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来马蹄香
七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课时练第1课《春》01(含答案)

《第1课春》课时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春天进行了描写,请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示例:嗅觉描写:①花里带着甜味儿。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视觉描写:。
(2)听觉描写:。
(3)触觉描写:。
3.填空。
(1)《春》是一篇(体裁),作者朱自清,字,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等。
其散文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图、图、图、图、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到的顺序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香气浓郁的特征。
4.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仿照示例,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①两只黄鹂鸣.翠柳()②踏花归来马蹄香.()(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阅读课本全文,回答问题。
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思是什么

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思是什么本文是关于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思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思:赏完花回来连马蹄都有花香的味道。
相关诗句《古今词话》:“蜀人《将进酒》,尝以为少陵诗,作《瑞鹧鸪》唱之: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
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
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此诗或谓杜甫,或谓鬼仙,或谓曲词,未知孰是。
然详味其言,唐人语也。
首先有曾从汉梁王之句,决非子美作也。
况集中不载,灼可见矣。
这句诗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是真正的出处有待考证;画会成功主要来源这香字,虽然没有花瓣,但是有了蝴蝶,这就是画家的精密之处,也是这幅画妙的地方。
其它诗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典故: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
诏命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
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
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
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
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
他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
踏花归去马蹄香

踏花归去马蹄香作者:张霞平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08期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
他绘画时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天下的画家。
诏命一公布,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
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道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把这句话的内容表现出来。
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
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
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
有的人自作聪明画了一匹马踏着花丛飞奔而去,马蹄上带着很多花瓣。
看似马蹄香,但美丽的花朵都被踏碎了,这还成画吗?还有“马蹄含香”的意境吗?只有一位画家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
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
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两只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这位画家用了两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表现出来了,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衬托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
这就像我们的教育,我们都渴望能让“马蹄”香起来,可如何才能彰显,这就是教学的智慧了。
不把花儿踏碎,让课堂“香”起来,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呢?一、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的教师更倾向于引导性教学。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刚提出问题,学生的手就举了起来。
很多老师喜欢马上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其实这样的回答往往会流于形式。
因为此时举手的一般都是思维敏捷型的学生,而对于思维深刻型的学生,必须给他一定的时间。
因此,留白、等待能让心浮气躁的学生变得安静而深刻,能让中下水平的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能让学生从讲一句话到讲几句话,让言之无序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走向言之有序。
这样“想好”后再说,学生就会说得有理有据,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所谓“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也!记得那次上《盘古开天地》一课。
踏花归去马蹄香作文审题立意公开课经典

寻找规律和方法
【第一组】故事类
1、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钻石,他请专家检 验,专家大为赞赏,但为上面的裂纹表示惋惜并 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 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啦。”商人咨询了很多 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当着商 人的面,把钻石完美的切割成两块。老切割师感 慨地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走进高考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2012年,
全国18道作文题中有17道是“材料作文”
(江西卷是以材料加命题的形式出材现料)作; 文
2013年,
18道作文题中,17道是材料作文, (天津卷是以材料加半命题的形式出现)
高考材料作文类型
1、讲述一段故事
(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踏花归去马蹄香》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加强审题立意能力训练 。
相传宋徽宗年间,许多画 家云集京城举行绘画大赛, 考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考生如何作画才能脱颖而出 呢?
你认为下面哪种画法比较跑好题?
1、百花盛开,鸟语花香
偏题 2、一个风流倜傥,意气风发的少年
材料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 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 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 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 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 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侧面描写作文指导_new

• (1)如《口技》中描写观众“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从侧面突出口技表 演者技艺高超。
• (以观众衬口技表演者) • (2)如《社戏》 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
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是侧面描写,突出了 小伙伴们划船技术的高超。 • (以老渔父衬托小伙伴)
贵妃醉酒--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 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 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 到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 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 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 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这时,被一宫娥 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 下了头。“羞花”称号由此得来。
貂蝉拜月--闭月: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 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 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 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 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以鱼、雁、花、月衬托出古代四大美女西 施、昭君、贵妃、貂蝉的美貌。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 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 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 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 “要付你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 毛,您给两块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 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 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给你,谢谢你 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
踏花归去马蹄香---侧面描写

我的发现
• 都采用了侧面描写刻画景物的特征: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
踏花归来马蹄香
让侧面描写在我们的 写作中开出艳丽的花朵
1.通过蝴蝶追逐马蹄的描写突出了马蹄上花香的 浓烈,不禁让人联想到此时正是花红柳绿,繁花 似锦的盛春时节。 2.通过写蜜蜂的活动来表现花儿开得非常艳丽。 3.通过写学生的反应烘托了王几何老师教学业务 极其精湛。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 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 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 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 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 画描绘,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 法,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踏花归来马蹄香
踏 花 归 来 马 蹄 香
赏析下面一段描写
1.《春》中对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赏析下面一段描写
2.《王几何》中对“王几何”老师的描写: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 “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 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侧面描写的技巧:
以人衬人 以物衬人 以物衬物
侧面描写的作用:
1.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2.用来烘托主要描写对象。 3.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 4.能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踏花归来马蹄香——爱,让教育之花更芳香

踏花归来马蹄香——爱,让教育之花更芳香发布时间:2022-06-28T03:31:01.24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7月1期作者:王沛丹[导读]王沛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 515800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7-172-01“踏花归来马蹄香”是一句有名的诗句,也是宋朝时候画院出的一个考试题目。
要画好这一幅画实不容易,因为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是马蹄香的“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
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不可。
有一位考生画得很特别,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奔腾,马蹄高高扬起,两只蝴蝶追逐着在周围飞舞,这位画家用蝴蝶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表现出来了。
他为何能画出这样的况世佳作呢?因为他能深刻领悟题意,运用独特巧妙的表现手法,使画面达到“无痕却含香”的超人境界。
画画如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
爱,让教育之花更芳香。
班级就是一个大花园,每一位学生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花。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就如在大花园中“踏花”。
用心地观察,耐心地培育,专心地欣赏之后,方能感觉其中的春意,享受其中的愉悦,享受着花的芬芳,方能“马蹄品香,马蹄含香,马蹄恋香”,以至达到“踏花归来马蹄香”的境界。
一、诲人不倦,用爱去明暸学生“爱是理解的别名。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依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感情的双向交流。
记得几年前,我所带的班级有一名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有一段时间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整天闷闷不乐,我觉得有点跷蹊,几次促膝谈心,他都巧妙地回避了我的问题,可单元考试的成绩却直线下降,教师的责任感告诉我,里面一定有“文章”。
于是,我私下找他再次谈心,了解情况。
一见面他神色慌乱,我没刀枪直入,而是先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和他平等沟通,帮他补课,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感染他、启迪他,创造随和的气氛,让他敞开内心世界。
《踏花归来马蹄香之侧面描写》

• 六、课堂小结 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释。至于何时
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 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因此,写作 中最重要的是灵活。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 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所指出的那样: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 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 果。
三、侧面描写的作用
•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四、练习
鞋
一天,两天,一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 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 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 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 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 这儿修过鞋?
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 ……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 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 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 使观众这样骚动。
——小仲马《茶花女》
佳作欣赏 《陌上桑》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 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 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 这男人体格健壮。 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
• 这男人身材很高。 普通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
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
二、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 例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 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 点声音也没有。(张之路《羚羊木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花归来马蹄香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
考题都是一句诗,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
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
得第一名的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似乎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艺术怕平庸,贵独创。
写作贵在通过曲折、婉转的艺术手法,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主题。
这就要求文章的构思要精巧。
把自己观察、体验、积累起来的材料,根据主题的需要,经过一番精细的思考,把它编成有机的整体。
在安排组织材料时,要注意处理材料的角度问题,比如正面描写呢?还是侧面描写呢?也应仔细考虑。
像“香”,都不是视觉形象,无法正面画出,所以,作者就采用了侧面描写,这样,画就显得含蓄,并能启发人们去联想。
人们凭自己的生活体会,便可以想象出“香”的具体内容。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