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1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word学案
2024秋高中化学主题5正确使用化学品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教案鲁科版选修1

艺术性和趣味性:
- 利用色彩、图形和图像,使板书更加生动和有趣
- 加入一些幽默的句子或例子,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九.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
2. 作业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练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品的性质、正确使用化学品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安全、环保的使用化学品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化学素养,为今后的生产和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品的性质,掌握正确使用化学品的方法,培养安全、环保的使用化学品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品性质与正确使用化学品之间的关联,学会安全防护措施。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正确使用化学品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安全、环保意识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证据意识:在分析化学品性质和正确使用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证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教学评价工具:准备教学评价工具,如课堂表现评价表、作业评价表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9.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课堂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学生在实验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鲁科版选修1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word学案

主题5 正确使用化学用品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环境卫生用品的种类,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是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环境卫生用品的重要性2、一肥皂为例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去污原理,知道肥皂的组成及制备;了解洗涤剂的重要作用3、以次氯酸钠臭氧过氧乙酸为例说明消毒剂的施效原理,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与性质关系;知道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知识梳理】一、了解洗涤剂洗涤剂的分类,如:,如:,如:1、肥皂去污(1)肥皂的制取反应为,该反应为皂化反应。
肥皂主要成分是,显性。
(2)制取肥皂的过程中加入食盐水,作用是(3)去污原理:肥皂中起去污作用的物质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两端有两个基团。
其中不易与水结合,能与油污等有机物结合的一端基团称为基或基。
而另一端易溶于水的基团(-COONa、-COO-)称基。
当沾有油污的衣物浸入到肥皂中,基与油污结合,基与水分子结合,这样油污被肥皂分子包围逐渐被分散成微小的油珠,经过磨擦、振动进入水中。
2、功能特异的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是指的物质。
根据水溶液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可分为、、和型。
(2)重要性质3、科学选择和使用洗涤剂对洗涤剂的认识误区:提取天然植物制造洗涤剂是指使用原料是植物提取物。
增白洗涤剂中增白剂本身并无去污能力,只有增白效果。
高级脂肪酸钠的高级是指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产品质量无关。
使用加酶洗涤剂不能用热水。
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1、认识各种各样的消毒剂常用消毒剂根据成分和性质,主要分为、、、、。
(1)次氯酸钠:制取反应方程式。
使用原理:。
(2)臭氧: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分解为氧气。
(3)过氧乙酸:结构简式为,具有性和性。
2、消毒剂的合理使用使用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等。
(3)弄清消毒剂的和。
(4)要正确。
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现在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是和,还有和等。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第2课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第2课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洗涤剂的分类。
2、以肥皂为例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和去污原理。
3、透过洗涤剂性质实验,能够了解表面活性剂的三个作用。
4、要求学生课下了解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2学情分析
1、作为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具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
3重点难点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洗涤剂的重要性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课前活动
布置任务:调查家里和市场中常用的洗涤剂有哪些,并根据用途进行简单的分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2【导入】新课导入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多媒体展示各种常见洗涤剂及其分类。
问题:肥皂为什么能去污?设计意图:就实际情况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动】实验活动:自制肥皂。
(并用多媒体展示教师制肥皂过程
依据课本“动手空间”布置学生课前自制肥皂,课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经验。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创作过程,在对具体现象分析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而能力。
选修1 化学与生活: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鲁科版)教案素材

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一、几种洗涤剂的介绍(一)洗衣用液体洗涤剂(1)弱碱性衣用洗涤剂此类洗涤剂的特点是除含有烷基苯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之外,配方中还含有许多助剂如三聚磷酸钠、沸石以及螯合剂和增稠剂等,液体一般不透明。
弱碱性液体洗涤剂pH为9—10.5,适用于洗涤棉、麻、合成纤维等织物。
(2)中性液体洗涤剂这类产品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组成,不含助剂。
其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较高,而且由阴离子与非离子复配而成,另含有少量的溶解助剂,如肥皂、柠檬酸钠等。
中性洗衣用液体洗涤剂透明度较高,pH值为7~8,可用于细的丝、毛等精细织物。
(3)衣领净此类洗涤剂属于重垢液体洗涤剂,主要用于领口、袖口等污垢较重的部位的洗涤,其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助剂、酶、荧光增白剂、抗再沉淀剂、香料等。
它的主要优点是低温下溶解性好、易分散,可用于手洗预去除或直接去除污渍。
使用时直接涂刷在干的衣物上,数分钟后再搓洗。
(4)织物柔顺剂使用洗涤剂洗干净的织物,通常有手感发硬、静电增加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洗涤剂多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成,少量的阴离子残留在织物上,从而引起静电。
织物柔顺剂实际上是一种电荷“中和剂”,因而其活性物多为季铵盐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咪唑啉季铵盐、酰胺型季铵盐、二硬化牛油基二甲基氯化铵等。
织物柔顺剂不仅能消除静电,还能使织物柔软而富有弹性。
(二)其他专用液体洗涤剂(1)浴液浴液的成分主要有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香精、增稠剂、螯合剂、颜料等,某些高级浴液中还加入一些特殊的成分,如中草药提取物、水解蛋白、维生素和羊毛脂衍生物等。
(2)餐具、果蔬洗涤剂餐具、果蔬用的液体洗涤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和发泡剂等组成。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
餐具、果蔬洗涤剂与一般洗衣用的洗涤剂不同,对其中的成分要求很严,如一般洗涤剂中常使用的荧光增自剂、酶制剂是绝对不允许加人的,产品中使用的色素和香料也要符合食品卫生规范。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5.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弱酸
强氧化 氧化 pH 活性
3.消毒剂的合理使用:使用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 点: (1)严格按照的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等。 使用说明书 (3)弄清消毒剂的和。大多数消毒剂有效期为,臭氧只能,不能。 刺激性 腐蚀性 毒性 (4)要正确。多数应常温保存,不能放于中。
漂白性
稳定性
(2)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时,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书,勿 接近火源。 误食 皮肤 (3)要避免中毒,防止与接触。 保存方法 使用范围 (4)注意杀虫剂的和。
【慎思1】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去污原理是什么? 提示 表面活性剂具有以下作用: (1)湿润和渗透作用: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 力,促进润湿。在有些液体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还可以促进液体 渗透到固体内部,增强渗透作用。通过此作用使表面活化剂溶液可 以充分与油污接触。
乳化
3.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人体健康 自然环境 ( 1 )洗涤剂中有些成分对和存在潜在危害,因此要科学地 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 2 )加酶洗涤剂。加酶洗衣粉可除去衣物上的特殊污渍, 碱性蛋白酶 如除奶渍可用添加的洗衣粉洗涤,油脂类污垢可用添加的洗
碱性脂肪酶 衣粉洗涤。酶在高温下易,故加酶洗衣粉应在适宜温度下使 失去活性 用和存放。
解析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油基和亲水基,在水中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促进润湿。由于表面活性剂的 存在,当搅拌其水溶液时,能使空气进入溶液形成气泡。表面活性剂结 构的特殊性致使它能对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一般 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 C
要点二 |常用消毒剂
三聚磷酸钠 ( 3 )无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中的会导致,无磷洗涤剂用 水体富营养化 硅酸钠 三聚 来代替。 磷酸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油脂经皂化反应以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和物B. 上述混和物中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C. 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D. 甘油和食盐的混和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2下列反应不生成脂肪酸盐的是:A. 牛油在苛性钠溶液中水解B. 乙酸乙酯和NaOH溶液共热C. 软脂酸和纯碱共热D. 硝化甘油在苛性钠溶液中水解3.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C. 使细菌缺氧而死D.使细菌缺水而死4.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5.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油脂制肥皂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C.用氯气制漂白粉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6.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某消毒液为无色液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发生反应。
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KMnO4B.H2O2C.NaClOD.NH3·H2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类型的洗涤剂混合使用能够增加其洗涤效果B.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能够增加其消毒功能C.天然的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比合成的好D.增白洗涤剂中的增白剂本身没有去污能力8.下列对于杀虫剂认识不正确的是()A.杀虫剂逐渐向着无毒、无污染方向发展B.气雾类杀虫剂不应靠近火源,防止爆炸C.超高效杀虫剂之所以高效是因为他的毒性更强D.有机磷等杀虫剂虽然杀虫效果好,但有一定的残留,所以使用时要慎重9.下列物质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烷基硫酸钠B.甜菜碱类化合物C.高级醇聚氧乙烯加成D.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1)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改善水质,因为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HClO)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能制得漂白粉(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1主题5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第1课时)了解洗涤剂教案

思考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实验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
①
②
【教师解析】水的表面张力较大,致使物品不易润湿,而极少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明显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合作完成实验探究1,认识水的表面张力及表面活性剂能明显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完成学案。
实验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4
【实验】在分层的油水混合物中再加入一滴管10%的洗涤剂溶液,振荡,看是否还分层?
【教师解析】表面活性剂能防止分散的液滴凝聚,维持体系的稳定,使污垢更好的溶解到水里,随水漂洗去。
合作完成洗涤剂的乳化实验,完成学案。
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板书】3.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无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中的___________会导致____________,无磷洗衣粉主要采用____________等代替___________。
【展示】对洗涤剂的认识误区:“提取天然植物制源自”洗涤剂是指使用原料是植物提取物。
“增白”洗涤剂中增白剂本身并无去污能力,只有增白效果。
“高级脂肪酸钠”的“高级”是指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产品质量无关。
【提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选择时建议考虑如下几点:
1.去污能力强弱;
2.洗涤过程的简与繁;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经皂化反应以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和物
B.上述混和物中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甘油和食盐水的混和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高中化学第五章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练习鲁科版选修1

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疾病的威胁,环境卫生已成为各国备加关注的民心工程。
在墨西哥、美国等多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消毒的进一步重视。
84消毒液作为最常用的一种高效消毒剂,一时间商店里库存的84消毒液供不应求。
除了84消毒液,你还知道哪些卫生清洁用品?使用卫生清洁用品有哪些注意事项?一、了解洗涤剂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是由脂肪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成的。
2.分子由亲油基和亲水基构成的物质被称为表面活性剂。
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作用有润湿和渗透作用、发泡作用、乳化作用。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1.常见的消毒产品有:“84”消毒液、漂白粉和漂粉精、臭氧消毒机、双氧水、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酒精、碘酊、药皂和甲酚皂溶液、福尔马林。
2.使用消毒剂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说明正确使用;(2)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4)正确保存消毒剂。
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现在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是聚酯类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还有氨基甲酸酯和昆虫信息素类化合物等。
,1.酒精消毒的原理是(D)A.溶解作用B.还原作用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解析: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使用(B)A.冷水B.40~50 ℃的水C.70 ℃以上的水D.以上都可以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酶遇热会失去活性,低温又不起作用,因而使用加酶洗衣粉宜用50 ℃左右的温水。
3.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B)A.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具有弱酸性和强氧化性B.它的杀菌过程是通过氧化作用使菌体蛋白失去活性C.可用于环境、病毒污染物消毒,也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D.商品过氧乙酸一般是16%~20%的溶液,可直接使用解析:过氧乙酸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故A错误;过氧乙酸可杀菌消毒,但不能像Al(OH)3、Fe(OH)3一样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故C错误;商品过氧乙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黏膜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须稀释至一定浓度方可使用,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5 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环境卫生用品的种类,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是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环境卫生用品的重要性
2、一肥皂为例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去污原理,知道肥皂的组成及制备;了解洗涤剂的重要作用
3、以次氯酸钠臭氧过氧乙酸为例说明消毒剂的施效原理,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与性质关系;知道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知识梳理】
一、了解洗涤剂
洗涤剂的分类,如:
,如:
,如:
1、肥皂去污
(1)肥皂的制取反应为,该反应为皂化反应。
肥皂主要成分是,显性。
(2)制取肥皂的过程中加入食盐水,作用是
(3)去污原理:肥皂中起去污作用的物质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两端有两个
基团。
其中不易与水结合,能与油污等有机物结合的一端基团称为基或基。
而另一端易溶于水的基团(-COONa、-COO-)称基。
当沾有油污的衣物浸入到肥皂中,基与油污结合,基与水分子结合,这样油污被肥皂分子包围逐渐被分散成微小的油珠,经过磨擦、振动进入水中。
2、功能特异的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是指的物质。
根据水溶液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可分为、、
和型。
(2)重要性质
3、科学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对洗涤剂的认识误区:提取天然植物制造洗涤剂是指使用原料是植物提取物。
增白洗涤剂中增白剂本身并无去污能力,只有增白效果。
高级脂肪酸钠的高级是指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产品质量无关。
使用加酶洗涤剂不能用热水。
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
1、认识各种各样的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根据成分和性质,主要分
为、、、、。
(1)次氯酸钠:制取反应方程式。
使用原理:。
(2)臭氧: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分解为氧气。
(3)过氧乙酸:结构简式为,具有性和性。
2、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使用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等。
(3)弄清消毒剂的和。
(4)要正确。
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
现在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是和,还有和等。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油脂经皂化反应以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和物
B. 上述混和物中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C. 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 甘油和食盐的混和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2、下列反应不生成脂肪酸盐的是:
A. 牛油在苛性钠溶液中水解
B. 乙酸乙酯和NaOH溶液共热
C. 软脂酸和纯碱共热
D. 硝化甘油在苛性钠溶液中水解
3、关于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
4、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 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