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居介绍

合集下载

朝鲜民居建筑赏析

朝鲜民居建筑赏析

6. 火坑 朝鲜族的火炕又称温突,全部地面都做火炕,一进门就 上炕面,室内就是炕面没有地面。朝鲜族的火炕构造和汉 族的火炕基本相同,不过它的面积更大,采用长筒式,其 高度距离地面30-40厘米,但炕洞向地下挖入,炕面抹白灰, 表面糊油纸或铺草帘子,炕面平整。 7. 烟囱 朝鲜族用木板做成长条形的方筒做烟囱,口径每边约25 厘米,高达房脊,位置在房屋的左侧或右侧,直立于地面, 烟道卧于地下。这种烟囱制作简单,施工方便且省材料, 主要问题是不防火。但是由于火炕面积大,火洞长又多, 烟火在坑洞的循环时间长,火焰逐渐消失,当烟升入烟囱 时已经无火焰存在,因此被广泛应用,是住宅的一大特色。
三、房屋建筑构造
1.基础 房屋的基础很浅,因为墙身重量较轻,不必做 到冻土层以下,外墙基础砌至30厘米即可。 2.台基 房屋周围都用土垫出台基,高20-30厘米。台 基的周围用石块砌成周边。台基可使得房基高起不 受水淹,并免去潮湿,因而室内较为干爽。 3.廊板 廊子的地面用木板做成,所以叫廊板,朝鲜 族住宅的廊子地面比台基地面高出40厘米左右,这 种廊子地面用木板做成。
二、外观
朝鲜族住宅的屋顶坡度缓和,屋身平矮,没有高起 屋顶:
陡峻的感觉,但是门窗的比例窄长,使得平矮的屋身又 1. 材料: 有高起之势,这是设计处理中的一个手法。 (1)草顶即用稻草做成的屋顶,先用草帘子或柳枝铺 房屋的外墙面粉刷白灰,墙面洁白,再灰色的瓦 在椽子上,抹泥 7-10厘米厚,加上稻草。 面相称十分雅致。朝鲜族房屋的屋顶普遍做成四坡顶歇 (2)瓦顶即用灰色或黑色的瓦片做成的屋顶。 山式,并且出檐都很长,屋檐下产生了很深的阴影,又 2. 样式:歇山顶、悬山顶。 加上廊子的凹进,使得整个建筑的立体感十分鲜明。
4. 墙体 由于朝鲜族风行白色崇拜,也因此被称作“白衣民族” 朝族民居的墙体也因此都刷上了白灰,用土砌成,高者一 般2.4米,矮者约在2.2米。青瓦白墙与裸露的立柱以及门 窗一色形成强烈的线条感。 间壁墙:多为轻体构造,用板条抹灰或抹泥,表面再糊纸。 门大都做成拉门,门扇双面裱糊厚纸。 外墙:外墙分夹心墙和空心墙两种。这两种墙的做法都以 木柱为骨架,墙的本身不承重,只起围护作用,所以墙壁 很薄。 5. 门窗 朝鲜族房屋不分门窗,门当做窗子用,窗子也可作门通 行,每间前后各一扇。当门都打开时,室内过堂风流通。 门扇一般采用单扇,也有个别采用双扇。

朝鲜族民居特点_民居工艺

朝鲜族民居特点_民居工艺

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都是有着很好的审美观,而且朝鲜族民居中外观上都上比较漂亮的,对此朝鲜族民居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族民居特点朝鲜族民居有哪些特点朝鲜族民居外观都很美,屋顶坡度缓和,中间平行如舟,两头翘立如飞鹤。

组成屋顶所有的线和面,均为缓和的曲线和曲面。

屋身平矮,没有高起陡峻的感觉,特别是门窗比例窄长,使得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势,而整座建筑又稳稳地坐落于低矮平实的石台基上。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刚柔相兼,或抒情潇洒,或热情奔放,充分表现了朝鲜族柔中带刚,文而不弱,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

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剑舞等。

农乐舞由古代庆祝狩猎丰收的舞蹈发展演变而来,因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尤其是男子用力甩动头部,使“象帽”顶上3 米长的“象尾”绕身体旋转飞舞,更是独具风采,充满活力。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

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

摔跤的方式较独特。

一种摔法是双方的右腿各套一条布带,布带的一端系在对方的手腕上,摔跤手互搂对方腰部,以摔倒对方数多少计胜负。

另一种摔法是,摔跤手各备一条3 米左右的布带,将其9 0 厘米围系在腰间,其余部分宽松地缠在右大腿上,腰间再系一条5 米长的带子。

比赛时右膝脆地,左膝弯曲,各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用左手抓住对方的腿绳(缠在右腿的那段带圈)听到开赛的信号,双方站起来决斗,一般是三战两胜。

不论是不是选手,都可以登场献技。

运动会上,摔跤冠军的奖品是一头披红戴花的大黄牛,夺魁者骑在牛背,由当地负责人牵牛绕场一周,以显荣耀。

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

她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

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

朝鲜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

因此,跳板运动很受重视与喜爱。

朝鲜民居特色

朝鲜民居特色

朝鲜族民居特色多字号:大中小2011-2-26 12:31:00 来源:本站综合点击: 1148 次朝鲜族传统稻草房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

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的风俗文化。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

你看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

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这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呢,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

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盖房子是朝鲜族同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前那得请阴阳先生选房基,还得祭“宅神”,宴亲朋,特别隆重,而在建房过程中,上房梁时还要写上梁文,这中间还有说道。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

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

其实呀,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

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

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

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

原因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朝鲜族民居》课件

《朝鲜族民居》课件
《朝鲜族民居》PPT课件
探索朝鲜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详细介绍朝鲜民居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丰 富内涵。
朝鲜民族及文化简介
历史悠久
了解朝鲜民族的根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文化特色
探索朝鲜人民的独特艺术、音乐和舞蹈等文化元素。
传统价值观
了解朝鲜民族尊重传统、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朝鲜建筑与民居历史
1
悠久历史
讨论现代城市化对传统朝鲜 建筑的挑战和影响。
探讨面临现代化需求时应如 何平衡保护与发展。
朝鲜民居与旅游业
传统村落
介绍朝鲜传统村落对旅游业的重要 性。
民居体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游活动
提供住宿朝鲜传统民居的独特体验。 展示传统朝鲜民居相关的旅游活动 和体验项目。
现代朝鲜建筑与设计
1
当代设计师
介绍现代朝鲜建筑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
壁纸和绘画
展示传统朝鲜民居壁纸和绘画的美 学价值。
朝鲜民居的地域差异
1
风土人情
了解朝鲜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民居外貌的差异。
2
气候因素
介绍朝鲜各地气候对民居设计的影响。
3
地理特点
探索朝鲜地理特点对建筑和民居布局的影响。
传统朝鲜建筑的保护与挑战
1 文化遗产
2 城市化发展
3 现代化需求
评估保护传统朝鲜建筑文化 遗产的重要性。
2
创新元素
探索现代朝鲜建筑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和创新元素。
3
可持续发展
讨论朝鲜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特点。
朝鲜民居设计的未来
1 融合传统与现代
设想未来朝鲜民居设计中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2 创新与保护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朝鲜族传统民居是朝鲜
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朝鲜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探讨朝鲜族
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并对其进行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外观装饰多采用
壮丽的彩画和雕刻,色彩鲜艳,寓意丰富。

室内装饰以木制家具、纺织品和陈设艺术为主,注重细节和色彩搭配,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彩
画和雕刻作品常常表现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如山水、花鸟和神仙等,体现了朝鲜族人
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制家具和纺织品上的图案和色彩也寓意着丰收、祥瑞和幸福,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寓意和吉祥的祝福。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
民居装饰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鲜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而更好地保
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研究民居装饰艺术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欣赏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进行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

可以通过对现存
的民居和装饰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搜集,整理出其风格特点和艺术形式。

可以通
过对相关文化史料的研究,了解朝鲜族传统装饰艺术的源流和发展历程。

可以通过与朝鲜
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相关的专家和学者的交流和讨论,深入探讨其文化内涵和意义。

朝鲜族房屋建造与结构

朝鲜族房屋建造与结构

稻草也常见于朝鲜族传统民居 建筑,稻草材料特点为保温、防水、轻 柔、坚韧且长期保存不易腐烂,适合 于屋面材料。秫秸材料特点坚硬、 质轻,多被用于墙体夹层之间,有助于 冬季墙体防寒保温。墙体材料 则多选取黄土,黄土材料特征为质粘且细 密,适合与砂土混合用于构 筑墙体。石材也是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 关键材料, 多用在墙基垫 石、墙基砌石、柱础、 炕面等比较重要的部位。
推荐资料:
1.韩国建筑师金孝晚建筑设计中Madang的传 承与现代演绎 朴永权
2.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火炕的演变 朴玉顺 3.朝鲜族民居中火炕设计的探讨 金晚善 4.中国徽派建筑与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及 形态的分析研究 吴彦
谢谢观看
居住单元排列形式
师法自然
善于对风水,气流,朝向、光照等各种自然因素巧 妙地运用于村落的建筑的布局上,而且通过建筑及 景观街道的位置选择、角度调整、方位处理等各种 手法将不利因素消弱,变不利为有利。
如龙井 市长财村的基址就选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背靠 后 山,前抱平川——六道河,周围有连绵起伏的大 小丘陵环环 相抱,建筑物有序地布置在缓漫的山坡 上,形成一个具有完 整生态意义上的地理单元,不 仅使整个村落在自然通风、采 光、日照和景观等方面 的生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能 更好地满足自 给自足条件下村落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构
——建筑立面构成
“长吉图”地区朝鲜族民居建筑立 面外观线条舒展,表现在 超大的尺 度,屋顶高度占整幢房屋高度的 1/2。但整个屋顶呈现出 大线条缓 和坡度,屋脊中间平缓,两端翘立 起,均为缓和的曲线和曲面。出檐 较长,因此屋檐便投射出较很深的 阴影,与凹进的外廊结合在一起, 随着不同的光影变化,产生了鲜明 而静谧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筑台基 低矮平实,建筑整体给人稳重安全 之感。纵向线条分割的门窗框与建 筑外立面的梁柱一起将洁白的墙面 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矩形图形,使 建筑外立面形成了极具节奏感的韵 律美。屋脊的装饰也体现出独特的 民族风格,利用各种纹样及吉祥文 字结合或圆形或半圆形的黛色瓦垄 与白色墙壁形成了整个建筑立面的 独特装饰美。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朝鲜族是中华民族的一支,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纹饰,都反映着朝鲜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介绍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相关内容。

一、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结构朝鲜族传统民居分为“围屋”和“空屋”两种,其中“围屋”是以石墙为基础,以木、泥砖等材料构成的房屋,比较常见;“空屋”则是只有框架结构,没有石墙的房屋,多用于存放农具、粮食等物品。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即由前厅(文祖堂)、后厅(洞房)、左厢房和右厢房等组成,中间有天井。

前厅、后厅和左右厢房之间都有过厅相连,四合院布局合理,空间分区明确,符合民居建筑的功能需求。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装饰纹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彩画、木刻、泥塑、篆刻、刺绣等等。

其中,彩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方式。

1. 彩画彩画是朝鲜族传统民居的主要装饰纹饰,其风格简洁朴实,明快大方,色彩鲜艳。

彩画主要分为壁画和门神两种,壁画多用于前厅和后厅的墙壁上,门神则用于门楼或屋角处。

朝鲜族的彩画主要描绘人物、动植物和奇幻传说等题材。

人物描绘以皇帝、文臣、武将、文人和妇女等为主,动植物描绘则主要为麒麟、龙、虎、鹿等。

奇幻传说的描绘则主要体现了朝鲜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2. 木刻朝鲜族的传统民居装饰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木刻。

木刻通常用于书房或文祖堂等地方,以雕刻板、屏风和博古架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朝鲜族的木刻作品多以山水、花卉、人物和文字等为题材,线条简练、造型逼真。

对于学者和宗教庙宇来说,也有表现文化底蕴的历史名人肖像等作品。

3. 泥塑朝鲜族的传统民居装饰还包括泥塑。

泥塑通常用于房梁、檐口等处,主要以鸟兽、凤凰、龙等动物为主要形象。

泥塑寓意吉祥,美观实用。

4. 篆刻篆刻装饰常用于文祖堂的门楣、匾额等处,以及书房、茶室等地方。

篆刻主要以人物、花鸟、山水和文字等为题材,通过精细的字体和造型表达朝鲜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写景】朝鲜族第一村——红旗村_900字

【写景】朝鲜族第一村——红旗村_900字

【写景】朝鲜族第一村——红旗村_900字红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三道湾镇,是中国朝鲜族自治县的第一村,也是朝鲜族文化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这个美丽而富饶的村庄,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红旗村上时,整个村庄仿佛披上了一袭金黄色的华丽衣裳。

村中的男女老少们都醒了,炊烟袅袅从房屋的烟囱中冒出,村头的溪水轻轻流淌,花草树木摇曳着迎接这美好的一天。

村民们穿插着自家的田地和菜地,拿着农耕工具忙碌着,种植着各式各样的农作物。

玉米、大豆、高粱等庄稼如在田地中成片生长,呈现着一派繁荣富饶的景象。

红旗村还有一片原生态的竹林,那高耸入云的翠竹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傲姿。

清风轻轻拂过竹林,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在为村民们伴奏着一首天籁之曲。

进入竹林,无处不飘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松软的竹林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竹叶,像是给来这里的人提供了自然的席地而坐之处。

在红旗村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木质建筑,这就是红旗村的文化宫。

红旗村的文化宫是朝鲜族民居的典范之一,其建筑风格与其他民族的房屋有很大的区别。

文化宫外面几乎被鲜红的岩石遮挡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形成了一道暖暖的灯光。

文化宫里面是红旗村丰富多彩的朝鲜族传统文化,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工艺品和传统服饰。

其中特别吸引人的是朝鲜族的传统乐器——清弹。

清弹由竹和牛骨制成,琴弦用丝线拧成,发出淡淡的响声,仿佛在陈述着红旗村独有的民族文化。

傍晚,红旗村的公路两旁的杨柳披上了一抹金黄的颜色,火红的夕阳投下一片温暖的红光,整个红旗村显得格外宁静。

村民们背着一筐筐收获的水果回到自家,儿童们在村头的广场上嬉戏打闹,欢声笑语传遍整个村庄。

红旗村的夜晚是宁静的,远离尘嚣,没有车辆的喧哗,只剩下一片宁静的夜色。

站在村头的土台上,远处的星空闪烁着点点光亮,仿佛在向红旗村中的每一个人诉说着众生的故事。

红旗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朝鲜族民族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民居朝鲜族民居自古以来,朝鲜族人民喜欢选择背风朝阳、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地方建房。

引旧唐书《东夷传》中记载:“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

”《新唐书·东夷传》中也说:“居依山谷,以草茨屋。

”说明朝鲜族人民建房时对选址十分讲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外观都很美,屋顶坡度缓和,中间平行如舟,两头翘立如飞鹤。

组成屋顶所有的线和面,均为缓和的曲线和曲面。

屋身平矮,没有高起陡峻的感觉,特别是门窗比例窄长,使得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势,而整座建筑又稳稳地坐落于低矮平实的石台基上。

洁白的墙面,再以灰色瓦片或稻草、铁皮相衬,很雅致。

无论什么材料的屋顶,出檐都很长,屋檐下产生了很深的阴影,加上廊子的凹进,使整幢建筑产生了鲜明的立体感。

根据屋顶形态的不同,朝鲜族民居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悬山式、庑殿式和歇山式。

传统朝鲜族民居的屋顶别具特色。

表现在超大的尺度,屋顶高度占整幢房屋高度的1/2。

墙面是除屋顶之外,最主要的构图要素。

朝鲜族民居的墙面颜色一般前面(南面)与右面(东面)均刷白灰,而后面(北面)与左面(西面)只抹上黄泥;墙面由上、下横梁及柱、门窗框这些外露的构件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区域。

门窗与外露构件一起使立面产生了韵律美。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

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

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

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

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

内分为寝室、厨房等。

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

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

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房屋建筑与汉族多有相似之处,不过为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般地说,对方向的选择不十分重视,布置比较灵活,不采取封闭式的院落形式,习惯于建独立的单幢住房,以房屋内部为活动中心,不建厢房,除城镇住宅有简单的院墙外,农村通常不建院墙而和左邻右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住房的平面多数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设外廊。

内部布局,主房间为居室,牛棚和储存柴草杂物的“草房”在房屋的一端,以灶间与居室隔开。

居室多少、大小可视需要,由推拉门分隔,比较灵活方便。

居室内靠墙设推拉门壁橱,供存放衣物,、被褥之用,使室内显得宽敞雅致。

家人和来客进门就上炕,鞋要脱在门口,以保持室内清洁。

朝鲜族住房的构造,主要是木构架承重。

地基用土垫起30厘米高的台基,周边再砌上石块。

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浆,白灰罩面,中间充填沙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心墙的。

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

门窗为推拉式,门窗口的尺寸相同,往往是门窗不分,都可做出入口,窗棂竖向排列密,横格间隔远,再加门窗口狭长,使得本来低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

屋顶多作成四坡式,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椽子上铺稻草帘或柳树枝条,上面抹泥,再覆盖30—50厘米厚的稻草,最后用草绳编成网格,将整个屋顶包住,或用草帘逐层相搭接,将屋顶盖满,以防起风将稻草吹散。

在城镇中,住宅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顶。

瓦顶坡面略有曲线,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

朝鲜族房屋呈大屋顶形状,外观是中间平、两头翘立,中间平如行舟,两头翘立如飞鹤。

组成大屋顶所有的线条和面,均为缓慢的曲线和曲面,屋脊等主要轮廓线均涂为粗白线。

缓慢、稳重、优美的曲线和曲面以及椽子以外的大白轮廓线条,正是朝鲜族大屋顶区别于汉族、日本大屋顶的差异点。

传统建筑中的门窗,不论门还是窗户,都带有纵横交错的细木格子门榻,并上窗纸。

对窗格子的形状十分讲究,花格种类多,长短结合,方圆照应,疏密相间,力求整齐、大方、鲜艳,为东北亚地区所罕见。

住宅类型分为瓦房和草房两大类。

传统的瓦饰有绳纹、网纹和吉祥的文字。

圆形或半圆形的莲花纹瓦垅。

整齐黑色的瓦垅、耸立的屋脊、雪白的墙壁,给人一种清新、舒适、整洁的美感。

以火炕取暖是房屋内部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

炕的面积一般占屋内总面积的 2/3,同时分灶间、客房和小间。

由于满屋都是坑,进屋上炕就要脱鞋。

过去,炕面都铺上芦席或用高粱秆、谷子杆编织的席子,现在改用纤维板或油黄板纸、人造花纹革,这样既便于清洗,又美观耐用。

在屋内装饰中,朝鲜族喜爱“十长生”的图腾景物“十长生”指海、山、水、石、云、松、不老草、龟、鹤、鹿等长生之物。

这些景物经常以屏风、画幅。

镜绘画、彩笔画等形式出现。

内部空间的组合,近年来讲究灯具、家具、彩色图案地面、大型彩色壁面、墙面、重点贴金沥粉等,使内部空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突兀秀拔的长白山下,延边居住着朝鲜族同胞。

他们依山傍开发了大量水田,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

朝鲜族民居保持了我国唐代以前民居的风格,日本民居的形式与此相近。

屋顶常为四坡水,实际上就是官式建筑中的庑殿顶,只不过没有正脊上的鸱吻和戗脊上的神兽罢了。

朝鲜族民居没有窗子,门的格扇做成落地,都为抽拉门。

房前均有廊,进屋时把鞋靴脱在廊上,赤脚进屋,居室则是白天作起居室,夜间作卧室。

室内外处可以席地坐卧。

自古以来,朝鲜族人民喜欢选择背风朝阳、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地方建房。

房屋呈大屋顶形状,外观是中间平、两头翘立,中间平如行舟,两头翘立如飞鹤。

组成大屋顶所有的线条和面均为缓慢的曲线和曲面,屋脊等主要轮廓线均涂为粗白线。

稳重、质朴的曲线和曲面以及橼子以外的大白轮廓线条,正是朝鲜族大屋顶与汉族、日本大屋顶的区别。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

传统的瓦饰有绳纹、网纹和吉祥的文字。

圆形或半圆形的莲花纹瓦垅。

整齐黑色的瓦垅、耸立的屋脊、雪白的墙壁,给人一种清新、舒适、整洁的美感。

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

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

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

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

内分为寝室、厨房等。

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

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

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唐代住宅朴素自然,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

真正的唐代民居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吉林延边的朝鲜族民居,却保持了浓厚的唐代风格。

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以前我国人民盘膝而坐的生活方式。

朝鲜族民居的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很方便。

朝鲜族民居的前面一般都有偏廊。

廊板的来源可远溯到我国古代建筑,在建造宫殿时,常常采用短桩台基,用成组的小短柱作为台基与基础,这样可以通风,又可以防潮。

朝鲜族民居在房前设置廊子的原因,是室内全部为火坑。

进门时,必定要有脱鞋的地方,在廊内还可以乘凉、休息,放置杂物。

廊内为双扇拉门,窗棂极密,而且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分,门当作窗子用,窗子也可作为门通行。

门窗多为直棂,横棂较少,在内部糊白纸。

在东北寒冷地区,一般住宅做以厚砖墙、土坯墙以防寒冷。

而朝鲜族民居则用薄墙、大面积火炕的作法来御寒,这是很有特色的。

到了夏季,就显示它的适用性了。

朝鲜族民居不设厢房,为独栋单体房,绝大多数没有院落和围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善和睦,视为一家。

传统建筑中的门窗,不论门还是窗户,都带有纵横交错的细木格子,并上窗纸。

对窗格子的形状十分讲究,花格种类多,长短结合,方圆照应,疏密相间,力求整齐、大方、鲜艳,为东北亚地区所罕见。

别具特色的朝鲜族民居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

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的风俗文化。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

你看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

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这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呢,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

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盖房子是朝鲜族同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前那得请阴阳先生选房基,还得祭“宅神”,宴亲朋,特别隆重,而在建房过程中,上房梁时还要写上梁文,这中间还有说道。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

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

其实呀,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

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

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

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

原因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

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你看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

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里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

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

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