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总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20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80%以上。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代表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乡土景观是乡村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总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不仅包括传统建筑、民居、庙宇等建筑物,还包括延边朝鲜族的传统工艺、习俗、传说、宗教信仰、民俗活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乡土景观不仅是延边朝鲜族人民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危险,当地政府和社区已经开始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这些措施还不足以解决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深入研究,探寻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1)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概况及其历史渊源。
(2)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建筑形态及其演变。
(3)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中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元素。
(4)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
(5)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历史演变、建筑形态、文化元素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采集,对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延边近代传统住宅的保存与利用现状

延边近代传统住宅的保存与利用现状住宅是建筑中最基本的类型,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和不同的生活习俗,有着不同的住宅形式。
近代延边的传统住宅形式是朝鲜咸镜北道的形式。
这些传统住宅在社会的发展中渐渐消失所剩无几,被人们遗忘。
去年通过对延边州内传统住宅的调研和测量,分析了保存和利用状态,得出了二种类型;即原地保存和迁徙保存。
标签:近代;传统住宅;保存;利用;现状【Abstract】As a fundamental type of architecture,residences present various form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limates,geographical features,and living customs. Due to the most of the immigrants at modern times were constituted by people which came from north Hamgyeong-do of North Korea,the modern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t Yanbian were similar with architecture forms of Hamgyerong-do. However,these traditional residences faded aw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e investigated and surveyed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nd analyzed its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last year. Then,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sidences was divided into in-situ and migration forms,and they were used as personal livings,government utilities,and tourist attractions.【Keywords】modern times,traditional residences,preservation,utilization,present1、绪论住宅建筑是建筑中最基本单位,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有所不同。
朝鲜族居民行为影响下的民居空间变化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朝鲜族居民行为影响下的民居空间变化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王鑫宇 周 博 王 丹(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大连 116024 辽宁)摘 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朝鲜族是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朝鲜族民居百余年间的诸多变化,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居为例,对该地区十九世纪中叶至今各个时期建设的民居进行实地调研,绘制各个时期民居的住宅平面图,运用环境行为学等方法进行研究。
最后归纳总结出了朝鲜族民居的几点重要变化以及变化趋势,并对未来的朝鲜族民居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关键词 朝鲜民居;生活习惯;空间变化Research on Spatial Chang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under theInfluence of Korean Residents' Behavior— A case study of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Jilin ProvinceWang Xinyu, Zhou Bo, Wang Da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Liaoning)Abstract: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in which the Chinese Korean is one of major national minorit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many changes of Chinese Korean dwellings over the past centuries. Taking the dwellings of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has conducted surveys of the dwellings built in this region from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rawn up the floor plans in each period, and carried on research with the environment-behavior method. In the end, it summarized several important changes and trends of the Korean folk dwellings, and put forward some design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Keywords: Korean folk dwellings, living habits, changes in architectural space2.自由移民时期(19世纪90年代到1936年):清政府解除了对东北地区的封禁,因而大量的朝鲜族居民移居到资源更为丰富的东北地区。
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百年老屋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开展第三次全国丈物普查工作 ,要求各省 将 历史文化村镇和 乡土建筑列为调 查的重
点 内容 。并 将 “ 传 统 民居 ”作 为 近现 代 重
下的详细小类别加以录著 ,充分证明国家 对 乡土建筑 、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重视度 正在加强。 其实早在 2 0 0 5 年《 国务院关于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中就 曾指出 : “ 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 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 内容” 。 2 0 0 6年《 中 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若干意见 》 也强调 : “ 保护和发展有 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 村庄 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 、地方特色和民族特 色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
间或 8间房 。传统 民居 中最 为 典型 的是 八
国文物保护法 》 关于文物的界定中有一条:
“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 、各民族社会制度 、 社会生产 、 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 ” 结合 朝鲜族百年老屋的实际情况 ,完全符合文 物的标准 ,可以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
要国家对 乡土建筑、
传 统 民居 的保 护 工作 重视度 正 在加 强 。本
文 以调研 过 的延 边 地 区朝 鲜族 百 年老 屋 为
研 究对 象,从 形成 原 因和 特 色,对 其 的认 定 和现 状调 查 ,现存 问题 等 方 面进行 了阐 述, 最 后提 出 了保 护建议 和 进一 步 的思 考 。 关键 词 :延 边
鸭绿 江 、图们江 北 岸 的我 国境 内 ,并 成 为
年老屋 ,传承好 中国朝鲜民族的优秀文化
遗产 ,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 、延边朝鲜族百年老屋的认定及现
延边朝鲜族传统建筑保护论文

延边朝鲜族传统建筑保护论文摘要:延边地区的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结合其特点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才能更加体现朝鲜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友好的特点。
因为传统建筑的不仅是对建筑单体本身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该地区风貌的留存,是对当地风俗、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展现和延续,是对自身文化认同的体现。
然而,我们应该关注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才能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元化。
传统建筑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留下了这个地区一代一代人生活的印记,融化在这个地区人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前辈的血液一样。
所以,人们的桑梓之情、对家乡的追忆,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谁也不愿意来到满眼陌生,没有一个熟悉的房子的家乡。
一个地区的历史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里。
朝鲜族传统建筑集中体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生产方式及社会发展状况。
而朝鲜族传统建筑不仅是朝鲜族文化的结晶,而且同时凝结着房屋建造者的建筑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的运用技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法。
一、朝鲜族传统建筑概述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其祖先是从明末清初起陆续从朝鲜迁徙而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人。
他们在东北定居下来以后,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多重要原因,使更多的朝鲜人迁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朝鲜族的科教与建筑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近年以来,朝鲜族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还与其他民族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另外,其传统建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地域文化特征。
朝鲜族传统建筑,根据使用材料主要分为草房和瓦房,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中大部分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
图1瓦房图2草房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朝鲜族居民沿着江边建造了简单的草房。
后来随着生活的逐渐安定,才一点点改善了居住条件,建起了一部分相对较好的并有特色的草房;从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到解放前,更多的朝鲜人移居到延边地区,这时的朝鲜族居民大都以祖籍为单位形成了朝鲜族村落,当时也只是以草房为主要住所;直到20世纪30年代,延边朝鲜族的民居才能看出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材料由砖瓦代替,开始出现了瓦房;原来由纸制作的窗户也由玻璃代替,承重能力和耐久性都有了提高。
朝鲜族传统民居室内陈设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上的应用

朝鲜族传统民居室内陈设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上的应用摘要: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民居非常有特色的地区之一,其中尤其是以朝鲜族和满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民居的样式和室内陈设对中国传统的民居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结合传统满族民居的基础上改变衍生出来的。
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研究上,朝鲜族的传统民居的内部陈设有着自身特有的特色和优点,对于现在的居室室内设计有着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朝鲜族,传统民居,现代居住空间设计,借鉴东北地区居住着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等众多民族,因此也诞生了众多四合院、汉族房屋、赫哲族的窑洞以及蒙古族的蒙古包等一系列具有各自特色的传统民居。
其中,朝鲜族的传统民居结合了朝鲜半岛的传统民居的特点,又在中国东北特殊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改造,成为了一种特色的民居形式。
一、朝鲜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的外来迁移民族,在迁移过程中,他们带来朝鲜族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同时也把朝鲜半岛的房屋建筑样式以及居住文化带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尤其是在结合东北气候寒冷等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居住文化。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
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的风俗文化。
1、朝鲜族传统民居对于向阳不是特别的重视。
这个特点与汉族的传统民居特别强调向阳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里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吉林省的东部地区,这里山区广布,适合居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流河谷的两侧,由于地形的限制房屋的样式也不太受到阳关的限制,而汉族满族等则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加上汉族的传统习惯的影响对于坐南朝北影响较大。
另外,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候较为寒冷,对于采暖的要求比采光的要求就更高,因此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民居的采暖要求大大高于采光的要求,所以对于向阳重视不够强。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52撰文/孙泊洋,韦宝畏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朝鲜族传统村落作为朝鲜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价值。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
本文从朝鲜族传统村落现状出发,分析和解决朝鲜族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探析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路径。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气候迥异;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各自发展,自成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
朝鲜族传统村落是朝鲜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今天,也出现了诸如村落风貌特色破坏、村落“空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断代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传统村落的发展。
基于此,需要深度挖掘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价值,基于提升传统村落价值的现实需求,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村落治理、村落产业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朝鲜族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村落更新改造,崭新的房屋和硬化过的道路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在追求现代化的生活中,村落的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过去,朝鲜族人在建造民居的建筑选材上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传统民居能够展示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特色,但由于朝鲜族传统民居多使用泥草墙、草屋顶和瓦屋顶,在坚固和耐久上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朝鲜族传统村落新修建的民居大多是水泥墙面、彩钢屋顶,新式民居对村落的传统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图1 朝鲜族村落新式民居(图片来源:自摄)朝鲜族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朝鲜族有独特的饮食习惯、民俗风情、房屋建筑、传统服饰等等,朝鲜族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目前,由于村落中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大量的人口流失使许多朝鲜族非遗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朝鲜族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的建筑作文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的建筑作文篇一《和龙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这儿的建筑就像一本本打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走在和龙的街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朝鲜族传统建筑。
它们的屋顶特别有趣,就像一个倒扣着的小船,那是朝鲜族传统建筑的标志之一——歇山式屋顶。
屋顶的颜色多是那种青灰色,有点像被雨洗刷了很多次的石板的颜色。
有一次我去一个老街区,看到一户人家正在修缮房子。
工匠正小心翼翼地往屋顶上铺那种特制的瓦片,一片一片的,动作很熟练。
他边铺边说,这种瓦片可有讲究了,不仅要铺得紧密,还得顺着屋顶的坡度来,这样下雨天的时候,雨水才能痛痛快快地流下来。
除了屋顶,传统建筑的门窗也很有特色。
窗户大多是那种木质的格子窗,精雕细琢的。
我凑近看的时候发现,那些雕刻的花纹像是一朵朵绽放的莲花,又像是缠绕的藤蔓,感觉每扇窗户都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
当然和龙也不缺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就像一个个摩登的年轻人,充满了活力。
走在市中心,高楼大厦林立。
其中有一个商场,外观全是那种明晃晃的玻璃幕墙,晴天的时候,太阳照在上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有一回进去这个商场逛街,那里面的布局宽敞得很,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从商场出来,看着它的建筑外观,我就想这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放在一起,一点也不突兀,就像年长者和年轻人相处,互相尊重又彼此映衬。
传统建筑就静静待在一旁,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安详,而现代建筑则充满了锐意进取的现代气息。
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和龙的建筑就这么独特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了和龙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风景。
篇二《和龙的房子:居住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和龙的建筑呀,那是相当有意思。
在一些朝鲜族聚居的地方,房子的构造处处体现着朝鲜族的生活习惯。
你看那种以“炕”为中心的住宅结构,“炕”可是超级大的存在。
我有次去一户朝鲜族朋友家里做客,一进屋,就被那大炕震撼到了。
整个屋子的一边几乎都是炕的地盘。
朋友告诉我,在冬天,这炕可就成了全家最温暖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Yan bian di qu chao xian zu
chuan ton min ju jian zhu wen hua de xian dai jia zhi 延边地区朝鲜族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現代价值
我国的朝鲜族自19世纪60年代从朝鲜半岛迁入后,
渐渐形成为我国境内又一支民族共同体。
朝鲜族,丕凶寺)又称韩民族,岂別青)、朝鲜民族、韩族和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邑岂的朝鲜和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韩裔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图1)朝鲜族经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
朝鲜族民族建筑,作为其文化的重要载体,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建构历程。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民族地区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可以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现象。
一、朝鲜族建筑的渊源与内涵及建筑的基本横式
朝鲜族建筑来自于朝鲜半岛。
从历史继承性来看,与在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有紧密的联系。
早期移居的朝鲜族先民和我国大陆内地移民共同开拓封禁了二百年的蛮黄土地,他们在努力恢复固有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恢复了居住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建筑样式。
有一部分建筑,可以说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完全的移植。
甚至有的较富裕的移民,连建筑材料也是用牛车从半岛搬运到异国的新的居住地的,他们盖起的房屋与家乡一模一样,这些建筑至今在延边等地还可以看到(图2,图3)。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有限的改变,这种改变据于地域气候、建筑材料、民族交流、时代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图(图片来源:延吉市志)图2
朝鲜族最典型的居屋泥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