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2011年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合集下载

2011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论文奖

2011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论文奖

2011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论文奖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奖项名称奖项等级成果编号曹军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姜庄小学构建课堂教学结构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二等奖LW1102066 董升华甘肃庄浪职教中心谈电工学的实训教法一等奖LW11020670王淼辽宁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一等奖LW1102069张耘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赵庙小学新课标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102165张耘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赵庙小学限时达标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二等奖LW1102168程开封安徽省太和县第六中学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等奖LW1102567 蔡威宿迁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疾病如何预防》一等奖LW1103028 邓仕荣广西全州县东山民族初中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一等奖LW1103171 胡龙军广西全州县东山民族初中论语文教师的个性魅力一等奖LW1103173陈国苏广东惠州马安中学与作者共同创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103181安丽鸣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英民学校小学部浅谈加强计算教学二等奖LW1103264胡继芳广西全州县东山希望小学数学阅读及其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教育意义一等奖LW1103274唐基强广西全州县东山民族初中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有效运用一等奖LW1103276 盘国清广西全州县东山民族初中如何开展课外物理实验一等奖LW1103472 边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课的衔接一等奖LW1103553 盘卫民广西全州县东山民族初中优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一等奖LW1103575 贾奇江苏省宜兴市太华中学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一等奖LW1104175 李忠广西浦北外国语学校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解题反思一等奖LW1104285李福斌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龙王庙初级中学《农村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一等奖LW1104286傅细华贵州省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LW1104383张彬广西浦北外国语学校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一等奖LW1104984 时代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绕阳河一中建构情境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一等奖LW1104984 饶玲春江西修水一中浅谈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2011年一等奖LW1105014 李世学李电从云南耿马县芒洪乡教育办公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一等奖LW1105073 胡立强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探析》一等奖LW1105074 梁改琴河南省郑州新密大隗镇中心小学《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一等奖LW1105074 匡满英江西修水一中如何用向量方法解立体几何一等奖LW1105220 邹景贵大庆市油田教育中心八百垧四小《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等奖LW1105264 王雅玲河南省洛阳涧西珠江路小学《改变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思维》一等奖LW1105276郭玉华江西省上犹中学谈谈初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师生的心理协调一等奖LW1105596赵学成云南省丘北县官寨乡白马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对小学生品德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作用一等奖LW1106075张福景广西贵港《和谐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一等奖LW1106079究》段玉洁河南省滑县白道口中心小学《浅谈语文课堂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106117郑秀霞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要用爱激励学生进步》二等奖LW1106122明淑娟南省滑县半坡店乡第一初级中学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一等奖LW1106143王素娟河南滑县白道口镇白道口中心小学《浅谈小学数学中“问”的艺术》一等奖LW1106218陈振省河南省滑县半坡店乡第一初级中学《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二等奖LW1106220吴群星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第一小学《浅谈小学数学创造教育》二等奖LW1106224张运合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第二小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一等奖LW1106225王章顺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第一小学《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二等奖LW1106226刘超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半坡店乡第一初级中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等奖LW1106244郑耀钦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仲恺中学《不该问的,最好别问》二等奖LW1106266 郑耀钦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仲恺中学《谈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一等奖LW1106267 罗振娥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外国语中学《如何教好英语写作一等奖LW1106308李彩霞河南省滑县半坡店乡第一初级中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英语运用能力》二等奖LW1106319韩素赏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第一初级中学《浅析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等奖LW1106323陈爱娇广西贵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研究》一等奖LW1106380 王力江西九江县第二中学《浅谈初中生物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二等奖LW1106405 刘之纯山东省潍坊滨海中学家校合力变堵为疏戒网瘾二等奖LW1107007 魏珊珊山东省潍坊滨海开发区滨海三中用真情管理奏生命之曲二等奖LW1107008王铁军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体育课中的纪律与课堂管理》一等奖LW1107010王改萍河南省郑州市新密东站小学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二等奖LW1107106段艳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职业教育中心浅谈职高语文备考阅读和写作的思路与方法一等奖LW1107116魏珊珊山东省潍坊滨海开发区滨海三中数学分层教学开展途径及问题分析一等奖LW1107209安丽鸣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英民学校小学部加强实践活动、注重感知体验一等奖LW1107215王渟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二等奖LW1108214 刘守志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白洋中学《关于对数学非语言艺术的探讨》一等奖LW1109226 江庆华江西省于都县罗江初中浅谈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一等奖LW1109415 胡青青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谈中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一等奖LW1112007 王琪内蒙满洲里南区一校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的实际应用一等奖LW1112009 史宁宁内蒙满洲里市南区一校优化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班级二等奖LW1112010王茜内蒙海拉尔新海小学小学美术“图片写生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二等奖LW1112011胡娜利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天台小学《浅淡小学古诗教学》二等奖LW1112102赖桃英江西省赣州三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作文教学艺术二等奖LW1112116李怀民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第一小学个性飞扬——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等奖LW1112123谭月平江西于都三中《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等奖LW1112130 武晓军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第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后进生的转化一等奖LW1112224 王渟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初等函数值域求法探究》二等奖LW1112237刘如意江西西山学校《过分依赖多媒体对高中英语老师的负面影响》一等奖LW1112308黎辉玲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探析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一等奖LW1112409江庆华江西省于都县罗江初中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中等生的帮扶措施一等奖LW1112449罗毅春江西省进贤县第三中学《探究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一等奖LW1112450 王力江西九江县第二中学《生态系统在中考中的考法与分值》二等奖LW1112469陈宗高湖南益阳一中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师应更新的几种观念一等奖LW1112508黄冬香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中学《运用电教化手段让政治课更美》二等奖LW1112587卢学仙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龙细小学怎样促进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一等奖LW1112632黄伟英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一等奖LW1112936黎雪英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景园小学《伴你飞翔》一等奖LW1112963董学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第四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一等奖LW112374郝艳侠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一等奖LW115392向光荣重庆市忠县乌杨镇曹家小学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一等奖LW118039范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教育如水,静待花开》一等奖LW119049 苏蔚娜吉林省东辽县平岗镇中心小学《浅谈小学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一等奖LW113821骆丽梅长春市绿园区四季青小学《品社学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品社课堂》二等奖LW115625李淑文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第一中学探索有效教学提升教学品质一等奖LW110269。

2011年全州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结果

2011年全州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结果

附: 2011年全州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结果小学语文一等奖(13篇)序号题目姓名单位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策略梁丽保靖县梅花小学2、用爱营造氛围让孩子收获乐趣龙群3、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鲁春芳4、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吴志银5、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情趣黄冬梅6、利用美术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姚宇7、还孩子一颗童心杨志芳8、浅论农村小学古诗教学的方法罗英晋9、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彭卫锋10、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梁海霞11、浅谈阅读课中的引导田菲菲12、浅谈朗读教学张桂芳13、回归自然,固本清源黄小梅二等奖(24篇)14、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张籍文15、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梅和丹16、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张春宝17、用PPT展示语文插图的教学体会梁先进18、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文晖19、语文中创新思维的训练谭辉20、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李辉2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莫洪莲22、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生字教学胡花23、ai ei ui教学设计龙要发24、如何教学生作文向杜鹃25、浅谈语文课结尾艺术向丹丹26、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孔丽萍27、浅谈小学生作文分步训练法杨朝晖28、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张菊艳29、小学阅读教学之我见杨美银30、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田袁3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心得吴梅枝32、教学《欧阳修追字》的“放”与“收”李艳群33、“空白”艺术在《七颗钻石》教学中的运用彭立新34、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素质向金菊保靖县毛沟小学古丈县二小花垣县雅酉中心完小古丈红石林完小龙山农车九年制学校吉首市二小泸溪县解放岩学校永顺县高坪小学保靖县毛沟小学古丈默戎完小泸溪县合水完小泸溪县白沙小学保靖县水银小学泸溪县合水学区吉首市马颈坳小学保靖县毛沟小学吉首市第一小学龙山县华塘小学永顺县首车中心完小泸溪县白沙小学保靖县水银小学花垣县窝勺小学龙山县老兴中心小学吉首市第二小学永顺县抚志学校龙山县华塘小学教师吉首市马颈坳中心完小吉首市第一小学龙山县第一小学泸溪县白沙小学龙山县红岩中心小学吉首市第一小学龙山县华塘小学。

152号教育技术论文评审结果

152号教育技术论文评审结果

泸县教育局文件
泸县教发〔2011〕152号
泸县教育局
关于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
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直属学校:
根据《关于举办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的通知》(泸县教发〔2011〕74号)文件精神,活动评审组共收到有效参评论文257篇,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6篇,二等奖38篇,三等奖62篇,现将获奖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2011年泸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获奖论文名单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附件:
2011年泸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获奖论文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张教字[2011]3号

张教字[2011]3号

张教字[2011]3号
关于公布社区教育征文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学校:
根据《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征文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各有关学校积极组织辖区内各级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踊跃参加此次社区教育征文活动,共收到各中小学上报的征文近三百篇,经过评选,潘南小学等12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有163篇征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1篇,二等奖48篇,三等奖74篇。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同时,希望全区广大教职工以获奖单位和个人为榜样,积极进行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宝贵经验。

附:1、社区教育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2、社区教育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评选结果通知
张店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1年1月25日印发
(共印90份)
社区教育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张店区潘南小学张店区铝城第一小学
张店区科苑小学张店区凯瑞小学
张店区柳泉小学张店区兴学街小学
张店区第七中学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淄博商贸学校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学校张店区湖田镇中心学校
社区教育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襄教文(2011)177号

襄教文(2011)177号

襄教文【2011】177号
市教育局关于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
获奖情况的通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体局),市直各学校、幼儿园、单位:为引导全市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2011年9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校认真组织了教科研成果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教育科研成果3451项,其中,教育教学著作和校本教材38部,课题研究报告101项,教育管理论文298篇,学科研究论文3014篇。

2011年12月,市教育局组织评审工作专班,对各地各校申报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教育教学著作和校本教材、课题研究报告、教育管理论文、学科研究论文四个类别,一等奖分别为18部、30项、50篇、100篇,二等奖分别为20部、71项、100篇、200篇,三等奖分别为198篇、500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励,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做出新贡献。

附件:1、教育教学著作和校本教材获奖名单
2、课题研究报告获奖名单
3、教育管理论文获奖名单
4、学科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教育科研成果评奖通报
襄阳市教育局2011年12月14日印发
责校:殷贞艳共印500份
附件1:
教育教学著作和校本教材获奖名单
附件2:
课题研究报告获奖名单
附件3:
教育管理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4:
学科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佛山市2011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决定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佛山市2011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决定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佛山市2011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7•【字号】佛府[2011]99号•【施行日期】2011.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佛山市2011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决定(佛府〔2011〕9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全市广大教师、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辛勤工作,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是我市教育系统上的楷模。

为了表彰他们对我市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市政府决定授予吴剑峰等350名同志“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授予梁翠云等100名同志“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称号,授予章大钧等50名同志“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锐意进取,再立新功。

市政府号召全市教育战线广大教师、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再创我市教育新优势、建设和谐智慧富裕幸福佛山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一一年九月七日附件:佛山市2011年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名单一、优秀教师(350名)市直单位:吴剑峰、陈东初、罗锋、朱道华、张辉华、黄维、钟尚联、谭永刚、杨香花、赖红清、卢慧芳、冷汹涛、何蕴毅、张海洋、陈日新、李志伟、叶棣萍、黄广慧、曾庆国、徐缅姬、张桂萍、邝小红禅城区:许敬良、陈仁龙、丛岚、赖东兴、牛江妹、文军、杨眉、王泉云、陈翠玲、陈淑媛、XXX华、张滨雁、张明娇、徐朝杨、李庆崧、邓小春、刘丹、黄达清、王立彬、黄咏珩、晏牧、伍挚、简兆麟、杨文斌、杨宣华、刘爱清、郑英、徐芝芳、陈劲、冯建玉、谭明颖、陈群芝、罗秋凤、赵玉兰、王伟生、黄艺、李丽华、任利华、唐越胜、谭顺兴、杨友欢、尹慈妹、吕顺坚、胡继文、邝佩莲、苏惠贤、叶伟军、仇碧钗、何晓雯、XXX花、刘小玲、罗俊玲、谭杏娟、梁冠嫦、石以云、温咏文、程敏霞、钟利琴、徐智军、莫爱芳、冼宝莹南海区:程益贵、梁惠燕、陈克梅、刘丽娜、罗建中、覃光红、李锦河、李莉华、余彩霞、杨剑、钱耀周、谭柏连、袁健梅、刘东强、吴宙、钟剑涛、谷元海、潘春桃、邹妙霞、杨旭梅、姚泳娜、陈兴瑜、潘千飞、XXX初、管彩轩、曹翌、戴国梁、吕少平、覃忠健、周立新、曾晓平、祝志强、刘凤兰、李倩、张启强、胡新丽、朱海忠、杜雪颜、阿依古丽、罗小红、肖琴、李伟芬、胥艳、汤满成、范巧凌、罗秋莲、李瑞冰、杨瑞珍、李翠颜、黄晋、黎淑枝、陈海燕、邓绍志、潘永添、徐爱仪、张淑坚、蔡明露、李琼、麦瑞意、黄浩森、李应桃、江英、黄德庆、张顺声、张菁、周洁荣、梁彩霞、区伴贞、彭土燕、宋春蓉、钟劲梅、巫洪金、朱颖珊、蔡杏萍、何秀莲、成雪梅、陈滔、黄桂兴、潘淑幼、邝柳鸣、梁婉云、曾晓莉、周锦萍、刘咏梅、金培星、莫杞容、梁少敏、黄静、汪少霞、何庆丹、李国恩、黄颖君、刘晓燕、陈妙贤、邓伟莲顺德区:宋玉宏、胡建国、杨小东、陈宝珠、吴海坚、姜勇军、鲁祖军、卢昌春、申水源、邓峻谔、黄强、邹保平、常丽莉、黄顺琼、黄惠敏、周杏婵、徐东皓、杨艳冬、李杰、田松青、何小玲、马琳、蒋向阳、许勇辉、詹春弟、李艳红、史宪美、陈华安、黄志强、李万全、张焯辉、陈亚玲、江海平、梁月兴、张丽珊、林秀琼、杨高亢、黄继红、陈玉云、杨文玉、何松坚、袁长河、刘小丰、吴凡、冯维甜、陈慧、冯桂梅、陈茜、田浩、钟艳群、尹飞、易洁羽、冯燕梅、肖汉雄、陈伟思、邹雪青、刘亚彬、韩雨龙、郭惠嫦、莫建山、区燕霞、区剑文、陈丽莎、曾晓勇、姜绍辉、李德锋、杨镇军、房永飞、熊玉枝、管秋霞、刘杏葵、李少强、陈丽杏、李启明、林雪玲、魏建斌、林辉、陈志生、廖令洁、黄伟新、黄艳芬、李更花、林建明、罗彩芳、廖莲珊、邓灿星、叶旭飞、罗启祥、龙明梅、梁敏平、陈梦斯、候红艳、欧阳锡安、谢丽、刘德文、叶飞跃、欧阳艳兰、黄杏颜、陈绮妮、王名体高明区:邓辉燕、刘美珍、樊莉、李为民、朱悦红、周丽宏、宁积余、钟明、林举义、龙建书、肖时英、颜健芬、刘惠霞、刘爱环、张静、杜少琼、吴巧燕、韦庆莲、何爱华、莫少珍、李秀娟、王艳、朱东红、陆燕群、麦惠群、黎群娣、陈志峰、赵玉屏、蔡明珍、何倩俜、黎军英、伍凤玲三水区:张友菊、阮钜贤、刘光达、黄家明、乐裔基、范锡杰、康晓阳、王毅、姜惠平、吴玲、柯美玲、王银玲、许永坚、许荣彪、郑冠彪、梁秀红、范广成、何桂棠、陈幸福、段鹏、黄日新、郑泳濠、梁建锴、邝瑞仪、徐朝娟、王丽勤、陆燕华、黎洁欢、刘丽仪、李颜芬、刘辉、钟国能、闻素琼、蔡趣仪、何静达、李绮云、张婉明、曾杏兰、邓丽嫦、何菲二、优秀班主任(100名)市直单位:梁翠云、余涛、叶嘉慧禅城区:文静、邓雪芬、林敏仪、何敏铃、罗润燕、梁遇富、林幸谊、练小莹、夏秋玲、李彬、何巧贞、涂婵娟、郑佩玲、何焕灵南海区:吴迪、鲁成涛、马卡莲、曹根群、李泰铭、李正红、邱文勇、陈凯联、张述光、蒋勇冰、郜新华、陈广、蒋望、林少环、区少方、简颖宜、刘燕银、陆艳青、郭美霞、苏春梅、欧少云、陈婷、温建香、林静韫、刘文洁、王东光、易少玉、朱红燕、肖丽、强建军、秦芳、李淑贤顺德区:冯才敏、康红梅、符山彪、麦伟频、朱志斌、孙锐、申琪、邓秀雄、邹新芳、何国平、黄秀、何平、方丽、杨惠莲、唐建军、黄敏华、刘满玲、李玉玲、卢艳芳、张嫣、费贞元、杜秋、黎艳梅、曾德梅、杨万红、谢曙平、张一、高琨、周丽萍、李锡、肖华、梁秀峰、成夏玲、刘昌丽、欧阳绮颖、陈彩园高明区:张素平、仇伟忠、何丽少、黎嫦、何金女三水区:陈方、王文昭、杨霞、林润芬、何燕清、肖意如、陆绮玲、潘国玲、李娟灯、杨娜三、先进教育工作者(50名)市直单位:章大钧、胡铁生、徐惠玲、毛雨初、吴永军禅城区:李华钊、兰财忠、廖文赞、陈丘颖、李宗培、阳金庚、赖颖妍南海区:肖观仁、杨燕宜、李卫东、林景飞、梁仕国、杨文康、李佑暖、林立慧、岑妹虹、林秀英、区瑞鹏、徐润基、谷和平、龚志瑾顺德区:张斌、邓思思、邹红娟、吴建辉、欧阳效斌、叶丽芬、温汝剖、李永稳、廉法强、罗旋、谭慧园、李卫军、廖杏芳高明区:莫希礼、肖灿、伍佩芳、张祖亲、叶淑贤、何月巧三水区:聂钢、周晓娟、叶光华、曾仕欠、邓妙珊、李建婷。

2006年佛山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音乐)

2006年佛山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音乐)
李海清
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7
一等奖4
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
梁鸿菁
艺术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15
一等奖5
南海西樵樵北中学
李晓龙
“孙悟空”般的学生,“如来佛”式的老师---良好的课堂纪律,音乐成功的前提
25
一等奖6
顺德容桂容里中学
邓艳青
走进粤剧---实验报告
34
一等奖7
南海区大沥镇第二初级中学
付长虹
电脑音乐-----新世纪音乐教育腾飞的翅膀
33
鼓励奖5
国华纪念中学
程敏
浅论音乐教学中知识技能的需求
35
鼓励奖6
顺德区勒流中学
李乃添
小议高中音乐课程改革
36
鼓励奖7
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羊晓慧
兴趣是形体课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形体课堂中的兴趣
37
鼓励奖8
2006年佛山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
29
三等奖8
三水河口中学
陈蕾
试谈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趋势
30
三等奖9
三水西南二中
黄为桥
浅谈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31
三等奖10
三水西南二中
邓影瑜
《浅谈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创新能力》
32
三等奖11
顺德大良梁开中学
苏晓梅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音乐课堂效益
38
三等奖12
佛山市第一中学
曹国雄
《浅谈在中学阶段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的意义》
10
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
曾晓莉
“以人为本”,器乐教学再显生机---新课标,让我走出器乐教学的尴尬

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申报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点

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申报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点

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申报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报告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创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2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358平方米,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生2587人,是一所完全高中。

学校以“构建现代教育生态、培育自主发展新人”为办学理念,贯彻“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校训,2002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初期评估,2007年11月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复评并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走出了一条高效、优质、快速发展的办学新路,成功实现了新校的跨越式发展。

2008年,学校参加了广东省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申报,以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动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全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之中,依托学校良好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在坚持示范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分六个方面向在座的专家和领导进行汇报:一、组织落实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2006年,学校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以《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闯出一条三水实验中学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发展目标:力争将我校建设成为校园人文环境与网络环境有机融合的信息化校园。

使全体师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等活动,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由于学校有统一长远的规划,实验中学建校以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稳健,每年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充足,成效显著。

经过九年不断的积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已经达到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要求,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电脑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每一间课室,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水区2011年教育教学论文评比题目:有效课堂从哪里来姓名:何耀添单位:范湖小学日期:2011-12-20单位意见:(盖章)有效课堂从哪里来【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手段的运用和实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小组合作,创建和谐课堂,使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有效练习,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师生互动,促进情感的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关键词】有效和谐情感发展非智力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就是说:一堂数学课实质为一堂数学活动课,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动手操作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有效的连续教学情境教育心里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

“有疑则进”,使学生思维产生疑虑,困惑之感,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探究的起点,使学生知道应思考什么,要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兴趣。

”一般来说,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进入思维状态。

但必须要有连续性,才能确保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提出,老师的年龄比同学们的年龄大,牛比猪大,同学们能举这样的例子吗?这么简单的例子,同学们信心十足,课堂马上活跃起来,争着举例子,同学们迅速进入思维状态。

我捉住这个机会,举起面积相等的一块长方形纸板和平行四边形纸板让学生观察、比较。

遇到问题了,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知识的迷宫去。

于是,我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自学用数格子的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当学生初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有了成功感,思维状态有些放松。

这时再设疑是很重要,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于是,我把沿着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作底边的高,并沿着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演示分割开的两部分的学具给学生观察,又提出:我们用平移的方法,可拼到什么图形?这时,同学们又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主动拿起学具做实验。

通过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因此,创设有效的连续教学情境,是利用学生之间的“攀比、好争辩”的心理促使他们互动起来,让他们对知识进行辩论,在研讨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

2、营造和谐的小组合作。

和谐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加深了感情;能增加了信息交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能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同学之间得到相互尊重、彼此欣赏、认真倾听,人人平等;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

根据教材、学生实际,设计有效操作活动方案。

课前要求学生备好活动材料。

明确操作要求及活动步骤,记录好活动过程,活动后要及时引导学生研讨,组织好交流。

如做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实验时,小组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有的动手平移,有的记录。

接着各自独立观察、思考、信息交流、讨论、发现了拼出来的长方形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操作,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操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认识;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操作,借助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

3、有效练习。

(1)基础知识为重点新课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据,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计算几个标有底和高都是已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计算几个标有底和高都未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2)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数学要生活化,学生感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很有必要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常识,使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起来,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感兴趣,更加热爱数学。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感到快乐。

小明画了一幅长方形的画,长0.6米,宽0.3米。

你能帮小明做一个用木条画框吗?你至少要准备多长的木条?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循序渐进,注重层次性新课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就是要求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提高自己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满足每一个学生学数学需要。

因此,数学练习设计都应按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层次分明,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练习设计中的层次,要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练习可做。

例如:1、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0件合格,38件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多少?2、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0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多少?3、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3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38件合格,比不合格的多36件,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多少?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1-2题;对于中等学生, 做1-3题;对于优等生, 做1-4题。

这样,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差等生在练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学习。

4、师生保持互动。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

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活动。

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怎样?接着师生一起做实验,教师问:从测得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多次测得的结果,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5、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可见,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要善于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语言。

(2)树立学生信心,锻炼学生意志。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自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让他有体验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把我不行,变成我能行。

学生往往经不住失败的考验,面对失败往往自信心,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放弃成功的希望,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告诫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

如讲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小学时学数学不好,上中学时树立起信心,通过不断的努力,最后成为一名数学家。

教育学生要从失败中找到原因,在哪跌倒了,要在哪爬起来,同时还要有勇气和毅力战胜失败,面对困难要重新肯定自己的能力,以形成新的自信。

学生一两次的失败并不可怕,真正的失败是失去信心,教育学生不畏惧困难,要知难而上。

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讽刺挖苦,而是多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

一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较并不弱,而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并善于观察,力求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和鼓励。

当学生有失误时,应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机会让他再尝试。

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某学生答错或不会回答,这时切忌恶言批评,或讽刺挖苦,而应该及时启发,帮助他获得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下次再提问时,如果该生回答正确,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总之,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过程,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