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医学发展史是啥?朝鲜族医学简介

合集下载

解密神奇的朝鲜族医药

解密神奇的朝鲜族医药

解密神奇的朝鲜族医药2003年,一部热播的韩剧《大长今》让很多人对传统朝鲜族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电视剧更是看到了朝鲜族医学的独到之处。

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密神奇的朝鲜族医药。

朝医文化·源远流长朝鲜族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的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理论精华,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地临床疗效,是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民族医学。

在吸收和应用汉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同时,朝鲜医还结合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及医疗实践,以19世纪李济马所著的《东医寿世保元》为代表,提出了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的“四象医学”学说,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朝鲜医。

在与中医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中,朝族医药继承了中医中药的经典理论和用药经验,但是在本民族不断的实践中发掘了很多中药没有的功效,“异物同用”“同物异用”的用药理论,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更是对中药盲区的补充。

中医和朝药的融会贯通,对于各种疑难病症提供了更多、更新、更有力的依据!朝医传承·发展史诗朝医学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

当时,这一类民间民族医队伍的基本力量,约有二百人之多。

第二阶段是自1920年到1945年近25年历史的民族医药普及提高时期。

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的一些有志之士,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民族传统医药人员和民间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医学理论。

至1945年末统计,延边民族医已达460人,民族药人员270人,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延边朝鲜族“四象方”医学派,对民族医药队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阶段是自1945年开始,至1952年建州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三大原则指引下,民族医药队伍得到迅速发展。

朝鲜传统医学 史

朝鲜传统医学 史

朝鲜传统医学史
朝鲜传统医学,又称为东医或高丽医学,是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

它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特别是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但同时也在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朝鲜半岛的医学主要受到中医的影响,采用了类似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许多中医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纲目》等,都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和应用。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朝鲜半岛的医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朝鲜传统医学并非完全照搬中医。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朝鲜半岛的医家们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民俗等因素,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例如,朝鲜传统医学非常重视食疗和药膳,认为食物不仅可以滋养身体,还可以治疗疾病。

此外,朝鲜传统医学还有一些独特的针灸、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

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医家和医学著作。

例如,《东医宝鉴》就是一部集朝鲜传统医学之大成的巨著,它系统总结了朝鲜半岛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朝鲜传统医学是朝鲜半岛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

它既借鉴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如今,朝鲜传统医学仍然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和应用,为当地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朝医药发展简史

朝医药发展简史

朝医药发展简史
摘要:
1.朝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2.朝医药的重要成就
3.朝医药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一、朝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朝医药,即朝鲜半岛的传统医药,起源于远古时代。

在古代,朝鲜半岛的先民们为了生存,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当地气候、地理和民族特性的医疗保健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草药、针灸、推拿、艾灸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丽时代(918 年-1392 年)和朝鲜时代(1392 年-1910 年),朝医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体系。

【二、朝医药的重要成就】
朝医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首先,在药物学方面,朝鲜半岛的医家们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编写了许多药物学著作,如《东医宝鉴》等。

其次,在医学理论方面,朝医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如“四象医学”、“五行医学”等。

此外,朝医药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有独到之处。

【三、朝医药的影响与传承】
朝医药不仅在朝鲜半岛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周边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传承方面,朝医药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至今仍保持着独特
的传统医药特色。

在现代社会,朝医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许多朝医药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被世界各国认可。

同时,朝医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试谈朝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试谈朝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21 年 1 00 月第 l 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志
7 1
试 谈 朝 医药 事 业 的发 展 与 展 望
金 明 玉
(. 1延边 大学 医学部 中 医学院 ,吉林 延吉
关键 词 : 医药; 朝 发展 与展 望
130 ) 3 00
中图分类号 : 2 19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80 21 )1 0 7 — 3 1 9. 1 A 1 6 6 1 { 0 0 — 0 1 0 0 0
现存 的朝 医药 医籍 比较 较 丰 富。主 要 以《 乡药 集 成
药学 的理论 , 结合本 民族 的防病 治病 经验 , 步形 成和发展 逐
起来 的。其发展大致 经历 了 3 阶段 。 个
方》《 、医方类聚》 《 医宝鉴》 《 、东 、东医寿世保元》 为经典代
表。
第一阶段是在 12 90年 以前 , 历时 5 的 民族 医 队伍 0年
类 民间 民族 医队伍 的基本力量 , 约有 20人之多 。 0
第 二 阶 段 是 自 1 0年 一14 2 9 9 5年灸法 和 乡药本 草的炮 制法 等。该 书于 13 4 3年刻字 刊
行 , 18 朝 鲜 科 学 百 科 全 书 出版 社 释 文 出 版 。 本 书 是 于 94年
种 , 收传记 、 兼 杂说及 道藏佛书等有关 医药 内容 , 堪称 1 5世 纪 医方之大成 , 对朝鲜 民族 医学的发展做 出了积极 的贡献。
尤其是引用 医籍 中保 存 了 4 余 种 已佚 的中医典籍 , 0 对我 国
统 医药人员 和民间医 , 系统学 习民族传统 医学理论 。13 98
朝 鲜民族 医学第一部较 完整 地反 映 民族 医学 特色 的巨著 ,

朝医学发展史概述

朝医学发展史概述

李根 培 延吉 1 3 3 0 0 0 )
( 延 边 大学 中 医学院 , 吉林
朝 医学 是 祖 国 传 统 医 药 学 宝 库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朝 鲜 民族 长期 以来 同 疾病 斗 争 的 经 验总 结 和 智 慧 结 晶 。 中 国朝 鲜 民族 医学 源远 流 长 , 它 是 在 固 有 朝 鲜 族 文 化 的
9 1 5年 )
方》 、 《 乡 药惠 民经验 方》 、 《 三 和子 乡药 方》、 《 乡药 简易 方》
等 乡 药方 书 , 其 中《 乡药 救 急 方 》 是 高 丽 时 代 乡 药 方 书 的 代 表著作 , 成为 后世 乡药方 书的基 础[ 5 】 。 高 丽 时 期 的主 要 医 著还 有 《 济 众 立 效 方 》、 《 药方 》 、 《 御 医撮 要 方 》 、 《 东 人 经 验 方 》、 《 诊脉图诀》 , 现 存 的 只 有《 乡 药 救 急 方 》, 余 均 已 久佚 。
卢 重礼 、 朴 允 德 合 著 的 。 此 书 萃 集 了朝 鲜 和 中 国 著 名 医 著 之 精 华 ,集 东 医 医 疗 经 验 和 先 前 研 究 成 果 之 大 成 , 是 朝 鲜 民 族 医 学 第 一 部 较 完 整 地 反 映 民 族 医 学 特 色 的 医
从 中国 传 人 三 国I t 1 。 三 国时 代 中 期 ( 约 于 公 元 6世 纪 前 后) ,古 朝 鲜 医 学 文 化 已 经 超 越 了 原 始 医 术 和 萨 满 巫 医 时 代 。 三 国时 期 的 主要 医著 有 《 百 济 新 集 方 )、 《 新 罗 法
( 4 5 6- 5 3 6) 的< 本草经集注> 共载药物 7 3 0种 , 其 中有 l 1

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

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

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就是医学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朝鲜族人民不断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而且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医学,那么,就随小编了解一下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吧。

朝医学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865年前后~1920年为形成时期。

在李朝封建统治下的朝鲜人,大批移居中国延边。

当时延边的医药卫生事业极为薄弱,据《吉林汇征》记载,延边地区偏僻,精于方伎者甚少,在集镇做医业兼设药局者,大都是外来者,其数量亦不多。

乡间还有不少满族的巫医——萨满,巫医除跳大神外,也有以草药杂方、偏方医治疾病的。

1905年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内陆和朝鲜各地也迁徙来一些医生和药商,也有青年开始学医。

当时从朝鲜传到延边的东医医书有《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医方活套》等,学医者多从《医方活套》开始。

1920~1945年为普及提高阶段。

朝鲜遭到日本侵略后,移民至延吉的情况更为普遍,随着人口的增加,医生队伍也壮了。

1922年延吉制定了《取缔医生暂行规则》,实行了对行医者的考试执照制度。

1923年起,延吉、和龙、敦化等县相继成立医学研究会。

1938年成立汉医讲习会。

以后各县相继成立汉医协会。

至1953年统计,延边境内从事民族医药工作者达720余人。

从1945年开始民族医药受到重视,民族医队伍迅速发展。

自古以来,朝鲜族与汉族有着长期友好的往来,文化的相互渗透源远流长,医学也在其中。

在吸收和应用汉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同时,朝鲜医家还结合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及他们在当地的医疗实践,以公元19世纪李济马所着的《东医寿世保元》为代表,提出了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的“四象医学”学说,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朝医学。

朝鲜民族用药,究其来源,大体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引用中药(汉族药),一是发掘乡药。

朝医学是有独特理论和丰富临证经验的医学。

韩医发展概况

韩医发展概况

韩医发展概况中国网 | 时间: 2006-10-08 | 文章来源:环球医药(一)韩医发展简史朝鲜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

朝鲜所产之白附子、海松子、延胡索、海藻、昆布也传入中国。

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并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

当时的朝鲜医学是以高句丽、百济的药物疗法,新罗、高句丽的针灸术,新罗的《法师方》为基础,更吸收鲜卑的灸、烙法,蒙古的熏法而形成的三国固有医学。

大约在公元5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

新罗统一以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以此为基础的朝鲜医学又有很大发展,此后,中医药在朝鲜大地上从理论到应用不断充实发展,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

15世纪,李氏王朝时,东医学又得到集中开发。

公元1433年刊行的《乡药集成方》、公元1448年刊行的《医方类聚》和公元1613年刊行的《东医宝鉴》三部医学巨著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

至19世纪初,东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东医寿世保元》一书。

该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形成了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创立了以体质为诊治依据的四象医学学说,该学说是东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同时也为东方传统医学增添了体质医学的新内容。

近百年来四象医学又有了新发展,东医学家们先后编辑出版了《四象新编》、《四象金匮秘方》、《东西四象诊疗医典》、《四象医学原论》等多种著作,为发展朝鲜的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朝鲜,但由于朝鲜政府采取东、西医两种医学并存的政策,因此,东、西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东医学、西医学两大系统并立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别为南北两个国家,南部为大韩民国(韩国)。

朝鲜药

朝鲜药



我国朝鲜族医药的剂型,以丸剂、散剂、膏剂、 汤剂、酒剂为多。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占全部临 床用药剂型的80%以上。 我国朝鲜族民间非常普及药膳疗法,如牛心炖朱 砂、猪心炖朱砂,治疗虚证;母鸡炖冬虫夏草, 治疗气喘;母鸡炖黄芪、党参,滋补气虚;蜂蜜 炖服,治一切寒证和虚证等。
• 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 食物中药就是既可食用又 可治病的动植物。延边地区位于祖国边陲, 朝鲜族 居住, 其民族习惯餐餐离不开朝鲜族小菜, 其中许 多则以中药材为原材料, 经过精选加工,腌渍成美 味可口之朝鲜族小菜, 既可佐以下饭, 增加食欲, 经 常食用亦可起到防病治病之作用。
五、朝医学的理论体系
朝医药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 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
四象医学主要包括 • • • • • • • 天、人、性、命整体观 阴阳论 四象人论 脏腑论 病因学 病理学 预防保健说
天、人、性、命整体观
“天机有四:一曰地方,二曰人伦。三曰世会,四曰天时” “人事有四:一曰居处,二曰党与,三曰交迂,四曰事务” “大同者天也,各立者人也” ——————《东医寿世保元》 朝医四象医学根据这些提出大同“天机”下“人事”各立,人类个体不 同产生不同的“爱恶所欲”和“喜怒哀乐”及其“偏着者”。这一“偏着者” 易酿成病。指明了改造自然和社会是治本的根本措施,而要发挥人的能动作 用,以适应并平衡, “存其心,养其身”,“修其身,立其命”,是维护 健康的重要措施。
四、朝鲜药
朝鲜民族用药,究其来源,大体有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引用中药(汉族药),由于朝鲜医广泛吸收了中医药的知识,因此朝 医引用了许多中药作为本民族防病治病的武器。如四象药物271种,全部 引用了中药;《东医四象金匮秘方》收载的1297个方剂,《东医宝鉴》收 载的15类,1400多种药材,基本都引用了中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朝鲜族医学发展史是啥?朝鲜族医学简介
导语:朝医药是我国朝鲜族在固有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

简称朝医学或朝医。

是中
朝医药是我国朝鲜族在固有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

简称朝医学或朝医。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医、藏医、蒙医、维医、壮医、傣医是我国目前发展成熟、从医人数众多的六大民族医学。

朝医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

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等经典著作和《医方活套》等民间医籍及《百症赋》等针灸手抄本。

由于《东医宝鉴》的理论较深,故绝大部分民族医主要靠《医方活套》起家,当时,这一类民间民族医队伍的基本力量,约有二百人之多。

第二阶段是自1920年到1945年近25年历史的民族医药普及提高时期。

此时我国朝鲜族人口达60多万,朝鲜族民族医队伍得到很大发展。

据当时和龙县公安局和延吉道尹公署文件记载,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的一些有志之士,配合文化启蒙运动致力于民族医学教育,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吸收会员48名,开展民族医学教育,此后各地又相继成立了类似的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民族传统医药人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