B. 影响外观的变形C. 令人不适的振动D.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8. 对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荷载的分项系数B. 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荷载的分项系数C. 荷载的标准值=设计值×荷载的分项系数9.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内力组合,其永久荷载和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
A. 1.35和1.4B. 1.35和1.4C. 1.2和1.3D. 1.2和1.3510. 当结构或构件()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 倾覆、过大的滑移B. 挠度超过允许值C. 裂缝宽度超过允许限值D. 出现一条细微裂缝11. 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为依据的。
建筑结构试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记录建筑结构试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负荷测试,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试验目标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建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某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柱、梁和地板板等主要组成部分。
本次试验采用负荷试验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和减小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荷载,观察和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和负荷承载能力。
试验过程试验前准备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定试验对象的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并清理试验现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对象的特点,搭建试验装置。
装置包括试验台架、负荷传感器、变形测量仪等。
将逐渐增加荷载施加在试验对象上,并记录荷载的大小和变形情况。
在荷载达到预定数值后,保持一定时间,并记录结构的变形稳定情况。
荷载卸载逐渐减小荷载,并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
在荷载完全卸载后,观察结构的恢复程度。
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荷载 - 变形关系根据荷载和变形记录的数据,绘制荷载 - 变形曲线。
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
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观察试验对象在负荷施加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对结构的塑性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观察和分析,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荷载 - 变形关系、变形和破坏情况等因素,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确认了试验对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1] XX标准:建筑结构试验方法[2] XX图册:建筑结构试验装置搭建指南。
建筑结构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4)-形考网考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建筑结构形成性考核作业(4)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钢结构的连接通常有(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三种方式。
在房屋结构中,常用(焊接和螺栓)连接。
2.普通螺栓的优点是(装卸便利,不需特殊设备)。
高强度螺栓是靠(被连接板间的强大摩擦阻力)传递剪力。
3.焊接接头有(平接、搭接、T形)连接和角接,所采用的焊缝主要有(对接焊缝及角焊缝)两种。
4.受压柱由(柱头、柱身、柱脚)三部分组成。
柱身截面有(实腹式、缀板式和缀条式)三种。
5.对于一般有翼板的组合工字形钢梁应进行梁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
6.根据支撑设置的部位不同有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屋架垂直支撑)和系杆等。
当有天窗时,还应注意天窗架间支撑。
7.构件的长细比是(计算长度与回转半径)之比。
8.(震级)是地震规模的指标,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建筑结构试验网络作业题答案1

建筑结构试验网络作业题答案一、阶段测验第一章(单项选择)1、建筑结构试验根据不同要素有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哪种试验是按荷载性质分类的?A. 结构模型试验B. 结构静力试验(page5)C. 短期荷载试验D. 现场结构试验2、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A. 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B. 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C. 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D. 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page3)3、下列不属于结构抗震试验的选项有A.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B. 拟动力试验C. 结构动力反应试验(page6)D.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4、结构试验中,试件制作中大量的试验对象为A. 足尺模型B. 相似模型C. 原型D. 缩尺模型(page5)5、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A. 刚度B. 抗裂性C. 稳定D. 挠度第二章1、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值稳定不变,当结构有变形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对于做下列何种试验尤为适合(分数:2分)A. 动力荷载B. 循环荷载C. 持久荷载(page11)D. 抗震荷载2、离心力加载是根据旋转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对结构施加( )荷载A. 自由振动B. 简谐振动(page25)C. 阻尼振动D. 弹性振动3、螺旋千斤顶加载属于A. 机械力加载(page21)B. 重力加载C. 液压加载D. 杠杆加载4、大型结构试验机的精度不应低于A. 1级B. 2级(page16)C. 3级D. 4级5、受压构件试验时,构件两端通常采用的支座形式为A. 固定铰支座B. 滚动铰支座C. 刀铰支座(page33)D. 转动支座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配梁的作用A. 实现荷载分配B. 实现荷载传递C. 实现荷载等效D. 实现荷载放大(page35)第三章1、用应变计测量试件应变时,为了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应该使应变计与被测物体变形A. 不一致B. 不相仿C. 相仿D. 一致(page53)2、电阻应变计所测量是其标距内的A. 绝对变形B. 平均应变(page53)C. 平均应力D. 真实变形3、常用电阻应变计的电阻值大小为A. 120 (page53)B. 60C. 150D. 1004、在电阻应变测量中,温度补偿应变计的电阻值R2和工作应变计的电阻值R1应该A. R2 < R1B. R2 = R1 (page54)C. R2 > R1D. 没有要求5、千分表的刻度值为A. 0.01mmB. 0.01cmC. 0.001mmD. 0.001cm6、如果要测量振动物体的加速度,应使振动物体的自振频率()测振传感器的自振频率A. 尽可能小于B. 尽可能大于C. 尽可能接近D. 尽可能远离第四章1、科研性的试件设计应包括试件形状的设计、尺寸和数量的确定以及构造措施的考虑,同时必须满足结构和受力的()的要求A. 边界条件(page74)B. 平衡条件C. 支承条件D. 协调条件2、实践证明,结构的尺寸效应、构造要求、试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将制约试件的A. 强度B. 刚度C. 尺寸(page76)D. 变形3、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动力试验中,若跨度的缩尺比例取1:2,那么框架梁截面尺寸的缩尺比例为(分数:2分)A. 1:2B. 1:8C. 1:4D. 1:164、按照结构试验时结构构件的空间就位型式的不同进行分类,下列哪项方案不是A. 侧位试验(page87~88)B. 异位试验C. 正位试验D. 原位试验5、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试验时,对结构构件的刚度、裂缝宽度进行试验时,应确定()的试验荷载值A. 开裂试验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page93)C. 疲劳试验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6、测试方案的内容通常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 确定试验测试的项目B. 选择测点位置C. 选择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方法D.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page94)第五章1、结构静力试验的试验加载制度是A. 采用控制荷载或变形的低周反复加载B. 采用包括预加载、设计试验荷载和破坏荷载的一次单调加裁(page108图5-1)C. 采用正弦激振加载D. 采用模拟地面运动加速度地震波的激振加载2、梁是典型的受弯构件,测量纯弯区域正应力的单向应变测点布置截面和剪应力与主应力的应变测点布置截面分别为A. 跨中截面和1/4跨截面B. 跨中截面和支座附近截面(page111-112)C. 1/4跨截面和支座附近截面D. 支座附近截面和跨中截面3、在钢筋混凝土柱子的荷载试验中,在达到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之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A. 5%B. 10%C. 20%(page107)D. 15%4、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将测量仪交替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段,如出现下列何种情形,则证明开始开裂。
建筑结构作业答案

建筑结构作业答案第3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一、选择题1.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D )。
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可靠性2.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规定采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 Ⅱ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 1.35 Ⅲ.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0 Ⅳ.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 1.0A. Ⅰ、ⅢB.Ⅱ、Ⅲ、C. Ⅰ、ⅣD.Ⅳ3.下列各项作用中是可变荷载的是(B )。
Ⅰ.风荷载Ⅱ .雪荷载Ⅲ.地震作用Ⅳ. 楼面活荷载Ⅴ.温度变化Ⅵ.土压力Ⅶ.安装检修荷载A.Ⅰ、Ⅱ、Ⅳ、ⅤB. Ⅰ、Ⅱ、Ⅳ、ⅦC. Ⅰ、Ⅱ、Ⅲ、Ⅳ、ⅦD. Ⅰ、Ⅱ、Ⅲ、Ⅳ、Ⅴ、Ⅵ、Ⅶ4.下列建筑物中,楼面活荷载取值最大的是(A )。
A.书库B.商店C.办公楼D.展览馆5.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结构构件,分别取(C)。
A.一级1.3,二级1.2,三级1.1B.一级1.2,二级1.1,三级1.0C.一级1.1,二级1.0,三级0.9D.一级1.0,二级0.9,三级0.86.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结构上的作用效应?( C)A.柱内弯矩B. 梁的挠度C.屋面雪荷载D.地震作用引起的剪力7.已知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为25KN/m3,120mm厚的混凝土板的恒荷载设计值是多少?(B)A.3KN/m2B. 3.6 KN/m2C.3.6 KN/m3D.4.2 KN/m28.240mm厚的清水砖墙的自重标准值等于多少?(A)A.4.5 KN/m2B.67.03 KN/m2C.5.47 KN/m2D.6.38 KN/m29.一般教室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是多少?( B)A.1.5KN/m2B. 2.0 KN/m2C.3.5 KN/m2D.4.0 KN/m210.当结构出现哪一类状态时,即认为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D )A、挠度变形超过允许挠度值。
B、裂缝宽度超过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纪录。
6.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试块抗压报告等。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且不少于10个;2.当对同批构件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4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3.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4.测区的布置应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5.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宜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
6.测区尺寸为200mm某200mm,相对的两个200mm某200mm方块应视为一个测区。
7.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回弹测试、数据计算及修正均与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相同。
(四)操作的注意事项1.操作回弹仪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应与测试面垂直。
2.超声声时测量时,换能器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耦合是十分必要的。
3.同批构件的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构件种类相同;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五)超声声速值的测量与计算1.超声声时值的测量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呢,在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布置三个测点。
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且发射和接受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宜直线上。
浇筑面超声测点图2-1-1超声测点布置2.声速值计算声速值按照下式计算:vltmtm式中:v-测区声速值(km/);l-超声测距(mm);(t1t2t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建筑结构试验作业1说明:本次形成性考核是针对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编写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D )项是不对的。
A.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B.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C.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模型试验仅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指定特征2.下列选项中,( D )项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D.通过试验鉴定结构的施工3.按试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A )。
A.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B.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C.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D.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4.下列各项,( 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B.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C.预制构件的性能检验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5.(C )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 .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6.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D )。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7.(A )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
A.液压加载 B. 重物加载 C. 机械式加载 D. 气压加载8.下列各项中,(C )项属于动荷加载方法。
A.气压加载法 B. 重物加载法 C. 激振器加载法 D. 机械式加载法9.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D )等。
Ⅰ、结构静载试验Ⅱ、结构动载试验Ⅲ、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Ⅳ、模拟地震试验 A.Ⅰ、Ⅱ、Ⅲ B. Ⅰ、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Ⅱ、Ⅲ、Ⅳ10.( A )的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A.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B.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C.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D.液压千斤顶11.( D )允许试验结构在三个方向上产生转动,其支座反力使试验结构处于单向受压荷载作用。
A.固定端支座 B.滚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球铰支座12.( A )有五个自由度。
A.活动球铰座B.滚动铰支座C.固定铰支座D.固定球铰支座13.( B )可直接置于结构或构件的表面,实现均布荷载的加载,或通过荷载料盘和杠杆等机构形成集中荷载的加载方式。
A.液压加载B.重物加载C.激振器加载D.机械式加载14.荷载支承装置必须具有足够的( C ),才能胜任工作,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A.刚度和弹性 B.强度和弹性 C.强度和刚度 D.弹性和塑性15.( C )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施加的集中荷载按一定比例分配成两个集中荷载。
A.卧梁 B.龙门支承架 C.分配梁 D.支座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动力试验包括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
2.用周期性的反复的静力试验施加于结构上,研究结构抗震强度的一种静力试验,称为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也称为伪静力试验。
3.构件抗裂检验系数就是构件开裂荷载实测值与构件正常使用荷载标准值之比。
4.在生产检验性试验中,为工程验收与预测构件产品检验而进行的试验称为正常使用荷载实验。
5.承载力极限荷载实测值与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之比称为承载力检验系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
(Х)2.动荷载加载的方式有:重物加载、惯性力加载、激振器加载、爆炸加载、液压加载。
(Х)3.通过重物加载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均布荷载的加载,也可以实现集中荷载的加载。
(√)4.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加速度加载法。
(√)5.机械式加载的优点是加载机械设备简单可靠,实现加载容易。
适用于对板壳等大面积的结构物施加均布荷载。
(Х)6.气压加载的优点是加卸荷载方便可靠,荷载值稳定易控制;缺点是进行板壳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抽真空加载无法直接观察混凝土开裂情况。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
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
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
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
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
初速度加载法就是首先使加载器具提高势能水平,然后释放加载器具的势能,势能转变为动能,加载器具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撞击试验结构,使结构获得冲击荷载。
7.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什么?列出两种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
答: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产生的作用力按试验荷载图式的要求正确地传递到试验结构上,有时在荷载传递过程中还具有荷载放大、荷载分配和荷载作用形式转换的功能。
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有杠杆、卧梁和分配梁。
8.简述试件支承装置的作用和重要性,试件支承装置包括哪些?答:试件的支承装置是实现试验结构力边界条件及位移边界条件关键的试验装置之一,因此,在结构试验中只有正确地使用支撑装置,才能确保结构试验的顺利进行。
试件支承装置包括支座和支墩。
建筑结构试验作业2说明:本次形成性考核是针对教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编写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贴电阻应变片处的应变为1000με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0,在这个电阻应变片上应产生的电阻变化率是下列哪一项?(A )A .0.2%B 0.4%C 0.1%D 0.3%2.( A )测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测试灵敏度高、标距小、滞后小,并且在复杂的环境中也可完成应变测量。
A .电阻应变片B 手持式应变仪C 振弦式应变计D 百分表3.( C )的测量信号是频率信号,所以测量不受长距离导线的影响,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对测试环境要求较低,因此特别适用于长期监测和现场测量。
A .电阻应变片B 手持式应变仪C 振弦式应变计D 百分表4.结构受轴向拉压作用情况,(B )的布片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 消除了温度影响,使用的应变片较少,测量灵敏度提高了(1+v )倍,不能消除偏心荷载的影响。
A. 外设补偿片的半桥测试方案B .测量应变片互相补偿的半桥测试方案C .外设补偿片的全桥测试方案D .测量应变片互相补偿全桥测试方案5.结构受弯曲作用情况,采用测量应变片互相补偿的全桥测试方案,该方案的布片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 B )。
A .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一倍;使用应变片较少B .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了4倍;使用应变片较多C .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一倍;使用应变片较多D .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了4倍;使用应变片较少6.在电阻应变仪的全桥电路中,R1、R2、R3、和R4按顺时针排列,当( B )时,即可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
A .R1和R2为测量工作应变片,R3和R4为温度补偿应变片B .R1和R3为测量工作应变片,R2和R4为温度补偿应变片C .R1和R4为测量工作应变片,R2和R3为温度补偿应变片D .R2和R3为测量工作应变片,R1和R4为温度补偿应变片7.1个微应变的大小是:( C )A .1⨯310-B 1⨯510-C 1⨯610-D 1⨯910-8.电阻应变片中电阻栅金属材料的灵敏系数K 的物理意义是( C )。
A .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量B 单位电阻的应变变化量C .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D 单位电阻的应变变化率9.采用非破损检测手段测试混凝土强度等级,下列哪一项是不当的?( B )。
A .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B .采用钻芯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C .采用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D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10.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钢筋腐蚀的检测?( B )A.超声法 B 电位差法 C 回弹法 D 扁顶法11.( A )检测技术可用于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检测和混凝土内部空洞、疏松等缺陷的检测。
A.超声法 B 钻芯法 C 回弹法 D 扁顶法12.( C )是在结构和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材料表面的硬度相关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A.超声法 B 钻芯法 C 回弹法 D 扁顶法13.( B )是一种测定砂浆强度的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A.回弹法 B 推出法 C 扁顶法 D 原位单砖双剪法1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测强曲线的使用原则是优先选用( A )。
A.专用测强曲线 B 地区测强曲线 C 统一测强曲线 D 其它测强曲线15.( C )不但可以在原位测量砌体的抗压强度,而且可以测量砌体的弹性模量和工作压力。
A.回弹法 B 推出法 C 扁顶法 D 原位单砖双剪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电阻应变片由四部分组成:引出线,覆盖层,电阻栅与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