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合集下载

朝鲜族有趣的风俗

朝鲜族有趣的风俗

朝鲜族有趣的风俗
朝鲜族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以下是一些有趣的例子:
1. 摔跤比赛:朝鲜族摔跤比赛通常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行,是朝鲜族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比赛时,参赛者互相抓住对方的腰带,尽力将对方摔倒,场面非常激烈。

2. 荡秋千: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传统游戏之一,每年端午节,人们会在秋千场上举行比赛,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勇气。

3. 跳板:跳板是一项朝鲜族的传统游戏,通常在春节等喜庆节日期间举行。

跳板的玩法很多,其中最惊险的是长鼓舞,表演者站在长板的一端,通过跳跃和转身等动作来控制长板,使其在空中翻飞。

4. 饮食:朝鲜族饮食以米饭为主食,还喜欢吃各种泡菜、打糕、冷面等传统食品。

其中,泡菜是朝鲜族每餐必备的食品之一,制作方法是将各种蔬菜腌制而成。

打糕则是由糯米制成的传统食品,口感糯软、香甜可口。

冷面也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在夏季食用。

5. 服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子通常穿短衫裤,女子则穿长裙和短衫。

此外,朝鲜族妇女还会在衣服上加上各种华丽的装饰品,如流苏、彩绣等。

这些风俗习惯充分展示了朝鲜族的文化特色和传统魅力。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

虽然很常听到这个民族的名称,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朝鲜族的民族发展史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

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

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

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

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

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

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

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

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又保暖,经济实惠。

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你知道朝鲜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你知道朝鲜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你知道朝鲜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朝鲜族日常生活中非常讲究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称。

在朝鲜族,讲究长幼身份、尊敬年长者的风俗之中包含着许多礼节,你了解多少关于朝鲜族的礼仪文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的日常礼仪以及禁忌,希望你会喜欢!朝鲜族的日常礼仪说话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

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用语。

朝鲜语有三种阶称,即“尊敬阶”、“对等阶”、“谦卑阶”,以不同的语法格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对长辈一定要操“尊敬阶”,妻子对丈夫一般也用尊称,兄弟姐妹之间,弟弟妹妹对兄姊也要用敬称,而不能直呼名字。

平辈之间初见,也要用敬语,并说些客气话,以示文雅、有礼;否则就是失礼,被视为无教养,家长也会受到非议。

走路礼仪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如果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需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

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必须恭顺地敬礼、问安,并且让路以至目送用餐礼仪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生活在朝鲜族当中,处处都能体现对长辈的尊重。

如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

晚辈若被允许同长辈同席,也不能当着长辈面饮酒;若要饮酒,也须转过身去饮用。

在酒席上,要按年龄辈分依次就座、斟酒。

只有长者举杯后,其余人才可以依次举杯。

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吸烟,不准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同长辈对火。

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要鞠躬礼送;老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的习俗禁忌韩国人珍爱白色。

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

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篇一:朝鲜族风俗, 朝鲜族风俗朝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和眭团结的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

高尚的品德朝鲜族素有礼貌等人、尊老爱幼的美德,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

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谦卑称”。

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

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老人无论在家晨或社会上都普遍受到尊敬。

老有用餐时不和晚辈同席,到吃饭时全家人必须等老人归来方能用餐。

一般父子不同席,同席晚辈不是喝酒,如得到允许,必须转过身去饮用。

席间,长辈举杯后,其余人方能依次举杯。

晚辈抽烟时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对火。

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人都要行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跟在长者后面。

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不管儿女多少、生活贫富,必须由大儿子赡养。

每缝节假日,其他子女必须携家口前往“大家”(大哥)看望父母共席节日,父母也可到其他子女家走动,但患病时,必须住大儿子处,这是朝鲜族人规定的大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老人过“花甲”(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

朝鲜族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庭是否困难都要全力供孩子念书,甚至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可以举家搬迁,注重给孩子传授礼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妇女,在家里操持家务,在外干体力活,家中的上下关系和邻里关系,全靠妇女的品德修养。

特殊的房屋朝鲜族的房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内部矛盾结构和外部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 引言朝鲜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本文将介绍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旨在增进对这一民族的了解。

2. 家庭与婚姻在朝鲜族社会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单位。

他们重视家族观念,通常居住在由多个家庭成员组成的大型家族社区中。

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尊重长辈也是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在婚姻方面,朝鲜族有着独特的习俗。

通常,婚姻是由家长安排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另外,朝鲜族的婚礼也非常隆重,通常会邀请很多亲朋好友参加,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3. 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主要以米饭、面条、豆制品和蔬菜为主食。

他们还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菜肴,如冷面、泡菜和炸酱面等。

朝鲜族人们喜欢辣味食物,辣椒是他们饮食中经常使用的调料。

此外,酒也是朝鲜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喜欢与亲朋好友一起享用酒,并通过饮酒来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亲密关系。

4. 节日与庆典朝鲜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朝鲜族的春节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

家人会一起围坐在一起,享用传统菜肴,并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舞狮、鞭炮和赏花等。

•清明节:这是朝鲜族纪念祖先的节日。

人们会到坟墓前扫墓、祭拜和清扫墓地。

•中秋节:朝鲜族也庆祝中秋节,这是一个团聚和庆祝丰收的重要日子。

人们会一起赏月、燃放孔明灯,并食用月饼等传统食物。

5. 服装和舞蹈朝鲜族的传统服装和舞蹈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传统服装: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宽松的裤子,女性则穿着齐脚长裙和短上衣。

这些服装通常用亮丽的颜色和绣花装饰,展现了朝鲜族人们的美丽和优雅。

•舞蹈:朝鲜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对舞和群舞等。

他们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也是社交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6. 宗教信仰朝鲜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三教:儒教、道教和佛教。

这些宗教信仰对朝鲜族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会在特定的宗教节日进行祭祀和参拜活动,以求祈福和保佑。

朝鲜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

朝鲜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

朝鲜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是国内15个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那么,朝鲜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呢?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朝鲜族的元日元日(岁首)是朝鲜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除夕,全家人伴着古老的“伽琴”和洞箫的乐曲声,通宵守岁。

家家把屋内打扫干净,以迎接子孙或亲戚来过年。

室内贴上山、水、石、云、太阳、松、不老草、龟、鹤、鹿等年画。

鸡鸣破晓之前祭祀祖先,然后向老人叩首拜年。

早饭后再给邻居和全屯老人拜年。

岁撰,早上一般吃打糕或大黄米饭,吃各种鱼、肉和山菜。

人们从年前就开始酿制岁酒,也称“屠苏酒”(用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药料一起酿制成的药酒),认为元日这天喝这种酒可以避邪长生。

元日期间,家家烹制佳食,尤其是除夕晚餐,准备得十分丰盛。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德固”。

这是一种饼汤,把大米面蒸熟后,捣成大勃团儿,然后搓成圆条,再切薄片,放人鸡汤中(牛肉汤亦可)煮。

吃时放香油和紫菜。

白天,村里人按“契”或自然屯分组进行拔河比赛,青少年进行射箭或打“石战”,姑娘和妇女们跳板,儿童们放风筝。

晚上,男女老少玩猜谜等活动,往往通宵达旦。

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多盛产大米。

朝鲜族以米饭为主食,炯出的米饭洁白而有光泽、柔润,不软不硬,香气四溢。

烧饭方法是,待水开后下米,一次将水加准,先以旺火,后以小火炯熟。

朝鲜族的炯饭锅是一种底深、收口的铁锅,锅盖也是铁的,炯饭不串烟、不夹生,营养成份损失少。

菜,以凉拌菜为主。

凉拌莱种类很多,有白菜、萝卜、萝卜干、青椒、茄子等各种蔬菜,还有桔梗、孩菜等山菜,还生拌各种肉类、鱼贝类以及豆制品类。

将原料备好后,用少许盐腌渍,之后拌以蒜、葱、辣椒、味精、糖、香菜等调味料。

凉拌菜辛辣、味重、凉口、开胃。

汤是朝鲜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几乎每顿饭都要有汤。

汤分为酱汤和肉汤两种。

每逢年节,朝鲜族人民都喜欢吃本民族的风味食品:冷面。

将荞麦面粉或白薯粉等和好后压制成条,煮熟后立即捞起,在冷水中反复淘洗,待面条冷却后,配上牛肉丝、鸡蛋、辣椒、芝麻、香油、泡菜丝、苹果片等调料。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说起朝鲜族,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朝鲜独特美丽的韩服了。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朝鲜族风俗习惯,希望能帮到你。

朝鲜族风俗习惯:婚俗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

“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

[朝鲜族婚礼]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

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

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

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

“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

“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

“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

“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

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

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

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

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服饰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饮食‎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

居住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

虽然很常听到这个民族的名称,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朝鲜族的民族发展史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

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

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

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

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

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

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

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

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雨,又保暖,经济实惠。

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爱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传统的朝鲜族的服饰以妇女穿的高丽裙最为独特。

每到大型节日、朋友聚会或生日、祝寿她们总会穿上这种传统的服装,伴随着那优美的民族乐曲,载歌载舞,热闹一番。

朝鲜族妇女摆运物品一般用头顶,这是在长期劳动中练就的本领,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稳。

在历史上,朝鲜族男尊女卑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和日本的风俗有些相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逐渐在改变。

朝鲜族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独具风格,它们多半反映劳动和丰收的欢乐的场面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鲜族歌唱家和艺术家。

每到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和庆祝的场面,他们都会引吭高歌,举杯畅饮,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朝鲜族的民族节日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等。

为老人祝寿场面热闹隆重,体现朝鲜族尊老爱幼的风俗。

传统朝鲜族舞蹈有刀舞、长鼓舞、龙鼓舞、农乐舞等。

伽椰琴、奚琴、筒箫、长鼓、手鼓是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朝鲜语是他们的民族语言,延吉市是延边自治州首府。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延边自治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延边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中下游地区,中、朝、俄交界地带,幅员辽阔,边境线长。

边境口岸—珲春,可直接与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国家对边疆地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为开发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几年又先后开辟了珲春至朝鲜罗津、珲春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跨国旅游线路,相信延边自治州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朝鲜族的传统衣食起居习惯服饰: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远近闻名,朝鲜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朝鲜族的铁锅与汉族的蒸饭的铁锅有所不同,它口小,内大,所蒸出的米饭味道纯正。

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后,经过反复锤打而成,吃起来柔韧可口。

朝鲜族冷面多为夏季食用,冷面所用的原料为荞麦粉、面粉和淀粉按一定比例和匀,经过手工机械压制到沸水里煮熟,然后放以冷水里浸泡,食用时放到特制的冷面汤,然后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鸡蛋、黄瓜丝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吃起来,凉爽可口,特别受到女性的欢迎。

美食:朝鲜族的菜肴多以凉拌和泡渍的为主。

朝鲜族泡菜家喻户晓。

所用的原料多种多样,几乎无所不有,常见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带、萝卜、大白菜、黄瓜等等,泡制时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盐、味精等。

朝鲜族泡菜是游客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传统的朝鲜族人爱吃狗肉,做法独特是宴请客人必备的一道菜。

狗肉汤、酱汤、鲢鱼汤、水豆腐、明太鱼、朝鲜族包饭、朝鲜族烧烤、用糯米酿制的.朝鲜族米酒都颇具民族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作为一个外地游客到这里,欣赏完美丽自然景观,坐朝鲜族农家大炕上,品尝风味独特的菜肴,喝着朝鲜族米酒,听其音乐,观其舞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

朝鲜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摔跤、跳板、荡秋千、拔河、传统木排赛等。

每到大型节日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居住: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

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

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

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

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

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朝鲜族的饮食特点朝鲜族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大米是其主要食粮。

爱吃打糕(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就像汉族人吃饺子一样重要。

)、冷面(朝鲜族冷面更是别具一格,朝鲜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

),爱喝汤,爱吃狗肉。

此外,其传统食品有五谷饭、松饼、药饭;另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副食品为:泡菜。

冬至这天还有喝小豆粥的习惯。

朝鲜族的社交礼仪朝鲜族人礼貌、好客,非常注重礼节,儒家“孝”的思想对其影响最为深远。

朝鲜族日常礼仪说话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

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用语。

朝鲜语有三种阶称,即“尊敬阶”、“对等阶”、“谦卑阶”,以不同的语法格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对长辈一定要操“尊敬阶”,妻子对丈夫一般也用尊称,兄弟姐妹之间,弟弟妹妹对兄姊也要用敬称,而不能直呼名字。

平辈之间初见,也要用敬语,并说些客气话,以示文雅、有礼;否则就是失礼,被视为无教养,家长也会受到非议。

走路礼仪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如果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需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

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必须恭顺地敬礼、问安,并且让路以至目送用餐礼仪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生活在朝鲜族当中,处处都能体现对长辈的尊重。

如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

晚辈若被允许同长辈同席,也不能当着长辈面饮酒;若要饮酒,也须转过身去饮用。

在酒席上,要按年龄辈分依次就座、斟酒。

只有长者举杯后,其余人才可以依次举杯。

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吸烟,不准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同长辈对火。

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要鞠躬礼送;老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的服装特点女装朝鲜族民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

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

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

短衣在朝鲜语中叫"则高利",是朝鲜族最喜欢的上衣,以直线构成肩、袖、袖头,以曲线构成领条领子,下摆与袖笼呈弧形,斜领、无扣、用布带打结,在袖口、衣襟、腋下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只遮盖到胸部,颜色以黄、白、粉红等浅颜色为主,女性穿起来潇洒、美丽、大方;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是朝鲜族女子的主要服饰,腰间有长皱褶,宽松飘逸。

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分为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

年轻女子和少女多爱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的短裙,便于劳动。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缠裙为一幅未经缝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

上窄下宽,裙长及脚面,裙摆较宽,裙上端有许多细褶,穿时缠腰一圈后系结在右腰一侧,穿这种裙子时,里面必须加穿素白色的衬裙。

男装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

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则高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