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10.1 全面调查(第1课时)课件 (新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教案)

2.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设计问卷时遇到了困难,问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项设计也存在问题。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专门的环节,详细讲解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面调查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以及调查问卷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问卷和实施调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全面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份关于校园环保意识的全面调查问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全面调查的基本概念。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个、全部的调查方式。它是获取准确、全面数据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总体数量较小、调查内容简单的情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阅读喜好,以及全面调查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一是提前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
4.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全面调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对比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利用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_2

20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5
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
项目的具体数目。
10
5
0
AB C
D APP名称
小组成员最喜爱的明星类别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占总体中的百分比。
统计调查的步骤 01 收集数据0 Nhomakorabea 整理数据
03 描述数据 04 分析数据
如图是超市销售雨伞的情况:
300
全面调查
定义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 做全面调查(普查。)
举例说明
1.考察对象数量较少 2.统计对象非常重要
(如人口统计、飞船火 箭零部件检查)
小结
统计调查 的步骤
如何画 统计图
各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调查的 实际应用
选一选
你最喜欢下列哪种类型的明星人物?
A.综艺类 B.体育类 C.教育科研类 D.其他
小组成员最喜爱的明星类别的人数统计表
类型
划 记 人数 百分比
A.综艺类 B.体育类
C.教育科研类
D.其他
合计
注:划记法是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
小组成员最喜爱的明星类别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人数
250
200 150 100
销售量 (把)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
50 0
阶段的变化情况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请观察折线图回答问题: (1)哪个季度雨伞销售量最大? (2)请你为这家商场就进货问题提出建议。
!注意
1、调查问卷的答案不能有重复或模糊 2、根据统计图或表格选出有用的数据 3、画统计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备课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备课本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章,内容包括: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本章共安排三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教学(不包括选学内容)约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仅供参考):10.1 统计调查约3课时10.2 直方图约2课时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约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一、教科书内容与本章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本章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二)教科书内容10.1节“统计调查”,主要介绍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常用方法.教科书以调查人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统计调查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通过统计调查问题2介绍了抽样调查.教科书首先设置问题1,要求学生考察全班同学喜爱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计调查,首先是收集数据,由此引出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方法;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才能看出数据分布的规律,这就涉及如何整理数据的问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表(没有给出频数分布的概念)整理数据的方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教科书选用了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条形图和扇形图展示了数据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分析统计图表就可以看出全班同学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对于扇形图,学生在小学只能从扇形图中读出信息,不会画出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在本节中,教科书结合问题1介绍了如何画出扇形图,这是本学段的一个教学要求.问题1的统计调查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数据的来源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直接得到第一手统计数据;另一条是通过查阅资料等间接获得第二手统计数据.统计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数据的重要途径,它们常常通过访问、邮寄、电话、电脑辅助等形式来收集数据;科学试验是取得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手段;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等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通过这些资料或媒体可以获得第二手数据.本章主要学习通过统计调查来收集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的方法.关于通过科学试验获得数据的方法,教科书通过一个选学栏目作了简单介绍;对于通过查阅资料等间接手段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安排在课题学习和习题中.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调查方式,也是本节重点介绍的统计调查方法.教科书沿用问题1的情景,设计了问题2,介绍利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在问题2中,调查全校学生对五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太实际,抽样调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这就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有所感受.结合着必要性的讨论,教科书给出了与抽样调查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如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等.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好的代表性,抽取样本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教科书介绍了一种利用学号随机抽取样本,实现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这个抽样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学生理解样本的代表性.有了样本数据,就可以整理、描述和分析样本数据,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的情况.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个利用抽样调查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单随机抽样,以及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有所了解.在问题1,2的基础上,教科书设置了问题3.问题3是比较学生所在学校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教科书没有给数据,也没有给分析和解决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科书这么做的目的是考虑到统计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希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统计活动这种有效方式学习统计内容.问题3中设置的三个小问题,事实上是给学生完成此问题适当的引导.其中调查方案的确定,需要根据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权衡,选取相对合适的调查方案.即使是调查同一所学校,也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但要能解决所提问题为前提,其实这是辩证地认识两种调查方式特点的过程,更是正确认识统计方法特点的过程.通过问题3,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实际问题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统计的思想.“捉-放-捉(capture-recapture)”是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常常被用来根据部分的情况估计整体的情况,例如估计养鱼池中鱼的个数,森林中某种动物的个数等,这个方法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教科书在选学栏目“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中,模拟这种方法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活动体验这种方法,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并了解试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10.2节“直方图”,重点讨论利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从63名学生中选出40名参加广播体操比赛.选择参赛队员的一个要求是队员的身高应尽可能整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选出符合这个要求的队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确定人选的方法.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是将数据分组,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范围.参照极差,可以确定组距,进而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了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身高分布在哪个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参赛选手的身高.对于取值比较少的数据(如前一节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可以用条形图描述频数分布,而对于取值比较多的数据(如身高),分组后可以用直方图来描述频数分布.教科书利用问题4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教科书结合一个实际问题介绍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10.3节“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从事统计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教科书选择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时代气息的问题——水资源问题为主题编写课题学习,这不仅有利于统计知识的深入学习,而且具有“节能减污,保护环境”的教育价值.这个课题学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从中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回答问题.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统计调查知识,完成一个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为题的统计调查活动,并结合第一部分的内容撰写一份报告.课题学习的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对数据进行合适处理,可以挖掘其中蕴涵的信息,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在经历这个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感受统计的思想,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三)本章学习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收集数据的方式,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2.通过实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3.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意义,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5.能画扇形图和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的情形),并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6.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即现象的变化趋势.7.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三、对教学的几个建议1.注意统计思想的渗透与体现2.在统计过程中学习统计,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4.准确把握教学要求5.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

10.1 统计调查
第1课时 全面调查
2021/12/10
第一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二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三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四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五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六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七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八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九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十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2021/1来自/10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1课时(kèshí) 全面调查
No Image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1全面调查

夯实基础
2.获取数据的主要方法有( D ) ①问卷调查;②访问调查;③查阅文献资料;④实验;⑤ 互联网查询. 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夯实基础
3.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 C ) 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 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可选择 的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
夯实基础
4.【2020·扬州】某班级组织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喜爱的 体育运动项目,设计了如下尚不完整的调查问卷:
准备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 ⑤球类运动”中选取三个作为该调查问卷问题的备选项 目,选取合理的是( C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夯实基础
5.【2020·宜昌】某车间工人在某一天的加工零件数只 有5件,6件,7件,8件四种情况.如图,描述了这天 相关的情况,现在知道7是这一天加工零件数最多人 数.设加工零件数是7件的工人有x人,则( A ) A.x>16 B.x=16 C.12<x<16 D.x=12
夯实基础
9.为了获得某地区中学生视力状况的数据,小明在 调查问卷中,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其中,你认为 不恰当的问题是( ) A.在你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你学习时使用的灯具 C.你喜欢穿的服装颜色 D.你是否躺着看书
夯实基础
【点拨】本题易错之处在于忽视设计调查问卷时,所提问 题与主题必须相关. 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 (1)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 (2)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3)提供的可选择的答案要尽可能全面; (4)问题应尽量简明; (5)问卷应简洁. 【答案】C
夯实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解析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整理——频数分布表(没有给出概念),数据的描述——统计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
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介绍了问卷调查的方法,用表格整理数据,用条形统计图和扇表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问题2和问题3介绍了抽样调查。
结合问题2讨论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同时给出了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还讨论了抽样调查的代表性,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问题3是利用分层抽样获取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例子。
接着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介绍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的画法,从而使对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
最后是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2、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的概念和术语,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过程目标经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般过程,了解这两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是重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是难点。
课时分配10.1统计调查…………………………………… 3课时10.2直方图……………………………………… 2课时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2课时本章小结………………………………………… 2课时10.1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要点
1、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4、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5、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数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1。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525188971fe910ef12df85c.png)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1 统计调查(1)一、学习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重要作用;会画扇形图,并会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重点、难点)3、体验统计图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50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你了解过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吗?2.你知道统计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它们表示什么呢?三、合作学习:1、阅读课本第151页问题1,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都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该怎样设计调查问卷呢?(2)如果我们得到数据之后,该怎么来整理这些数据呢?说一说你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呢?(3)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划记法表中的信息,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2、分组合作――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画法:阅读课本第152页图10.1-1.(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代表什么?(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的和是多少?(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它的圆心角是怎样确定的?(4)你认为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分组讨论,并归纳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四、巩固提高:1、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 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2、如图是某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有10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周“百姓热线”共接到多少个电话?(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32、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为他们倒一杯水吗?”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图表表示你们的调查结果,4人一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